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工作动机研究
2014-06-05张叶平何劲韬王安富
张叶平,何劲韬,王安富
(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村干部工作动机研究
张叶平,何劲韬,王安富
(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本文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考察村干部工作动机因素及其动机取向,揭示当前村干部工作动机的构成。本文以广东省东莞和梅州140个村为样本,经过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村干部工作动机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可以划分为5个维度:经济利益动机、升迁动机、宗族动机、贡献动机和荣誉动机;在这5个动机取向中,贡献取向的动机强度最高;学历、年龄、收入水平对村干部工作动机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工作经验、任职年限和区域条件对工作动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村干部;工作动机;影响因素
一、研究的问题及目的
村干部作为村民自治实践的重要组织者、作为农村改革的主要执行者和推动者,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村级管理者的村干部在各地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不少村干部在工作中暴露出工作动力不足或动机取向弱化的问题:开展农村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思想言行脱离群众,干群关系紧张;民主法治意识淡薄,对群众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识不适应。这些现象使部分村干部工作不尽责、不用力,工作成效无长进,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由于村干部在中国行政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十分特殊,他们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特点使得村干部具有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杂性、艰巨性和农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性[1],这些决定了村干部的工作是一种高付出的劳动,但是与之不对称的是村干部的低待遇,从而造成村干部投入工作与兼顾家庭的兼职现象,工作动机呈现多元化的趋势[2]。
从已有的关于村干部有限的研究成果来看,从工作动机的角度来研究村干部的学者很少,表明这一话题尚未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村干部工作动机的构成,即村干部任职行为的驱动力是什么;第二,人口统计学变量,即村干部的年龄、学历、任职年限、性别、家庭收入状况、社会经历、所属区域条件对村干部工作动机有什么影响。
二、文献回顾
工作动机(work motivation)这一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说法。Campbell&Pritehard(1976)将工作动机描述为促使个体主动地在工作中投入精力的过程[3]。Steers&Porter(1996)基于功能的视角,提出工作动机有利于能量的产生、方向的指引与持久的进行[4]。Pinder(1998)提出工作动机作为一种无形的、内在的、假设的结构,可以激发工作的一系列相关行为,决定这些行为在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内外部力量[5]。美国著名组织行为学家海瑞格尔(Hellriegel)认为工作动机是一种能够引发人用特定且有目的的方式办事的,存在并作用于该人的力量。Fred Luthans亦把工作动机当作是一个过程,源于生理或心理中个体方面的缺失,有效地激发了个人的行为,并驱使其向特定的目标而努力[6]。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是,工作动机赋予了人一种内在的动力,促使其朝向所希冀的方向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或指由内在需要和外部诱因交互影响下,直接作用于与工作有关的行为的始发、方向、强度和持续。归纳工作动机的功能,学术界认可的主要包括:(1)是一种持续存在的心理活动或变化的过程;(2)触发、激励或驱使行为主体为达到目标而努力;(3)具有指引性、强度性和坚持性的属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村干部问题具有中国特色,因为村民自治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乡村管理体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乡村治理并没有这一级管理机构,而村干部是中国特有的一类人群。国外学者关注的话题多是中国乡村权力结构[7]与精英转换问题[8],村级干部的身份和角色等问题[9]。从他们研究问题的角度来看,村干部基本等同于所谓的“乡村精英(village elites)”[10],因此这些分析大多基于社会学和政治学研究方法,强调田野研究的重要性,但对于村干部的工作动机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国外学者则很少涉及。
与村干部工作动机研究较为相似的是对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工作动机的研究。西方学者提出公务员工作动机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11]。18世下半叶,学者们认为公务员是出于个人的自私动机而从政的;20世纪,以公共选择理论学者为代表提出的政治领域内的“经济人”范式,认为个人从事政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从性格、品质、从政动机等的角度经验性研究开始盛行。芝加哥大学民意研究中心(1989~1998)从收入、工作稳定、为公众服务、提升机会、兴趣、独立性和灵活的工作时间7个择业动机对2247个公务员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受调查者愿意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动机并不是为了高收入,而非常在意收入高低的人实际上很少真正在政府部门工作,工作稳定和为公众服务是西方公务员从政的主要动机,其余4个跟公务员从政动机关联不大[12]。国内学术界对公务员工作动机的研究开始较晚。何胤(2005)对411名基层党政干部的成就动机及其归因进行了测量,认为基层党员干部成败的归因方式有“人际支持”、“运气”、“个人努力”、“工作能力”、“身体素质”、“难度任务”、“资金人员配备”7个因素,性别和学历在成就动机上统计不显著,年龄段、行政级别和地区在其成就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13]。胡颂(2007)通过对重庆市若干政府机关单位的正处级及以下职务的公务员的工作动机进行研究,指出:稳定保障是公务员从政的优势动机,而非高收入;注重社会声望和公共权力是公务员从政的次要动机;公务员的社会服务动机相对较弱,公共贡献责任感不高;从总体上看,公务员对职业动机的评价一致性较高[14]。在企事业单位方面,张烁(2003)通过对重庆市企业事业单位1379名员工的工作动机调查研究,认为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动机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第二个层次由8个动机构成,其中内在动机包括学习动机、掌握动机、发展动机、成就动机,外在动机包括关系动机、报仇动机、投射动机、焦虑动机[15]。
从研究村干部工作动机的相关文献状况来看,对于村干部工作动机的特点研究较为少见。
贺雪峰(2000)指出村干部愿意当干部的动机大致有二:第一是出于经济动机,第二是出于社会动机。他认为,经济动机是指希望从中获取经济上的收益,也包括政治上的收益;社会动机包括为了面子、荣耀,为自己人所以做“好事”,为了实现自我梦想,或者出于乡镇领导在与自己的交往中所具有的信任甚至这种交往本身对他们所产生的吸引力[16]。林洁(2008)对山西省资源型地区富人当政的动机进行了研究,从为民办事的价值取向、谋求经济利益及谋求政治利益分别分析富人当政的动机,指出富裕村长的从政动机远非上述那么简单,往往是各种动机兼而有之,在不同的个体身上视具体情况而呈现出其特殊性[17]。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樊平指出“富人争当村官的动机,大致有三个:为民服务,助民致富;为企业发展谋求更多空间,为个人谋利;实现个人理想”[17]。王宣喻等(2008)研究了“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及其村干部的工作行为”这一问题,指出村干部的任职动机包括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维护宗族、规避风险和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这些动机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负面动机,出任村干部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或家族的利益;另一类是正面的动机,出任村干部的目的是为了为人民服务和起带头作用[18]。郑明怀(2010)在研究农村经济精英竞选村官的动机时认为新兴经济精英竞选村官的动机相当复杂,既有保护自己利益的潜在动机,也有致富不忘家乡的追求,也有求名的社会心理,多种动机相互交织[19]。李勋华(2009)以陕西省10市101个村为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村级主要干部文化程度、政治晋升机会、职业声誉、干群关系4个因素的系数值都能在5%的水平上显著,即这4个方面的原因是村干部工作动力的主要源泉,不过未涉及村干部的工作动机的具体变量[20]。
三、研究设计与分析
本文研究的村干部指的是村支书(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委会主任),不包括其他村干部。在借鉴管理学关于员工工作动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性提出村干部工作动机的概念:村干部工作动机是一种心理过程,是由村干部个体需要或外部诱因激发和驱动其为实现目标而付出努力的强度、方向坚持性。
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本文认为村干部工作动机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由8个动机因子构成:收入动机、保障动机、宗族动机、贡献动机、升迁动机、荣誉动机、控制动机及机会主义动机。
收入动机。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或贫困地区,收入动机可能是村干部工作动机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了基本生存需要,不少村干部把这一工作作为职业来获取劳动报酬,收入同时也是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保障动机。对于村干部来说,退休后有养老保险金或退休金可以有效解决“退后无所养”的难题。希望“退后有所养”是村干部保障动机的直观体现,特别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干部而言。村干部养老保障动机更是对如何增强村干部岗位吸引力和稳定农村干部队伍的直观解答。
升迁动机。国内学者认为,谋求政治利益、获取政治晋升机会、政治上的需求是村干部希望取得更高的社会政治地位,把担任村官作为进一步向着更高层次的政治层级迈进的基础。升迁动机不仅受村干部重视,还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在提倡村干部要有政治前途,从而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李勋华(2009)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人事立法力度,关注长年扎根基层、默默无闻的这些准行政干部,鼓励他们报考国家公务员,对表现突出的,破格提升为乡镇领导副职干部,或者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20]。
宗族动机。农村基层民主组织与宗族组织之间的互动已成为村庄治理的一个重要话题,同时宗族是村庄政治生活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在农村场域中,宗族依然扮演着农村社会自我运行中的重要角色,并显示着其强大的影响力。王培暄和毛维准(2004)对宗族竞争下的村治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在村选举中,宗族头面人物一般都会在选举前夕介入其中,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要求他人选择自己宗族推选的人。冯婷(2010)还认为宗族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的政治参与(村庄政治的层面)或超越于村庄的更大共同体的政治参与发生影响。具体来说,村干部任职主要是因为本人是村里大姓,受到本宗族的利益或宗族文化影响,有着代表家族参政议政的动机取向[21]。
贡献动机。尽管在市场经济概念深入人心的当今社会,利益化和功利化充斥着政坛,但是还有不少村干部怀着为民做实事、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热心,如林洁(2008)在对资源型地区富人当政的动机研究中显示[17],通过调查数据和实证案例发现确实有一部分人的确是出于公心而积极参与到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业之中,他们为了改造农村的落后面貌和造福家乡人民甘愿作出经济利益等方面的牺牲;还有些农村经济精英致富不忘家乡,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愿意带领村民致富,竞选村官是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实现超越个人利益的人生价值,这是一种“信念性参与”。
荣誉动机。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荣誉动机是一种被他人尊重的需要,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个人需求出于荣誉动机任职的村干部希望自己在村中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对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承认的要求比较强烈。本文认为荣誉动机的满足能强化村干部对自己在农村治理中的价值和用处的认识和理解。另外,荣誉动机并不只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它往往和其他动机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既受别的动机因素影响,同时也可能影响其他动机因素,比如荣誉动机可能受贡献动机的影响,也可能影响升迁动机。
控制动机。有着控制动机的村干部,通常在当地拥有的一定的社会关系、政治资本、经济实力,或者较大的宗族势力,在选举的时候利用各种关系和势力达到竞选的目的,从而获得控制或决策的权力,控制村集体资产或其他利益,为私牟利。另外,控制动机往往带有黑帮性质,是一种“恶人治村”的体现,打着为民办事的幌子,暗地里做违法违纪、损害村民利益的勾当,媒体曾报道“恶人当选”、“恶人治村”的现象。控制动机对村级治理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危害人民群众利益和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尽管控制动机是少数情况,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因此应该加强村干部选举工作的管理和审查,防控恶人治村现象的出现。
机会主义动机。机会主义动机往往也跟其他工作动机因素联系在一起,它更多是由其他动机因素派生或者延伸出来的,由比如收入动机衍生出来,出现获取隐性收入、收取贿赂、挪用公款和占用集体财产的机会主义行为;又比如由升迁动机派生出来的买官卖官、钱权交易、以公谋私等机会主义动机。本文的机会主义动机指除了上述7个动机外,当村干部外还可以获得其他的好处与收益,比如更多的经验、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干部背景、获得子女成长与教育机会、获得上级官员的赏识等。
(一)预测村干部工作动机维度
预测样本选取广东省东莞、梅州两市,随机抽取30个村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0份。工作动机设计题项数为31题:收入动机3题、保障动机4题、宗族动机4题、贡献动机3题、升迁动机4题、荣誉动机5题、控制动机4题、机会主义动机4题,并随机排列题项。动机测量采用Liket五点量法,5表示非常赞同,4表示很赞同,3表示有点道理,2表示很不赞同,1表示非常不赞同。
首先对预测样本数据进行KMO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样本的取样适合(KMO值为0.791),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显示达到0.000显著水平,能够对数据做进一步的因子分析。然后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预测样本进行处理,通过最大变异正交旋转,抽取因子时显示限定特征根值大于1,共得到5个因子:F1、F2、F3、F4、F5。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743%。最后再检查各个项目中因子的负荷量,对32个项目进行筛选。剔除因子负荷较小、多重负荷的项目,保留相关性较大的项目,最后得到22个项目。从因子分析结果来看,跟之前构建的模型有所不同,主要是收入动机、保障动机、控制动机、机会主义动机的题项聚集在了一起。升迁动机、宗族动机、贡献动机、荣誉动机与之前的构建基本一致。根据预测结果,把收入动机、保障动机、控制动机、机会主义动机聚集后的因子命名为经济利益动机,其余四个因子不变,并形成村干部动作动机正式问卷。详细的因子层次分类见表1。
表1 因子层次分类
(二)村干部工作动机因素分析
根据前文的理论假设,本文的实证分析针对“工作动机因素,影响因素”两个内容设定,其中工作动机因子由预测结果构成,包括经济利益动机、升迁动机、宗族动机、贡献动机、荣誉动机,影响因素主要指人口统计学变量。另外拟定了村干部工作动机影响因素题项7项,包括性别(Sex)、教育程度(Education)、年龄(Age)、村干部经验(Experience)、收入水平(Income)、任职年限(Seniority)、区域条件(Region)。本文使用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7.0。
本文实证部分问卷发放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东莞、梅州两个地区发放,排除预测问卷发放地区,两市抽取70个村,各发140份问卷,共计280份。收回问卷东莞120份,梅州126份,共计246份,回收率为95%,其中东莞有效问卷102份,梅州有效问卷116份,共计218份,有效率为77.85%。
首先,本文主要采用分半信度值(split-half reliability)和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eh’s alpha coefficient)来分析问卷的信度。分半信度检验,是利用相同量表由同一群受访者仅做一次,再通过折半的原则,将量表等分为二,作相关检验。克朗巴赫一致性检验,指同一群受访者在同一份调查问卷上,只做一次相关度检验。本问卷整体的分半信度值和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724和0.711,详细见表2。
表2 信度分析统计表
其次,本文采用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和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来检验问卷的效度。结构效度检验是指依据因子分析理论,因子相互之间存在中等水平的相关性,但如果相关性过高则说明因子内容重合,有些因子或许没有必要存在。因此,相关系数绝对值理应位于0.10和0.60的区间,各因子相互之间的相关性应该低于与总分的相关性。本问卷因子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0.127-0.486,P<0.05)低于因子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0.415-0.682,P<0.01),符合测量的要求,说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详细见表3。
表3 问卷内部各维度及其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文对村干部工作动机因素的内在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累积方差贡献率和相关系数矩阵的KMO值来检验本问卷的内容效度。本文5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2.902%,表明测试题项的大部分信息能够通过5个因子反映;KMO值最低为0.631,符合实证分析要求。Bartlett球形检验显示,各因子中的题项之间显著不相关,表示各题项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数值见表4。
表4 问卷内容效度及累积贡献率检验统计表
最后,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首先抽取公共因子,在求得初始负荷矩阵后,通过最大方差旋转方法得到最终的因素负荷矩阵[22]。并对因子分析的适合度进行考察,EFA中取样的适当性KMO值为0.756,Bartlett球形检验的XZ值为1066.087,df为231,sig为0.000,表明数据较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根据“因素的特征值大于1;因素必须符合陡阶检验:抽取出的因素在旋转前要能解释1%的总变异”的标准确定因素的数目,详细数据见表5。
表5 正式问卷效度检验所得特征根值及方差解释量
(三)村干部工作动机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考察村干部工作动机的影响因素,主要指人口统计学变量,其中村干部工作经验主要包括:普通农户、企业老板、国有企业职工、村集体企业员工、前任村委委员、种养殖大户。通过方差分析F检验村干部个人特征因素、区域条件对村干部工作动机的影响。结果(见表6)显示:村干部的学历、年龄、收入水平对工作动机的影响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性别、工作经验、任职年限和区域条件对工作动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来看,性别的差异对荣誉动机产生不同的影响,男性比女性的荣誉动机更高。在工作经验方面,本文采取LSD法进行多重比较,通过显著性检验,前任村委委员的宗族动机得分最低,具体得分排序是普通农户>企业老板>国有企业职工>前任村委委员。在任职年限方面,任职年限的长短对荣誉动机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LSD多重比较发现,任职年限7~9年跟1~3年、4~6年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在荣誉动机得分上排序是7~9年>4~6年>1~3。不同区域条件方面,本文选取广东省两个经济发达程度不一样的地区:东莞代表发达地域,梅州代表欠发达地区,作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升迁动机因子上有显著差异,欠发达地区的升迁动机更强烈。
表6 村干部工作动机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检验值
(四)村干部工作动机总体特点
村干部工作动机总体特点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7,贡献因素的动机取向最高,荣誉因素的动机取向最低,两者差距2.28,具体得分排序为贡献动机>升迁动机>经济利益动机>宗族动机>荣誉动机。对于本文问卷的贡献动机的测量,本文认为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贡献动机是属于明显性的正向动机,是身为村干部应当的工作行为倾向,而且本次问卷不少是通过当地政府渠道发放下去的,因此贡献动机的得分比其他四个动机因子的得分要高出很多,不过本文的主要意图是解释工作动机的内容构成,并不是开发测量量表,尚可接受。
表7 村干部工作动机总体特点统计值
四、结果与讨论
通过问卷设计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本文探讨了村干部工作动机因素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得出了村干部工作动机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驱动村干部任职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村干部工作动机可以归纳为若干有限个动机因子。另外,通过样本分析得出单个村干部的工作动机是由多个动机取向构成的,即大多数村干部是属于动机复合类型者。通过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检验,村干部工作动机可以归纳为5个因子:经济利益动机、升迁动机、宗族动机、贡献动机、荣誉动机。
从村干部工作动机的整体来看,除了贡献动机外,升迁动机的得分最高,这也可以看出很大一分部分的村干部希望通过村干部工作来进一步实现个人的政治升迁。另外,荣誉动机和宗族动机的得分较低,可能是村干部职务的特殊性和宗族文化参政、干涉政治意识淡化的结果。村干部并非是行政级别中的正式官级,即使是的话也是最低层,荣誉上并非很吸引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农村宗族更多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和象征,与政治的关系并不明显。
考察村干部工作动机影响因素,年龄、学历和收入水平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从统计样本分析来看可能是由当前村干部年龄分布不明显、呈高龄化,学历差异不大、总体水平低,收入水平较高的特点决定的。
针对荣誉动机方面的性别差异而言,一方面可能是男性在农村占据着主动地位,女性在事业或职业的地位低,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男性村干部由于社交的需要、事业或职业的发展需要、家族主导地位认可的需要,相比于女性来说,更需要面子上的荣誉来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在工作经验方面,有过村干部工作经验的村干部与有其他工作经验者在宗族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前任村委委员在宗族动机得分均值最小这一结果,可能是前任村委委员工作经验的特殊性和农村宗族复杂性造成。由于熟悉村委工作,村干部对于农村由于宗族争斗或利益之争引起的复杂局面较为了解和熟悉,往往出于避免卷入宗族利益之争或出于村干部公平性、公正性的需要,不支持或不代表某一宗族的利益,可以说是更多地代表全体村民的利益或遵循上级领导的要求。
在任职年限方面,不同任职年限的村干部的荣誉动机取向强度不同,任职越长的村干部的荣誉动机取向越强,可能是因为任职较长的村干部,在村中、同事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影响力和受到别人尊重,因此,再任期间更希望工作能力和社会地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
从区域条件来看,升迁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是由于梅州是传统的重仕途、重官道的地区,对升迁和提拔比较看重,因此梅州地区的村干部比东莞地区的村干部的升迁动机得分要高。
[1]肖唐镖.什么人在当村干部[J].管理世界,2006,(9):64-69.
[2]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J].中国社会科学,2002,(3):98-106.
[3]Howard J.Klein.An Integrated Control Theory Model ofWork Motivation[J].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1989,14(2):150-172.
[4]Steers Richard M,Porter Lyman W.Motivation and Leadership atWork[M].New York:McGraw-Hill,1996.
[5 Richard M Steers,et al.Introduction to Special Topic Forum:The Future ofWork Motivation Theory[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4,29(3):379-387.
[6]王垒.组织行为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35-248.
[7]R Madsen.Moral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122-137.
[8]Oi Jean C.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J].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ance,1989,(18):221-234.
[9]Vivienne Shue.The Reach of State[J].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8):177-191.
[10]Helen Siu.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Accomplices in Rural Revolution[J].New Haver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45-77.
[11]曾淼.西方公务员的从政动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学科学版),2002,(3):35-38.
[12]James L Perry,Lois Recasclno Wise.The Motivational Bases of Public Service[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0,(50):367-373.
[13]何胤.基层党政干部成就动机及其归因的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
[14]胡颂.公务员的职业动机调查及相应培养对策研究[J].重庆行政,2007,(4):55-56.
[15]张炼.重庆市企事业人员工作动机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16]贺雪峰.农村干群关系及当干部的动机考察——村支书与村主任关系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科学,2000,(9):59-63.
[17]林洁.资源型地区富人当政的动机探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6(31):47-48.
[18]王宣喻,余秀江,王浩.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及其村干部的工作行为[J].重庆社会科学,2008,(5):40-45.
[19]郑明怀.农村经济精英竞选村官的动机、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考古,2010,(3):204-206.
[20]李勋华.村级主要干部工作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启示——以陕西省10市101个村为例[J].软科学,2009,(7):116-123.
[21]冯婷.宗族与农民的政治参与——对浙中祝村的经验研究[J].浙江学刊,2010,(6):209-215.
[22]饶伟国,肖鸣政.公务员培训参与动机分析[J].管理世界,2007,(10):57-74.
Study on the Village Leaders’ Working Motivation
ZHANG Ye-ping,HE Jin-tao,WANG An-fu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
This paper inspects village leaders’work motivation factors and motivation orientation,revealing the current composition of village leaders’workingmotivation.The authors use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140 villages of Dongguan and Meizhou in GuangDong province,obtai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village leaders’work motivation is a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that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dimensions:economicmotivation,promotion motivation,clanmotivation,contributionmotivation,and honormotivation.In these fivemotivation orientation,the intensity of contribution motivation is highest.Moreover,education,age and income haven’t significant on village cadres’work motivation.The influence of sex,experience,seniority,and regional condition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workingmotivation.
village leader;workingmotivation;impact factors
F325
A
1008-2700(2014)02-0036-08
(责任编辑:姚望春)
2013-12-20
张叶平(1988- ),男,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何劲韬(1989- ),男,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安富(1973- ),男,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