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4-06-05孙静意

天津护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总分障碍药物

孙静意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

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孙静意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

目的:探讨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实施针对性睡眠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诊断符合失眠症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入组患者在入院24 h内护理干预前进行问卷调查,评分>7分为睡眠质量问题的界值,共入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观察组除与对照组相同的护理措施外进行睡前松弛疗法、睡前行为干预、睡眠质量干预。实施干预后2周再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入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总得分项目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催眠药物项目得分虽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睡眠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睡眠障碍程度。

老年人;睡眠障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护理干预

睡眠是维系人体正常功能的重要生理过程,医学上将与睡眠相关的各种症状表现称为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国外有文献报道老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0%~40%[1,2]。长期反复的睡眠障碍会影响老年患者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我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对住院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实施针对性睡眠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前瞻性纳入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老年科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3]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躯体疾病诱发失眠的住院患者。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进行评价,PSQI评分>7分为睡眠质量问题界值。排除合并精神疾病和不能定时接受医护人员治疗护理的患者。共入组患者110例。其中男46例,女64例;年龄60~88岁,平均74.3岁;入院诊断糖尿病32例,脑血管病29例,冠心病27例,其他疾病22例。以入院时间排列顺序号,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

1.2 调查方法两组患者于入院24小时内、护理干预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入组患者近1个月的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实施护理干预2周后,再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入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进行问卷调查的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对患者提出的有关问卷的疑问能够给出统一、正确的解释。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问卷的有效回收率100%。

1.3 评价标准PSQI量表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其它18个条目组成7个成分,分别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每个成份按0~3计分,累积各成份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l,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4 护理干预

1.4.1 对照组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同病室的病友,减少老年患者的孤寂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睡眠卫生知识。鼓励患者主动表达内心的感受,教会患者心理调适的技巧,以减少心理应激对睡眠的影响。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冬季20~22℃,夏季25~28℃,湿度50%~60%。尽量避免在有效的睡眠时间内实施影响患者睡眠的医疗护理操作。护士做各种操作时做到“四轻”。将监护仪的报警音量调低,消除一些移动设备或物品的噪音。暗化病室,夜晚进行操作时尽量使用壁灯,病房楼道夜间用地灯照明。根据患者病情,护理人员与营养师共同制定个性化膳食,为患者建立健康饮食理念。根据医嘱给予小剂量抗焦虑、催眠药物。护士了解患者所用药物的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正确指导患者服药。向患者讲解遵医嘱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重要性,避免自行减量或停药。夜班护士观察患者入睡时间,中途有无觉醒,次日觉醒时间等,并做好记录。

1.4.2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睡眠采取以下护理措施:①睡前松弛疗法:患者躺在床上,半闭着眼睛,护士运用轻柔的语言指导患者全神贯注身体的各部分肌肉,并按次序放松紧张的肌肉,同时配合深呼吸以便达到全身松弛的状态,诱导睡眠的发生;②睡眠质量干预:睡前洗漱,排尽小便。晚餐不过饱,睡前不做剧烈运动,不看易致兴奋的电视节目,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建议屈膝半右侧卧位睡眠姿势,鼓励患者保持规律的睡眠觉醒时间,补充睡眠安排在上午9~l1时,午睡控制在1 h之内。晚上9时以后,给患者用热水泡脚、拍打并按摩涌泉穴、轻轻梳头按摩百会穴、听舒缓音乐等方法诱导患者睡眠。

1.5 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在年龄、性别、PSQI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组时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PSQI各因子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PSQI各因子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PSQI总分比较均改善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应用PSQI评估睡眠质量已被证实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对临床患者睡眠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两组患者在实施基础治疗护理和针对性的睡眠护理干预措施后,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入睡松弛疗法,做好睡前相关行为干预和控制觉醒及补充睡眠的规律性,2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PSQI评分中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入睡时间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有针对性的睡眠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老年患者睡眠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3.2 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老年患者因均有睡眠质量差的情况,所以愿意早上床,又有夜里睡眠不好用晚起床的方式补充睡眠的想法,而实际睡眠时间明显短于在床上时间,所以从睡眠效率上改善不明显。再有老年人深睡眠不足对影响因素敏感,造成睡眠障碍得分改善不明显。对习惯辅助睡眠药物的老年人停药会加重其焦虑影响睡眠,所以还要延续小剂量用药,逐渐减量或停药。因此从以上因素造成经护理干预后在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方面虽分数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帮助老年患者消除各种不利于睡眠的刺激因素,建立良好的睡眠行为习惯,可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好坏已成为评价其健康状况的一项客观内容,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重视睡眠健康教育,及时发现老年睡眠障碍的相关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而不仅仅依赖于镇静催眠类药物治疗。

〔1〕Kwan P,Yu E,Leung H,et a1.Association of subjective anxiety,depression,and sleep disturbance with quality-of-life ratings in adu lts with epilepsy[J]. Epilepsia,2009,50(5):1059-1066.

〔2〕刘平,姜树军,汪丽芳,等.干部病房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与焦虑及抑郁状况的相关性[J].实用老年医学,2011,25(3):261.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4.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PSQI各因子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PSQI因子分及总分比较

(2014-02-19收稿,2014-08-06修回)

R47

B

10.3969/j.issn.1006-9143.2014.06.022

1006-9143(2014)06-0511-02

孙静意(1962-),女,主管护师,护士长,大专

猜你喜欢

总分障碍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跟踪导练(四)2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