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之需:“限制FDD”并不是偏袒TDD
2014-06-09作者陈亮
作者 |陈亮
策略之需:“限制FDD”并不是偏袒TDD
作者 |陈亮
近日,微博上盛传一则关于工信部“强行扶持TDD、硬性限制FDD发展”的消息。尽管这则消息并没有得到有关部委的正式确认,但在网上已经引起激烈辩论,不少人对此的解读更是偏激,认为此举实际上是国家主管部委在盲目偏袒某一电信运营商、甚至是在用“倒退”的手段来干预正常的市场秩序。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看似慷慨激昂,实际上是缺少对通信行业的认识和理解、缺少对当前通信市场的分析与研判。
FDD能够帮助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弯道超车”
“限制”FDD业务不存在“偏袒”
LTE TDD技术作为4G国际化标准制式的一种,实际上并不是许多人认为的“国产技术”,而且相对于LTE FDD技术,也并不存在成熟性上的明显差异。
首先,LTE TDD技术并不是TD-SCDMA技术的直接演进,两者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必然联系,从技术的角度看,LTE TDD和LTE FDD之间更加接近。其次,在3G时代,TD-SCDMA技术相对于WCDMA、CDMA2000技术而言,由于商用的时间差距在10年左右,所以整体产业链的成熟度差异很大。但LTE TDD技术和LTE FDD技术正式商用的时间相差仅在一年半左右,又有何本质性的差异可言?
是否存在“行政干预市场”的问题呢?笔者认为也不能简单看待。
首先,主管部门限制LTE FDD放号并非无理无据。按照目前工信部颁发的LTE FDD牌照来看,存在着两方面的限制:一方面是组网制式的限制,即是必须才用TDD/FDD融合组网的方式来实现;另一方面是试点业务范围的限制,也就是只能在上海、深圳等16个地市范围之内开展。此次传闻中的诸多要求(包括终端和业务必须支持LTE TDD、在非试验城市必须设置终端软屏蔽等),实际上只是对之前颁发的试验网牌照要求的重申而已,不存在盲目干预。
其次,“必须在LTE TDD用户过亿后才发放LTE FDD正式牌照”不应简单做字面理解。按照目前4G业务正式牌照和试验牌照来看,无论是三大电信运营商的LTE TDD正式牌照,还是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的LTE TDD/FDD融合组网试验牌照,只要按照其要求发展的用户,实际上都可以归属LTE TDD用户范畴;从目前的4G用户发展速度和增长曲线来分析,即便真要实现用户过亿,也无需花费太长时间。因此,作为中国移动的竞争对手,现在要关心的不是什么时候发放LTE FDD牌照,而是如何充分利用当前试验网所在的重要战场(都是以一二线城市、4G业务空间较大的区域市场为主)来尽快提升4G用户的份额比例。
关于LTE TDD和LTE FDD孰优孰劣的争论已经持续了相当时间。笔者之前已经撰文分析过,两者的优势并不能简单用所谓的快慢来对比,从无线频谱资源消耗、覆盖能力和适应环境等方面看,两者各有千秋。那么,着力于打造差异化优势,以LTE FDD作为主打技术品牌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是否单凭两者的技术差异来复制3G时代的“弯道超车”呢?笔者认为并非没有可能,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显然把实现“弯道超车”的着力点搞错了。
首先,所谓的“快”和“慢”并不是衡量4G与3G/2G业务,或不同制式的4G业务之间优劣的惟一标准。那些热衷于宣传“4G网速高达XX兆”的行为都可以休矣,真真正正回归市场,用市场眼光来对待4G发展才是可持续之道。很明显,用户对4G业务的感知是由多方面构成的,“快”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原因有三。
一是4G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但并不一定就从根本上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例如一名微信用户的使用习惯一旦巩固下来,4G只能让他的微信用的更加顺畅,但不等于其微信流量会成倍增长;二是4G的“快”还受到资费等因素的制约,所谓的速度达到几十兆、上百兆只能是瞬间速度,如果持续时间过长,这个月消费者要付出的话费额就可想而知了;三是比网速更重要的是网络覆盖和网络优化,也就是“从无到有”比“从有到优”更为重要,局部的“快”并不能代表真正的网络质量。
其次,LTE TDD和LTE FDD的终端差异实际上并不大。综观当前的4G终端市场,在售终端基本上都支持双4G模式,而且性价比在逐步提高,甚至接近于3G终端的水平,并不存在所谓的LTE FDD终端比LTE TDD终端优势明显且款式是LTE TDD终端数倍的情况。
最后,真正决定4G成败的并不是电信运营商的宣传战,而是用户的感知。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市场重心向消费者倾斜,电信运营商在传播方面的投入在初期可以起到客户教育的作用,但在移动互联网多中心、无中心特性的作用下,真正决定网络质量评价好坏的是消费者的口碑,而这些,就不是一两个广告能够轻易改变的。3G时代的中国联通能够取得突破性发展,也是得益于这种效应。
日前微博上盛传一则关于工信部“强行扶持TDD、硬性限制FDD发展”的消息。那么事实真的如传言那样吗?其实这则传言的背后更多反映的是业内对于TDD和FDD诸多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