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下英子:幸福需要“断舍离”

2014-06-10黄伊凡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断舍离断舍英子

黄伊凡

其实,早在2013年春天,山下英子的书《断舍离》进入中国后,就开始流行问“今天,你断舍离了吗?”据说看到这句话的很多人,往往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还有一些人,了解到了“断舍离”字面意思后恍然大悟:“我也需要断舍离!”

很多人都觉得生活需要“断舍离”,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很难、很痛苦。为什么要“断舍离”?怎样才能“断舍离”而且不艰难、不痛苦?是不是只有女人才需要“断舍离”?

2014年4月底,山下英子的新书 《俯瞰力:断舍离 心灵实践篇》举行中国读者见面会时,本刊特约记者专门采访了她,希望能从她这里,找到诸多问题的答案。

开始“断舍离”:扔掉“垃圾”深呼吸

如果说一年前首次在中国发行、引爆中国读者眼球的《断舍离》是在讲述如何整理收纳生活空间,舍弃无用的垃圾,从而放下对“物品”的执念的话,那么,山下英子2014年的新书《俯瞰力:断舍离 心灵实践篇》,则是从外在的“物品”上升到了内在的“心灵”,给我们负重满满的心灵减压,然后轻装上阵,体验生命的幸福和惬意。

当记者把这样的个人理解告诉山下英子后,这位总是笑容满面地看着你的优雅女人点头称“是”,她说:“现代社会里,每个人获得的物质大大增加,心中的羁绊反而越来越多。家中破烂堆积,是因为我们总被诱惑左右,不能自拔。其实,令人感到拥挤的,不仅仅是房间,更是心灵。怎样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很多人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自己和很多人都应该去解决的问题,因为,断绝、舍得和离开,才是幸福的最重要前提。”

其实,曾经的山下英子也和现在的很多人一样,心中的羁绊不是随着个人物品不断累积而减少,反而是不断递增。“20年前的我可没现在这样美丽和爱笑,那时的我物质丰富,有很多漂亮的名牌衣服和包包,但我并不幸福。”每当有人夸赞山下英子年轻美丽时,她总是这样回答。

1994年夏天,因为工作和感情上都很不顺心,山下英子听从朋友指点,一个人去了一个名叫“高野山”的寺庙。寺庙的风景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人烟稀少。修行僧每天早起早睡,他们穿质朴的棉麻衣服、天天下地劳作、吃清淡简单的饭菜。“僧人们身体健康、心灵清净,他们挥之不去的笑容总在告诉人们:因为如此简单又宁静地生活着,所以我们很幸福!”山下英子说,在寺庙里寄宿了一个月后,她的脑袋和心灵都清明澄澈了许多,她非常强烈地想把寺庙的生活态度,引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其实上大学期间,山下英子就开始学习瑜伽,那时她通过瑜伽,对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有了初步理解。而这一次寺庙的寄宿生活,让她最终形成了初步的“断舍离”概念。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自己的意识,从而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因为,与这些几乎只有一套换洗衣服、日日粗茶淡饭的僧人们相比,那些车库里停满了豪车、衣帽间都有30平方米的人,却总是抱怨不断、愁眉不展。而这样的人,山下英子的周围就多的是。脱离物欲,显然是迈向幸福的必要步骤。

山下英子认为:脱离物欲的第一步,就是整理自己拥有的所有物品。从寺庙回到家后,她突然发现自己的房间,竟然非常拥挤和逼仄。“放眼望去,我就发现很多物品是‘垃圾,坏掉的、从未用过的、现在无论如何都搞不明白当初为何要买回来的这些物品占满了我的空间,进而塞满了我的心灵,让我的心情变得很是糟糕。”

想到這里,山下英子把所有衣服、包包和各种生活用具,全部拿出来平铺在客厅里,然后从直观上感受它们的量。“我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太可怕了!”这是山下英子的第一感受。她迫切想要整理,让房间更宽敞些。“但是,在动手整理之前,你要动脑筋思考,判断哪些物品应该留下,哪些应该舍弃。整理是做完取舍之后,才可以进行的工作。只有把那些不需要的、不合时宜的东西筛选处理掉,整理工作才有意义,你的心情也才能因此放松。”山下英子说。

山下英子把塞满了房间的东西分为三类,一是已经用不着的东西,但物品仿佛带着咒语,会束缚人,让你总想着还可能会用到;二是虽然还在用,但并不合宜的东西,与主人不搭配;三是充满回忆的东西,它们总是散发出强大的气场,让人不忍离弃。山下英子说:“你可以扪心自问,自己想要留下一样东西,是出自不安?还是出自期待?倘若你一再担心丢了会后悔,就表示你在下意识地给自己设限。”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山下英子认为,决定物品去留的关键,第一是“我和物品的关系”,第二是当下。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下来。同时,时时更新,不断进行更换。她告诉那些因为舍不得丢弃而身心俱疲的人们,“断舍离”的主角是自己,而不是物品。

处理物品最开始时,从符合自己水平的东西去区别“垃圾”:鼻涕纸是垃圾,那坏掉很多年没有修的东西呢?你会说,修好了也能用啊。所以,不能看这个东西本身,而是要看你和它的关系来决定是否要扔。“那些派不上用场的东西会降低你的格调,配不上你的东西,放了它,它才会活过来。”山下英子说,当初她就是这样狠心才为自己创造深呼吸的空间的。比如,她会把自己觉得是“垃圾”的物品,送给需要的贫穷母亲,那就是非常有意义的舍弃。

山下英子说:“断舍离”最为艰难的地方,是如何舍弃自我内心的“执著”。这种“执著”是存在于潜意识当中,无知无觉的。要克服这种“执著”,就要不断地反复实践。她认为:如果持“断舍离”共同信念的人们走在一起,行动起来会更加有效。

幸福离不开“断舍离”:像“收纳”物品一样“整理”人生

“房间太多杂物和东西,你怎么生活?这就像拥挤的地铁里,你不能深呼吸一样。家里也是这样。空间就这么小,东西放太多了,你必须要‘断舍离,为自己创造一个能呼吸的空间。”山下英子这样解释整理杂物的意义,扔掉物品是为了心灵能呼吸,但其最终目的,却是整理情绪、心情,让自己幸福起来。

但是,光扔东西就没那么容易。因为即便是“垃圾”,当你准备扔掉它们时,也突然会有很多回忆涌进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物品就不仅仅是物品,物品是感情、寄托和幸福。所以,整理物品也是整理生活。要把这些赋予了特殊意义的物品变成“原来这是垃圾啊”的过程,一点都不容易。

所以,要反复锻炼提高识别垃圾的IQ,就像我们明明是一个小学生,却接到了个高中生的难题时,我们要敢于说:“这个,现在的我还真做不到。”慢慢来,否则,扔掉了物品,房间宽敞了,你的心情却被堵塞了。

所幸,通过自己和朋友的实践,山下英子从收纳整理物品开始确定的“断舍离”生活方式,渐渐得到更多人的认同。2001年,山下英子以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份,开始在日本各地举办“断舍离”教学、咨询和讲座。

其实,无论是举办讲座还是接受访问,山下英子传授的不仅仅是物品的收纳管理方式,“更多的时候,我都在解答大家人生中的诸多沮丧情绪。所以,‘断舍离其实也是一种启发自我、探求自我并如何做好自己、追求人生幸福的过程。”山下英子说,“杂物”的英文是clutter,作为名词意思是“(不需要的东西)杂乱、混乱”,动词的意思是“到处乱丢,(无用的情报)塞满脑子”。所以clutter不仅仅指外在的物品,还指心中、脑中混乱、混沌的状态。而这也是“断舍离”理念的真正用意:不仅针对物品整理,还要进一步指导人们整理感情和情绪。

山下英子认识一个30多岁的女人,她从孩提时开始,就一直被父母留给自己的十几本书而困扰。这些书带给了她极大的压力,她一直无法摆脱。直到后来认识了山下英子,接触了“断舍离”,她才终于下定决心扔掉这些对自己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书。那个女人说:“扔掉这些书的时候,我获得了书架上的空余以及从父母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那种无比轻松自由的感觉。我突然觉得人生可以如此轻松惬意!”

是的,我们常常会不知不觉被身边的亲人、朋友浸染,不自觉地被他们影响。如果是自己心甘情愿有意识地接受并觉得舒适,那没什么问题。反之,如果在人际关系中觉得被动、不舒服,那么就要在第一时间有所察觉,果断断绝那些无益的、不合时宜的关系。“其实,讨厌一个人,就和喜欢一个人一样,是没有任何原因的。大方承认这种感情,并以最自然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它,接受现状,做出抉择就好了。”山下英子说,舍弃一种情感、一种关系模式,其实和收纳整理自己的物品是同样的道理。

“通过观察物品与自己的关系来了解自己,看到那个付出努力希望得到认可的自己,这才是‘断舍离的真正意义,这是一个自我心理咨询、自我鼓励的过程,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山下英子说。

断舍离的另一个隐含特质是“对自己狠一点”。无论男人女人,对自己好一点的做法通常都是购物,通过物质的丰富来满足自己。而“断舍离”主张把那些自己“以为用得上的”“没准以后用得上的”东西丢掉,女人面对一段破败感情的处理方式,其实同样如此。山下英子说:很多女性害怕离婚,其实女性也可以自立、独立地生活。

“是选择离开他后可以有更多希望,还是苟且在一起永远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不舍得放下糟糕感情的女人,都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幸福,结婚可以幸福,离婚也可以。女人要考虑清楚,到底什么会让自己幸福?房子、金钱,拥有很多东西就开心了?“拥有”的人常常因为“拥有”而烦恼,因为他们时刻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去。山下英子说:“得不到的不安,和害怕失去的不安是一樣的。有的人离婚后,和前夫的关系反而变好了。当然,离婚不可能两全其美,但是,如果害怕受伤就可能会受更大的伤,小伤口假以时日会愈合,一直持续一段没有爱的关系,到最后可能连生命都会受到损害,幸福根本就是妄想了。”

看清了这个实质,感情上的“断舍离”就不会那么难了。

培养俯瞰力:心灵越“空”越幸福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女人才需要“断舍离”。山下英子说,其实男人和孩子同样需要“断舍离”。

“不够就加,太多就减。每个人都可能面临太多问题,无论男女都应该有减法的生活态度。吃太少会饿,吃太多又会得糖尿病,这对所有人来说都一样。”山下英子认为,男性也需要“断舍离”,男人也背负太多东西,但他们的问题不是物品的庞杂而是人际关系的复杂。所以,在处理某个人际关系上,男人要在内在、肯定、尊重自己的基础上去选择和取舍。

现在很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加上物质条件允许,很多父母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所有要求,甚至孩子没要求的也会积极给予。山下英子说:“对待孩子的给予,要‘少而精、要让孩子有内心的富余。你一直给一直给,孩子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了。”其实,父母给孩子太多不是爱,而是剥夺他们的思考能力和真实情感。父母对孩子也要断舍离,而基本的理念就是“不够”。

在《心灵篇》中,山下英子提到一个新概念“俯瞰力”。其实,俯瞰力是“断舍离”的升华,通俗地说就是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从一种闭塞的状态到开放的状态,不是要求社会而是自己改变得不再那么闭塞,从而让烦恼和忧愁慢慢消失。

“比如当我们坐着觉得难受和烦恼,那离开椅子下蹲呢?没准儿就会让烦恼减半甚至消失。换个角度看问题,你的冷漠和烦恼就会变成温柔和善解人意。”山下英子说,比如我们的父母吵架,我们不应该站在冷漠而是温柔、平等的角度去看待:父母也有烦恼,人就是这样,有时和好有时吵架。我们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常常被某种关系束缚住了,情绪和心情也因此而闭塞。换句话说,当我们摆脱某种关系,拥有了俯瞰力后,痛苦和烦恼就会烟消云散了。

对于那些认识到了“断舍离”的重要性以及方法,但实施起来却无比艰难而且一拖再拖的人,该如何是好?山下英子说:“记住:只有解决好当下的问题,才能给以后未来留下空间。‘活在当下,其实只要做到现在比以前好一点就够了。不要一味追求完美而导致无限拖延,因为,事实是任何事情拖到明天也不会很完美。所以现在去做,力所能及,即使没有做完也不遗憾。别老想着我要帮100个人解决问题,其实帮一个人解决了问题,你就会获得莫大的幸福和成就感。”

从收纳整理物品开始,让心灵舒畅、放松从而深呼吸,当我们能和物品友善相处后,那些糟糕的感情、人际关系也就能如法炮制“断舍离”了。山下英子说: “其实,断舍离的过程就是人生选择、追求幸福的过程。而获得幸福的根本,是我们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然后断舍离。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离,丢掉多就是好的念头。” “断舍离”给我们的最重要财富,便是自由和做自己。

山下英子说:“看不见的储物空间,放满七成就好;看得见的储物空间,放满五成就够;公众面前的储物空间,最好只放满一成。”

听了她的这番话并了解了“断舍离”理念的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一个人心灵的空间,是放得快满溢了才幸福,还是只装满一两成才会更加明朗开阔?

猜你喜欢

断舍离断舍英子
今天,你断舍离了吗?
旧物,可以不是断舍离
断舍离 给你的人生做减法
钻石妙贼
绝症病房:万里追爱的异国情敌,叫声嫂子“断舍离”
从消费开始“断舍离”
“断舍离”,日本人拥抱极简主义
巧计得绵羊
网络世界“断舍离”
鲜花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