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课外健身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4-06-09高里程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大学生

高里程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大学生课外健身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高里程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课外体育健身的认识和参与动机、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喜欢的体育健身项目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和散步,喜欢的体育健身形式是自由活动;大学生每周参与体育健身的频数明显不足;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是锻炼意识不高、学习压力较大,上网时间较长。针对现状,学校各方面要重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从经费、管理等方面尽量满足需要,以保证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良性开展。

课外体育活动;大学生;影响因素;普通高校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主要形式[1],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缓解学习紧张和压力、排解精神苦闷、提高综合素质、促进人格完善和发展个性的主要途径。

一、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情况

调查选取了郑州、开封、新乡、洛阳、焦作7所高校7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400名、女生300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为高校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服务。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国内有关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文献资料和科研论文30余篇,著作5部,为总体把握高校学生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研究的目的任务,设计了“大学生课外体育健身活动问卷调查表”。问卷发放前,请有关专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了检验,其效度评定结果为9.13分(10分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省部分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出问卷700份,收回问卷686份,其中有效问卷657份,问卷有效率为95.77%。我们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利用体育统计学知识,通过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除此之外,我们还实地考察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医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高校,针对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有关情况直接与198名大学生交换了意见;同时,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

1.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调查显示,有71.77%的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持积极态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健身的动机情况见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课外体育健身动机

通过图1可以看出,有近80%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正确的,这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还有20.32%的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体育达标和考试(女大学生尤为突出)。这种消极的思想动机,如不及时纠正,将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应引起高校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引导。

2.大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频数及时间

通过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频数,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和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的频数见图2。

图2 大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频数

由图2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虽然对课外体育活动有正确积极的认识,但认识与实际参与的频数之间还存在有一定差距,两者没有形成统一。除此之外,高校大学生每次投入课外活动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男、女生总体上占8.96%,有55.3%大学生投入课外活动的时间在20分钟到30分钟之间,低于我国教育部规定的每天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标准。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生学习压力大的大学校园中,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缓解学生学习紧张、调节情绪、身心放松的最好方式[2]。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使之形成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习惯,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3.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现状

通过调查,男大学生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倾向与对抗激烈、竞争性强的如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女大学生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主要是对抗性和活动量较小的如羽毛球、乒乓球和散步。总体排在前4位的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和散步,所占比例为68.8%,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运动强度容易控制,场地、器材简单,个人花费资金少,容易操作。

4.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现状

在所调查的20所高校大学生中,有65.78%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自由活动。少部分学生参加校运动代表队训练,由体育教师指导课外体育活动的较少。

5.大学生对学校现有场地设施、器材的评价现状

大学对学校现有场地设施、器材的满意程度见图3。

图3 大学生对学校场地设施、器材的满意程度

(二)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

1.学校体育经费不足

学校体育经费是保证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我国高校的体育经费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高校每年的体育经费不足学校年收入的1%,更有甚者是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不经体育主管部门的允许,就将体育经费挪用于学校其它方面的项目开支。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的发展。

2.学校运动设施、器材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调查显示,目前高校的体育设施、器材等满足不了大学生的要求,突出表现在高档次的现代化室内运动场、馆较少;体育场地、器材陈旧、单一,有的学校为了保证正常的体育课使用器材,不得不规定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体育器材不允许学生使用。这些做法严重打击了学生主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加快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改善大学生的体育健身环境,购置先进优质的体育教学器械、器材,是保证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提高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

3.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单调

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处于“自由式”和“放羊式”的松散无序状态。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各职能部门管理目标不明,计划措施不力,缺乏科学完善、有效的管理保障体系和必要的组织指导与服务,加之体育教师课外辅导的工作量与报酬无法兑现,致使课外体育活动有名无实。

4.大学生学习压力大

通过座谈了解到,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们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一个较好的职位,在校期间不得不加班加点地进行各门功课的学习和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如英语、计算机类的统考,各种资格证书的考试等。白天学习紧张,晚上加班加点,就寝很晚。因此,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课外体育活动。

5.部分大学生惰性大、有不良的生活习惯

大学生中自主进行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较少,主动性、独立性差,参与活动的能力低,惰性和依赖性强。调查显示,目前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不吃早餐、睡眠时间不足、吸烟、喝酒、缺乏体育锻炼,精神过于紧张或松散等现象占31.32%;还有49.8%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又苦又累,不锻炼只要平时注意营养,身体一样会健康。这与大学生对体育健身活动的真正内涵和价值功能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贪图安逸、不愿付出等有直接关系[3],也是影响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6.上网时间过长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大学生入校时,学习成绩不错,但到期末考试结束时成绩一塌糊涂。这主要与大学生业余时间上网时间过多和精力消耗过大有关。调查中有些学生曾这样说,上网比学习、体育锻炼更有意思和吸引力,为了上网我宁愿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在游戏厅玩个通宵。这种不良生活行为和习惯,既耽误了学习又影响了身体健康[4]。因此,应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要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正确引导。

7.学生家庭经济因素不容忽视

据调查,在高校中,一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由于生活困难、身体营养差,因而不可能花费时间、费精力去进行体育锻炼(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来自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贫困地区,他们当中大多数学生学习认真、刻苦,而在体育锻炼和其他方面则较差)。这部分学生虽然只是高校中的少数学生,但是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群体。如何解决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值得各个高校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高校体育的管理与监督

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高校体育的管理与监督。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高校的体育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对体育硬件不达标的高校,要限期整改或规定学校主管领导三年内不准晋级评先。各高校的主要领导要加强体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在整个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学校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定期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进行检查和指导,组织体育教师和学生中的体育骨干,到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好的学校进行参观和学习,努力使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积极筹措资金,改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不足的现状

广大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支持,争取企业赞助或尝试与社会联合投资建设运动场馆等方式,使高校体育场地基础设施不足的现状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发展。杜绝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学校体育器材不允许学生使用的现象,以及挪用高校体育经费现象。

(三)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劳动付出

对体育教师课外组织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学习、体育技能辅导、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等劳动付出,要给予尊重,并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以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切实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工作的原则性、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和实效性,尽量避免课外体育活动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1)成立以学校班主任、团委、学生处和体育部门为主的课外体育活动专门机构,在每天业余时间里安排具体的人员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督促检查与考核。

(2)制定相应的课外体育活动量化管理条例与制度。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进行加分。比如,参加校代表队训练比赛的学生每学期加0.5分(正常体育课除外),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每天坚持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0.3分等。而对上网时间过长或因上网影响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者、影响身体健康者扣0.3学分,对每学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足1/3,或1/2者,扣0.5学分等。只有把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效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主动锻炼习惯,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高校外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五)培养大学生课外体育健身意识、能力和习惯

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和课外体育健身氛围,力求使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新、涉及面广、质量高,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适合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大学生。积极结合学校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比赛、体育学术沙龙、体育兴趣活动、体育健身俱乐部活动、体育知识竞赛活动;积极利用墙报、广播、校报等舆论工具进行体育健身知识的宣传,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丰富大学生的体育健身知识;选择一些大学生符合心理和生理特点、且便于自我锻炼的体育健身项目,如娱乐、休闲的交谊舞、中国传统的导引养生术、武术等内容,提高大学生的健身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和体育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体育健身爱好、兴趣和习惯,从而保证大学生体育健身的长期积淀和连续性,为大学生毕业后继续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旺盛的工作精力奠定良好基础。

[1]吴秋林.江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6).

[2]许良.陕西省学校体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2,(6).

[3]于向.影响我国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6).

[4]白莉.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健康教育的构建与实施[J].体育科学,2003,(3).

[责任编辑 任联齐]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fter-class Physical Activities in Colelges and Universities

GAO Li-che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Henan)

Surveys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hav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after-class physical activities,and they have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strong motivation for them.The most popular sports items are basketball,badminton,table tennis and walking.They enjoy free form activity.Survey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is inadequate each week.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 pressure from students'study,students' laziness and their lack of consciousness in participation,too much time on internet-surfing.To solve the problems,the colleg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llege students'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meet the need from the aspects of funds,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virtuous conduct of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activities.

after-class physical exercises;college student;influencing factors;ordinary universities

10.3969/j.issn.1672-0342.2014.02.012

G883

A

1672-0342(2014)02-0042-04

2014-03-21

高里程(1988-),男,河南沁阳人,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大学生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转动小脑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