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心灵世界
2014-06-05赵丽琴
赵丽琴
教育不能没有对“心灵”的关注,因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指教师的心灵,也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但反观当前的教育生态,不难发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心灵距离。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重视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行人文关怀,那我们的教育行将摒弃固有的社会责任和育人目标。
首先,只有去爱,才能被爱。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我们教育学生,就要与学生建立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教育的过程不是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教育也是播种,教师的职责就是在学生的心灵上播下爱的种子,用健康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去播种,用真诚的行为去慰藉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成为品德高尚、心灵纯洁的人。学生的成长需要爱,教师要把自己的心血、智慧、激情、温柔都凝聚在对每一个学生的爱中,用自己的爱感染学生稚嫩、丰富的情感,才能激励学生去奋斗,去爱我们生活的世界。只有心中有学生,眼里有学生,课堂里有学生,作业本里有学生,我们爱学生的心才会被学生感觉得到。作为教师,只有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别人的孩子,像父母爱我们那般去爱所教学生,学生才会爱上如此大仁、大爱的教师。师生在爱与被爱中,心灵相互滋润、相互浇灌,进而促进心灵的共同成长。
其次,我以我心付童心。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谓“会变小孩子”,就是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孩子的心灵”———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用“孩子的兴趣”去爱好。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应该用自己的情感和心灵去贴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触摸情感的心弦,最大限度地淡化教育的痕迹,真正做到“我以我心付童心,笑看花苑迎朝阳”。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通过对话、交流、信任、欣赏、期待、激励来唤醒孩子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教育就是教师运用一定手段手法以师心赢得生心。
再次,发乎内心,才能进入内心。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对话,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很重要的交流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有效地教育手段。夸美纽斯曾说过:“没有一块木板粗糙到再也不能刨平的地步,没有一面镜子模糊到再也不能照见人影的地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进行适当的教育,是否具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已故当代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了爱,所有的宽容和尊重才能成为可能;有了爱,所有的耐心和耐性才能实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多一份耐性,少一份急躁;多一份鼓励,少一份指责。只要我们有一个满浸着爱的灵魂,我们就能传递给学生最美的东西。这样的人,才会生长出最人性的枝蔓,才会漫溢出爱的芳香。陶行知先说过一句话:“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只有捧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浇灌学生,才能使自己工作得更出色。
最后,因为交流,所以亲近。对话与交流是学校教育,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的一条重要途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讲的就是通过谈心和交流进行教育。这种方式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也是架起师生之间相互信赖的桥梁。不少教育家都强调了教育中交流与对话的作用。因为他们深知: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的沟通之中,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社会心理学也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越交流,关系越融洽。特别是离异家庭中的孩子,他们渴望家庭的关爱,渴望得到尊重与理解,但他们的心却又十分的敏感,不恰当的关心对这些孩子来说,有时反而是一种伤害。而面对这些敏感的孩子,教师就应该和家长一起,不露痕迹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不露痕迹地去感动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在这种水样无痕的教育中忘掉父母离异在心中造成的伤害,重拾往日的欢颜。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实施教育,这无疑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心灵教育方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