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一起挑战纽北

2014-06-06摄影秘姚瑶

车主之友 2014年8期
关键词:弯角圈速博格

>文 摄影 秘姚瑶

在一起挑战纽北

>文 摄影 秘姚瑶

我与新福克斯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

我曾无数次的想象自己在这条臭名昭彰的赛道上与时间赛跑,酣畅淋漓的攻弯,享受轮胎与柏油路耳鬓厮磨的娇喘声,然而当我戴上头盔的那一刹那,我才发现自己就是个脓包,在“绿色地狱”的威压下,早已丢盔卸甲。

当崔粗腿把一份邀请函递给我的时候,我瞬间感到自己的肾上腺素指标蹿了上来,这份邀请函在我眼中只有四个字:纽博格林。脑海中一个声音在高喊:终于要去纽博格林了,终于要去纽北开车了。

对于我的这种应激反应,作为同样热爱汽车的人,我相信你懂的!

纽博格林(Nürburgring)因为曾经有个纽堡(Nürburg),1927年人们又在这里建立了一条赛道(Ring)而得名。其中它的北环赛道(Nordschleife,昵称纽北或牛北)距离长(20.8km)、弯道多而复杂、落差大(300m),成为了众多车迷和厂商挑战自我的秀场。

每一个敢于标榜性能的车型,都会在纽北做个圈速。如果恰巧成为某一级别或类型的头名(瑞麒G5最快自主品牌、雷诺梅甘娜RS最快前驱车),就足以牛气冲天了;如果一不留神成了世界第一,那更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了。

每一个醉心于赛车运动的人,都渴望在纽北做个圈速。他们会在每天下午5点前后,准时来到纽北的入口,赛道开放时间一到,就迫不及待的驱车进入。有GT3,有106,有Ferrari,也有SUZUKI,有铁包肉,更有肉包铁。他们在这里流连了成百上千圈,只为了一个更快的圈速。

这里是一个可以被称为“圣地”的地方,这里就是纽博格林,这里只能是纽北。

一切兴奋、激动、渴望、迫不及待的心情都在戴上头盔的瞬间烟消云散。我不是詹姆斯·亨特,没能用性爱当做冠军的早餐;我更不是尼基·劳达,忍着严重烧伤的苦楚,仍旧回到方向盘的后面。

当我坐进已经早早准备好的新福克斯里,只是机械式的调整着座椅位置,方向盘位置,反光镜位置。其实第三个动作完全是多余的,我是整个赛道上4辆车中的尾车,根本不会有人再出现在我的后视镜里。但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摆弄着电动后视镜的按钮,似乎看清每一个位置才能让我平静下来。

是的,让我紧张、甚至开始有些恐惧的心,平静下来。这不是我第一次开新福克斯,但却是我第一次和它一起挑战纽北,它的极限在哪里?我的呢?

赛车本来就是一项玩儿命的运动,虽然有些不敬,但死个把人并不是新鲜事儿。但纽北并不是因为死人多而闻名的,这个“绿色地狱”吞噬的不是生命,而是灵魂。在超过70个的弯角中,绝大多数都充满了盲区,你根本无法看到弯心或出弯点。连续、复杂的组合弯,让你一步错、步步错。缓冲区这种赛道必备的安全法宝,在纽北就是一个传说,如果出现失控,你只能期待铁护栏足够结实,不会让你再和外面的树木发生亲密接触。回想起十几分钟前,纽北教练指着一段护栏说:看,这段护栏明显比其他位置都要干净吧,因为差不多每天都要换新的。Are you kidding me?看着他随手从路边的草丛里拣出来车身碎片,我信了。

听过这些,你还会觉得我是个脓包吗?Anyway,我已经原谅了我自己,并无数次的告诉自己:安全第一,圈速就是个屁。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怂理由:我的眼镜无法塞进头盔里,虽然200度的近视不至于让我看不清前车的位置,但也像是顶着个没擦干净的风挡开车。

当我还在碎碎念的时候,出发的号令已经响起了,在教练头车的带领下,3辆车鱼贯而出。这里我要插播一下头车教练的个人资料:何晓乐,助长安福特车队完成八年六冠的王牌车手,“新福克斯冲刺Focus1挑战纽博格林”活动的明星导师之一。进入总决赛的8名选手中,师从他的占了5个。最重要的他是北京人,我不会因为紧张,听错了过弯注意事项。有他带路,我的纽北首秀应该可以完整归来吧。

在北环的入口处,门卫校验了我手上的灰色手环,作用相当于门票吧。自己也可以来跑,27欧元一圈,还有各种套餐,年票1 650欧元。

没有热身圈,没有悠着点来的头几个弯角,何晓乐很相信新福克斯的能力,即使它的驾驶员是纽北新丁的我。很快,我也融入了角色,在这个真人GT赛车游戏中,何晓乐就是幽灵车,我就是初级玩家,盯好他,跟着他,完成比赛。唯一的差别就是这里没有reset,失败是要付出代价的。

20km的赛道虽长,但对于车手来说,也就是一根烟的时间。只不过老烟枪抽得快点,我这种样子货抽得慢点罢了。当再次回到大直线的时候,我知道我终于完成了夙愿。新福克斯很好,可以感觉得到,它仍旧没有达到极限,仍旧游刃有余。我也很好,作为纽北新丁,我安全的回来了,没有需要reset。

讲到这里我要推荐一部电影《RUSH》,中译《极速风流》,朗·霍华德导演(拍过《美丽心灵》和《达·芬奇密码》的家伙)、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主演(就是《雷神》里的托尔)。这部片子讲述上世纪七十年代F1黄金时代的一段赛车传奇,尼基·劳达和詹姆斯·亨特的故事。剧中描述了尼基·劳达在纽北发生的惨烈事故,那也是纽北作为F1赛场的终焉之战。剧透结束。

我和纽北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其实我并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8名经过国内选拔赛,层层晋级的车手,才是这次“新福克斯冲刺Focus1挑战纽博格林”活动的主角。

作为决赛阶段的选手,8个人早在国内通过各式各样的手段了解了纽北赛道。赛车游戏是最主要的途径,GT6的拟真性已经相当出色了,许多选手都在上面跑了成百上千圈的纽北。还有一些人是通过纽北的比赛视频,如24小时耐力赛,来纵览赛道。但当他们亲身踏上纽北赛道的那一刻,才知道什么是纸上谈兵。

落差和盲区是对他们最大的挑战。在高速行驶的赛车上,即便只是十几米的落差,也会让人有明显的失重感觉,更何况纽北这个以落差而闻名的赛道。选手在抵抗横向G值的同时,还要与地心引力做抗争。初期不适的情况下,甚至有想吐的冲动。

盲区更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每一个选手的头上。真实的赛车中,左上角可没有赛道地图,如果你不能清晰的记住每一个弯角,那只能选择放慢脚步或者豁命。包括每一个弯角入弯、出弯、弯心位置的参照物,如果你已经把游戏中每一个位置都背得滚瓜烂熟了,恭喜你,你出局了。尽信书不如无书,游戏里成百上千圈的经验,反而会成为累赘。

最终的决赛比的不是圈速,而是对赛道的理解。8名选手各自完成固定弯角的走线,通过计算错误的多少,决定名次。这样的比赛形式设定充分体现了长安福特的周全考虑。毕竟在这样一条危险的赛道上,让一帮只有半天经验的人去比圈速,是一件想想都觉得恐怖的事情。而这种比走线的形式,不仅可以保证安全,又能体现出选手对赛车的控制和对赛道的理解。

最终,来自浙江台州的张开以几乎完美的走线完成了比赛,夺得了冠军。在赛后对他的采访中,他告诉我:赛车运动还能让他感悟到很多东西,其实驾驶赛车和做事是一个道理,有时候你必须得先慢下来,然后才能快。找到正确的方法,做事效率就会提升许多。

张开还表示:作为新福克斯的车主,能在纽北这样一条赛道上体验车辆的极限性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经验,毕竟在日常生活中,谁也不能这样开车。经过这次活动,使他对新福克斯优秀的操控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希望更多的福克斯车主都积极的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充分了解自己的爱车。

据小道消息,“新福克斯冲刺Focus1挑战纽博格林”是系列活动的第一季,未来还会有第二季,第三季,毕竟值得挑战的赛道,不仅仅是纽北一条。福克斯的车主们,打起精神,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吧!

猜你喜欢

弯角圈速博格
不锈钢微通道管辊弯成形设计和有限元仿真研究
喷火怪兽迷宫
老爸的智慧
博格华纳向集成化转型
博格巴:秀出真我本色
掩星探测弯角和折射率同化对数值预报的影响
别号光阴马格西·博格斯
做个遥控模型车专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