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网络产业发展两大关键词:超高速、SDN化
2014-06-09赵光磊
本刊记者 | 赵光磊
光网络产业发展两大关键词:超高速、SDN化
本刊记者 | 赵光磊
“根据400G测试结果,如果采用超低损耗光纤,传输距离增加一倍以上,如果同时再采用RA,那么传输距离将增加2倍以上。”
4G时代的到来,对通信网络的建设有极大的带动作用,运营商不断加大在无线网络上的投入比重,以实现快速网络覆盖,提升4G业务的支撑能力,与此同时,光网络市场也因此而受益,得到了较快发展,并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在近日举办的“2014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对光网络市场的新动向也有了进一步的诠释。
LTE对网络带宽的高要求,推动着整个传送网向高速传输网演进,并快速促成了100G等高速传输技术的落地商用。从光网络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后 100G技术的应用契机也开始出现,400G等超高速传输技术迎来商用拐点,与此同时,整个传送网架构的革新也已提上议程。
2016年400G市场定位将清晰
100G的商用部署规模在快速扩大,有效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其中作为直接的物理载体,超高速传输技术对于光纤网络的要求尤为突出,在高速传输时,最大化减少传输损耗,对于确保传送网的速率和质量尤为重要。从100G商用以来,上下游产业对于低损耗、超低损耗光纤的关注一直较高,同时也希望线缆厂商能够尽快实现这两种光纤的量产,从而帮助运营商有效降低光纤网络的建设和运维成本。据了解,目前康宁和长飞已经率先在低损耗光纤技术上实现突破,全面支撑超高速传输网的部署。
与此同时,在100G的部署规模快速扩大化的同时,400G网络的商用时间点也快速来临。此前很多厂商预言400G的商用时间点要在5~10年以后,而随着网络传输需求的快速增长,400G技术将比预期更快推向市场,目前国内运营商已经开了400G技术的实验网测试。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赵文玉表示,按照现有的带宽需求估计,2020年之前将出现400G的部署需求,而近期业界对于400G技术的产 业化问题关注度最高。他透露,400GE的标准现已正式立项,标准目标也已明确。
在近期所做的针对400G技术的测试中,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对各主流设备商、线缆厂商的产品进行了测试验证。赵文玉指出,从现有的测试结果来看,基于4×100G QPSK的400G传输距离可达1600km左右,400G设备测试期间性能稳定,但由于400G帧结构尚未确定,目前无论是客户侧,还是线路侧,只是实现了400G传输能力的验证,距离真正实用化尚存空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400G测试结果,如果采用超低损耗光纤,传输距离增加一倍以上,如果同时再采用RA,那么传输距离将增加2倍以上。
从400G的应用时间上,赵文玉预测,2016年将是400G的发展拐点,届时400G传输需求将趋于清晰,标准化趋于稳定,关键芯片将逐步推出,同时基于400G真正格式的400G设备将逐步推出,长距和短距应用将同时出现。
光网络SDN化契机已至
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网络带宽的快速上升,对整个通信网络的架构带来了巨大冲击,网络架构的变革也被产业界提上议程,以 SDN/NFV为代表的下一代运营商网络成为未来网络变革的主导思路。虽然数据中心、IP网络的变革诉求更为迫切,传送网的变革仍然有较长的过渡时间,然而这种演进趋势也让一些前沿运营商积极探讨光网络架构的演进道路。以中国移动为代表,其已经与华为等系统设备商进行合作,共同研究现有网络的 SDN化道路,SPTN正是两家合作的重要产物。
随着LTE的快速上马,中国移动对于网络支撑能力的提升尤为关注,PTN的大规模部署成为LTE移动回传的惟一承载方式,中国移动也在积极研究PTN技术的后续演进思路,而SPTN正是一条有效的技术演进途径。目前中国移动与华为在共同推动PTN SDN的标准化,充分发挥两家在国际标准组织中的影响力。另据了解,华为的SPTN产品已经能够全面匹配中国移动LTE网络的SDN演进,将对不同场景下的承载设备提供全面支撑。
对于PTN向SDN演进,业界也已达成一定共识,烽火通信网络产品线规划总监陈晓辉指出,PTN技术已经发展到SPTN时代,SDN化将是PTN技术当前的发展方向。
另外,随着光网络技术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各项新兴技术的测试验证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主流测试厂商的方案支撑也开始凸显作用。400G的实验网测试、SDN的测试对测试厂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跟进这些技术进展,同时加大与设备商、运营商的合作力度,也是各测试企业重点关注的话题。目前思博伦等测试厂商已经逐步加大了面向这些新兴技术的研发投入,并与相关设备商保持密切合作。据了解,2013年3月,思博伦就率先推出了CFP2 100G以太网测试模块,同时与华为、赛灵思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开展面向100G、400G的相关测试。
新兴技术的快速演进有效激发了产业的发展活力,随着高速传输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产业上下游环节也将逐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