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博平台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06-09阙红艳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院校政治

阙红艳

(九江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九江332000)

基于微博平台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阙红艳

(九江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九江332000)

网络时代环境下,微博以其独有的特点受到高职大学生们欢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在对江西省三所高职院校大学生们使用微博行为特点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运用微博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为各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微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微博用户规模为2.808亿。高职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网络新媒介的群体之一。作为一种网络新工具,微博已经成为高职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积极探索微博对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是广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课题组成员以江西省三所高职院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使用微博的行为特点进行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运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样本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样本对象

高职大学生是接受和使用新媒介的活跃群体之一。作为目前深受大学生们喜爱的微博是如何对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呢?为了更好地了解微博在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本课题成员对九江职业大学、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和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的学生使用微博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本次问卷的发放时间为2014年3月4号至3月9号,共发放调查问卷1800份,现场回收有效答卷1675,有效回收率为93%。有效问卷中,男生800份,女生875份;在年级分布上,大一455份,大二640份,大三580份;在学科分布上,有文科生、理工生和艺术生,可以说,本次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

为保证调查数据的有效性,本课题组设计了“高职大学生微博使用行为特点情况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高职大学生微博使用基本情况、微博关注内容、微博使用动机和微博对高职大学生产生影响等内容。调查表中的选择题采用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两种方式,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相结合。问卷调查回收后采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高职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及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基本情况

当代高职大学生深受互联网、手机、电脑等新兴媒介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网络交流平台已经成为高职大学生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经过调查,发现有89.49%的学生使用微博(这个数字大大高于全国网民的平均使用率),有7.16%的同学正准备开通微博,只有3.35%的同学表示不准备使用微博。这个数据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助微博这个平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选用不同平台的微博当中,由于新浪较早推出微博应用网站,所以在高职大学生中选择使用新浪微博的占81.05%;腾讯微博因为依托于QQ平台,因此有75.65%的学生选择使用腾讯微博。在对学生使用微博时间的调查可知,多数同学在入校前已经使用微博,所占比例为53.13%,大部分学生接触微博的时间约为2年。

微博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学生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由于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学生上网登录微博更加快捷方便。有高达93.13%的同学通过手机客户端使用微博,69.01%的同学使用计算机上微博。由于手机上网的隐蔽性,有过半的同学会在上课时登录微博,这也导致许多学生对微博的依赖越来越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每天花费2-3小时登录微博的占54.32%,学生将过多的时间用在微博上面,这些都需要教育工作者予以重点关注并加以引导。具体情况见图1所示。

图1 学生每天登博时间统计图

(二)微博关注内容的分析

“加关注”是微博吸引高职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每位大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博主进行关注,因此,每个微博使用者都有关注自己的粉丝,也有自己所关注的对象。首先从关注对象的组成来看,同学朋友、社会名人、官方微博分别占前三位。大学生们关注的社会名人以影视明星、知名作家和节目主持人居多,他们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去了解名人。其次从关注的内容来看,有45.37%的同学关注的是同学朋友的最新动态,34.63%的同学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趣,有24.96%的同学关注媒体微体微博,如新闻,这其中又以关注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和国际新闻居多,分别占到54.33%、41.19%和20.6%。有7.16%关注其他方面内容的微博。在对学生发布和转发微博信息的调查中发现,他们转发微博的信息内容多为日常生活琐事,这一点可以说明当代高职大学生愿意和同学朋友一起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在对高职大学生使用微博表达内容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在微博内容上面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情绪要高于负面、消极的情绪。这表明,大学生们愿意在微博平台上和大家一起分享积极、向上的心情。在对微博内容表达使用词汇量的调查中发现,有关工作、家庭与朋友和成就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前三位词汇。这说明,在高职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中,“工作”、“家庭和朋友”和“成就”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调查还发现,高职大学生们在微博表达内容方面理性词汇的使用率要高于感性词汇。这表明,大学生微博用户以理性思维居多,能以较为理性的态度去分析和评判微博内容[1]。

(三)微博使用动机的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高职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动机主要有五种,分别是社会交往动机、获取信息动机、用户的公开表达动机、娱乐消遣动机和新潮时尚动机等。高职大学生开通微博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看重微博的社会交往功能,希望能通过微博扩大自己关注的人群范围。这个比例占到74.33%,排到高职学生使用微博动机的第一位。这里的动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亲朋好友互动,保护联系;二是结交新朋友,排遣寂寞;三是关注自己喜欢的社会名人,希望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其次是有63.04%的高职大学生认为可以通过微博快捷、迅速地发布信息。排在后面的依次是了解名人动态、休闲娱乐和与人沟通等。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从这组数据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新时代的高职大学生主要的关注点为外面的世界,逐渐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状况[2]。

图2 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调查统计图

(四)微博对高职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工具,大学生对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有34.03%的同学认为,可以从自己关注的微博内容当中学到很多东西,从而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很大影响,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思想状况和日常行为;52.24%的同学认为微博对他们的影响一般,他们只是通过微博关注周围发生的事情,长长见识而已;12.54%的同学认为微博对他们的影响较小,他们只是从微博得到更多资讯而已,并没有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只有1.19%的大学生认为微博对他们根本没有影响力,微博只是他们用来打发时间的工具而已。由此得知,微博与高职大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行为之间产生的关联越来越强,在给同学们带来资讯便捷的同时也会给学生们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1.积极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和教师认为微博对高职大学生的影响总体上来讲是积极和正面的。有83.58%的同学认为微博可以反映他们渴望被关注的心理,有82.09%的同学认为微博可以拓宽高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有50.75%的同学认为微博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防备心理。由于手机便于携带,学生可以时时更新微博,浏览微博,有高达89.55%的同学认为,使用微博后自己的信息渠道明显拓宽了。

2.消极影响

一些“微博控”们不论课堂内外时时刻刻都在关注、更新自己的微博,导致网络沉迷。他们在关注别人信息的同时也在更新着自己的信息,这些海量信息的出现,让同学们很难从中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虽然一条信息在微博上的寿命不会很长,但是其及时性与互动性一旦被不法之徒利用,进行蓄意转载炒作,有时会导致事态失控。高职大学生由于年纪轻、社会阅历浅,很容易被坏人利用。微博虽然方便了大学生们的生活,但是一旦被坏人操纵用于非法活动,其危害程度无法估量。

微博对高职大学生的影响好似一把双刃刀,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

三、运用微博开展高职院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微博作为一种网络新媒介,其便捷的传播功能以及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决定了它会成为一种适合对高职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工具。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占领微博这块网络新阵地,以期更好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构建微博平台体系,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

高职院校可以以手机用户群、学生QQ群为依托,建立手机微博信息发布平台,为学生开辟信息传送渠道,促进学校、学院、班级、学生之间多层次、扁平化、平等性交流。高职院校的班主任、辅导员应该开通微博,在微博上与学生们交流,走进他们的中间,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这些思想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建立一个微博群,搭建一个属于教师和学生的微博平台,保持双方信息传递的畅通性。专任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可以随时将教学心得、课堂实录、生活感悟和心理活动等内容上传微博,通过微博平台和学生进行网上沟通和交流,以便能及时把握学生动态。还可以将微博与学生的日常管理相融合。比如可以在每年奖学金、助学金评选时期,通过微博平台加强这方面的政策宣传,发布评选政策、指标分配和工作流程,保证整个评选过程的信息畅通,避免因这些敏感问题在师生、同学和班级之间产生矛盾和不信任感,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有能力建立并且使用好自己的校园微博平台。

高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想更好地开展工作,必须要了解学生,他们可以在微博里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且可以有意识地参与并引导学生。对于一些思想激进、言论偏激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及时了解并给予关注,这样才能保证校园的安全稳定。在校园发生突发事件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微博的信息传播作用,可以利用微博及时发布正确的消息、避免同学们信谣、传谣,让谣言没有进一步传播和发酵的机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增强与学生们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了他们在课堂以外的另一面,知晓他们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和诉求,这样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思想领域的斗争既长期又复杂,而高职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微博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让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占领微博思想阵地[3]。

(二)加强学校微博舆情监管,建设和谐微博舆情氛围

借助微博发布信息具有成本低、门槛低的特点。对于这些信息如果不加以监管,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与社会主流价值相悖的信息,有时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对高职大学生们的思想观、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微博监管体系,把微博的负面效应消除到最小。为方便学校对学生使用微博的监管,应当建立校园微博后台实名制,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学生的微博行为作出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使得大学生们在发表言论时不能肆无忌惮,而必须是理性的、客观的。对微博信息的监管还应加大对一些不良微博信息的筛选,建立起对造谣者的追究制度。当微博交流平台上出现负面的内容时,教育工作者应在第一时间获知,并对信息发布者给予重点关注,防止负面消息或不良情绪在大学生中蔓延。在加大对大学生微博信息关注的前提下,还要加强对信息的分析,从分散的信息中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对不良事件的预见性[4]。

微博信息具有分散化、复杂化的特点,微博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社会舆论,高职大学生们在关注、评论和转发微博时有时会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这需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微博舆论做积极的、正面的引导。当代高职大学生对事物都有着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对于微博上出现的一些负面信息,教育管理工作者不能只是武断地消除负面信息。如何对微博舆情进行积极引导,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传统说教的方式下结合微博、MSN、QQ等网络聊天方式和学生进行谈心,在师生之间创建一种轻松的思想教育氛围,让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之间通过一种简单、快捷和频繁的交流方式进行沟通。与单纯的说教方式相比,这样的沟通和交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加强对高职院校微博网络的监管,才能实现对微博舆情的正面引导,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微博舆情氛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在一个健康、有序、稳定和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得以开展。

(三)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理性“微博观”

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高职大学生面对数量巨大、内容复杂的微博信息时,容易受到不法信息的影响,学校应加强大学生们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媒介素养是指人们生产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在接触媒介信息时所具有的分析、判断、评估的能力。随着微博使用者的急剧扩张,微博丰富的信息内容会迷失大学生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高职院校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加入有关提高微博素养的内容,或开设相关选修课程,让大学生们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来提高对不同媒介信息的判断能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为了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学生,高职思想教育者还必须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只有自身素养提高了,才能帮助大学生们正确分析和判断微博环境所呈现出虚拟环境,教育学生理性思考,面对不良信息保护清醒的头脑,增强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网络传播媒介,其在高职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微博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契机,积极应对微博所带来的挑战,认真研究微博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微博在思想教育当中的优势。要合理、正确地看待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要在传统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微博平台,将两者有机结合,以便更好地发挥微博的优势[5]。对于微博这一新的传播形式宜疏不宜堵,要对微博言论进行合理引导和疏导,培养高职大学生们理性“微博观”,扎扎实实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1]中科院心理所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R].

[2]张明,田小平,黄冬雪.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9).

[3]周萍.微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工具[J].职业时空,2012,(6).

[4]孙忠良,卢翠花.微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3,(7).

[5]郝敬习,高国华.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3,(6).

[责任编辑 任联齐]

Analysi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Microblo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QUE Hong-yan
(Jiujiang Vocational University,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ujiang 332000,Jiangxi)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internet age,micro-blog with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s popular with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and to a certain extent,affects the students learning and life.On the base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behaviour's feature of using micro-blog in three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xi province,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hat micro-blog be applied on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the reference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micro-blog;vocational 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0.3969/j.issn.1672-0342.2014.02.008

G718.5

A

1672-0342(2014)02-0026-05

2014-05-09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3)规划课题(13JYQ04)

阙红艳(1973-),女,江西南昌人,九江职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院校政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