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入百姓生活做好系列文章
——从《常德晚报》近期的民本策划报道看日常新闻突破

2014-06-07孟令坤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7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常德晚报

□孟令坤

(常德晚报,湖南 常德 415000)

切入百姓生活做好系列文章
——从《常德晚报》近期的民本策划报道看日常新闻突破

□孟令坤

(常德晚报,湖南 常德 415000)

所谓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既是报纸的看点,也是报纸的卖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互联网时代和自媒体日渐兴盛的时代,作为一张都市类的纸质媒体,无论你想尽何种方法,在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上,我们都无法与电视、网站、微信和微博等电子类媒体并驾齐驱。正是基于这些层面的考量,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媒体人都在发出“狼来了”的哀叹,乐观一些的媒体负责人更是在想尽办法,但终极目的也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报纸“延年益寿”,活得长些,更长些。

笔者以为,现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残酷。今年以来,《常德晚报》在要闻版的系列报道策划方面,比以前更为密集,效果逐步显现,受众不断叫好。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今年上半年《常德晚报》在系列报道策划运作上的一点体会。

系列报道应景而作,须另辟蹊径

每年的2-3月份,人们都沉浸在春节过后的“节后综合征”里,单位和部门也都在谋划新一年的工作安排,要么在务虚,要么在开会,没有实质性的工作进展。对媒体来说,这段时期也正是新闻发生的淡季。如何应对这一时期的稿荒、同时又不让报纸陷入百姓鸡毛蒜皮的生活纠纷里呢?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往年的这个节日前后,记者会根据妇联的安排,做一些诸如“巾帼风采”之类的报道。这类报道做多了,就程序化了,读者也会出现阅读疲劳。鉴于此,在今年3月初,《常德晚报》社会新闻部策划推出了一组《咱身边的女汉子》系列报道。自从“女汉子”成为热词之后,那些在危险性大、工作强度大、尤其是男性从业者居多的行业中工作的妇女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她们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不让须眉,但生活中个个都是柔情万种、温柔善良的女子。我们认真选择职业和报道的主人公,包括车工、特警、投递员、驾校教员、电信线路工,以一个特别的视角关注那些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不让须眉的女性,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这样一组报道虽然是应景之作,但写的却是基层老百姓平实的生活,视角新颖,很接地气,所以很吸引读者的眼球。

今年3月15日,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一直被人诟病的霸王条款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词汇。在编务会上,有人提出:国家相关部门这次向霸王条款说不了,其实这些年来,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禁烟、禁塑、禁放烟花爆竹等政策,这些政策在常德落地后,执行得怎么样?不长的会议将报道的兴奋点激活了——系列报道《令行为何禁不止?》从禁烟、禁塑、禁放烟花爆竹到霸王条款、禁止无偿提供酒店一次性用品等,基本上涵盖了目前社会生活中令行禁不止的方方面面。该组系列报道结尾篇《专家说法:要制度,更要“执度”》深化了报道内容,为政府和部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也给人们在讲求自律、爱护公益、提升素质等方面留出了思考的空间。

系列报道彰显厚度,须精选话题

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谁都无法抗拒。4月5日是清明节,我们决定重拾“死亡”这个话题,但一定要走出原来的个模式、事件性的报道,让报道内容厚重起来。《常德人死亡报告》系列报道关注常德人口的死亡率、导致死亡的原因、死亡成本及身后事等大多市民不愿面对的话题:开篇《常德人均预期寿命逼近80岁》,第二篇《恶性肿瘤致死率高自杀问题不容小觑》,第三篇《身后事,说复杂也简单》。这组《常德人死亡报告》系列报道,是本报首次完整系统地梳理这个沉重的话题,但话题的潜台词一定是提醒生者珍惜生命。在编者按里,我们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人生就是一次不能回头的长跑,生命便是里程,死亡就是终点。生命太短,没时间留给遗憾,请一直微笑向前。”

5月份到来了,因为有“520”这个“网络情人节”,登记结婚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社会新闻部的几名记者一合计,进行逆向思维,选择离婚话题来关注婚姻与家庭。在随机抽取了全市9个基层人民法院公开的265份离婚案件《裁判文书》和武陵区民政局婚姻登记管理处备案的57份《离婚协议书》后,我们决定推出系列报道《常德人离婚白皮书》,解读我市婚姻家庭的离婚密码——《5年,常德近7万对“同林鸟”劳燕分飞》、《离婚原因:家暴打倒“小三”》、《我们该如何面对婚姻》。这组系列报道视角全面,数据权威,分析透彻,案例扎实,体现了报纸的厚度。文章发出后,引起了读者的高度关注。我们告诉读者的是,在这里探讨离婚,不是为了缅怀逝去的爱情,也不是为了挽救破碎的小家,而是为了让人们强化责任的理念,加倍珍惜现在的幸福。

系列报道凸显服务,须切入生活

都市类报纸策划系列报道,当然不只是为了解决稿源不足的问题,除了让报纸有看点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服务好读者,这就要求我们在策划选题时须切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每年3—6月的江南,正是繁花似锦的时节,在公款旅游被禁止的大背景下,人们该怎样就近享受自己的春夏时光?“告知春天到来的,绝不仅仅是日历。在不经意间,植物们早已整装待发,一夜风起,便染它个江山绿透红遍。倘若俯瞰这座地处湖南省西北部的城市,你会发现,洞庭湖冲积平原带给这里的,是丰富的河流水系和种类多样的植物群落……趁着这明媚的春光,本报记者担任临时导游,带你一道赏析春的绝美。”“常德赏春地图”系列策划就这样出笼了。从街道上的名贵花木,到紧邻城市的乡村农庄,从重踏寂寥的森林公园,到寻觅全新的休闲胜地……报道以轻松的笔触描写春日绽放的盛景,以直观的图示引导市民踏青的脚步。报道出来后,本地的网站、微信、QQ群竞相转发,《常德晚报》报道了的地方,成了市民们结伴踏青的会聚地。

作为三线城市的地市级都市报,面临着新闻触角延展不深、通讯员队伍参差不齐、外出采访成本有限等诸多的实际问题,如何让新闻更加出彩,让报纸更有作为?如何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或新闻主题推出系列报道,让内容更有广度,主题更见深度?除了另辟蹊径、精选话题、切入生活,我们应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栏编辑:尚志鹏)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常德晚报
《扶琴》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清溪雅集》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圣诞夜》晚报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方法及其在常德的实践
常德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刍议
央视“说吧”系列报道实操分析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