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伉先生其人其艺
2014-06-09陈若文
陈若文
编者按:
刘孟伉先生(1894—1969),四川云阳县(今属重庆市)跃灵乡冉溪沟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名贞健,别号呓叟。1909年,15岁的他遵父命赴贵州从堂兄刘贞安(前清进士、学者)研读经史、文字学、诗文、书法和篆刻艺术,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生的学问、艺术造诣很高,其文章诗赋及书法篆刻成就引人瞩目,尤以书法为最,是中国共产党内较为突出的学者型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刘孟伉成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的首任馆长。在先生诞生12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革命老人和艺坛大家。
一、忠诚的革命战士
1912年秋,18岁的刘孟伉随刘贞安先生自贵州返抵云阳清水乡故里,继续跟从贞安先生学习,并与贞安先生友人彭聚星、郭文珍、谭以大(皆为云阳、万县举人)交往甚密,其书法、篆刻之作甚得乡里文人雅士称赞。1920年10月,刘孟伉离开故里,到奉节县联中担任文史教师,1921年担任万县省立第四师范国文教师,并指导学生学习书法篆刻,还常在学生中宣传民主主义的进步思想。在教书同时,他兼任四川陆军第二混成旅旅部书记,与该旅一团团长刘伯承相识,深受其革命思想影响,从此结下友谊。1924年,刘孟伉任开县中学国文教师,1925年到万县中学任教,何其芳、杨吉甫、宋大鲁等曾随其学习。1926年,他受刘伯承派遣,赴泸州任驻军袁品文旅部秘书,对袁做争取工作。1927年,他策动袁部参加泸州起义。同年,刘孟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泸州起义的主要政工人员之一。1928年至1930年,经刘伯承推荐,刘孟伉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二军五师(师长向时俊)秘书长。1930年底,向时俊遇难,刘孟伉返回故里,失去与党组织的联系。1932年,他到四川万县城区开了一家名叫“艺薮”的字画装裱店作掩护,进行团结进步人士、联络失散的共产党员的工作,把装裱店作为“万县党委特别支委”的联络点和集会之地。这正如他诗中所言,“哺就群雄何辞劳,作个新巢隐树腰”。
1936年夏到1937年冬,陈联诗被关在万县监狱期间。刘孟伉先生了解陈联诗有在华蓥山地区长期坚持武装斗争的经历,也知道她会打双枪,还会画画,对她的为人非常钦佩,就通过林佩尧与陈联诗相识,并常常去狱中探望,还为她在狱中作的画题字赋诗。1937年的冬天,陈联诗出狱,此时卢沟桥事变已经爆发,全国抗日救亡的热潮是一浪高过一浪。当时的万县和成都、重庆一样,都是四川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地区,但由于红军长征后,万县所在地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都急于想和党组织取得联系。刘孟伉先生也常带着欧阳克明、郭汶、李英才、赵唯及进步人士肖中鼎(随后入了党)等到陈联诗的住处——万县中山公园的九五图书馆密谈,商量如何根据党的号召、政策,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和鼓动工作等等;而大家更迫切的,是如何通过各自的关系,和党组织取得联系。
党的组织一时没有找到,不过,刘孟伉先生和大家一起,一直在抓紧进行两项工作:一是利用当时的《万州日报》,大力宣传抗日救亡活动和我党的抗日方针。《万州日报》本来是军阀刘湘主管的报纸,可是此时的刘湘经过共产党的工作,已经主张“联共抗日”,加上欧阳克明和郭汶在里面当编辑,因此报纸得以时常刊登新华社的通讯和《新华日报》的社论以及一些进步言论,在抗日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二是积极筹备抗日武装。这项工作主要由肖中鼎及刘孟伉、赵唯负责。肖中鼎时任“万县第九区保安副司令”,掌握着下川东九个县的民团武装,所属各县的国民自卫总队的总队长虽然由县长兼任,但是其副总队长大都是些年轻的进步军官(如在万县的顾培南,在忠县的林佩尧,很快都入了党)。刘孟伉先生和赵唯作为早期的革命者和川东名士,在万县、云阳、奉节、巫山等县的中上层人士中一直都有很大的号召力。刘孟伉先生和同志们还一致认为,陈联诗曾经长期在华蓥山搞武装斗争,有带兵的经验,经常认真听取她的意见。
1938年春,上级党组织正式派人来与刘孟伉先生等接上了关系,并成立了当地党的领导机关。当时,关于组织地方武装的计划虽然没有实现,但是这些一度失去联系的党员们,都能积极主动地按照党的大政方针进行工作,这是党性坚强的表现。
1938年的夏天,刘孟伉先生和李英才在万县城关50多里外的杨河溪张家湾创办国华中学。刘孟伉先生在校院墙上亲书八个大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与延安抗大的校训一致)。这为当时一心向往延安抗大的后方年轻人建立起一个新希望。1939年,因为蒋介石不能容许共产党人在他的心腹之地建立宣传民主进步的学校,国华中学没办多久,就被查封了。但国华中学在它短暂的历程中,为我们党和民族进步阵营培养了大批骨干,其政治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1941年10月,刘孟伉先生在病中收到三弟竑达从山西黎城抗日前线寄来的杀敌捷报,十分高兴,欣然命笔写下了自己的心声:
萧萧木叶下枫林,愁对药炉感易深。
书上乍逢阿弟面,病中恰慰老兄心。
前方抗敌原吾意,万里立功让汝能。
遥想太行山近处,几番狂寇被生擒。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刘孟伉在乡下听说同盟军攻占了法西斯德国的首都柏林,估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胜利就在眼前。他和所有的共产党人一样,急切盼望世界和平早日实现,十分高兴地写下了自己的希望:“西陆成尘东海倾,东京残破柏林平。从今世上无多事,英美中苏祗会盟。腐儒山中尚隐忧,诸公庸自为身谋。哪知更有升平略,还应分敷两半球。”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刘孟伉的隐蔽生活也告一段落。当时,他虽已年过50,仍毅然离开云阳老家,于1946年春天,去到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重庆,寻找党的组织,很快,便与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维舟见了面,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刘孟伉先生在重庆工作,任川东行署副秘书长,住在北碚。按理说,刘孟伉先生是大革命时期的老共产党员,曾经跟随刘伯承元帅参加过“顺泸起义”,抗战时期就是万县中心县委的成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过川东游击纵队一个支队的司令员兼政委,是一位能文能武、又红又专的老革命者,在新中国成立后理应受到尊重和重用。孰料正当他在川东行署以满腔热情工作的时候,却被忽然宣布“停止党籍”,其理由是像他这样的老同志,地下工作的时间太长了,过多沾染了“民主派”的习气,适应不了解放后“严格的党内纪律约束”,摆在党外比留在党内好。和他一起先后被这样“处理”的,还有一批和他一样的老同志,其中就有他的老战友陈联诗女士。
二、名震书坛的大家
刘孟伉先生5岁就丧母。他先入私塾发蒙,后随其堂兄刘贞安先生学习经史、书法、诗词、篆刻等。刘贞安先生字问竹,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补授贵州印江知县,精通两汉古文,工隶书,对刘孟伉先生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刘孟伉先生天资聪颖,耽于典籍。在6岁至16岁的10年间,他重点研读了儒家经典“十三经”,书法则以北魏《郑文公碑》和颜真卿、欧阳通楷书为主,双钩填廓,摹临双修,一丝不苟,打下了扎实的童子功。从16岁到26岁的10年间,他又攻研古文字,朝订暮考,条分缕析,书法则扩展到对甲骨、金文及秦汉碑刻的广涉博取,取精用弘,书艺大进。
自国华中学被查封后,刘孟伉先生便回云阳乡下学习、研究、传授书法和篆刻诸艺事。其篆书工大、小篆,尤以小篆为精能,取自秦刻石、诏版,兼学清人莫有芝而峻朗沉稳。其隶书出自《礼器》《张迁》《曹全》诸汉碑,体势整肃古拙,结字中时出以长捺重撇,以活气脉,彰显出大家气势;用笔厚重朴茂,圆劲挺拔,有篆书意趣;线条变化较大,起收、行笔的方圆、轻重、浓淡、枯湿、粗细等变化无常,往往出人意表;而折肩高耸、重心上移,又使其隶书多了几分雄奇伟岸的效果。其楷书面目多变,如所书《心经》,风格在颜真卿的《勤礼碑》《大字麻姑仙坛记》诸碑之间,点画厚重,重心偏高,撇捺坚实雄强,气象俨然;《刘贞安传》则在魏碑与欧楷之间,用笔方峻多夹杂一种隶意。先生现存有印谱五册,共223方印拓,其中重56方,实际存167方。刘孟伉先生的篆刻艺术的基本取向是印从书出、尚古谋变;审美取向是古朴平正、刚劲清秀。
刘孟伉先生性格与所有川东人一样,豪放旷达,为人刚正不阿。教育家张秀熟先生对其画像说:“先生风骨清癯,双目炯炯,气度超轶,言论潇洒,而又博学多识,读其诗、见其书法,如见其人,生意盎然,倜傥不羁,隐约有唐音而又确是诗人,今之诗人。”清人刘熙载论书曾言:“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沈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艺概·书概》)刘孟伉先生之书,“沈毅”与“历落”兼而有之。他于书艺主张博操而约守,谓“字是心所印”。刘孟伉先生的书法,可谓篆、隶、楷、行、草诸体,无所不能,但最终达到出神入化、变化莫测而又淋漓尽致地传达出作者充沛感情与书道技法者莫过于其行草书,这也是他创作数量最多、成就最大的领域。他除了大量的中堂、条屏、联句、横披、题词之外,几大部诗词手稿亦全是闪烁着其情感与智慧光华的行草手迹。重庆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曾为其出版专门研究作品集和举办纪念学术研讨会。他创作的每一幅作品,其结字造型与章气势安排,都以多种手段而出奇制胜、变化莫测,平正、欹斜,大小、长短,都各尽其态。他每落下一笔,或奔泻,或顿挫,或振落摇曳,或追逐穿插,气势昂扬,如一匹烈马在崇山峻岭之间飞驰,忽儿昂首,忽儿呼啸,永远是一种蹄下生风、俊烈雄健的姿态。他绝不因形势险绝而有半点怯弱之意、颓靡之笔。总之,刘孟伉先生的行草书代表了其书艺的最高水平,以结构睥睨群雄,风格奇奥诡谲,气象宏伟;用笔凝练精淳,沉着痛快;结字生峭,纵意放达。独特的审美取向与空间意识,使其行草书有了卓异瑰丽的景象——新理异态,颇见壮怀激烈;跌宕欹变,尽显狂狷不驯。
三、两袖清风做学问
1952年,刘孟伉先生调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他在省文史研究馆安静的小院内,重新拾起了他一生钟爱的学问,从一个职业的革命者,迅速转换成为一位有着深厚功底和独特见解的学问家。在担任馆长期间,他除了文史研究馆的日常工作之外,还充分发挥馆员的集体智慧,组织大家编写出《杜甫年谱》。这是当时最完整、最翔实的一部杜甫年谱,至今仍深受杜甫研究者的重视。同时,刘孟伉又以自己对杜甫生平的理解,对杜诗作了最详细的注释,写成几十万字的《杜诗解说》。他呕心沥血写成的这五册书稿,是其平生唯一的学术专著,汇集了他对杜甫诗作的许多真知灼见。可惜因为“文革”原因,未能及时出版,但后来却完全不知下落;倘若丢失,实当学界一大悲哀。
刘孟伉先生一生创作了数以千计的诗词作品,除大量毁掉、散佚的外,已成集的尚有《冻桐花馆诗抄》《庚辛堕稿》《冉溪诗稿》《壬寅诗稿》《砀隐集》等。在这些诗篇中翻卷着革命的风云,弥漫着斗争的硝烟,充满了对黑暗时代的鞭挞,以及对新生活的歌咏,如歌唱革命斗争的《大雪行》、揭露腐败社会的《抓壮丁》等大量充满革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诗行。诗集中不乏格调高雅、意境幽深,或描绘大好河山、或抒写人生哲理,咏怀内心感触的好诗。
刘孟伉先生到文史研究馆任职后,发现自己对社会还有着更实在的意义。他坚持开门办馆、著书立说和艺术创作。他的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放满了各种各样的线装书和古籍现代版本。他性格达观,生活很有规律,很注意自我保健。他的胃不好,却培养出一个独特的爱好:啃干锅魁(烧饼),吃炒得很硬的干饭,说是为了锻炼牙齿和增加胃的蠕动功能。后来,他的胃病果然就这样神奇般地治好了。他身体很好,走路健步如飞。他喜游山玩水,成都附近的风景名胜区他都去游览过。他去游峨眉山,回蓉后写了很多诗词。
大概是在1964年,省教育厅中教处处长宁育畦,通过林佩尧的儿子请刘孟伉先生为当时省上的重点实验中学——成都盐道街学校的教师讲授书法艺术。老师们每个星期天坚持到省文史研究馆听课。他很耐心地为大家讲解书法艺术要义,并一笔一画地示范。他还为学员们写成一张张楷书描红字帖,要学员们照着“填红”。他说:“不要以为这是小学生做的,写字和做人一样,如果不从根本做起,就难成大器。现在不少学生用不来毛笔,写不来毛笔字,这是中国人的耻辱。”
在“文革”初期,曾在万县做过地下工作的老同志赵唯、陈恒之一起到成都看望刘孟伉先生,当谈到新中国后,原川东游击队的同志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准备写材料到北京上访,但苦于没有钱作路费,难于成行时,刘孟伉先生二话不说,拿出他的存折递给赵唯说:“拿去,这是我的全部家当。”打开存折一看,存折上仅有65.50元钱。
四、结束语
在四川书坛的名宿中,刘孟伉先生与龚晴皋、赵熙、谢无量等对当代四川书法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参悟他们的书风者在巴蜀至今还比比皆是。大家知道,民国之前的四川书法是南北兼收的格局,难用流派分割。以赵熙、谢无量、刘孟伉先生为代表,展示了四川书法发展的主要脉络,形成了巴蜀书法艺术的总体特征:于传统的历史文化中流露出书家之文气、才气,于巴山蜀水尽显书家的文人风范与创作灵气;源于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在南北兼收、碑帖交融中展示出包容性极强的多元化格局。当然也须指出的是,抗战时期,全国文化艺术界的精英群集四川后方,对包括书法在内的四川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纵览刘孟伉先生的书法成就,五体精能,风格俊逸爽健。这在于他能高扬起写风神、强风骨、壮气势的书坛旗帜。他的绝大多数书作都是写自己创作的诗词。我们不仅能通过其诗了解到他的感情意绪,而且还可以了解到他是如何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到那挥洒自如、变幻莫测的书法之中, 进而捕捉到他艺术的人格魅力与风格的支撑点。正是他的诗情、才华、学养,才培育出了他风骨特立、卓尔不群的一代书风。在近现代的书法史上,他是继康有为、吴昌硕、于右任之后,以“瘦硬取胜”、以碑取胜,并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和表现雄强豪迈的气势、极尽阳刚之美的又一位典型人物。刘孟伉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高深造诣及作品所具有的夺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近现代书法史上的一代大家,是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书法艺术家之一。在当今书法界所刮起的“西蜀风”“三峡风”中,他应当是一个标杆式的奠基人物。他在现代文史学界也显出一代大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