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
2014-06-07
立场
教师收礼当令行禁止
前溪在2014年7月17日《云南日报》撰文指出:让禁令对教师行为起到约束作用,这样,教师也会作出理性选择,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近日,教育部发文划出教师行为的6条红线,其中包括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严禁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接受学生赠送的礼品礼金。
教师不能收礼,这话耳熟能详,类似的禁令出台了不少。教育部门曾多次要求,教师不得借节日之际,向家长、学生收取礼物、礼金、有价证券等,一经发现查实,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分。但事实上,教师收礼现象并未因此减少,在一些家长看来,不给教师送礼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对于家长来说,这也是迫不得已,一方面希望送了礼,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有特殊照顾,另一方面大家都在送,自己不送会引起教师“误会”。当然,也有教师或明或暗要求家长送礼的,家长只能迎合教师的要求。
出国游学热需要冷思考
千帆在2014年7月17日《郑州日报》撰文指出:又至暑假,各地以游学名义的夏令营开展得如火如荼。从大学到初高中甚至小学,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夏令营这么吸引人?“游学热”背后又究竟隐藏了哪些隐患?出国游学是否物有所值?
在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这波浩荡的人流中,背着书包怀着好奇心的中小学生也常见。暑期一到,从铺天盖地的出国游学宣传可以看到,“开眼看世界”也成了中小学生的一种潮流。
公允地说,好的海外游学是学生成长的一剂营养液。一些优秀的游学项目,做到了与中小学的教学计划相呼应,把素质教育与体验学习贯穿始终,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堂所学;还有一些游学项目特色明显,包含环保、科技、人文、自然、历史、文学、艺术、体育等主题活动增加了学生阅历,开阔了视野。
在放松心情中扩大视野,游学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途径。但是,需要质疑的是,近年来,我国游学市场井喷、表面繁荣的背后,呈现出野蛮生长的隐忧:层层转包,学校游走在营利与非营利之间,到名校游学成了“到此一游”;宣传诱人、报价昂贵,却“华而不实”,只游不学,或者多游少学,“出国走马观花玩了一圈,并没有学到什么”;一些中介机构利用旅行社、商会、学校等招徕“生源”,卖给大型教育培训机构,以赚取10%左右的“返利”……这是业内通行的“潜规则”。
更让人“细思恐极”的是,游学过程中,监护责任不到位,旅途安全存在隐患。想必大家还记得,去年7月份,韩亚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美国旧金山失事,两名浙江衢州江山市女中学生不幸遇难,失事客机上共有70名中国师生,都是赴美的游学夏令营成员。从业内人士透露的消息来看,尽管绝大多数游学项目主办机构都会为学生购买相关保险,但只有少数机构会与学生家长签订详细正规的安全协议。以上众多“短板”不解决,怎敢为游学点赞?
以罚代教该休矣
徐金佳在2014年7月16日《浙江日报》撰文指出:体罚教育历来为大众所诟病,然而体罚现象却屡禁不止。近日,云南省巧家县东坪乡中心学校13名学生编歌骂老师,被老师用电线抽打、脚踢3小时;山东济宁一名初中学生因插销忘插,被罚跑26圈得了气胸。孩子淘气犯错是正常,老师过度体罚是失常,关键在于教育理念问题,教师应正确看待并妥善处理学生的错误。
体罚教育折射出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 “过于严苛”之处。所谓“严师出高徒”,初衷是让学生吸取教训,但体罚手段却与“严”之实义相悖。以爱之名体罚学生,相反会激起逆反心理,教育效果不佳。况且,如何定义“严”字?宿舍打扫卫生插销忘插被罚跑,衡量学生犯错的标尺何在?学生对老师不敬,老师就可以使用暴力?这究竟是教育还是泄愤?以严师为名,行体罚之实,愧对教师二字。
教育不应以罚代教,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忽略了教育本身的责任和意义。有人说“不打不成器”,相信每位老师心中都有一把评判对错的标尺,但错误不是绝对的,“成器”的标准也同样,把孩子塑造成“教育格子”里培育出来的“标准化豆芽”,磨灭的是学生宝贵的个性。
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体罚教育一再出现,不仅是教学理念的问题,更是教育监督体系的缺失,也是对学生权益的轻视。常说教师是园丁,浇灌花朵更需正确的教育理念,以爱的力量来引导学生,以沟通的方式替代处罚。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监督管理、对师资队伍的严格要求。
家长给教师送礼,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原因,也有城乡教育的差别。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教师收礼是不对的。在国外一些学校规定,每名学生的礼物价值不得超过5美元,超过5美元,老师得退回给学生。老师不能接受家长或者学生请吃。一旦被查到,老师很可能就被辞退。因为规定很严,一般情况下,教师不会违规。反观国内,“禁令”虽严格,可在实际操作上,却往往流于形式。
教育部发布的禁令规定很严厉,就看如何落实。笔者认为,在重要节假日和时间段,特别是教师节、学校开学、学生毕业等节点,对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开展高频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检查,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要追究学校或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层层落实,抓出成效,让禁令对教师行为起到约束作用,这样,教师也会作出理性选择,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别让留守儿童学校成为个人的坚守
张西流在2014年7月16日《广州日报》撰文指出: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面积向城市转移的今天,全国有近5800万留守儿童散落在广大农村的各个角落里,像野草一样自生自顾。由于长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很多孩子的性格内向、自卑、悲观、孤僻;由于长久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失去了畅通的倾诉渠道,他们可能产生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悲观消极等。而一旦形成了畸形心理,进行矫正教育则比其形成过程更为艰难。加上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导致孩子们厌学、逃学、辍学现象非常严重,有的流落街头,甚至走上犯罪之路;有的不幸被拐骗或利诱,成为血汗工厂的童工;有的遭遇溺水、凶杀等意外事件,生命之花过早凋谢。
如此情境下,留守儿童学校的应运而生,无疑给孩子们构建了一个温馨、安谧的家园。比如,由农村辍学女孩朱秀霞办起的一所留守儿童学校,已坚持了15年。学校以留守儿童生活教育服务为中心,建立一套完整的全员教师代理监护人制度,全力关照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从办学至今,凭着朱秀霞的执着,她用15年青春化作对留守儿童的丝丝关爱,赢得了附近10多个村庄村民的真心爱戴,成为近千名农村留守孩子的“最美妈妈”。然而,为了办好这所学校,朱秀霞已举债百万。而支撑她的信念是:“不能让一个孩子从我手中辍学。”
可见,农村儿童教育仍是一个需要地方政府加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城乡二元分化的长期存在,以及由此导致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难等现实困境,导致留守儿童有增无减。因此,留守儿童学校,不能成为一个人的坚守。对于朱秀霞这些爱心人士兴办的留守儿童学校,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在资金、设备、师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至少,不能让他们因负债累累而心力交瘁、举步维艰。
“品德加分”如何取信于民
胡印斌在2014年7月19日《西安晚报》撰文指出:近日,有媒体报道,一篇网帖引起热议。帖子中,有考生家长质疑今年黑龙江省328名“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高考考生的“加分”资格。其中,鸡西市一个中学的一个班就有12名“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对此,黑龙江省招办回应称,这328人获得的照顾政策不是加分,而是“优先录取”,且经过了地方和省教育部门的双重审核。
一个班就有12名“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难怪网友称该班为“雷锋班”。这一事件,也为此前公众对于“品德加分”的公平性担忧,添加了一个小小的注脚。
客观而言,给予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以一定的鼓励,公众并非不能理解。此前,江西夺刀少年受到社会普遍赞誉,并被优选进入本省高校即是一例。这样的鼓励,也不仅仅是对考生本人的褒扬,更是在倡导一种积极、健康、正直的人生观。
不过,像黑龙江这样大面积的“照顾”品德突出考生,难逃质疑,更无法取信于民。
当地招办表示,328名考生均经过了两级审核,且“没有收到举报”,那么,这里边是不是就一定没有问题呢?显然未必。其一,“公示”没有收到举报,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的资格就没有问题,而是会受到公示范围、公示平台、公示时间乃至意见反馈渠道的制约,一般公众很难对于这些学生的事迹有所评判。如果确定“照顾”之前的程序缺乏公开,只是相关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闭门推荐,又如何能够保证推荐的公正?
其二,328名受到照顾的考生如此集中的出现在几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学校的一个班,又该如何解释?这其中的评判标准如何确定?而一旦标准含糊,难免会受到人为操弄。
更何况,现在的网帖质疑显然就是一封举报信,当地有关部门不能再以“没有举报”而安之若素。而是应该迅速启动相关调查,彻底查清楚事实真相。鉴于此前的举报、审核环节均在教育系统内部,缺乏必要的公开,建议此番调查扩大开放性,可以邀请新闻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外部人士参与,以提高调查的公信力,而不是草草了事。此前,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7.4%的网友认为“品德加分”不合理,“标准太难界定”,“操作起来很难,不可掌控,极易被钻空子”。若一味强推,或滋生新的腐败。至少,从黑龙江已经披露出来的情形看,不排除其中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
高考加分、优先录取等等,原本属于教育评价改革的一种积极尝试,此举也曾在一些方面冲击了唯分数论的意识。但鉴于其对高考可能产生的利益关切,稍有不慎,就会损害高考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理应慎之又慎,而不能成为一些地方一些人“钻空子”“投机取巧”的法宝。
其实,德行也好,品德也罢,乃是对于一个国民的基本要求,属于不需要经过考试而天然应该具备的做人的基础素质。一味以加分为诱饵,诱惑学生的德行,未免太过于功利化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过分强调品德,并明码标价,很可能会诱发全民性的道德作伪行为。与其搞这样的“反教育”激励,还不如下大力气进行高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