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获得理论的综述及其展望
2014-06-06杨虎民
杨虎民
摘 要:幼儿言语早期获得的状况对其一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那么幼儿语言获得的理论究竟包括哪些方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究,但仍然是众说纷纭。本文对这些语言获得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幼儿;语言获得;展望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205-02
一、问题提出
幼儿在出生后的头2-4年当中,基本上能迅速地掌握成人的语法规则。幼儿言语早期获得的状况对其一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那么幼儿言语获得的理论究竟有哪些方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究,至今仍无一致的结论。本文对这些语言获得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进行了展望。
二、幼儿语言获得理论
(一)模仿说
模仿说是以行为主义为理论为依据,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获取了自己的语言。依据模仿程度的差异,又分为机械模仿说和选择性模仿说。机械模仿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F.H.Allport)于1924年提出,他认为语言习惯形成的关键是一系列“刺激(S)-反应(R)”联结。幼儿的语言仅仅是其对父母语言的简单的模仿,他们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完全是被动、机械的接受者。怀特赫斯特(Whitehurst)在对机械模仿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择性模仿。他认为幼儿语言的获得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选择性模仿而形成。幼儿能模仿成人句法的结构并能用于新的情景中以表达新的内容,或者能将模仿到的结构组合成新的结构。选择性模仿的主要特点在于父母的言语行为和幼儿的言语行为反应不仅在形式上接近与相似,更重要的是在功能上也非常接近与相似。
(二)强化说
强化理论主要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B.F.Skinner)提出。他主张对言语行为进行“功能分析”,认为言语是自发的操作性行为,幼儿要通过自我强化和强化依随才能形成言语能力,逐渐形成言语操作性条件反射系统。强化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系统的核心概念,它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自我强化表现为当幼儿听到别人说过某个字、词、句之后,他能在别处独立地发出同样的声音,就会不断地自动地强化自己那个尝试性的言语行为。强化依随表现为当幼儿某个偶然的言语行为发生之后,如果它与成人正确的发音相似或符合,那么成人就通过点头、微笑等给幼儿以积极强化。但是该理论的局限在于,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幼儿在短时间内获得听、说本族语言能力;不能改变字、词、句出现的类型;也不能解释幼儿如何获得最深层的语法问题和言语地创新表达问题。
(三)先天语言能力说
先天语言能力说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著名的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提出。他假设人类先天就具有学习语言的内部结构,叫做普遍语法,也就是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幼儿在出生时,就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而且种种能力可以适用于各种语言[1]。在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下,幼儿就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把普遍语法转换成个别语法,获得周围人们语言的语法知识并形成使用某一具体语言的能力。幼儿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既能主动地发现语言的深层结构,又能把深层结构转换成表层结构。这就比较客观地解释了幼儿为什么能创造大量从未听到过的语句,弥补了语言模仿说和强化说在该问题上的局限性。但是先天语言能力说忽视了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则是不可取。对此,史莱辛格曾对儿童生来具有LAD这种普遍的语言范畴提出了反证。
(四)自然成熟说
自然成熟说由勒纳伯格(E.H.Lenneberg)提出,他认为生物的遗传素质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语言是以人类大脑机能的成熟为基础,当幼儿大脑机能的成熟达到语言准备状态时,只要受到外部条件的适当激活,就能使幼儿潜在的语言结构转变成现实的语言结构,幼儿就获取了言语能力。研究发现,幼儿语言的获得有一个关键期,大约从2岁左右开始到青春期(11、12岁)为止。过了这个关键期,幼儿就难以获得语言,几乎不能进行补偿。勒纳伯格的自然成熟说否定了环境和语言交往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不能有效地解释为什么听力正常但父母聋哑的儿童不能学会正常人口语。
(五)认知相互作用论
认知相互作用论由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一方面,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幼儿语言学习能力仅仅是人类认知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是幼儿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皮亚杰认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是先天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这种先天认知机制并不等于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习得机制,这种认知机制适用于人类包括语言活动在内的其他的认知活动。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其认知能力与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幼儿学习语言不是使用所谓的LAD,而是运用了其认知能力——同化和顺应的能力,他们用自己熟悉的言语去理解不熟悉的言语,或用自己熟悉的语法结构去创造新的语法结构。认知相互作用论从遗传、社会环境以及幼儿自身活动综合说明了个体言语的获得,这是相对比较全面的一种语言获得理论。但该理论过分强调了认知发展是语法发展的基础,必然会遇到认知发展和语言发展的关系究竟是直接的和还是单向的等问题。
(六)社会交往说
社会交往说是由20世纪70年代以布鲁纳(J.Brunner)、贝茨(E.Bates)、麦克惠尼(B.Macwwhinney)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一种综合语言获得理论。该流派认为幼儿语言获得不仅要求幼儿有先天的语言能力,也需要幼儿生理的成熟和认知的发展,更需要幼儿在相互交往中的交际能力。正如布鲁纳所说,幼儿不是在隔离环境中学习语言,而是在社交往环境中学习语言。他特别强调社会交往对幼儿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如果幼儿从小被剥夺语言交往的机会,幼儿就不可能获得语言。社会交往说强调人际互动对语言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该理论还不能有效地阐述幼儿语言获得的具体过程和具体机制。
三、展望
决定个体行为和心智的生理器官是大脑,而大脑对现在的人们来说还是一个“黑箱”,因此,研究者对于幼儿语言获得的任何理论与解释都很难让别人心服口服。但是也不能抱着悲观的态度去看待幼儿语言获得的心理学发展。笔者认为,只要做到以下几点,人类总有一天会完全破解幼儿是如何获得自己语言的。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作为研究语言获得理论的指导思想。要全面深入探究遗传、教育、家庭和实践生活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不同作用。既要注重幼儿模仿的作用,更注重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既要分析语言发展的量变,更要分析语言发展的质变。其次,要大力发展新的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幼儿语言获得理论的有效工具。要解释幼儿是如何获得自己语言的,必须要探究大脑的神经机制。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出现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80年代中期出现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以及在1990年至1992年间发展起来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的日益成熟,现今的脑科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已经可以对大脑内部进行无创伤地研究,能科学地解释大脑在语言、思维等方面的基本特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P.T.Fox、M.I.Posner等人就运用PET研究了人的语言加工过程的脑机制[2]。最后,跨学科研究幼儿语言获得理论。由于幼儿语言的获得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生理学和脑神经科学等,从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很难对幼儿语言获得过程及其机制做出一致性的结论,对此,有必要进行跨学科的探究。总之,科学家离完全揭示人类大脑的秘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这个“黑箱”已经被打开或正在被打开。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26.
〔2〕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363.
(责任编辑 王文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