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竞赛体制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4-06-10胡煜龚循斌
胡煜++龚循斌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5-000-01
摘 要 通过总结我省青少年体育训练与竞赛的形成特点,根据对其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及对现状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社会为主导的青少年儿童业余体校训练和竞赛模式的设想建议。
关键词 青少年 训练竞赛体制 现状 对策
一、我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竞赛体制的形成
我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竞赛体制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工作纲领第5项第2条规定:“发展青少年爱好活动,团结互助和创新的精神,组成青年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加强体格锻炼,并建立各种文化的、艺术的、娱乐体育等团体”。在我省就形成了包括青少年业余体校,体育场馆,少年宫和市县、学校、企业代表队等组织形成的青少年体育训练与竞赛组织体系。
二、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前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我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体制确立以后,就一直面临着为优秀运动员队伍输送人才的巨大压力,而且也一直存在着人才缺乏、数量不足的问题。早在1961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纪要就指出,目前有些项目后续乏人,运动水平提高缓慢的现象,值得严重注意,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为了解决体育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与竞赛活动开展以后,就存在着数量不足、基础不大的缺陷。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8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
(二)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80年代后,提高我省运动技术水平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加强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扩大竞技运动后备人才队伍。1981年,在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指出,应“大力加强业余训练,改变后备力量不足的状况,提倡各种形式的业余训练和专业训练的衔接”。进入90年代,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
三、我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竞赛体制的改革
(一)由少数办改为大家办
80年代初开始,我省就围绕扩大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竟赛规模这一问题,对训练管理体制经行了改革。提出了“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和基层体协等社会团体的作用,举办各种形式的青少年业余训练”的改革设想和办法。
(二)体教结合办
在改革的过程中,人们还发现导致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基础不大、青黄不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运动员一旦退役,很难解决以后的出路。对此,国家体委在《关于省、市、自治区体委主任会议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中提出:“优秀运动队向学校化过度,逐步纳入国家教育结构,是提高运动队文化水平、解决运动员出路的根本性措施”。同时我省也结合本省实际,探索发展青少年儿童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的新办法。在抓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的同时,改革学校竞赛办法,根据分级、分类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调动了各训练层的积极性。
(三)体教结合的改革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有力地推动了我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的开展,但并没有获得预想的效果,既没有形成与原来青少年业余体校互相竞争的体育后备人才接收格局。
四、构建亲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模式的设想
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纳入普通教育系统是改革的过渡措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有其特殊性,与通常所说的义务教育并不一样,它的开展不应该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而应该更多依靠社会力量,同时辅以一定的市场机制和手段。
(一)体教结合是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纳入普通教育系统的关键
新一轮体教结合主要表现为鼓励普通学校办一线和二线运动队,这一举措对于我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教育部门被实践证明能够有效地承担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职能,将为全面实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纳入普通教育组织系统的改革铺平道路。
(二)建立完善的协会组织是亲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创新的目标
国外的经验和我国多年的实践说明,不建立一种联系各基层训练组织的协会组织,各训练单位就是一盘散沙,运作不规范,质量不高,很难持久。本人建议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是建立协会,将校内、外的体育俱乐部纳入到网络式组织结构中去。
五、结论与建议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原有的以政府为主导的青少年业余训练体制已经不利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改革迫在眉睫。
(二)借助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模式,努力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
(三)建立健全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嘘嘘协会的法规制度。
(四)依托社会,建立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协会,通过全省和各地区的协会联合会来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组织开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与交流,并逐步完善开展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经济和技术组织。
参考文献:
[1] 凌平.关于我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战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1989.11(增刊):12.
[2] 吴贻刚.论学校业余训练改革[J].上海体育学院报.1999.23(2):5-8.
[3] 曹玲.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4):31-33.
[4] 陆名通.探索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新模式[J].体育科研.1995.16(3):35-37.
[5] 王爱华.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管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浙江体育科学.1996.18(2):31-33.
[6] 王健.运动生理学研究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109-115.
[7] 凌平.中国体育改革的过程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