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垄断、竞争与效率
——机车车辆业改革的国际比较

2014-06-0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阿尔斯通机车车辆竞争

刘 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垄断、竞争与效率
——机车车辆业改革的国际比较

刘 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本文以机车车辆业改革与发展的国际化历程为背景,结合中国机车车辆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国际机车车辆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启示,进而提出中国机车车辆业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比较研究;经验启示

一、引言

机车车辆业属于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这在其他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属于竞争性行业,但在中国,机车车辆业始终处于原铁道部的扶持和保护之下。作为铁路运输系统的先行产业,机车车辆业在铁路运输行业改革与发展中处于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位置,其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从国际分析的视角,比较研究了加、法、德三个国家机车车辆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启示,探索了中国机车车辆业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中国机车车辆业改革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期待能为进一步深化铁路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和思考。

二、有效竞争与集中垄断——加、法两国的经验与启示

法国阿尔斯通和加拿大庞巴迪是分别来自欧洲和北美洲的大型机车车辆制造企业,二者脱胎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通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兼并、收购和联合,最终都实现了经济的集中垄断[1-2]。

(一)加、法两国机车车辆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总结

1.国际机车车辆业的集中垄断源于市场竞争,并强化了市场竞争

从起源上看,垄断是渗透在市场竞争中的一种机制,垄断与竞争都是由同一的市场原理产生的。加、法两国机车车辆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可以归纳为:宽松的竞争环境——自由的进入与退出——新企业大量涌现——过度竞争——兼并重组——寡头垄断的演进历程,机车车辆业在全球范围内是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庞巴迪和阿尔斯通的发展和变革可以说是一部竞争走向集中的历史,是竞争市场优胜劣汰的实现过程,是“适者生存”、“强者恒强”的市场经济原理的充分证明和体现。基于竞争之上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关联经济的实现是以阿尔斯通和庞巴迪为代表的国际机车车辆企业做大做强的本质特征。从动态上看,国际机车车辆业经济集中的垄断结构通过竞争而形成,反过来又大大强化了市场竞争。事实上,加拿大和庞巴迪在做大做强之后,以二者为代表的大型国际机车车辆企业之间的竞争趋向于技术的归核化与生产的集约化两个层面的高级化竞争,进一步形成差异化的开放式竞争格局。

表1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发展历史与进程

表2 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发展历史与进程

2.国际机车车辆业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必然性

国际机车车辆业开放的市场竞争格局是形成国际机车车辆业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开放的市场竞争格局内涵着自由的进入,市场壁垒很低,市场的交易成本较小,从而可以通过自由的有效的市场竞争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在此基础上,形成基于竞争的经济集中的寡头垄断。第一,机车车辆业具有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劳动密集的“三密集”特征,这也是客观上通过市场有效竞争来形成经济集中的寡头垄断的行业特性基础;第二,由于机车车辆业投资规模巨大,且企业退出的沉没成本极高,出于市场效率与经济效益的考虑,决定了市场内在位厂商的数量有限;第三,机车车辆业是涉及安全运营的特殊行业,社会性监管十分重要,出于政府监管成本与效率的考虑,机车车辆市场也宜采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二)对中国机车车辆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国际机车车辆业的寡头市场结构中的市场竞争是十分激烈的,阿尔斯通和庞巴迪经过严苛的市场竞争,在行业不断兼并与重组的浪潮下实现了自身规模与质量的增长,技术归核化、生产集约化以及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得以有效实施,这一切都得益于欧、美机车车辆市场开放竞争的市场格局。而在中国,从铁道部机车车辆制造局,到中国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再到中国南、北车,机车车辆业是始终处于原铁道部的扶持和保护之下生存和发展的。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原因,中国机车车辆业目前形成了建立在行政管制基础之上的未经历市场竞争过程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由行政权力、技术标准、行业法规等构成的进入壁垒仍然很难以突破。为了振兴民族工业,机车车辆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更多地依赖于国内的市场需求和国外的技术引进,这一改革与发展模式必然要遇到国内有限市场需求与企业规模经济实现的矛盾冲突,同时面临国际机车车辆企业核心技术引进与市场争夺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进一步深化中国机车车辆业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企业规模与经济效率——德国的经验与教训

(一)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成功经验

德国西门子是全球最大的机车车辆综合制造商之一,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铁路工业供货商之一,在铁路自动化技术方面全球领先。但1990年之前,西门子是与其他机车车车辆厂商合作来生产车体和转向架,并不涉足机车车辆成套产品的生产与研发。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在德国铁路市场体制改革与欧洲市场统一的背景下,西门子逐步建立起机车车辆生产与研发的总体系统,并逐步进行企业的并购重组,自1989年至1995年,西门子相继兼并和收购了奥地利、法国、英国、瑞士等国内外十多家机车车辆企业,并藉此获得了多项机车车辆专利核心技术,成为机车车辆综合制造与研发企业[3]。应当指出的是,西门子对国内外机车车辆制造企业进行并购来实施扩张战略,其主要方式和本质特征是通过强化本公司的企业网络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西门子通过一系列以德语圈为中心的企业扩张,建立和形成了自己的产品试验线,在这一过程中,西门子十分注重基于核心技术之上的网络经济效应的发挥,将车体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和零部件生产转由低成本企业承担,自身专注于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生产与制造,以构建核心技术网络为导向通过兼并和收购具有核心技术的目标企业,从而实现基于规模之上的效率,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德国ADtranz公司被兼并的教训

德国ADtranz的前身可以追溯至德国AEG公司、瑞士BBC公司以及瑞典ASEA公司,ADtranz是由这三大企业合并而成。BBC公司是覆盖瑞士和德国两国的电机厂商,瑞典的ASEA公司在信号系统和用于牵引重载列车的电力机车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从1981年到1996年,德国ADtranz及其前身,三大机车车辆企业,实施了大规模的跨国企业并购。ASEA相继兼并了瑞典Traction和Verkstad公司,并与BBC公司合并成立ABB公司,之后又相继并购英国Brel、Br.Wheelset、挪威Strommens、美国Garrett、芬兰StrÊberg、丹麦Scandia Flanders、德国Thyssen Henschel等企业[4]。与此同时,德国AEG并购德国LEW和瑞士Von Roll。1996年,ABB与AEG合并后成立ADtranz。ADtranz公司建立之后,为了获得信号系统和列车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其又相继兼并了德国IYY、英国Interlogic Control、瑞士SRSF、SLM和Schindler、波兰Pafawag、匈牙利Dunakeszi等企业[5]。ADtranz公司通过并购的战略,强化了公司机车车辆生产与研发的能力,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但这种重规模轻效率的做法,也产生了很多的弊端。ADtranz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企业病,集团内许多制造企业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而集团对亏损企业的关闭与退出不及时,与此同时,企业生产和制造的机车车辆产业质量问题与延期交货问题较多且较为严重,这导致ADtranz面临破产倒闭的边缘,最终在2001年被加拿大庞巴迪所兼并。

(三)对中国机车车辆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只有在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下,效率高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而效率低的企业最终将被市场所淘汰,整个社会的成本才会达到最小,社会的整体福利从而达到最优。西门子公司正是因为有了来自现有竞争对手以及潜在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才有激励不断地提高自身企业效率、促进技术创新与发展,实现以降低成本为核心的规模经济效益。企业最终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了“做大做强”,获得了企业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关联经济与网络经济效益。而反观ADtranz公司,其在盲目扩张的同时,忽略企业管理体制、协同效应的发挥,出现X非效率问题。同时,简单地购并企业获得核心技术,但不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必然导致在以技术密集为特点的市场竞争中的落败,从而不可避免地被竞争市场所“淘汰出局”。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ADtranz是完全垄断厂商,德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手段实行垄断的市场结构,使得其可以免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那么在此种情况下,企业的低效率成本最终会转嫁给本国的消费者和政府,企业成本最终转化为社会成本。因此,为了避免社会成本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业效率,我们在机车车辆行业改革中,务必要始终把行业改革的竞争模式和运营模式放在首要的位置,通过竞争模式和运营模式的改革,确立机车车辆行业的有效市场竞争格局,营造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实现基于有效竞争基础上的规模效益[6]。

四、自由竞争与经济保护——法国阿尔斯通的启示与借鉴

法国阿尔斯通在全球机车车辆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8%,与德国西门子、加拿大庞巴迪形成全球机车车辆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作为国际机车车辆综合制造商,阿尔斯通无疑是机车车辆业的标杆企业,其成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阿尔斯通的企业成长与发展之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重苦难”[7]。

表3 法国阿尔斯通的“三重苦难”

续表

(一)法国阿尔斯通“三重苦难”的经验总结:制度安排与制度效率

法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但法国政府及法国社会对国有经济及市场竞争有其自身独特的观点和做法。自由竞争是手段和过程,经济效率与国家竞争力的获得和提升才是最终的目标。因此,法国政府本着一切以社会稳定、企业效率改进、国家竞争力提升为基本宗旨和目标,通过在适当时候进行有效的“经济与政策保护”来拯救大的国有企业。从实践来看,法国政府的“经济爱国主义”不但没有变成企业不进取的温床和保护伞,反而通过帮助企业化解发展中的难题和困境,使企业获得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8]。

法国的“经济爱国主义”或“经济保护主义”似乎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竞争格格不入,但是正是在法国“经济爱国主义”的行动下,法国政府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大企业,如达能、阿赛洛、苏伊士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ADtranz公司的被兼并,一个是在政府经济保护之下获得重生,一个是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被市场淘汰出局。可以说自由竞争与经济保护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不同的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在选择两种不同的制度时,要综合考虑国情、市场条件、发展环境等因素,不能简单地认为自由竞争一定优于经济保护,也不能以“经济爱国主义”为理由一味地强调保护而遏制竞争。

(二)对中国机车车辆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启示:“四个标准”制度选择

分析自由竞争与贸易保护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安排对企业及社会整体效率的影响,从而确定两种制度安排的选择边界,对深化中国机车车辆业改革,乃至对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市场的根本、行业的发展、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始终坚持以有效竞争为基石,始终把握住有效竞争是经济体产生效率的根源;而经济保护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提升整体社会的福利,是出于社会整体效率的考虑而实施的。具体而言,我们提出“四个标准”的制度选择标准:

1.社会的成本与收益标准。一项制度安排在获得社会收益的同时需要付出社会成本,只有当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或制度设计所产生的收益大于其所需成本时,我们才说该种制度安排是一种有效率的帕累托改进。在有些时候,自由竞争未必是最佳的,当经济保护的制度政策使得本国企业,从而使得社会的整体收益大于为此所付出的成本时,此项制度则是最优的。

2.国家经济安全标准。当经济存在和发展所需资源有效供给、经济体系独立稳定运行、整体经济福利受到恶意侵害和非可抗力损害时,国家的经济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为了保持国家经济主权的独立、保证正常的资源需求得到稳定供给、保障经济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市场,实现国家内部社会和谐和政治安定以及经济基础稳定与持续增长,我们很多时候需要“经济爱国主义”性质的适度保护。

3.行业的产业竞争力标准。产业竞争力的实质在于企业或产业能够以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方式持续生产出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产品,并由此获得满意的经济收益的综合能力。

4.企业的核心能力标准。对机车车辆企业而言,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有利于企业对所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和协调,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是实现企业规模经济的必要条件。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使企业在战略性资源的识别、积累、储存和激活过程中能发挥独特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技术水平,构建基于核心技术的企业网络。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核心技术优势、互补性资产以及组织体系的运行机制的有机结合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在当经济保护的政策相对于自由竞争更能使本国的企业获得更强的核心能力时,我们说保护是优于竞争的。

五、结论

在总结和借鉴德国ADtranz、西门子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加拿大庞巴迪等跨国机车车辆制造企业改革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中国宏观经济环境为背景,结合机车车辆业自身的特点和现状,在下一阶段深化中国机车车辆业改革的过程中,应处理和把握好规模、竞争与效率的关系,科学地设计机车车辆行业改革的模式与路径,实现机车车辆行业技术的归核化与生产的集约化。具体来说,在机车车辆制造核心技术领域,可以塑造由几家专注于核心技术企业组成的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实现规模与效率的有效结合;在机车车辆制造的非核心技术领域,可以塑造由多家专注于生产的低成本和集约化的企业组成的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实现竞争与效率的有效结合。在确立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下,进一步实施产权模式和治理模式改革,在机制和制度上解决好规模与效率的问题,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关联经济与网络经济。通过产权模式改革,建立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专业化的核心技术网络,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治理模式改革,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规范母子公司管控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竞争下的现代企业制度,发挥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提高和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实现机车车辆行业改革的成本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

[1](日)佐藤,芳彦.欧洲机车车辆厂商的演变[J].国外铁道车辆,2004(7).

[2]邹稳根.国外机车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概述[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08(2).

[3]赵瑾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企业制度改革之借鉴[EB/OL].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lt/szlc3.htm.zh

[4]世界经理人社区.ABB管理之道:互补合并的完美典范[EB/OL]. http://bbs.icxo.com/thread-179937-1-1.html

[5]方远明.国际机车车辆制造业:竞争环境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8(1).

[6]戚聿东,柳学信.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模式与路径:整体渐进改革观[J].中国工业经济,2008(6).

[7]南方网.法国“经济爱国主义”的启示[EB/OL].http://bbs.gd.gov.cn/redirect.php?tid=184792&goto=lastpost

[8]马正宁.浅析机车车辆制造业特点及行业竞争[J].机械管理开发,2005(5).

Monopoly,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Reform of the Locomotive&Rolling Stock Industry LIU Jian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 100070,China)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rolling stock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is essay analyzes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rom the history.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olling stock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the pape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form of the industry.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comparative studies;experiences

F407.472

A

1008-2700(2014)02-0051-06

(责任编辑:范根祥)

2013-12-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批准号13AJY012);北京市高等学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项目“中国垄断行业的竞争化改造研究”(批准号CIT&TCD20130330)

刘健(1977- ),男,湖南益阳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经济学博士。

猜你喜欢

阿尔斯通机车车辆竞争
“齿轮”转动中国高铁——记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王文虎及其团队
感谢竞争
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关键技术解析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阿尔斯通联合体中标罗马尼亚ETCS2合同
2012年1—12月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
2012年1 — 9月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