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的“大智慧”

2014-06-09本刊报道组执笔金立山

杭州 2014年3期
关键词:杭州智慧

文 本刊报道组 执笔 金立山

城市的“大智慧”

文 本刊报道组 执笔 金立山

智慧是一种创造,智慧是一种发展模式。当城市插上智慧的翅膀,很多曾经不可思议的科技梦想都将一一实现,智慧就更可能是一种惬意的生活。

2012年9月,在“智慧杭州”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杭州提出将重点建设30项智慧杭州工程:包括光网城市建设、宽带村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安全生产智慧监督系统建设、智慧交通信息系统建设、“智慧杭州”专项人才培养等。并于年底颁布了《“智慧杭州”建设总体规划(2012-2015)》,用于指导智慧杭州建设。《规划》指出,通过“智慧杭州”建设,力争到2015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融合所带来的城市功能、运行效率和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在2013年5月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上,杭州的智慧城市概念更是大热了一把。由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打造的“智慧城市成果馆”,首次引入“微城市”的概念,以体验为主,让市民通过一个又一个虚拟环境,实实在在地体验各种智慧城市的技术成果。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养老在城市里开花结果。未来,手机不仅能买车票,缴罚款,还可以远程办公、远程看病。回家忘了带钥匙?不要紧,门口的智能人像识别系统可以自动为你打开房门……

智慧城市的小幸福

“ipad终于可以在大街上随时随地刷微博了!i-hangzhou信号还不赖。今天,你体验了么?”网友“西瓜的明天”发微博说。“早上买早餐等待时,手机搜出i-hangzhou免费WiFi。看新闻才知是杭城特有免费提供的!”在体验过免费WiFi网络后,网友“river”在微博上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爱死杭州了。”2012年,杭州市政府决定向市民和中外游客免费开放室外WiFi网络,杭州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向公众免费开放室外WiFi的城市。

再把目光转向西湖景区,岳王庙门口,从南京来杭旅游的李想从包里掏出手机,对着无闸检票机刷了刷,便快捷地进入景区,这让在一旁等待进入的旅游团队傻了眼,有人嘀咕说,她怎么不用买票。其实,李想早在来杭州之前便通过网上订票,手机收到二维码,到了景区只要将手机对着无闸检票机刷一下,就可以快捷地进入景区。网上订票不仅快捷,还有优惠。目前,杭州已有19个景点各安装了一台无闸检票机,包括杭州动物园、胡雪岩故居、玉皇山景区、灵隐(飞来峰)景区、郭庄景区、六和塔景区等。西湖景区正朝着智慧旅游的方向前进着。

再来到杭州市红会医院。患者在挂号,做检查、拿药等各诊疗环节都要到收费窗口付费,这是国内医疗机构通行的诊疗流程。但在红会医院,患者可以“先诊疗后付费”。红会医院的负责人说:“杭州市民卡原本就有医保卡的功能,现在又新增了市民卡账户的医疗支付功能,可以支付除医保承担部分以外的个人承担部分,在诊间就可以完成结算,病人不需要再去窗口排队付费。”

在杭州,还有一座特殊的文化场馆,一座没有围墙的、新颖的、能为读者提供更便捷服务的虚拟图书馆。2010年12月29日,杭州数字图书馆——“文澜在线”正式开通,这是一个将数字电视平台、智能移动终端平台与网站平台整合而成的多平台的综合性数字图书馆。也是全国第一家可同时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等终端随时随地提供数字图书信息服务的图书馆,2013年总访问量111.5万次,数字资源浏览量422万次;其新浪官方微博被阅读次数12163975次,转评13891次。此外,借助公用云、企业云和私建云进行阅读、浏览、观赏、分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将在来年更深入地影响到企业、个人的信息分享方式。据调查,目前每天利用进行“云分享、存储和加工”的市民占比30%,有65.45%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增加“云”上的学习时间。

2012年7月,湖墅街道所打造的“阳光大管家”服务平台系统正式启动。已经有6500名老人、残疾人的信息成功和“阳光大管家”捆绑。老人们在家中拨打“阳光大管家”服务热线“4001618590”,位于小兜路4号湖墅街道“阳光大管家”终端屏幕上就能显现出老人的要求,同时显示机主的基本信息,包括住址、年龄、家庭状况等等,以及这个单子归哪位社工,“领单社工”的处理进展如何等,可谓一目了然。

“4001618590”服务热线提供的服务针对不同的群体,分无偿和低偿的服务。比如,为助老助残的服务对象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针对助老助残的部分服务对象行动不便,提供免费上门理发服务,同时在辖区内设立阳光理发室,为服务对象无偿、低偿的理发服务;还有陪医代购服务,主要是服务行动不便、单独外出有困难的老人,提供帮忙到医院排队挂号、陪同到医院就诊、陪同外出购物等。

这一切,都得益于“智慧杭州”的建设项目。

智慧城市进行时

世界各地互联互通的程度越来越深,蝴蝶效应日益显现。当各种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物联网可以帮助政府、企业、个人更好地作出决策。而物联网发生的高级阶段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具有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这三大特点。

那什么是“智慧杭州”呢?就是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打造智能化、信息化的新杭州。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为老百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智能化信息服务。

目前,杭州物联网技术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国内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化的领先企业就在杭州,还出台了《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将着力培育壮大杭州物联网产业,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速建设智慧城市。

从智慧城市建设的因子来看,杭州具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信息产业无论结构、规模还是效益均处于全国第一方阵。而且,杭州城市全网综合通信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拥有大容量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据通信、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立体化现代通信网络。

“十一五”期间,杭州市市民卡、数字城管、96345服务信息化统一平台、权力阳光电子政务系统、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等一批应用项目相继在全国率先建成。基本建成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和社会经济统计指标基础数据库,形成了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综合交换平台。政府核心业务初步实现信息化,权力阳光电子政务系统进一步完善,40多个市直部门和13个区、县(市)接入权力阳光电子政务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办事进一步深化。电子政务安全保障和灾备系统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化、程序化、透明化水平不断提高。

作为全国新网络、新媒体的领军企业,杭州华数集团在这个过程中将智慧城市列为其未来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导向,也提出了全新发展理念——新的信息化应用,启动了若干项重大的智慧城市应用项目,涵盖了从技术到不同领域。

华数无线公交智能监控平台依托公交现有基础网络和华数无线宽带城域网,实现公交调度管理的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科学决策,提升公交运营管理效率与监管水平。农村数字电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为基础,融合广播电视、互联网、电信网技术,提供村村响广播、党员教育、文化共享、应急信息发布、农业科技下乡等业务。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指挥平台以社会联动指挥为中心枢纽,并作为政府部门统一的社会联系处置机制和联网信息的协同工作平台,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引入联席工作协调机制,切实解决城市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急、难、险、灾事件。华数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开发和应用也渐入佳境,陆续推出社区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财经直通车、在线游戏、影视包月等服务新平台。“用数字电视”逐渐成为杭州市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智慧杭州”主攻六方

2012年底杭州颁布了《“智慧杭州”建设总体规划(2012~2015)》,提出力争到2015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融合所带来的城市功能、运行效率和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城市竞争力得到较大提高。同时,使城市运行更智能、城市发展更低碳、城市管理更精细、城市生活更便捷、城市社会更和谐,为“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注入新的动力、增添新的活力。

未来“智慧杭州”的画卷将继续从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环保、智慧旅游等六个方面展开。

这几年,杭州市城管委一直在着手搭建杭州市智慧城管平台,目的就是为了向市民提供更加实用的公众服务资源,同时也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城市管理的工作之中。人民的城市,人民自己来管。届时,将让城市变得更加“聪明”,它可智能化监控广告牌、地下管线、桥梁、河道等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并及时发出各类提醒,让市民的生活更加安全有序。比如“市民通”手机客户端的推出,其中“城管拍拍”的功能,让市民都能对身边“杂乱差”、路面塌陷、井盖丢失、渣土乱倒、水管爆裂等问题进行拍照采集、语音报告、视频传送。

在智慧医疗方面。杭州市卫生部门通过建设“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对传统的就医流程进行变革。2012年10月份以来,杭州市在前期推出分时段预约就诊的基础上,围绕“看病付费模式”的变革在杭州市属医院悄然进行。截至2014年2月15日,9家市属医院、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开通“市民卡智慧医疗结算功能”,用户已达226.8万人。据近期统计,诊间持卡结算比列已达66%。据调查显示,门诊病人享有分时段诊疗服务已达100%;分时段预约检查已覆盖至B超、CT、核磁共振、胃镜、肠镜、动态心电图等检查;96.9%的患者认为手续简化后看病时间大大缩短。

在智慧交通方面。2013年1月23日,“交通杭州”公众出行手机应用系统试运行版本由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正式对外发布。“交通杭州”手机应用系统整合了五位一体公交体系(包括公交车、公共单车、地铁、水上巴士和出租车)、长途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包括班车、列车和航班)、及个人自驾等各类出行方式。该系统共有的15项主要功能涵盖了线路站点、班线时刻、票价里程、换乘转乘、路径规划、实时路况、通行费用等交通出行信息,成为杭州践行“公交优先、交通治堵”的有力抓手。截至2014年3月中旬,“交通杭州”下载量达19.5万次,日查询量达3万次。

在智慧公共安全方面,未来杭州的商业区、广场、公园、景区、交通枢纽、飞机场等主要公共场所将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主要食品药品追溯系统覆盖率达到60%,自然灾害预警发布率达到90%,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建设率达到100%,危化品运输监控比例达到100%。在智慧环保方面,市区环境空气、主要饮用水源地和交界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化监测比例将达到100%,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监控比例将达到100%。在智慧旅游方面,综合旅游服务平台将100%覆盖游客和景区,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智慧旅游”成为杭州“金名片”。

猜你喜欢

杭州智慧
杭州明达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院子
杭州旧影
杭州漫画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