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干预对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2014-06-07吴芙蓉李春琴冯晓容
吴芙蓉 李春琴 冯晓容
自我管理是一种力求在患者掌握基本知识和保健技能基础上,合理改变行为与控制情绪,以达到自我监控疾病、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命质量的新型疾病管理模式[1]。将自我管理干预应用于肺癌手术患者,旨在观察对手术患者进行一系列干预措施后,使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提高参与手术的主观能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行肺癌根治术经筛选后的患者100例,筛选标准:(1)诊断明确;(2)无语言沟通障碍;(3)高中及以上学历;(4)家人支持;(5)汉族;(6)无其他严重威胁生命的合并症。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胸外科专业组长(在手术室工作5年以上的主管护师)进行手术配合及常规术前宣教,术前3 d,术后第2天、第5天访视患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自我管理干预:以美国加州大学护理学自我管理内容为指导[2],从疾病管理、角色管理及情绪管理三方面进行干预。干预者术前3 d与主管医生、病房护士、患者及家属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个性、生活习惯、自我管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制定详细计划,再按计划从疾病认识、角色转变、情绪控制三方面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3]。具体方法:(1)疾病认识。①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对肺癌发病、手术、治疗及预后的认识。②术前第1天向患者发送术前宣教资料(包括:肺癌发生、治疗、康复、预后等的相关知识;手术室环境、手术体位、麻醉过程、手术过程等的视频资料),以改变其对疾病的不正确认识,提高患者的安全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前第2天抽问了解患者对肺癌知识的掌握情况,示范手术体位及各种管道固定方法,模拟手术过程和患者互动演练直到完全掌握。术前第3天检查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及时鼓励患者的进步,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③术后第2天了解患者的手术体验并对其在手术中的主动配合予以肯定,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告知患者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④术后第5天访视了解患者恢复情况。(2)角色转变。干预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角色紊乱:有的患者角色过度强化,对医护人员及家属过分依赖。对此,干预者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正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战胜自我的信心。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改变家属 “事必躬亲”的做法,共同努力帮助患者坚强、勇敢地面对手术;有的患者表现为角色缺失,往往强调家庭、工作等角色,不能很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对此,干预者应告知患者不配合可能导致手术失败或预后不良,手术的成功是其他角色延续的前提,以引导其重视自身疾病,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3)情绪控制。患者普遍担心手术失败、术后疼痛及预后不良,因而产生焦虑和抑郁。对患者表现出的兴奋或消极施以干预:兴奋的患者脾气暴躁、易激惹,干预时应以体谅安抚为原则,积极与患者沟通,以倾听为主,详细了解患者“被激惹”的原因,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让患者了解情绪暴躁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鼓励家属参与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消极的患者多关注于肺癌的“不治性”,抱有“可能快死了”的心情。对此,应让其了解现代医疗手段对肺癌治疗的效果,并选取肺癌手术的成功病例作为典范,让患者了解如何努力才能顺利度过手术期甚至治愈,对手术树立成功的信心,使患者情绪平稳。
1.3 观察指标 (1)观察记录患者手术前血压、心率的变化来判断患者术前的生理变化。血压及心率在术前1 h进行三次测量并取平均值;(2)对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在术前1 d及术后第2天、第5天分别随访,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给出分数;(3)肺癌知识的掌握,手术依从性(术前准备是否主动配合完成、手术开始前是否与与手术护士和麻醉师主动配合、术后与病房医护人员配合情况)通过护理人员评估得到;(4)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组成:手术护士与患者沟通时间、手术护士服务态度、手术护士的沟通技巧、手术护士的沟通效果。患者满意度分4档:95~100分、90~95分、85~90分、85分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行u检验;计数资料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生命体征和焦虑情绪比较 干预组生命体征平稳,焦虑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和焦虑情绪比较
2.2 两组肺癌知识的掌握、手术依从性和满意度比较干预组肺癌知识的掌握、、手术依从性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3.1 自我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应用 自我管理是美国Stanford大学患者教育研究中心通过系列健康教育课程教给患者自我管理所需知识、技能、信心及和医生交流的技巧,来帮助患者主要依靠自己解决疾病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种躯体和情绪方面的问题。自我管理即通过亲历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及生理反馈这4种途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情绪控制能力,促进患者健康行为[4]。自我管理在慢性病领域应用较成熟[5]。对癌症患者的应用仅限于术后恢复[6],还没有针对患者手术前进行的相关报道。
3.2 对肺癌手术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干预的可行性 因咳嗽、咳痰、睡眠不安、疲乏、胸闷和癌因疲乏等多种因素导致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7-8]、自我管理效能较差[9]。多数患者认定“肺癌是不治之症”而产生悲观情绪进而自暴自弃。虽然临床对肺癌患者采取了多种护理措施,但都是通过外因“护士”起主动作用,内因“患者”则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从根本上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手术作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否安全度过手术期是患者能否康复的关键,如何增强患者的信心、调动患者参与手术的积极性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关注的内容。有研究表明,自我管理干预作为一种行为学的策略和干预方法,强调患者本身对其健康的责任,强调在护理过程中患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护理理念和方法上的革新[10],通过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11],笔者将自我管理应用于肺癌手术患者旨在提高其对手术配合的积极性,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
3.3 对肺癌手术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后的效果 对50例肺癌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后,扭转了患者对“肺癌是不治之症”的错误观点,患者对治愈肺癌充满信心,求生欲望大大增强,提高了手术依从性,从根本上扭转了被动局面。与对照组比较术前生命体征平稳,焦虑状态减轻;术后并发症减少;对护理满意度更高。因此自我管理干预在肺癌手术患者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由于本研究对象绝大多数为男性,性别比例失衡,可能导致某些与性别有关的结果不准确;其次,本研究仅针对肺癌患者手术进行的自我管理干预,效果缺乏连续性,今后可以尝试从患者确诊肺癌住院开始一直到出院后由社区继续进行干预,延续到肺癌患者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其可行性和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1]施小青,曹伟新,杨小芳,等.慢性病自我管理概念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6):1968-1970.
[2]Lorig K R,Holman H.Self-management education:history,definition,outcomes,and mechanisms[J].Ann Behav Med,2003,26(1):1-7.
[3]吴丹,魏曾曾,吴德全,等.自我管理对胃癌患者术后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3):1540-1543.
[4]Novak M,Costantini L,Schneider S,et al.Approaches to self Management in chronic illness[J].Semin Dial,2013,26(2):188-194.
[5]李苹,林平.慢性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9):3685-3687.
[6]薛盈川,刘晓鸿, 陆薇,等.自我管理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1,46 (8):753-754.
[7]万光明,陶路宁,王懿,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缓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63-65.
[8]臧瑜,张立力, 沈亚林,等.肺癌患者的症状群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6):13-18.
[9]张婷婷,冯新玮,刘玉萍,等.肺癌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集相关因素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2):3966-3967.
[10]李苹,林平.慢性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9):3685-3687.
[11]鞠阳,汪小华,仇静波,等.自我管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29(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