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澍的建筑语言
2014-06-10郝倩倩
郝倩倩
摘要:通过解读王澍的建筑,了解其建筑语言檐,廊,桥等,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与气韵,从而引发我们日后对于建筑以及其他设计的思考与借鉴。
关键词:王澍;建筑;语言
一、建筑语言
建筑艺术语言是受科技,文化,地域以及建筑师个人思维方式影响下的产物,一如古希腊建筑中的立柱,哥特建筑里的穹顶,以及中国古建筑的斗拱等,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建筑语言。而作为一个建筑师,他的建筑语言则是用以表达其艺术情感的符号,这些符号源自建筑师对世界的观察、认知、理解以及表达。
二、王澍的建筑语言的渊源
在2012年第34届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中国建筑师王澍的建筑里,我们似乎可以读出久违了的,属于中国江南一带的道地却又富于变化的建筑语言,这些语言是檐、是桥、是廊、是漏窗、甚至是旧瓦片,组成了普利兹克建筑评选委员会口中描述的王澍的建筑“在王澍的作品中看到了真正的当代中国建筑风格,因为作品中的建筑物包含令人赞叹的原创性,既着眼于未来,又继承了传统的意义和价值。就像所有伟大的建筑学派一样,无论处在什么年代、什么文化之中,它都能表达和指引时代的精神。”[1]
1、王澍的建筑语言源自他特殊的身份定位。作为一个建筑师却总是在各种场合声称自己是个文人,一个知识分子,只是碰巧会做房子而已,他给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业余工作室,他的创作大多对于他自己的工作始终称作营建而非建筑,他总是能把建筑物联想成中国古典园林的样子。所以我们能从他的建筑里发现院落,廊,桥,檐,洞,这些我们久违了的建筑语言。一如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给与王澍的评价“王澍在为我们打开全新视野的同时,又引起了场景与回忆之间的共鸣。他的建筑独具匠心,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2]
2、这个文人建筑师工作之余喜欢写中国书法,观赏山水画,也已把它们溶入自己的生活,以至于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会自然流露出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把建筑当做山水画作来创造:造山、理水、植禾,种葵。我们才得以从滕头博物馆的立面里看出陈洪绶的《五泄山图》,在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南宋李唐的《万壑松风图》里找寻创作宁波博物馆方法,而象山校园里直接就有关仝的《关山行旅图》的构图,在威尼斯“瓦园”里找寻五代董源的《溪岸图》的意蕴。
3、王澍不仅仅是在中国传统绘画里找寻建筑语言,更多时候他都是一个喜欢扎在一线建筑工人堆里的建筑师,在这里他找出了几近失传的“瓦爿”技艺,一个流行于宁波一带用旧的砖瓦重新营建新建筑的技艺。他在宁波、杭州一带大量收购被废弃的旧砖瓦,正是这些被常人认为是建筑垃圾的弃物却在王澍的建筑里重新焕发生命:旧的波形长瓦幻化成了宁波博物馆建筑风景里永不消逝的晚霞;老的瓦片成了威尼斯双年展“瓦园”的绝对主角;旧砖头也和竹子、水泥组合成了新的符号出现在王澍的建筑里。他自己说他和工人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项目经理,而正是这样他才能从工人那里得到更真实,质朴的设计语言。
于是,他的建筑语言就从江南民间,乡下,从古代文人的画里走了出来,一并被赋予新的形式,在我们的视线里活灵活现。
三.王澍的建筑语言
王澍的建筑语言源自中国山水画,源自江南水乡的独特人文气韵,更源自他独运匠心的创建。这些灵感在王澍的建筑里幻化为廊、为桥、为檐,汇为一篇灵动的建筑乐章。
檐:在王澍的建筑语言里最为突出的是檐。位于杭州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建筑群里,多数都围山向水而建,而这些建筑最为明显的特色是在建筑外部多设有极具江南特色的灰瓦檐。这灰瓦是王澍在浙江全省范围内历时十年回收的,从旧的建筑物里拆除并被遗弃了上千万块的旧砖瓦的一小部分。这些经历过历史冲刷的灰瓦,以前也许是被用来排列在屋顶为或穷或富的家庭遮风挡雨,如今被建筑师王澍收集、排列,重新赋予灵魂,出现在在大学校园教室走廊的上方,江南多雨,王澍则顺应地理特征,设计可以收集雨水的屋檐,“内倾屋顶采用自由排水,雨水流入院中用回收陶片镶嵌的水池,继而流入门前的鱼塘。”[3]看到雨水从屋檐流出或滴下,多少都会牵动学生或老师的思绪。
桥:“桥梁建筑,历来是功能与艺术相结合……以多种多样的形态,谐调融合于天然风景与建筑群体之中,因而很自然地给人以画一般的意境,诗一般的情感。它不仅是一种具有交通实际功能的工程,而且是既具有美感、又多情趣的艺术作品”[4]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建筑环水排列,水又依山而在,在建筑与山水之间就分布了几架王澍精心设计的桥。在河流的稍窄处,桥面是几片废旧预制水泥板搭建,窄窄、瘦瘦;桥墩是几块大的毛石堆砌,敦厚、粗犷;岸上几片浇筑的水泥台阶顺势而上。桥两岸长满了杨柳依依,建筑物在一片片农田里时隐时现,像极了诗人马致远诗中描绘“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
而在象山校区另外一种类型的桥,可以叫做廊桥,则是连接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设施。这些桥形态不一,体量各异。连接建筑的桥或高或低、曲直各异,往往会在出其不意的地方出现,这样就创造出不同的行走体验,同时也把整个建筑群连成统一的机体,宛如中国书法的气势—气呵成。连接建筑与象山的桥则表面平坦笔直,实则“呈现出一种深思熟虑的有序混乱”[5]廊桥内的柱子被倾斜布置,完全颠覆以往人们常规逻辑里依次排列的式样,从而带来人们关于桥的全新的行走模式:为了避开桥上错落分布的柱子而放慢步伐,从而信步其中,再次慢下脚步来欣赏桥两边如画的风景。
廊:关于廊,在明代计成心目中是“宜曲宜长则胜……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6]的样子。这些特征在王澍设计建造的象山校区二期工程一栋平面呈倒“弓”字形建筑里被发挥的淋漓尽致。这是一栋只有三层的建筑,面向象山依据地势起伏而建。在建筑物的外部,宽平的大屋檐下,分列两行长廊,这长廊从“一”字起势到“之”字收尾,随建筑起势盘桓,多少有些“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的味道。
在王澍的建筑语言里还有“洞下”“风窗”“山间”……
结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处处林立高楼大厦,千城一面,我们一方面不大能乐观的接受纯西方的建筑生活模式,一方面也不希望只见到徒有其表的中式建筑,而王澍以及它的建筑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契机,从它的建筑语言里不同的人读出了不同的有关历史的,人文的信息,也指引着我们未来要走的道路的方向:在立足我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的同时,结合先进的现代技艺创造出更多更适宜中国本土的建筑。(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舒展.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奖典礼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的致辞.[期刊论文]建筑创作.2012(12)
[2]王澍,陆文宇.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山南二期工程设计.[期刊论文]时代建筑.2008
[3]陈从周.园林清议,江苏文艺出版社,南京,2005
[4]計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中国建筑出版社,北京,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