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德邂逅艺术
2014-06-06韩旭
韩旭
新闻聚焦
2014年3月20日,《中华美德故事汇》精品场演出在“少儿戏剧场”拉开了帷幕。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副司长王丰、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陈冬、首都精神文明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滕盛萍、巡视员尹学龙、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吕先富、中国京剧研究所所长赵景勃、首都精神文明委员会办公室未成年人工作处处长常建军、北京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路斌,在学院领导的陪同下观看了演出。
《中华美德故事汇》是“少儿戏剧场”演出中的“重头戏”。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市文化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秉承“讲好故事,事半功倍”的理念,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中华传统美德以戏曲、话剧、音乐剧、舞剧等形式生动地呈现在舞台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此次《中华美德故事汇》精品场的演出是由评剧《孔融让梨》、舞剧《八女投江》、京剧《草原小姐妹》和音乐剧《一个真实的故事》、话剧《北京欢迎你》等五个剧目创排而成。取名《中华美德故事汇》,集中表达了爱国奉献、助人为乐、敬业守法、爱护环境、孝悌礼让、英勇斗争等优良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故事汇》创排历时6个月,得到了首都文明办和北京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是北戏广大师生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中华美德故事汇》的创排面向社会、面向广大的青少年观众,它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形象有效而直接地宣传和弘扬了中华美德和民族精神。
在演出结束后的座谈会上,滕盛萍主任对演出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演出既是中华文化的展示,又是中华传统的展示。陈冬局长用“精彩、感人、成功”对演出进行了概括,指出演出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弘扬了“真善美”,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是培养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良好形式。强调“少儿戏剧场”是促进教学和提高学生舞台实践水平的重要平台,一定要坚持下去。
音乐系:潜移默化地学习中华美德
记者:音乐剧中的美德故事是怎么选择出来的?
祝真伟(音乐系系主任):当时市委宣传部给了我们三本《中华美德故事》的汇编,分为古代篇、近代篇、当代篇。每本都很厚,加起来几百个故事。我们当时考虑,如果选择年代太久远的故事,学生不太好演,服装道具也会很麻烦,所以尽量选择当代的故事,观众也容易接受。我们选择四五个这样的美德故事,报到院里。其中有一个丹顶鹤保护神徐秀娟的故事,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以徐秀娟为原型创作的。刘侗院长看了后,认为这首歌曲的影响应该能很好地推动音乐剧的宣传,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这个故事来演,而且名字几经考虑,沿用了那首歌曲的名字——《一个真实的故事》。
记者:为了这出音乐剧,前期做了哪些工作?
祝真伟:我们前期工作做了很多。先选定编剧,第一版剧本出炉后,我们召集导演、编曲开了会,对剧本进行推敲,并根据剧本设计独唱、重唱、合唱。同时我们选择演员,敲定女主角、男主角,演小丹顶鹤的演员等,并且分成A、B角儿以防万一。
在选演员这块,我们要考虑演员的综合素质,要唱得好,还要演得好,另外还考虑人物的外部形象。像徐秀娟这个人物,剧里有七段独唱,难度很大。考虑到美声唱法学生们不好接受,流行唱法震撼力又不够,所以选择了民族唱法。正好我们大三有一个女孩子叫孟璐,条件很优秀,刚刚拿了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民族唱法金奖,外形也很符合剧中徐秀娟的形象,我们就选择她来演徐秀娟这个人物。
记者:在准备演出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祝真伟:剧本就是一大困难。因为演出经费有限,所以我们请不了大牌儿的编剧,前几位编剧写的本子都有不理想的地方。最后我们的刘侗院长亲自出马,他是国家一级编剧,利用寒假休息的时间对剧本进行了修改。所有人物的对白几乎都有变化,经过他这一改,我们感觉这些人物形象都变得丰满了。
另外编曲徐辉老师也很辛苦,常常在家里加班。我们的导演李青老师也特别累,因为这些学生都是学音乐的,上台唱歌没问题,但让他们演音乐剧,又唱又演就不知怎么配合了,学生的表演全靠导演一点一点手把手教出来的。
记者:通过《中华美德故事》音乐系有哪些收获?
祝真伟:首先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尝试。我们之前举办过大型的交响音乐会等各种演出,但我们没有排演过音乐剧,这是我们系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实践方向。
第二,到目前为止十多场的音乐剧演出,对学生的表演能力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他们现在能把剧里的人物表现得很真实,极大地提高了舞台经验。
第三,学生演出的自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包括排练的组织、演出的音响等,都是由这些学生自己来做。他们作为一个演出小团体,互相的协作能力有了很大进步,培养了团队精神。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演《中华美德故事》,目的是让我们的孩子了解中华美德、学习中华美德。我觉得学生们不管是台上表演的还是台下坐着的,都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教育,陶冶了情操,这就达到了演出的最终目的。
舞蹈系:把教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
记者:为什么选择“八女投江”的故事?
田石杰(舞蹈系系主任):舞蹈系原来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桃李杯时就演的这个剧目,但只有五分钟的表演时间,所以当时应该叫一个小节目。之后正好给我们的《中华美德故事》里有“八女投江”的故事。考虑到原来那个“八女投江”的小节目经过比赛的洗礼,拿过奖,得到了专家的好评,因此我们认为这五分钟的节目应该是很成熟的。我们在这五分钟的基础上,扩充到20分钟,成了现在的舞剧。
记者:那么扩充的内容有哪些?
田石杰:原来的五分钟只演“八女投江”那一幕。在中华美德故事里,我们增加了八女参军,以及参军后的生活,包括在梦中思念家人这种情感的表达,通过背景的刻画让人物更丰满一些。
记者:排练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田石杰:排练历经3个月的时间,过程很辛苦。因为舞蹈靠的是肢体语言,不能说话,所以要让台下的孩子们理解,需要对舞蹈动作不断地修改、设计。我们四位老师要不停地盯着排练,相互讨论、设计动作。
另外,这部舞剧排练的是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她们岁数还很小,有些舞蹈动作做不了。这样我们就要把原来设计的舞蹈动作推翻,重新设计。我们就是在不停变换舞蹈动作、不停地调整编创思维当中把这部音乐剧打磨出来的。
排练的过程也很辛苦,而且最累的是排练不能占用常规教学的时间,我们排练都是晚上或者周六周日。老师上了一天课,晚上再排练会很疲劳;学生练得太狠也会产生一些逆反心理。同时,由于学生周末排练,不能回家和父母团聚,个别的家长也会产生一些意见。
记者:面对这些困难,如何来应对?
田石杰: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我会根据疲劳程度和情绪来调整排练强度。一开始肯定会严格要求,到了中后期,根据情况会适当休息一两天,让大家放松一下。家长这边,他们考虑最多的是怕自己的孩子累着。我们就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学生下了课晚上是有晚自习的,但有可能出现出工不出力的情况。我们这种排练其实保障了学生艺术水平的提高。家长听了之后,也表示了理解。
记者:这回排演《中华美德故事》,对舞蹈系有何意义?
田石杰:之前我就和院长沟通过,舞蹈系的老师,都是舞蹈表演专业或舞蹈教育专业毕业的,都不是搞编导出身的,很少参与纯舞剧的编创。所以这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知难而上,克服了困难的同时,老师们的编创能力提高了。
再者,这次演出对我们的学生意义也很大。我们在教学中就发现,有些学生平时跳得很好,可一上台就不行了。所以这回搞的“中华美德”系列演出,把教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成长绝对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影视系:《北京欢迎你》
——最朴素的北京精神
记者:影视系讲的是什么美德故事?
张怡(影视系系副主任):我们在发下来作参考的那本《中华美德故事》汇编里挑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房山法院法官厉莉为了挽救一名上海白血病女孩,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故事。我们当时感觉这个故事很感人,而且捐献的人到了孕龄,却两次决定去捐献骨髓,这里面特别有戏剧冲突;另一个故事是《北京欢迎你》,原型是东直门指路老人谢亮多年义务指路。这个故事很好地体现了“北京精神”。因此《北京欢迎你》也成了今年影视系的一个主推剧目。
记者:选定了故事后系里做了什么工作?
张怡:先是带着学生下生活,到大街上、地铁里去观察、体验。考虑到我们一个班北京籍的孩子并不多,很多外地的孩子在这儿上学,对北京并没有很深的了解,所以要先让他们多看一看北京人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
在创作阶段,我和编剧方雨舒老师,形体王燕红老师、康建飞老师,台词杨建华老师就剧本探讨过很多次。我们都希望这部戏在宣传北京精神的同时,一定要渗透出浓浓的老北京的味道来。我们都觉得这位指路的老大爷能够多年如一日地坚持义务指路,源于老北京的朴素美德,那副天生的热心肠儿,它是代代相传而来的,并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这部戏的包装,体现出老北京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进而告诉观众,那种代代相传的北京精神源自哪里。
记者:那您为了展现老北京做了哪些包装设计?
张怡:因为我是连丽如先生的弟子,想到评书和老北京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剧里我们采用了评书艺术的形式作旁白。与此同时,我们的舞台背景有一面LED彩屏。我们借用此屏展现这些年高速发展的北京。从胡同到高楼大厦,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形体设计上我也特别嘱咐群众小演员,叫他们走起来一定要快、要赶,就像是地铁里匆匆去上班的白领一样。这样画面和旁白交织在一起,表面上和骨子里——新北京和老北京的对比,传达给观众的是虽然北京在高速发展,但北京的文化和精神还在,没有丢。
记者:看来这出戏用的演员非常多?
张怡:对,我们影视系的学生本来就不多。有时排一场戏,别的系一个班的学生就够了,我们则要全系40多人一起出动。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排戏要全系三个班一起来,所以课上排就不可能了,排戏的工作只能课后加班来完成。好在我们的三位班主任王燕红、方雨舒、杨老师还有台词杨建华老师对于学生的作品热情都很高,作品排练占用了不少老师休息的时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北京欢迎你》。
记者:您觉得《中华美德故事》的演出给了学生们什么?
张怡:我亲眼见到我的学生从很生涩、很紧张,上了台都哆哆嗦嗦,经过一场一场的演出,到后来变得成熟、投入起来,开始在演出前对观众有期待。演出渐渐唤醒了他们对演员职业的热爱。这是剧场和演出赋予他们的,我和其他老师在台下都看得清清楚楚。
(编辑·韩 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