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车展智能化新技术解析

2014-06-10陈秀娟

汽车观察 2014年5期
关键词:行车车载辅助

陈秀娟

对于汽车业来说,新技术永远是最核心的推动力,在前不久结束的北京车展上,除了各种新车大放异彩外,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也是车展上最吸引人的亮点之一:日产发布的智能倒后镜技术、英菲尼迪Q50 Eau Rouge概念车源于F1赛车的碳纤维车身、宝马i8展示的激光大灯技术、路虎透明引擎盖平视系统等。而最让人注目与好奇的的新技术,当属智能化的新技术了,诸如“自动驾驶”技术、“人机交互”、“智能行车系统”等。下面就以日产、奔驰、三菱、荣威为代表,解析一下在北京车展上出现的智能化新技术亮点。

日产:“自动驾驶”技术

今年北京车展上日产的自动驾驶技术迎来在中国的首次亮相。该项技术去年9月在美国就已经首次公开演示,当时以聆风为搭载平台进行展示,通过识别车辆周围环境、判断实际驾驶情况并帮助驾驶员做出决定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所谓的自主处理复杂实际路况技术就是俗称的自动驾驶。

日产在这方面也有多年的研究基础,与多家世界级著名大学有着密切的合作联系。日产所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基于新开发的高级传感器和高级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安装在车身四周的高级传感器与全景式影像监控系统360° 全方位监控车辆周边环境,系统以此不间断地搜寻障碍物、其他车辆、潜在风险和道路标志及信号。

另外,高级人工智能技术在车辆智能驾驶领域是个突破,它可以将以上收集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并作出相关反应。通过这两项技术的协同工作,以此实现车辆具备自主处理复杂实际路况的

能力。

点评:自动驾驶在汽车发展史上称得上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技术,这将完全颠覆现有汽车产品的格局,那些以操控著称的产品以后都不会再有优势可言,但是新技术的推广也难免带来诸多问题,比如信任问题、黑客问题、事故责任判断问题,总体来说,这次日产带来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值得期待的未来汽车新生活方式。

奔驰:新一代S级主动安全系统

向来以豪华著称的奔驰品牌其实更关注行车安全问题,此次北京车展,奔驰将带来全新的主动安全系统。 据悉,奔驰新一代主动安全系统包括: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主动巡航控制系统、疲劳警示系统、交通标志识别系统、十字路口制动辅助系统、意外预判系统。

顶配版奔驰S级的车身拥有多达25个外部传感器,包括雷达、可见光、红外线、超声波等。系统对这些传感器收集到的信号进行整合之后,能够对车身四周360度,距离车身最远可达500米的范围进行监测。新一代S级最先进的传感器是安装在车内后视镜上的立体摄像机,能够对车身前部50米,45°夹角范围进行监测。价值2000万英镑的驾驶模拟器对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带来了很大帮助,奔驰表示这种先进而复杂的驾驶模拟器能够对大多数实际驾驶进行动态模拟。实车被放入重达7吨的吊舱中,然后将计算机生成的模拟影像投射到吊舱的内壁,并以这种方式对新S级的安全系统进行大量模拟测试。奔驰的长期目标是要“消除交通事故”和“自动驾驶”,下面我们便将新一代S级先进的主动安全系统进行解析。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集成在车内后视镜的立体摄像机和位于车头的雷达能够监测来车和超车车辆。如果出现安全威胁,该系统将对单侧车轮制动,修正行车方向。该系统能够在60 km/h到200 km/h的速度范围内工作,如果车辆闯入邻近车道,将通过振动方向盘提醒驾驶者。

主动巡航控制系统

全新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能够借助立体摄像机和雷达,监测并保持行驶路线,即便是在缓和的弯道中也能轻松应对。再结合车距保持系统(Distronic Plus),调整制动、油门和变速箱,保持与前车的距离,换句话说奔驰S级能够实现半自动驾驶。

疲劳警示系统

注意力警示辅助系统(Attention Assist)更加灵敏,能够利用车距保持系统(Distronic Plus)和全新的方向盘传感器监测驾驶员的警觉度。该系统能够在60 km/h到200 km/h之间的速度范围内工作,通过声音提醒驾驶者。疲劳警示系统还能与导航系统联动,为驾驶者查找最近的服务休息区。

交通标志识别系统

新一代S级能够通过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摄像头识别限速标志,然后与导航数据进行比照,并优先使用交通标识提供的信息,例如因为临时性道路施工而新增的交通标志。该系统已经能够识别禁止超车标志,并通过导航系统显示屏提醒驾驶员。

十字路口制动辅助系统

十字路口制动辅助系统将制动辅助系统与立体摄像机和雷达监测系统结合,能够对十字路口左右两侧进行有效监控。该系统在72 km/h以内都能够有效运作,奔驰表示在27%的十字路口事故中,这项系统都能有效避免碰撞或者降低伤害。

意外预判系统

立体摄像机和雷达对Pre-safe行人监测自动制动系统提供有效补助。能够在50 km/h内防止碰撞发生,能够在72 km/h减缓碰撞伤害。当车尾有物体高速接近时能够通过危险警示灯加以提醒,避免出现追尾。当可能发生碰撞时,能够将制动系统和安全带保护系统调整到预备状态。

点评:反应速度更快、适应更复杂的路况环境是这套系统的亮点所在,可以说它距离自动驾驶只有一步之遥了。也正是因为这些极具创造性的提升,使得奔驰S级轿车在定位上比以往更高。

三菱:人机交互车载系统

在此次北京车展上,三菱带来了车联网的概念车,其中一款帕杰罗原型车的GC-PHEV。它除了外观足够概念之外,整个车内人机交互系统也预示着三菱未来车型的走向,可谓智能化十足。

这款概念车给人的第一感觉很比较前卫,有点科幻片里面的味道呢,车内采用大型触屏的中控,给人感觉很新潮,最重要的是这套全新的车载系统的液晶显示屏还包含着一个贯穿的功能。也就是说中控显示屏连接到后排位置,坐在后面的位置用户也可以操作。

在驾驶座上仪表上,除了可以显示常规的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各项指标意外,还包含着HUD功能,可以提供导航跟ADAS系统的相关信息。除了这些功能,最让编者眼前为之一亮的便是BAS刹车辅助功能了,通过车载摄影机可以达到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辅助刹车,从而达到将事故降到最低。

点评:尽管只是概念车,但其模拟机也真真正正的将该系统的表现很完美的表现出来, 总体来说这是一套智能车载系统,不仅仅是看起来很炫酷,最重要的是让驾驶更智能化。

荣威:第三代inkaNet智能行车系统

inkaNet系统基于Android技术平台,最大特点就是“完全开放”。换句话说,只要有兴趣,任何软件开发人员都可以轻松开发出在inkaNet系统上使用的应用软件。

本次北京车展上,荣威的inkaNet3G智能网络行车系统采用“三位一体”体系,包括车载终端、客服中心和云计算平台三个核心部分。车载终端7英寸的大触摸屏简洁方便。

荣威的inkaNet3G智能网络行车系统很贴心地照顾到行车安全方面的问题,它的部分关键功能被集成在了方向盘上。从软件系统方面看,车载终端使用的是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它的界面设置十分友好,操作起来也很便捷,可以使用户尽快上手。

另外,由于Android系统的开放架构,它拥有更广阔应用扩展空间。用户可以自行定制随时抓取诸如地图、资讯、生活、应用及个人信息,实现实时路况信息、实时导航、多媒体娱乐、路书下载及自定义、股票交易等等。另外,其独有的语音SNS社区通话功能可以让车主跨越空间与远在千里的车主群轻松通话。与现在风靡的3G移动通信设备相比,inkaNet系统无疑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的大量增值服务诸如荣威服务秘书、能够进行即时语音聊天的SNS车主社区、上下载自制旅行路书、开放式应用软件商店、融入即时定位技术的消费指南和行车博客,都使得车主大呼过瘾,而这些都是在小小的手机上无法体会到的。

点评:第三代inkaNet系统带来的实用科技就能将消费者对于互联网的依赖从日常生活延伸到行车生活,彻底享受全方位、全接触的全时在线互联生活。

总结:汽车的智能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众多车企以及智能科技企业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前景广阔的新思路,带来更加舒适的驾乘体验的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日益严峻的道路拥堵、环境污染等汽车社会问题。

汽车智能化广泛的市场需求决定了在不久的将来该项技术将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车联网、人机交互等智能化系统在现实生活中都已经不同程度的得以应用,多数公众对这些新技术也多持以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对汽车智能化的接受大多停留在对舒适性和驾驶乐趣提高的肯定,对于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的自动驾驶仍多保持观望,对于这项技术能否在实际生活中大规模的推广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猜你喜欢

行车车载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高速磁浮车载运行控制系统综述
智能互联势不可挡 车载存储需求爆发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夜间行车技巧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基于ZVS-PWM的车载隔离DC-DC的研究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
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