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之江对武术的贡献及其影响

2014-06-10蒋敏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国术贡献武术

蒋敏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5-000-01

摘 要 张之江,西北军著名将领,中国国术主要倡导人和奠基人。从最初与武术结缘便与武术结下了一生的缘分,并对当初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倡导国术,建立国术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武术。同时也对现代武术带来了重大影响,如“术德并重,文武兼备”思想;以竞赛的方式推动武术发展;注重国际化的传播等等。

关键词 张之江 武术 国术 贡献 影响

一、张之江对武术的贡献

(一)倡导国术,建立中央国术馆

张之江在五原誓师后,忽患半身麻痹症,经军医们全力抢救才保住性命,但行动不便,。而在此后,有不少名家劝张之江练习武术,可使身体恢复健康。张之江先生照名家的指教,开始练习武术,练习八段锦和太极拳,在经过数月的锻炼后,张之江先生的身体逐渐好转,他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国武术的魅力,认识到了中国武术的作用,而此时的社会正值西方入侵,中国的封建社会重文轻武导致中国人体弱多病,被称为“东亚病夫”。因此在北伐战争胜利后,张之江先生决心提倡武术,健身强体,救国救民。

武术是我国独创的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拥有抗敌的作用,被称为“国粹”、“国宝”。所以张之江先生于1927年在南京提出申请,改“武术”为“国术”,并建立国术研究馆,最终在1928年3月成立中央国术馆。

(二)推动国术的国内外发展

随着中央国术馆的成立于发展,各省市都纷纷的建立地方国术馆,曾举行了全国的国术比赛,各省市也积极准备各省国术比赛,使得国术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快速发展。但是为了把国术更好的发展,走向世界,中央国术馆以及国体专校共同组织南洋旅行团于1936年赴香港、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进行访问,每次的招待会上中央国术馆都做了精彩的表演,其内容又刀枪棍剑,三节鞭、摔跤还有各种拳术,每次表演都深受喜爱,特别是在1936年,法西斯德国承办了第十一届奥运会,此时张之江先生提出建议:组织一支国术队参加奥运会的表演,目的就是把武术推向世界,发扬我国国宝。最终由张文广、温敬铭、金石生、郑怀贤、付淑云等人参加了表演,让所有人都大声称赞,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中国武术的魅力。此次在表演使得中国武术走向了国际,让更多人认识了中国的武术,从而将武术推向世界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张之江对现代武术的影响

(一)提倡“术德并重,文武兼备”的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前瞻性

张之江学生创办的中央国术馆的馆训是术德并重,文武兼修。学习武术的目的是健身强中,自卫御敌,不能恃武逞强,更不能欺善压弱,在不得已而自卫还击时,要时而可止,不可置对手于死地,在练武的同时,还要修身养性,学武也要学文,要学文化学科学,要精通武术各项理论和消化各项教材。训练内容有套路、器械、摔跤、长短兵器、散手、拳击等。文化课分高中、初中、小学班;学习内容有语文、数学、生理、卫生、解剖、武术源流。

对于当时所提出的“术德并重,文武兼备”其实是对现代教育的一种前瞻性,特别是对于现在的专业运动员来说,这方面是一定要加强的。对于专业的运动员来说,他们的训练量比普通的练习者大很多,也由于专业上的突出,经常要参加大型的比赛或是活动,从而导致在文化学习上的时间相对减少。而这样是很不利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文武兼备的要求显得更为重要了。在《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中提到了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我国运动员专项训练早期化现象严重,体操、跳水、武术等小龄项目,小学5—6年级就被招入运动队集训,因此造成了学习基础薄弱;而到了一定年龄后优秀运动员有63.5%就读于运动技术学院、和各类运动学校。由于运动技术学院、运动学校等办学目标的“唯一性”文化教育工作定位于为竞技体育服务,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缺乏质量管理标准,导致运动员毕业后文化课不扎实,而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外语学习、计算机操作、信息技术教育得不到强化,同时也缺乏一定的人文素质教育。因此重拾“术德并重,文武兼备”的教育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以竞赛带动了武术的发展,加快武术的发展

在建立中央国术馆之后,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选拔国术人才,中央国术馆举行了两次全国国术考试比赛,通过考试比赛,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专家和宣传鼓励,国术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所举行的两次国考都涌现了很多的国术人才,为武术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以竞赛的方式也给现代武术带来了先例,以武术竞赛使得更多的参与其中,以竞赛的方式使得更多的人关注武术,了解武术,带动武术的发展。

(三)注重国际的传播,发扬武术

在张之江先生决心提倡武术,建立国术馆后,他一直在注重国术的发展,不仅仅是在国内宣传发展武术,同时还注重了国际的传播,如在1930年在日本考察时,日本天皇接待了张之江并且带领中国摔跤队压倒日本柔道;特别是1936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十一届奥运会上的表演使得中国武术名扬欧洲,受到了世界的关注,在这些基础上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逐渐壮大,1985年国务院批准了原国家体委将武术推向世界的决策,同年8月在古城西安第一次正是举办了武术国际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联筹委会,自此武术的发展更有了组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建英,闫民.张之江对武术的贡献及启示[J].搏击武术科学.2008.4(5).

[2] 刘军,何叙.张之江国术思想的内涵与传承[J].体育学刊.2010.3(第17卷第3期).

[3] 门惠丰,王建平.张之江与中国武术[J].中国期刊网.

猜你喜欢

国术贡献武术
民国时期国术教育的推行与困境
民国时期武术家群体的“国术观”
——以浙江国术游艺大会汇刊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时报》与民国国术传播研究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贡献榜
南京国民政府国术推行工作述略
海洋贡献25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