APP下载

新生活运动发起时南昌城市娱乐管制研究:1934—1935

2014-06-10林媛郁正民

艺术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南昌

林媛+郁正民

摘 要:1934年南昌发起的新生活运动是国民党内一次影响深远的运动,新生活动运动从改造国民的日常生活入手,包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也包括对市民娱乐活动的改造。新生活运动期间南昌传统娱乐场所受到监管和控制,由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负责日常视察,娱乐业同业公会协助,公安局负责违反规定的处罚,在南昌形成了严密的娱乐监管制度。

关键词:新生活运动 南昌 娱乐管制

新生活运动从1934年2月发起到1949年2月结束,长达15年,是国民党内影响深远的运动。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扩大纪念周上讲演《新生活运动之要义》,标志着新生活运动的发起。新生活运动针对国民的“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进行改造,以“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为标准,使“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新生活运动包括对民众娱乐的改造,对娱乐场所的营业时间、卫生条件、售票员的服装颜色等方面加以规定。南昌是新生活运动的发源地,1934年2月21日,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在南昌成立,1934至1935年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设在南昌(1935年12月新生活促进总会迁至南京)。本文对1934年至1935年南昌新生活运动期间的娱乐管制进行研究,通过这一研究了解新生活运动初期所倡导的理想的市民娱乐方式,还有助于对新生活运动的全面认识。

一、新生活运动期间南昌娱乐管制的组织机构

新生活运动的推行方式按照三个步骤进行:视察、教导、督促。南昌新生活运动期间对娱乐管制的推行主要依靠的组织机构有: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娱乐业同业公会和公安局。新生活运动促进会负责主持全局工作,民众娱乐的管制主要由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按照新生活运动的推行方式,采取专人视察,并联合多个机关进行教导、督促的办法对娱乐场所进行监督。娱乐指导委员会的视察员每天到各个娱乐场所,如茶园、戏院、游嬉场进行视察。同业公会协助新生活运动总会推行公共场所新生活,同业公会是处于政府与行业之间的一个中间组织,娱乐指导委员会的一些规定都是由娱乐业同业公会负责传达到行业内部。按照推行新生活运动的步骤,通过视察指出娱乐场所的缺点及改良方案,由音教会函请公安局进行督促或处罚。对违反规定的娱乐场所由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函请公安局进行处罚。(见图1)

1.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

新生活运动正式发起之前,1933年2月南昌成立了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①(简称音教会),隶属于江西省教育厅。音教会成立后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包括对民众日常娱乐活动的控制和改造。1933年4月19日,音教会联合江西省党务整理委员会、南昌市党部、民政厅、教育厅第三科、公安局、民众娱乐馆共同组成了江西省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负责管理南昌市的民众娱乐。1933年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成立时共有七位委员,由音教会的干事裘德煌②任主任委员,其余各机关各派一人为委员。1934年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委员人数增至9人,组成的单位为: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江西省党部、南昌市党部、江西省政府秘书处、南昌市政委员会、教育厅第三科、公安局、民众教育馆。1935年,江西省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人数增至11人,组成单位为: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江西省党部、南昌市党部、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江西省政府秘书处、民政厅、南昌市政委员会、城防司令部、教育厅第三科、公安局、民众教育馆。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成立之后开始调查南昌市娱乐场所的数量和娱乐场所的演剧情况,1933年4月制定了《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关于民众娱乐场所登记办法》,这项规定涉及了到南昌几乎所有的娱乐场所,戏园、游艺场、说书场、电影院以及从事歌曲业口技业的营业者都要将经营的娱乐项目进行登记。娱乐场所还必须在表演剧目送至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审查,如果违反规定上演已经取缔的剧目或唱段,将由音教会将函请公安局斟酌情形处罚。

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对南昌娱乐场所的日常娱乐活动进行十分严密的监督,派视察员每天到各个娱乐场所进行视察及指导,如果娱乐场所违反了相关的规定,则通过会议议决后进行处罚,由主任委员以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的名义函请公安局执行。娱乐场所申请营业,由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审查。1933年3月,音教会就制定了《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视察员服务办法》(简称《服务办法》),《服务办法》对视察员每日的视察工作有十分细致的规定。按照《服务办法》视察员每次视察必须佩带证章及视察记录表,并详细填写视察记录,第二天再将视察记录表送到音教会检查。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的视察员每天都记录剧目、剧情、演出过程及演出时间等。娱乐场所处于严密的监管之下,经营遇到诸多不便。当时南昌的娱乐场所流行一种说法“视察员所到之处,神鬼回避。”③但有些娱乐场所往往冒险偷偷上演一些表现神怪的片段及剧目来满足观众的欣赏趣味。

2.公安局

江西省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分别在1934年和1935年修改了组成单位,但公安局始终是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的组成单位之一。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对娱乐活动的处罚需要由公安局执行,以保证监管的有效性。在民众娱乐管制中,警察的职责已经超出了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能范围,警察作为城市中国家力量的代表参与到民众娱乐的改造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对娱乐场所的处罚都是由公安局执行的,一些规定的执行也由公安局为其提供保障。如: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成立后,各娱乐场所大都不愿遵行对其进行管制的规定,音教会决议函请公安局帮助执行。④新生活运动期间,对娱乐场所的营业时间也加以规定,但各戏院为了增加收入往往延长营业时间,1934年6月音教会函公安局称各戏院每晚收场时间任意延长,于观众演员之健康均有妨碍,并影响公务人员之作息时间。请转令各戏院晚间收场,至迟不得过十一时半以符新生活之主旨。⑤1934年5月音教会函请公安局将各娱乐场所广告及表演节目先期送到音教会接受审查⑥。1935年8月5日,江西省公安局召集剧院电影公会负责人召开会议,商讨维持娱乐场所秩序的办法,原先只在娱乐场所开演时由宪警负责控制秩序,经过会议讨论最终决定加派警士长期驻扎在各娱乐场所,每个娱乐场所派一名警士,规模较大的加派一名,而一切薪饷费用由各娱乐场所负担。⑦

3.同业公会

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对南昌的娱乐场所进行监管的同时,同业公会也发挥着作用。同业公会是为维护共同利益而组织的以许多同类独立经营单位组成的集合体,是介于政府与商人之间的中介组织,政府通过控制公会为其提供决策咨询、代收捐税,公会则通过上传下达的内外职能控制商人。由于双方有着共同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所以能够协同合作,但当双方出现利益冲突时,公会则向政府反馈同业对不合理政策措施的意见,并据理力争以维护同业的利益。新生活运动的推行,要求各同业公会主席协助新生活运动总会进行。如旅栈业、饭馆酒店业、茶楼业、娱乐场所业、澡堂业、理发业同业公会主席等,协助推行公共场所新生活。同业公会是处于政府与经营者之间的中间组织,当时南昌娱乐场所的同业公会有戏剧电影业同业公会、清音曲业同业公会、吹打业同业公会等。在改造南昌民众娱乐生活的过程中,同业公会既协助音教会工作又为行业内部争取利益,在协助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的工作中同业公会发挥着上传下达的作用,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成立时开始组织南昌市娱乐业经营者谈话,呈送乐谱等事务都是由音教会函请公安局令该行业的同业公会负责办理。当娱乐场所受到控制和改造,日趋没落的情况下,同业公会也出面维护其行业内部的利益,如音教会取缔戏院电影院开场锣鼓并对戏院电影业加以种种限制后,戏院电影业同业公会为保护同业利益,出面请求音教会对于开场锣鼓不予取消及延长营业时间。可见,同业公会与政府既合作又斗争。

二、新生活运动期间南昌城市娱乐管制

南昌新生活运动期间一方面加强对传统娱乐方式的改造,视察员对各个戏院、游嬉场每日视察,禁止上演禁演剧目,进行剧场的剧目审查,限制营业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成立管弦乐队,举办音乐会,创作民众音乐替代品,倡导“文明”的市民娱乐。

1933年音教会通过了《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关于民众娱乐场所登记办法》,对民众娱乐场所进行登记,对上演剧目进行审查。取缔的标准是“鼓吹反动思想”、“鼓吹邪怪”、“提倡君权”、“诲淫”、“诲盗”、“表现残酷”、“提倡畸形道德”。1934年,音教会审查唱本114种,木刻板212种,焚毁唱本86种,木刻板120种,留待删改的唱本28种,木刻板92种⑧。除了审查剧目外,按照新生活运动的主旨,对戏园的营业时间加以规定,缩短营业时间。冬防期各戏园收场应在11点以前,平时则可以延长至11点半收场。⑨1934年6月音教会函公安局转令各戏院不得随意延长营业时间,“各戏院每晚收场时间任意延长,于观众演员之健康均有妨碍,并影响公务人员之作息时间。请转令各戏院晚间收场,至迟不得过十一时半以符新生活之主旨。”⑩1935年4月,江西大舞台因收场时间违犯了对戏院营业时间的规定而遭到处罚。

虽然音教会公布了禁演剧目、没收书店销售的唱本,但戏院为了增加收入,有时冒险上演禁演剧目。1934年10月新兴舞台把《西游记》改名《唐僧取经》上演,德胜舞台将《八仙得道》改名《孝子传》上演,两家戏院都被勒令立即停演?輥?輯?訛。1934年3月德胜舞台申请上演改良戏曲《紫竹林》,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决议德胜舞台须化妆试演该剧,但试演不得售票。经视察后,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函复德胜舞台不得上演该剧,原因是该剧《紫竹林》即为已禁剧目《大香山》?輥?輰?訛(别名《观音得道》),鼓吹神怪没有改良的余地。虽然民国时期各地都对戏曲加以审查和控制,像这样改头换面更换名字上演禁演曲目的事情时有发生。

婚丧典礼发生在街头,由于空间的公共性及活动的公开性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形象,所以婚丧典礼成为改良者重点改造的对象。20世纪30年代南昌的婚丧典礼音乐中既有传统的吹打乐也有受西方音乐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西乐社。在西乐盛行的时代,传统的吹打不符合现代思潮,而西乐社常常演奏不良音乐,所以二者都是需要改造的对象。音教会成立时曾计划创作婚丧典礼歌曲来代替民众在典礼中所使用的音乐。作为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音教会计划请王易(音教会的委员之一,中央大学文学院教授)制定婚丧典礼歌曲的歌词。1933年6月音教会第四次会议中记录“婚丧典礼歌曲,现因稍有困难,未能早日编制,侯王委员来省后,再行商办。”?輥?輱?訛1933年8月,婚丧典礼歌词创作出来,但音教会讨论认为歌词太过艰深,不适合民众的婚丧典礼活动,需要另行起草,最终创作婚丧典礼歌曲的计划并没有实现。新生活运动期间,不少人在党歌的伴奏下参加了集体婚礼。

新生活运动在南昌发起后,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根据新生活运动的主旨创作了歌曲《新生活运动歌》。1934年3月,音教会指导教育厅职员、民众教育师资训练所学员及工业专科学校学生学唱《新生活运动歌》,这首歌曲刊登于《音乐教育》杂志1934年第5期,成为江西省新生活运动公民训练的音乐教材。

“礼义廉耻,表现在衣食住行,这便是新生活运动的精神,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以身作则,推己及人,转移风气同声应,纲维正,教化明。复兴民族新基础,未来种种誓如今日生。”?輥?輲?訛

1933年音教会曾组织人员编写歌曲,并派人推行新曲,从南昌市经营歌曲业的人员中选出学员,组织民众音乐训练班,对他们加以训练。音教会采用清音、小曲、道情、采茶戏的形式,编制了民众音乐代替品作为教材,如《四季叹洋烟》、《抗日救国小调》、《快报国仇》、《赌博十二害》等歌曲。民众音乐替代品由经过民众音乐训练的学员在同行业内传播。音教会还派改良歌曲推行员亲自到清音曲业公会推行新曲并联合多个机关取缔了戏院的开场锣鼓。由于黎氏音乐代表了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审美趣味,已由教育部禁止在学校内教唱,音教会禁止戏院、电影院及学校里播放和演出黎锦晖的音乐。由此,发生在街道、酒楼、茶楼等公共空间内的音乐活动受到视察员制度的监管和控制,推行新曲并取缔“不良的音乐”。通过这种方式塑造 “文明”的城市娱乐环境。?輥?輳?訛

结语:19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显著特征就是传统社会和传统生活方式逐渐走向瓦解,传统文化及传统娱乐方式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中,现代政治权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来维护其管制的合理性,对传统娱乐方式的改造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生活运动体现出20世纪30年代政府的认同危机,通过对市民日常生活的改造来确立政治权威,通过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来维护管制的合理性。南昌新生活运动期间的娱乐管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传统娱乐活动的改造,二是通过举办音乐会、创作民众音乐替代品营造“文明”的市民娱乐环境。并形成较严密的监管网络,在这样的监管之下传统的娱乐方式及娱乐空间都不可避免的被改变了。

注释:

①在近代中国音乐历史上,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是一个十分特殊、且贡献突出的音乐组织。该组织的创始人是著名音乐家、国民党党歌曲作者程懋筠。音教会的工作可以分为战前、战时及战后三个时段。战前1933年至1937年,音教会在南昌开展大量工作,推行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改良民众娱乐,创作民众音乐替代品,成立管弦乐队,创办《音乐教育》杂志。战争期间1937年至1944年,音教会的工作重心由战前的“革固”、“除害”、“创新”转变为利用音乐与戏剧进行抗战宣传,从“艺术至上”美学观转变为实用主义音乐美学观。先后在吉安、遂川、泰和、赣州开展工作,组织抗敌歌咏话剧团深入江西偏远地区开展抗战宣传。期间音教会举办各种类型的音乐会,开办了两期音乐师资训练班,并出版《音乐与戏剧》专栏(《抗战日报》)、《音乐与戏剧》期刊、《音乐教育战时续刊》及《音教抗战曲集》。1944年由于经费困难,音教会在赣州解散。抗战胜利后1946年音教会在南昌复建,因经费问题,同年在南昌解散。

②裘德煌(1879-1958),字少云,别号扫影,江西新建人,是清末最后一批秀才,酷爱文学、戏曲。

③《戏剧视察员生活的一角》,《江西民报》1936年4月20日,第六版。

④1933年5月,音教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函请公安局催促娱乐场所将广告及表演节目送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审查。函请公安局命令清唱同业公会召集南昌市以歌曲业为生的人开会,并令其请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派员参加。

⑤ 《本会工作报告》,《音乐教育》1934年第7期,第77页。

⑥《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第三次委员会会议记录》,《音乐教育》1933年第2期,第66页。

⑦《娱乐场所加派警士维持秩序》,《江西民报》1935年8月6日,第八版。

⑧《本会要闻》,《音乐教育》1934年第1期,第130-131页。

⑨《江西省会民众音乐指导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记录》,《音乐教育》1934年第1期,第137页。

⑩《本会工作报告》,《音乐教育》1934年第7期,第77页。

?輥?輯?訛《江西省会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第十七次决议案》,《音乐教育》1934年第11期,第82页。

?輥?輰?訛《大香山》又名《妙善出家》,该剧宣扬佛教,所以“没有改良的余地”。兴隆国妙庄王求子,生三公主妙善。妙善自幼诵佛,庄王欲为选婿,妙善竟出宫入山修炼,庄王怒,贬使浇花,妙善仍坚持,庄王绞杀之;达摩救之复活,引至白雀寺修行。庄王闻知,又遣兵烧寺。后庄王思子成病,妙善自香山化身小童,告需亲人手眼可治,而庄王亲族皆不肯,妙善乃舍手眼治愈庄王。庄王至香山还愿,妙善游地狱,成正果,庄王悔悟皈依,佛祖封妙善为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輥?輱?訛《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第四次委员会议记录》,《音乐教育》1933年第3期,第85页。

?輥?輲?訛温波《南昌市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35》,博士论文 复旦大学,2003年。

?輥?輳?訛1928年5月,民国政府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在南京召开,通过了《实施民众教育及确定社会教育案》,将民众教育列为配合“训政”的主要措施。民众教育中包括对于民众娱乐的改造,提倡“正当的娱乐”,因此各地政府开始对民众娱乐进行监管和改造。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注释:

①在近代中国音乐历史上,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是一个十分特殊、且贡献突出的音乐组织。该组织的创始人是著名音乐家、国民党党歌曲作者程懋筠。音教会的工作可以分为战前、战时及战后三个时段。战前1933年至1937年,音教会在南昌开展大量工作,推行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改良民众娱乐,创作民众音乐替代品,成立管弦乐队,创办《音乐教育》杂志。战争期间1937年至1944年,音教会的工作重心由战前的“革固”、“除害”、“创新”转变为利用音乐与戏剧进行抗战宣传,从“艺术至上”美学观转变为实用主义音乐美学观。先后在吉安、遂川、泰和、赣州开展工作,组织抗敌歌咏话剧团深入江西偏远地区开展抗战宣传。期间音教会举办各种类型的音乐会,开办了两期音乐师资训练班,并出版《音乐与戏剧》专栏(《抗战日报》)、《音乐与戏剧》期刊、《音乐教育战时续刊》及《音教抗战曲集》。1944年由于经费困难,音教会在赣州解散。抗战胜利后1946年音教会在南昌复建,因经费问题,同年在南昌解散。

②裘德煌(1879-1958),字少云,别号扫影,江西新建人,是清末最后一批秀才,酷爱文学、戏曲。

③《戏剧视察员生活的一角》,《江西民报》1936年4月20日,第六版。

④1933年5月,音教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函请公安局催促娱乐场所将广告及表演节目送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审查。函请公安局命令清唱同业公会召集南昌市以歌曲业为生的人开会,并令其请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派员参加。

⑤ 《本会工作报告》,《音乐教育》1934年第7期,第77页。

⑥《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第三次委员会会议记录》,《音乐教育》1933年第2期,第66页。

⑦《娱乐场所加派警士维持秩序》,《江西民报》1935年8月6日,第八版。

⑧《本会要闻》,《音乐教育》1934年第1期,第130-131页。

⑨《江西省会民众音乐指导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记录》,《音乐教育》1934年第1期,第137页。

⑩《本会工作报告》,《音乐教育》1934年第7期,第77页。

?輥?輯?訛《江西省会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第十七次决议案》,《音乐教育》1934年第11期,第82页。

?輥?輰?訛《大香山》又名《妙善出家》,该剧宣扬佛教,所以“没有改良的余地”。兴隆国妙庄王求子,生三公主妙善。妙善自幼诵佛,庄王欲为选婿,妙善竟出宫入山修炼,庄王怒,贬使浇花,妙善仍坚持,庄王绞杀之;达摩救之复活,引至白雀寺修行。庄王闻知,又遣兵烧寺。后庄王思子成病,妙善自香山化身小童,告需亲人手眼可治,而庄王亲族皆不肯,妙善乃舍手眼治愈庄王。庄王至香山还愿,妙善游地狱,成正果,庄王悔悟皈依,佛祖封妙善为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輥?輱?訛《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第四次委员会议记录》,《音乐教育》1933年第3期,第85页。

?輥?輲?訛温波《南昌市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35》,博士论文 复旦大学,2003年。

?輥?輳?訛1928年5月,民国政府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在南京召开,通过了《实施民众教育及确定社会教育案》,将民众教育列为配合“训政”的主要措施。民众教育中包括对于民众娱乐的改造,提倡“正当的娱乐”,因此各地政府开始对民众娱乐进行监管和改造。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注释:

①在近代中国音乐历史上,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是一个十分特殊、且贡献突出的音乐组织。该组织的创始人是著名音乐家、国民党党歌曲作者程懋筠。音教会的工作可以分为战前、战时及战后三个时段。战前1933年至1937年,音教会在南昌开展大量工作,推行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改良民众娱乐,创作民众音乐替代品,成立管弦乐队,创办《音乐教育》杂志。战争期间1937年至1944年,音教会的工作重心由战前的“革固”、“除害”、“创新”转变为利用音乐与戏剧进行抗战宣传,从“艺术至上”美学观转变为实用主义音乐美学观。先后在吉安、遂川、泰和、赣州开展工作,组织抗敌歌咏话剧团深入江西偏远地区开展抗战宣传。期间音教会举办各种类型的音乐会,开办了两期音乐师资训练班,并出版《音乐与戏剧》专栏(《抗战日报》)、《音乐与戏剧》期刊、《音乐教育战时续刊》及《音教抗战曲集》。1944年由于经费困难,音教会在赣州解散。抗战胜利后1946年音教会在南昌复建,因经费问题,同年在南昌解散。

②裘德煌(1879-1958),字少云,别号扫影,江西新建人,是清末最后一批秀才,酷爱文学、戏曲。

③《戏剧视察员生活的一角》,《江西民报》1936年4月20日,第六版。

④1933年5月,音教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函请公安局催促娱乐场所将广告及表演节目送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审查。函请公安局命令清唱同业公会召集南昌市以歌曲业为生的人开会,并令其请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派员参加。

⑤ 《本会工作报告》,《音乐教育》1934年第7期,第77页。

⑥《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第三次委员会会议记录》,《音乐教育》1933年第2期,第66页。

⑦《娱乐场所加派警士维持秩序》,《江西民报》1935年8月6日,第八版。

⑧《本会要闻》,《音乐教育》1934年第1期,第130-131页。

⑨《江西省会民众音乐指导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记录》,《音乐教育》1934年第1期,第137页。

⑩《本会工作报告》,《音乐教育》1934年第7期,第77页。

?輥?輯?訛《江西省会民众娱乐指导委员会第十七次决议案》,《音乐教育》1934年第11期,第82页。

?輥?輰?訛《大香山》又名《妙善出家》,该剧宣扬佛教,所以“没有改良的余地”。兴隆国妙庄王求子,生三公主妙善。妙善自幼诵佛,庄王欲为选婿,妙善竟出宫入山修炼,庄王怒,贬使浇花,妙善仍坚持,庄王绞杀之;达摩救之复活,引至白雀寺修行。庄王闻知,又遣兵烧寺。后庄王思子成病,妙善自香山化身小童,告需亲人手眼可治,而庄王亲族皆不肯,妙善乃舍手眼治愈庄王。庄王至香山还愿,妙善游地狱,成正果,庄王悔悟皈依,佛祖封妙善为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輥?輱?訛《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第四次委员会议记录》,《音乐教育》1933年第3期,第85页。

?輥?輲?訛温波《南昌市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35》,博士论文 复旦大学,2003年。

?輥?輳?訛1928年5月,民国政府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在南京召开,通过了《实施民众教育及确定社会教育案》,将民众教育列为配合“训政”的主要措施。民众教育中包括对于民众娱乐的改造,提倡“正当的娱乐”,因此各地政府开始对民众娱乐进行监管和改造。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南昌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南昌双子塔
南昌科王兽药厂
南昌护桥记
A Syllabus designed for business English
The rationale for Business English Syllabus
How useful or necessary are textbooks in the language-teaching classroom
南昌54座桥梁进行两个月的夏季体检
江西·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