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深水区“倦怠症”亟需警惕

2014-06-05陆安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5期
关键词:课堂教育教师

陆安

课改,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已经实践十年有余了,正在进入深化阶段。宛如在应试教育的惊涛骇浪中乘风远航的一叶扁舟,进入深水区。各种制约与阻抗因素若隐若现,依然悬念不断,危机重重。对于最早参加课改的国家级实验区,如何在常态化的转型中保持自我、避免倦怠、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是摆在每一个改革者面前不容回避的话题。

与十余年之前不同的是,当年最早的38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早已完成了肩负的开路先锋的神圣使命,几轮实验,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早已将曾经过度张扬的课改激情、头脑风暴般的培训活动、大刀阔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磨砺得锋芒不再,一切归于平静。平静意味着什么?是沉思还是沉沦,是蓄势待发还是一蹶不振,是让优秀成为习惯还是让优秀随风飘逝?种种疑惑,重重问题,拷问着对课改情有独钟的教育工作者。

不管怎么说,课改都给积重难返的中国基础教育带来了缕缕阳光,都给置身其间的每一个人,不管是校长、教师,还是学生、家长,带来了一种体验回归原点的教育的幸福感,都给一度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教育理想一个回归本土的契机,这对于中国教育乃至社会长远健康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且深远,无异于以教育为突破口推进思想启蒙和社会启蒙的大胆尝试,功不可没,永载史册。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略,课堂因了课改变化了许多、优化了许多的同时,课堂依然存在着没有或者暂时未被课改阳光照耀的角落,这些角落的存在,始终让我们对课改的成效保持清醒理性的认识,让我们拥有一种任重而道远,始终“在路上”的忧患意识。

作为最早的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之一的青岛市的教研员,十余年来,我从未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面对跌宕起伏、波澜不惊的课改大潮,毕竟自己介乎于顶层设计与底层实践之间,是一个需要在理论和操作之间做出平衡和抉择的角色,稍有不慎,会让自己把舵的这个学科的航船瞬间倾覆或偏离航向。把握课改的“度”,其实就是把握课改之舟驶向理想的彼岸。

十余年前,我的精力主要放在如何组织成功的培训、让教师心领神会课改精神、进而在课堂上尝试变革;十余年后,我主要把重点放在深入学校跟踪调研,及时观察课堂、诊断课堂、提升课堂、总结课堂,以便让课堂在校正中前行,循着课改的正确方向稳扎稳打、稳步前行。

最近,我一口气听了20多节课,涉及城乡10多所学校。对这些最早受到课改精神浸染的历史课堂追踪调研的结果,令我感慨颇多。原本以为搞了十余年课改,历史课堂那些屡遭诟病的痼疾应该改得差不多了,没想到,效果不甚理想。有些课,甚至不如十余年之前,呈现出不进则退的态势。可见,课改所面对的传统教学弊端,在适宜的条件下极易旧病复发,因为导致病情反复的病灶并未完全根除。究其原因,很多病灶,不是教育单枪匹马可以解决的,牵涉更为宏大、更为艰巨的改革难题,如体制、社会、文化、传统等,也不是技术手段可以大显身手的,牵涉盘根错节的利益博弈。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直面这些问题,唯有直面,问题才有敞亮的机会,真理才有外显的可能。

一、雕虫小技遮望眼

暴风骤雨般的培训,让很多教师短平快地接受了不少课改的理念。但一些理念,很多没有经过认真咀嚼,囫囵吞枣,全盘接受,简单模仿,盲目试验,课堂的确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气象。自主、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探究分析,轮番上阵,几乎成了课改中的课堂一道道掩饰不住的风景线。不仅城市如此,农村课堂亦这样,似乎不玩些新花样,课堂就不算改革。我曾经深入一所农村初中听课,连续听了一上午的课,每节课均有四人小组讨论。问题是,讨论的问题缺乏思维含量和技术含量,学生不用讨论即可从课本某个段落再认再现出来。如此这般的教学方式创新,意义和价值何在?教师自身对教学资源的甄别、判断、加工、使用的功力如何体现呢?当“四人小组讨论”剥离了有价值、挑战性的思维活动内核,答案俯拾即是,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背道而驰之时,这样的讨论,还有价值吗?在极其宝贵的课堂时间中,让这样的讨论登堂入室,浪费时间,装模作样,实在是课改的悲哀。

与此同时,“现代教学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一个先进的理念,被过度理解之后,就变得面目全非了。好在现在各级政府对教育事业愈益重视,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大,教学设备更新的步伐十分惊人,即便一些在人们印象中落后的农村学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了。多媒体介入教学,是好事情。问题是,现在部分教学导向,不分青红皂白,“一票否决”,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使用多媒体简直成准入的门槛了,相形之下,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语言、体态语言、课堂设计、教学组织乃至板书、粉笔字,好像不那么重要了,甚至可有可无,弃之如敝屣,一堂课都不见得会生成几个粉笔字、几行板书,难道要让这些显示教师基本素养、增添课堂审美情调的传统教学功夫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不成?捍卫教师的基本功,其实就是捍卫我们的课堂,捍卫我们的教育。过度技术化倾向,正在侵蚀着课改中的课堂,对此,不可等闲视之。

二、把关教师不会教

在课改初始阶段涌现出来的一些课改典型竟然不再典型。在我的记忆中,青岛2001年课改起步的时候,曾经通过大面积听课、大规模调研的方式挖掘出一些很有样本意义的好课例、好教师。历经十余年时光,他们的现况如何呢?这学期,我有意识地来到一些学校,专门听这样一些曾经优秀的教师的课。

在某初中学校,我听了一位老师上的一节历史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整个教学流程,基本上围绕两大板块“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按部就班地铺展,尤其注重其中的琐细知识点,时间、人物、地点,比比皆是,刻意强调,专有名词干巴巴地呈现给学生,然后,就是反复地练习和巩固。课堂生机活力荡然无存,令人兴趣索然,味同嚼蜡。听课的我,猛然忆起,就是这位教师,十余年之前的2001年秋季开学以后,曾经上过一节公开课,课题就是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加工之后提炼出来的,“寻访丝绸之路”,凭这题目,就很抓人心。那课,上得不同凡响。当时正逢“西部大开发战略”如火如荼之时,她将丝绸之路分成四段,每一段,都让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等手段搜集相关资料,以小组形式,交流共享课程资源,然后四个小组每组推选一人走上讲台,以“导游”的身份,给大家做景点介绍,最后,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讨论题:“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你能为当地政府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孩子们热烈地回应,“修公路”、“发展交通”、“引进外资”、“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让人感奋不已,记忆犹新。那时,课改才起步,这位老师就演绎出自己的精彩课堂瞬间,可是,在课改深化阶段,同样的教师,同样的课题,怎么没有当年的锐气和生气了呢?太富有戏剧性了。原因究竟何在?听完那节白开水一般的“丝绸之路”课之后,我的心头一直萦绕着这个问题,也萦绕着一道阴影。endprint

课后交流,我向她指出了课堂存在的问题。她自己说,近几年,学校领导一直让她教初三毕业班的历史课,也算是把关教师。老弄习题,翻来覆去,自己也没办法,明知道不科学,但谁敢在中考成绩面前掉以轻心呢?饭碗毕竟是任何人都不敢逾越的底线。教了多年的初三毕业班,这学期刚下来教初一新生,显得不适应。

把关教师,因为把关,而尽丧教学进取的锐气,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在事业与职业之间,当然应该选择事业,这个大道理人人都会讲,然而,在目前职场环境不容乐观、同行竞争压力甚大的情况下,谁来捍卫哪些改革者的利益?谁来解放把关教师、让其不至于因为滞留毕业班教学时日过久而产生职业倦态呢?这或许是一时半会解不开的结,但我们不能漠视,更不能袖手旁观,否则,课改的效力很容易因优秀教师的不进则退而衰减。

三、精彩超量负担重

课改,终极目标是减负增效,低耗高效,这也是所有改革的必由之路。如果改来改去,课堂的容量不见减少,学生的负担不见减轻,教师的压力不见减弱,那么,这样的改革能走多远?这是一个严峻的话题。

课改十余年之后,我走进自己定点联系的一所学校,听了一位老师的课,课题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老师很年轻,有潜质,素质不错,上课爱动脑筋。整堂课设计得十分精彩,通过补充大量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围绕重点和难点一一化解。但,坐在学生后面听课的我,思维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有一定价值的问题,有指向意义的资料,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课,上得满满当当,到了下课铃声响起,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课后,我与她做了交流,肯定了她的课堂卓尔不群的设计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探索精神,也指出,美中不足,课过于沉溺于教师自身的精彩讲述而忽略了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就像好厨师,能做很多拿手好菜,可是你不能一下子全部端上桌,否则非让食客撑死不可,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瞄准“一招鲜”,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拿手绝活亮出来,一堂课,时空有限,这样“抓大放小”,就足够学生们领略的了。

这不是孤立的个案,课改深化阶段,很多课堂都不同程度地面临这个问题。优选法和统筹法,多少年都不提了,但于课改深化阶段却有重提的必要。我们需要大张旗鼓地树立节约意识、效率意识,应对目下学生学习负担越来越重的难题,尽管这并非单纯是教育造成的、板子也不能完全打在教育身上。但深化阶段的课改,如何为广受关注的学生减负做出自己的努力,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课改,究其本质而言,是一段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旅程”。“在路上”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放下身段、沉到基层的课堂中去,思考、实践、研究、创新,因为那里孕育着基础教育的希望和孩子们的未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