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的发展态势及其倍增途径探析
——以江苏省为例
2014-06-09沈思远
沈思远
(1.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2.南通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居民收入的发展态势及其倍增途径探析
——以江苏省为例
沈思远1,2
(1.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2.南通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民生是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根本目标及目的。江苏省提出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既是重大利民之举,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下,如何在七年内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以至在未来更长时间内实现收入持续增长,值得深思。基于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现状,以劳动力、产业、就业、分配为切入点分析了提升居民收入、缩减城乡差距的制约因素,并以此提出了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路径。
居民收入倍增;影响因素;倍增路径;江苏
现有关于收入倍增的研究大多围绕收入倍增的学理认知和社会背景、倍增的实际情况、倍增的困难及实现途径展开。董保华 (2013)提出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收入倍增的预期调整,三次分配需在政府、市场及社会力量三者间形成合力。[1]黄祖辉(2012)分析并提出收入倍增存在的诸多难点,要实现倍增目标,需要在初次分配、再分配、税收等领域进行突破调整[2];刘尚希(2012)提出了实现倍增目标关键是要重构企业、居民与国家三者间的关系[3];彭刚、苑生龙 (2012)从收入倍增的实现角度提出国内经济增长方式应作相应的转变。[4]现有的居民收入倍增的研究主要基于宏观角度提出实现目标的路径,对地方而言,从中观及微观层面分析倍增可能更具可操作性,但这方面研究少见报道。此外,居民收入倍增研究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须结合各地实情综合考虑。本文拟从一个地方政府可操控的范围切入,寻找更为切实可行的倍增路径。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富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优先位置,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即以2010年为基数,剔除价格因素,到2017年实现居民收入倍增。2010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2 94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 118元,当年江苏省CPI同比增长3.8%,七年内使收入倍增,也即每年要增长10%左右。
作为一个经济和人口大省,如何在当前及可能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下,在一个较高的收入基数上连续保持高增长,值得深思。
一、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发展现状及态势
2012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1%,近五年年均增长1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96万元和1.22万元,年均增长12.6%和13.2%,显著高于同期全国的增速(全国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①,已基本呈现出城乡居民收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良好态势。但城乡收入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5年的2.33上升至2009年的2.57,近两年则徘徊在2.43左右,虽然城乡收入比近年有所缓和,但由于江苏省收入基数不断上升,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值攀升幅度较大,2005年为6 926元,2012年则上升至17 358元。
居民收入总量增长的同时,结构也发生着变化。总体上构成总收入的四大项(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城市为经营净收入,农村为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绝对值均呈上升之势,但增长幅度不一(见图1、图2)。在城镇,近年来工资性收入占比一直在60%左右徘徊,经营性收入呈小幅上扬,但占比较低;转移性收入占比有下降趋势,这可能与总收入基数较大有关;财产性收入绝对值与占比都相对较低,多年来变化不大,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缴税与保障支出占比在小幅上升。对农村居民来说,经营性收入占比最大,但已有逐步下行趋势,工资性收入占比居第二位,近年来仍保持在40%以上;转移性收入在不断攀升;财产性收入则受制于居民的财产及文化状况,近年来占比在4%以下。需关注的是,农民的经营税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相对较高,比重在20%左右,由于其收入基数不是太大,这项支出对农民来说仍是不小的负担。
从收入结构看,四类收入对总收入的贡献度悬殊较大;在收入差距方面,对城乡收入差距贡献较大的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图1 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及税费支出占比变化
图2 江苏省城农村居民收入及税费支出占比变化
二、江苏省城乡收入倍增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收入倍增,需拓宽视角,分析并破除影响倍增的各类因素及障碍,从劳动力、产业发展、分配及投资政策等入手,将收入增长置于经济发展大框架内考虑,注重数量增长的同时还要关注结构的调整及城乡、地区差距的相对收敛,最终实现江苏省总体收入增长、中等收入比例扩大、低收入群缩小的目标。
(一)国内外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国内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内需动力不足,工业经济面临着产能严重过剩价格下跌、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增速下滑等压力。不仅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严峻,受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欧美未来经济的不明朗、人民币不断升值等因素影响,出口增长压力很大。江苏省作为一个外贸大省,受之影响更大,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受成本上升的牵制举步维艰,极大的影响劳密型岗位的供给及收入水平。
(二)人口年龄结构和素质
1.人口及劳动力的老龄化程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苏省人口的年龄金字塔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江苏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省份之一,目前老龄化排名全国第三,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 424.7万,占人口总数的18.8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年有不断攀升之势。②据预测,到2020年,江苏省老龄化水平将达21%。
老龄化长期居高不下,将是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老年抚养系数上升和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一方面会直接降低其对经济增长及消费力的贡献度,另一方面还会导致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由于劳动力价格的相对刚性,部分企业会为降低成本实施资本替代或减少投资,进而降低劳动力的需求。与人口老龄化同时出现的劳动年龄人口老化,还会减弱创新能力与经济活力。因此,老龄化程度的加重会降低经济增长的预期,继而影响人均居民收入增长。
2.人力资本的质量及存量状况
推动经济增长,劳动力存在的价值有质与量两个方面。根据《江苏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高中文化(含中专)、初中文化、小学文化的人口占比(百分比)分别为:10.8、16.1、38.7、24.2,虽较2000年已有所改善,但离产业现代化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
人力资本质量与存量低,会制约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部门转移,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管怀鎏通过对人口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研究表明,人均GDP与“小学”人口比例有密切的反向关系,同“大专及以上”人口比例则有较为密切的正向关系。[5]邢春冰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表明,城乡劳动力两者小时收入的差异有90%左右都是由劳动者的特征差异所造成的,所有的分解结果中,教育水平的差异始终是造成两者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6]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都证实,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比较容易找到工作,并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收入水平。
(三)现有投资模式及产业发展状况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减弱工业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提高就业门槛。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为中心的资本密集化趋势,使得投资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7—8]资本深化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与产值的增幅远大于劳动就业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经济增长速度在一定的情况下对劳动的需求减小。
图3 江苏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图
此外,产业发展状况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式和居民的收入水平。从产业结构偏离度看三次产业就业变化轨迹(见图3):第一产业为正偏离且数值偏大,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第二产业为负偏离,表明其劳动生产率仍保持相对优势,但从图表已明显看出优势在不断下滑,第二产业的产值就业弹性波动较大,由于人均资本存量及劳动生产率上升,对劳动的需求总量会相应减少;第三产业也为负偏离,其发展轨迹相对缓和,但已显现优势上扬的趋势。从现有产业构成及各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看,第一产业人均创造附加值还很低,第三产业人均附加值也不高。(四)财政投入水平的城乡不均衡
由于农业和农村相关产业经济效益相对低下,基于投资回报率,农村资金和素质更高的劳动力会不断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及资金等资源的相对短缺,继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农村总产出相对有限、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农民收入相对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也就相应扩大。缩小这种差距一般依靠市场经济外力量调节,然而目前作为调节手段的财政再分配的转移力度有限,各项财政的重要支出城乡差异较大,其中教育投入有可能是对城乡收入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投入的城乡不均衡,一方面直接影响人员受教育水平,继而影响收入水平,另一方面会通过劳动力间接影响城乡产业发展与提升。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与深度
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看,非农机会的获得是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农业收益和农产品价格波动不大的背景下,农民工的流转与农村居民可支配的货币收入高度正相关,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人均收入要比没有的高出37.03%。[9]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减少农民是必经途径。[10]但因农村存在劳动力就业不充分且不稳定、劳动力转移速度、宽度和深度不够等状况,农民收入增长空间受到一定限制。[11]
2012年,全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5.9万人,转移总量达到1 823.4万人,转移率68.5%,③2013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6.85万人,农业人口基数仍很大。由于农民工在人力及社会资本上均处于劣势,即使是进入城镇,也主要是流入低收入领域。因此能否向非农业部门顺利并高质量的转移,除政策壁垒外,人力资本状况已成为制约的关键因素。
(六)现有的收入增长机制与分配体制
由于没有建立面向工薪阶层的、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且劳动保护制度尚不健全,绝大多数城乡居民无法获得决定收入分配的主导权,收入增长无法得到保障。其次,收入总量虽逐年提高,收入结构却不均衡,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占比过低,对农村居民来说,转移性及财产性收入占比较低,家庭经营收入也有下滑趋势,工资性收入比重未见明显提升。城乡收入差距中,转移性收入悬殊最大(2011年为6 481元),反映了城乡分配体制严重失衡。
(七)通货膨胀率
江苏省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是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倍增。当物价水平普遍大幅上涨时,收入的名义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会出现较大差距,对居民的实际收入产生不小影响。目前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而言,物价的上涨不仅直接侵蚀了居民的部分收入,而且还会对通胀预期及消费预期带来一定负面作用,所以实现实质性的增长,控制物价水平也是关键。
三、江苏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路径
经济增长的经验表明,把劳动力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本身就是经济增长,也是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七年内实现倍增,基本路径是通过增加就业渠道和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分配体制完善、城乡收入结构优化,逐步实现城乡收入的健康持续增长。
(一)协同优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大力扶持第三产业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制造业生产率高但需求增长滞后,而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缓慢但需求增长快,未来劳动力更多的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当前的第二产业的就业偏离度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工业吸纳就业的空间有限。当前全省应抓准时机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消化农业和工业部门转移过来的劳动力,不仅要让其成为吸纳劳动者最多的产业,而且要成为产业增加值增长、劳动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
2.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当前从业人员的现有素质水平,决定了我们不能一味注重发展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业和高端化的制造业,在产业升级及现代化发展的同时,要审清形势,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实现产业内部结构的梯队化发展,保有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存量,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某些领域,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的对接。
(二)增加人力资本投入,积极塑造新型农民和现代化工人
老龄化所导致的抚养系数较高以及劳动人口的老龄化状态,需要我们更多关注劳动力质的提升并加以改善。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改善人力资本状况来逐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就业竞争力。未来服务业就业增长潜力大的领域,将主要集中在以商务服务业为主的生产者服务业和以教育、医疗卫生业为主的社会服务业,这些均对从业人员的文化技术水平有着很高要求。
人力资本的准公共品性质决定了政府必须加强投入,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等多种形式,通过投资,可以有效的提高其他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增强创业增收能力。但由于一般的从业人员流动性相对高、资金投入量大等因素,企业往往不愿承担,但从人力资本提升能有效提高全社会的生产率、实现规模报酬递增、提高从业人员收入、缩小城乡及其内部差距等社会收益看,人力资本投资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特性,所以解决这些问题需借助市场外部力量。从经济学意义上考虑,农村人力资本比城市人力资本投资会具有更高的边际收益,对其总收入的改善效应会更大,也能有效促减城乡差距。
(三)“内塑外引”实现高层次人才集聚,助推产业转型
随着分工的深化和竞争的加剧,产业链的价值增值空间也日益向产业链两端集中,产业结构及产业链的升级调整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力,沿海城市老龄化的同步趋势,使得我们必须实施“外引内塑”以实现人才强省战略。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人才就业创业环境,重视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依靠人才集聚实现产业转型,选择性的打造高端产业,提升全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后劲。
(四)健全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确保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建立增长有序、结构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合理调整分配关系,逐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建立健全劳动者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机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由于当前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较大,所以要全方位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同时健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改革并完善再分配机制,切实发挥其收入差距促减的调节功能。
(五)优化收入结构,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
1.营造创业氛围提高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来源中,属于居民可可控的主要有工资性与经营性收入,但就目前看来,经营性收入依然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短板,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规划引导,营造帮扶就业、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搭建创业平台与载体,调动劳动者的创业活力,增加经营性收入,同时鼓励劳动者以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多途径增加收入。
2.巩固并逐步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首先要继续巩固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体地位,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并且通过引导农户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规避农产品供求间的结构矛盾,化解经营风险,有效控制农产品经营成本。其次加快发展城乡二、三产业和中小企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联合创业、返乡创业,引导外来资本和人员到农村投资兴业。同时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
3.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补贴政策,保障农民直接受益;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如改善乡村道路、灌溉、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降低生产、运输、储藏、销售和风险决策等成本;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低保和新型农村养老等社会保障覆盖水平,提高农民的受教育及健康水平,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缩减农村低收入群体。
(六)积极推进城市化建设,稳步转移农村劳动力
建国后至20世纪所推行的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一定程度上是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下,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村经济,生产率远低于城市工业,从事低劳动生产率的农村居民获得的收入必然低于城镇居民,所以要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唯有将其引导至更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力量不可或缺。要加速城乡一体化融合,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破除流动障碍,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尤其是向中小型城镇的转移;其次是增加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投入力度,提高劳动力适岗能力。
(七)灵活保障居民实际收入,切实提高民生质量
对地方政府而言,虽然难以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物价上涨,但采取以下两种途径可以降低通胀率或抵减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一是通过农产品产销快速通道建设、产品价格信息的及时发布预警等方式来降低通胀预期及影响;二是通过地方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削减物价上扬对居民生活的消极影响。由于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对低收入阶层影响更为直接,收入分配差距更易拉大,通胀较高时,尤其要保障财政支出向困难地区及困难群体倾斜,加大对改善民生领域的支出。
注释:
①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政府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218.94.123.119:8080/pub/jszfxxgk/zyhy/gzbg/201302/t20130222_345335.html
②江苏省人民政府:《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举行首次专题询问十二问“养老 热 点”》,http://www.js.gov.cn/jsyw/201305/t20130518_805064.html
③江苏人力人力资源与保障网:《2012年度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jshrss.gov.cn/file/service/zt/130508tjgb/index.html
[1]董保华.关于居民收入倍增的多重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3(2):53—59.
[2]黄祖辉.居民收入倍增的难点与现实路径[J].改革,2012(11):19—24.
[3]刘尚希.居民收入倍增主脉:重构国家、企业、居民关系[J].改革,2012(11):12—18.
[4]彭刚,苑生龙.居民收入倍增的学理认知及宏观解读[J].改革,2012(11):25—33.
[5]管怀鎏.1990-2000:南通市人口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4(1):24—29.
[6]邢春冰.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08 (5):56—65.
[7]蔡昉.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4(9):18—26.
[8]陈亮,舒兵,季晓芳.江苏省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4(1):1—5.
[9]刘传江,李雪.农民工流转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统计,2006(5):19—20.
[10]钟甫宁.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扩大非农就业机会[J].农业经济问题,2007(1):62—71.
[11]杨晓军,陈浩.农民工的职业选择、工资差异与人力资本约束[J].改革,2008(5):95—100.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esidents′Income and Income Doubling Path —Taking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HEN Si-yuan1,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tong Vocational University,Nantong 226007,China)
The fundamental objective and goal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o increase residents′income and improve their living standard as well.Jiangsu province puts forward a progamme of doubling residents′income in seven years,which will not only bring great benefits to the residents,but also achieve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periods,financial conditions continue to pose a downside risk to the world economy.How can Jiangsu province fulfill the programme of doubling residents′income in seven years and even attain sustainable growth of income in the far future is worth thinking about deeply.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of Jiangsu province,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constrain the increase of residents′income and narrowing urban-rural ga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force,industry,employment and allocation,and presents some effective income doubling path of Jiangsu province.
residents′income doubling;influential factors;the doubling path;Jiangsu province
F047
A
2095—042X(2014)04-0058-05
10.3969/j.issn.2095—042X.2014.04.013
(责任编辑:刘志新)
2014-04-24
沈思远(1977—),女,江苏靖江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与产业经济研究。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4SJD624);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研究会2013年资助课题(CJY-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