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媒体经济报道要打“特色牌”
2014-06-07孟再励李家连
□孟再励 李家连
(萧山日报社,浙江 萧山 311201)
地方媒体经济报道要打“特色牌”
□孟再励 李家连
(萧山日报社,浙江 萧山 3112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主动调低我国GDP增速”的重大决策,致力于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报道,是主流媒体主要的宣传任务之一。
做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报道,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地市级以下媒体虽然没有中央和省级媒体的报道有深度、有影响力,但地方媒体只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瞄准重点骨干产业,打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特色牌”,就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样会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区域经济产业和实体经济组织、读者(受众)的欢迎。
基于上述认识,《萧山日报》紧紧围绕杭州市萧山区委、区政府经济工作,在经济转型升级报道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13年先后推出《新年开新局助推开门红》、《首季经济新亮点》、《优化政务环境》、《“干”字当头加把力确保实现“双过半”》、《打造有激情、过得硬、打胜仗干部队伍》、《创新驱动打造萧山工业升级版》等系列报道,多次受到萧山区委书记、区长等主要领导批示表扬,得到区委、区政府充分肯定,职能部门、企业、市民和读者的高度认可。
本文以《创新驱动打造萧山工业升级版》系列报道为例,谈谈打好萧山工业转型升级报道“特色牌”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找准切口,集中解读“升级版”新举措
萧山作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金融等生产性服务、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旅游休闲、新能源、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十大产业。工业作为萧山经济支柱,既是转型升级重点,又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更是《萧山日报》抓好转型升级报道的重点和突破口。
2013年7月7日召开的萧山区工业强区、创新强工大会提出,要坚决打赢工业转型攻坚战,全力打造萧山经济升级版。7月8日,《萧山日报》头版头条围绕这次大会,重点对打造萧山经济升级版核心内容“一领先七突破”目标进行报道,“一领先”即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县(市、区)第一,“七突破”即在促进“两化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产城融合与产业集聚、创新型企业梯队建设、“腾笼换鸟”拓空间上有新突破。并配发评论《创新发展强工业激情干事兴萧山》,强调打好萧山“工业牌”更需要思路、眼光、章法和执行力,既要打好“规模牌”、“总量牌”、“利润牌”,更要打好“质量牌”、“结构牌”、“技术牌”,依靠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等打造萧山工业的“王牌”。
当日三版以《创新强工打造萧山工业“升级版”》为题,对区委、区政府《关于全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化纤纺织、汽车及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等三大产业链发展的实施意见》三个文件,按照政策、亮点、举措和服务四个层面进行集中解读。政策包括首次设立十大产业基金,首次出台打造产业链政策,首次安排“两化融合”专项资金;亮点包括从重视总量转变为“量质并举”,4个新指标主打“科技”牌,考核“风向标”反映转型升级决心;举措包括2014年年底将关停、整治提升594家企业;服务包括建立“双重双送”(重环境、重保障、送政策、送服务)长效机制。
这种“会议报道+新闻评论+政策解读”的方式,特点是切口小,重点突出,信息量大,既能满足一般读者获得重要信息的“浅阅读”需要,又能满足特殊读者了解重要信息和获取政策重点内容的“深阅读”需求,提升了宣传效果。
提升高度,大力宣传“升级版”新亮点
工业是萧山的支柱,工业化是推动萧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强萧山,必先强工业;兴工业,就能兴萧山。
作为当地主流媒体,我们同时洞察到,萧山已步入发展先发优势逐步弱化、素质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发展平台期,光有“会议报道+新闻评论+政策解读”方式的报道,虽然传递了“为什么”,但没有告诉读者和受众“做什么”、“怎么做”等信息,远远不能达到预期宣传效果。为开启领导、经济部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路,必须把握好时机,提升报道高度,帮助大家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增强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
时机终于来了。2013年7月12日,萧山区召开印染、化工、铸造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暨整治提升工作会议,区委副书记、区长李玲强调,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打响生态环境保卫战,在2014年年底前,对印染、化工、铸造三大行业的594家企业实施关停整治提升。
萧山区果断向落后产能和高污染项目“开刀”,符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社会的要求,是萧山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的需要。这是《萧山日报》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报道的有利时机,站在建设生态社会和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的高度,大力宣传萧山工业“升级版”,更是一大新亮点。
我们抓住这一时机,连续推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打响生态环境保卫战》、《我区将对50家以上企业进行节能专项监察》、《我区出重拳将淘汰整治63家印染企业》三篇报道,向社会传递萧山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高污染项目的积极信号。让读者看到,区委、区政府目标坚定,决心大、信心足;让企业认识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不仅是国家战略,推动萧山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回应群众关切、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建设美丽萧山的当务之急。
抓住了“落后产能”、“重点耗能大户”和“重污染印染企业”,就抓到了市民关注的焦点。这三篇报道切口小,立意高,直陈利弊,切中要害,成为转型升级报道中的一大亮点,对打造萧山工业“升级版”起到加油鼓劲作用。
挖掘深度,认真剖析“升级版”新做法
萧山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萧山工业“升级版”的努力方向是,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转型升级为路径,着力培养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大平台,着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以新兴产业为龙头、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现代工业体系。这是《萧山日报》挖掘报道深度,剖析“升级版”新做法的着力点。
萧山在转型升级中有何亮点?取得了哪些突破?接着,《萧山日报》开设“创新驱动打造萧山工业升级版”栏目,推出系列报道,重点对“升级版”的新做法进行剖析。
剖析重点行业,反映转型升级成果。通过对萧山工业企业2013年上半年境外投资额全国县(市、区)第一、萧山汽车产业产销创历史新高、萧山外贸企业调整结构拓市场等行业的重点剖析,让读者了解到,萧山工业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并购、设立营销网络、境外研发结构等不同方式的境外投资情况;萧山汽车产业35家重点规模以上企业上半年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分别创历史新高;萧山外贸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瞄准新兴市场,其中对东盟、非洲及东亚等市场出口快速增长。
剖析重要区块,展示转型升级特色。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是投资最密集地区。开发区积极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土地等要素制约,2013年上半年“零地招商”共招引17个不新增用地项目。萧山临江工业园区(临江新城)是省级工业园区,通过实施创新驱动、“腾笼换鸟”,共引进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26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3家,上半年工业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0%。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的前进工业园区,上半年有效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6.5%,其中上年动工的浙飞飞机零部件项目,总投资7亿元,即将投入生产。
剖析企业典型,推介转型升级经验。在正式发布的201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20家萧企入围,这一数量占浙江省的14.5%、杭州市的31.75%,其中恒逸集团首次跻身前20强,位居16名。荣盛集团是萧山化纤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实施纵横战略,走差异化道路,拓展产业链,成为全国业内“领头羊”,上半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60亿元,同比增长40.91%。国泰密封走高端路线,创国际品牌,研发的新产品“核级嵌入式石墨金属垫片”和“核级阀用柔性石墨填料”,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拿到了核电市场的“准入通行证”。
通过挖掘报道深度,认真剖析重点行业、重要区块和骨干企业典型的新做法、新经验,对其他行业、区块和企业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萧山日报》在工业转型升级报道中,主动为地方党政部门出点子,积极向等待观望和有畏难情绪的企业传经验、帮一把,彰显出地方媒体的社会责任。
实践证明,做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报道,地方媒体大有作为。
(本栏编辑:朱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