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超敏CRP、CD40/sCD40L的影响

2014-06-07陈燕芬王如兴李肖蓉张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6期
关键词:高脂血症阿托炎性

陈燕芬王如兴李肖蓉张 滨

(1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句容 212400;2 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43)

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超敏CRP、CD40/sCD40L的影响

陈燕芬1王如兴2李肖蓉2张 滨2

(1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句容 212400;2 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4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超敏CRP和CD40/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32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分别测定治疗前(0周)、治疗4周和8周后血脂、超敏CRP和CD40/sCD40L的水平进行对比。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TC和LDL-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TG比治疗前也有明显下降,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和CD40均在治疗8周后有显著下降(P<0.05),而sCD40L治疗后4周即有明显下降(P<0.05),8周后有更进一步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但血脂下降和炎性因子之间无相关性。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高脂血症患者hsCRP、CD40/ sCD40L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抗炎、抗动脉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阿托伐他汀;超敏CRP;CD40;sCD40L;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高血脂症也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的发生、发展并探讨其致病危险因素,对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2,3],超敏CRP(hsCRP)和CD40/sCD40L系统是冠心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与炎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破裂密切相关,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hsCRP和CD40/sCD40L信号途径的影响,探讨其降脂和抗炎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病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32例,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30~80(45.76±12.34)岁。所有患者近3个月未服用过降脂药或影响血脂及炎性因子的药物,在饮食控制情况下两次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5.95 mmol/L或(和)血清三酰甘油(TG)≥2.26 mmol/L或(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4 mmol/L。排除半月内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痛风、肝、胆、胰和肾脏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

1.2 方法:入选患者每天晚餐前服用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公司生产)10 mg,于治疗前(0周)及治疗后4周、8周分别抽取空腹肘静脉血8 mL,测定血脂、超敏CRP、CD40和sCD40L。血清TC检测采用胆固醇氧化酶,TG采用酶法。HDL-C及LDL-C检测采用均相测定法中的选择性反应法。hsCRP检测采用胶乳法。CD40通过流式细胞仪(COULTER EPICS XL型,USA)检测,sCD40L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即ELISA法。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血清血脂和炎性因子。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4周、8周,TC和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8周,TG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4周,sCD40L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sCD40L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后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hsCRP、CD40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用药前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炎性因子变化情况

3 讨 论

阿托伐他汀是他汀类药物,主要化学成分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显著降低TC和LDL水平[4],本实验结果同样证实此项作用。研究报道[5],高脂血症可促进CD40/CD40L在内皮细胞、血小板和单核细胞中表达,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CD40/CD40L共同表达于动脉粥样硬化处,ox-LDL是动脉粥样病变中促进CD40/sCD40L炎症通路的起始信号。而CD40和sCD40L高表达进一步加剧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hsCRP和CD40/sCD40L是目前研究颇多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的炎性因子,故降低hsCRP水平、阻断CD40信号系统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至关重要[6]。本文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具有明显下调hsCRP和CD40/sCD40L的作用,sCD40L下降要早于CD40和hsCRP。且血脂下降水平与hsCRP、CD40/sCD40L无相关性,表明阿托伐他汀的抗炎、抗动脉硬化作用可能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抑制 CD40/sCD40L信号转导通路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然而,本研究的样本量、药物剂量、实验周期均有限,同时未能比较不同剂量下阿托伐他汀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尚有一定的局限性。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 CD40/sCD40L信号通路的转导,使其可能具有独立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7]。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血栓的形成与CD40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干扰此通路的转导是目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又一个新的方向,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施明,袁光正.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临床治疗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11(1):30-32.

[2] Elabbassi W,Al-Nooryani A.Acute coronary syndrome.An acute inflammatory syndrome[J].Saudi Med J,2006,27(12):1799-1803.

[3] Yuan G,Al-Shali KZ,Hegele RA.Hypertriglyceridemia: its etiology, effects and treatment[J].CMAJ,2007,176(8):1113-1120.

[4] 李艳彬,方勇,杜贤兰,等.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 2010,16(11):1743-1745.

[5] 王燕.ox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oxLDL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观察研究-体外阻断oxLDL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6] Stokes KY,Calahan L,Hamric CM,et al.CD40/CD40L contributes to hypercholesterol-emia-induced microvascular inflammation[J]. Am J Physiol Heart Circulat Physiol,2009,296(3):H689-697.

[7] Bláha V,Andrýs C,Smahelová A,et al.Effect of atorvastatin on soluble CD14,CD40Ligand,sE- and sP-selectins and MCP-1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relationship to cholesterol turnover[J].Pharmacol Res,2006,54(6):421-428.

R589.2

B

1671-8194(2014)36-0113-02

猜你喜欢

高脂血症阿托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