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助产教育的奠基:杨崇瑞与北平国立第一助产学校(特约)

2014-06-05

天津护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助产士助产学校

王 勇

(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社会科学系,北京100005)

中国现代助产教育的奠基:杨崇瑞与北平国立第一助产学校(特约)

王 勇

(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社会科学系,北京100005)

杨崇瑞;助产学校;助产教育

·助产士专栏·

编者按:2011年国际助产联盟在发布第一个世界助产状况报告时提出“设立助产专业协会,开展助产教育,建立制度框架”是构成高质量助产队伍的三个关键支柱。为了促进助产专业建设,提高助产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天津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助产专业学组于2014年5月11成立,是本市第一个助产专业学术组织,成员包括天津市三级有产医院、二级妇产科专科医院的助产士24人。助产专业学组将致力于宣传贯彻我国母婴保健法律法规,保护和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为发展助产事业服务,注重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为此,本刊设立“助产士专栏”,传承和发扬高水平的助产技能,交流先进经验和技术,传播助产文化,推广国内外助产专业前沿知识,推进助产专业在维护孕产妇正常分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欢迎广大同仁踊跃投稿。

主编陈叙

杨崇瑞先生(1891-1983)是中国妇幼卫生工作的创始人,也是我国现代助产教育的奠基者。她以火热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在公共卫生、妇幼保健事业以及助产人才培养上,辛勤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建树不可胜数。本文以中国第一所现代助产学校——北平国立第一助产学校(以下简称第一助产学校)为例,简介崇瑞先生当年的历史成就,以资纪念,并供后来者学习参考。

1 创办经过

100多年前的中国妇婴保健事业非常落后,产妇分娩,除了极少数大城市受过新式教育的有钱人外,都是由旧式接生婆或家人接生,她们没有现代医学知识,甚至最起码的洗手清洁的习惯也没有,以至于产妇的产褥热、产妇和婴儿的破伤风时有发生。妊娠期没有产前检查,更谈不上孕产期和产后的卫生服务指导以及营养指导,其后果是产妇死亡率高、产后身体虚弱,时常有后遗症;婴儿死亡率更高,体弱多病,不能为其后的健康成长奠定较好的基础[1]。

当时中国的医学院校,虽然在妇科学和护理学教育中有涉及助产术的内容,如天津1908年创办的北洋女医学堂就设置护理和助产两个专业[2]。但是尚没有专门培养现代助产士的高等医学院校。即使是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也是“人才缺乏,设备不完,而又无系统之组织”,迫切需要建立现代助产教育。

国内医学界的有识之士也有所行动,“我国助产教育之呼声,始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当时北平少数产科及卫生专家,建议创立助产训练班,为期6个月,以普通护士为入学资格。后虽因故未得成立,但无时不在酝酿。”杨崇瑞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开始了自己的助产教育奠基事业。她曾经用一句朴实而真挚的话,说明自己为什么要选择从事助产事业:“我是一个女人,我最关切的当然也是女人的安危疾苦,这是最基本的一点[1]。”

杨崇瑞,字雪丰,生于北京通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7年毕业于由英美传教会举办的华北协和女子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21年,她到北京协和医学院进修,因为表现优秀,仅半年就被协和聘为妇产科医师。之后,杨崇瑞在协和妇产科工作三年,协和妇产科主任英国医生马士敦(J. Maxwell)称赞她是一位“充满力量、远超常人的妇女”(A woman of power,beyond the ordinary by far)[3]。

杨崇瑞在协和工作期间,结识了一位良师益友——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主任英国(加拿大)公共卫生学家兰安生(J.BGrant),他一直鼓励杨崇瑞从事助产事业。1925年,杨崇瑞获得奖学金到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进修。开学前两个月她先到加拿大考察公共卫生和妇产科教育。1926年8月至1927年2月,杨崇瑞进修结束后,又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她接受了兰安生的建议,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丹麦、奥地利等地考察和学习了欧美助产士教育,这2年多西方学习生活对杨崇瑞意义重大,大大开拓了她的视野,为日后中国近代助产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她萌生了创办一所中国助产高等教育的计划。

回国后,杨崇瑞和马士敦探讨如何在中国开展助产教育。马士敦的意见是招收小学程度的女子,训练2个月或6个月,分派她们到城乡去代替接生婆。杨崇瑞从中国的国情考虑,提出了自己的计划,“中国旧社会对于女人生产一向看得卑污低下,我们招收一批教育不高的人,给她们的训练又短,让她们插脚在一件不大被社会看得起的事上,我很怕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中,这批人很快地便被淘汰,使这新的职业,在社会上栽跟头,站不住。所以我的意见是招收程度较高的人,给她们的训练较长,使她们能在不断的进步的社会里,可以立稳两脚,打稳职业方面的基础。”

1928年2月,中华医学会举行第七次会议,杨崇瑞在会上宣读了“我国之助产教育”论文一篇。在论文中她详述了助产士本科、助产士训练班及旧式接生婆训练班三种课程。具体设计包括:旧式接生婆训练班为期2个月,其目的在于教授旧式接生婆“以清洁消毒之接生法,以资改良,而备急需”;助产士训练班为期六月,以高小毕业为入学之资格,性质类似速成班,以应内地或乡村各处的助产工作的需要;助产士本科为期二年,其水平为国家高等助产教育[4]。

1928年7月,北平卫生局成立,黄子方任局长,他是公共卫生学专家,并曾经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任职。9月份,北平市政府又成立了产科教育筹备委员会,任命李德全(冯玉祥夫人)、郑河先、宋友竹、曾宪章、杨崇瑞为委员,后来又增加了周瑞麟、王逸慧、方石珊(方擎)、祝慎之等人,“凡关于全市产科医师及助产士之管理,与接生婆之训练等项,均由委员会负责。当时即拟就接生婆训练班之具体办法,于11月开始举行全市接生婆之注册”。随后,在同年11月,该委员会按照杨崇瑞的设计并由她主持开办了接生婆训练班,共计开了7班,训练了180名接生婆。后来,1929年5月,北平市卫生局第三科又设立了保婴股,由杨崇瑞负责,专门办理全市的妇婴保健事务。

1928年11月,南京政府成立卫生部,北平产科教育委员会“鉴于我国助产事业之重要,”向卫生部和教育部申请,由两部共同设立中央助产教育委员会,“以资促进全国助产教育事业”,并请求先设立北平第一助产学校,以示提倡。

1929年1月23日,中央助产教育委员会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共有委员9人,其中,由卫生部与教育部各派两名代表,其余委员由热心赞助助产教育事业的社会贤达担任,包括教育部代表吴雷川、洪式闾,卫生部代表刘瑞恒、严智钟,宋美龄、李德全、金宝善、颜福庆、杨崇瑞等。颜福庆任会长,刘瑞恒任会计,金宝善任秘书,他们都是当时中国医学界的领军人物。中央助产教育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包括:筹备模范助产学校;处理并保管助产教育专款;审订助产教育标准;审查公立及私立助产学校。会议决定在北平设立第一助产学校。

1929年10月16日,北平国立第一助产学校成立,南京政府卫生部常务副部长刘瑞恒为学校题词:“健种强国”;公共卫生学家、近代卫生事业的奠基者之一金宝善题词:“国强种健,基于母婴;调护以道,斯谓之仁”;著名医学教育家颜福庆题词:“第一助产学校由教育、卫生两部合办于北平,杨崇瑞博士主办,举凡助产士之培养,旧式稳婆之补习,中年妇女之演讲同时进行,靡有余力,一年以来,成效卓著,树全国之楷模”。

杨崇瑞被任命为校长,下设教务、医务、事务三个职能部门。曾宪章以助产士兼任教务主任,杨葆俊任医务主任,程德明任事务主任。曾宪章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专业首位毕业生;杨葆俊毕业于华北协和女子医科大学;程德明毕业于北京法学院。这三个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都是事业心强、经验丰富、很有能力的领导者。学校聘请了12名教师,9名技术人员和5名职员。

第一助产学校办学经费预算最初为3万元(后增加到5万元),由中央政府拨给。另外,在杨崇瑞争取下,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下属国际卫生部(the International Board of Rockefeller Foundation)为学校提供了为期5年,每年1万1千元的资助。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和经营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也给予了第一助产士学校很多支持,协和公共卫生科和妇产科的李廷安、严镜清、林巧稚、朱章赓等多位专家和毕业生到该校任教。杨崇瑞后来也连续5年用英文向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交了年度报告,这些材料现在完好地保存在美国纽约洛克菲勒档案中心(the Rockefeller Archive Center),笔者在这里见到报告中的照片依然清晰(见附图),望着照片中宛然如生的中国助产教育各位先贤,不禁感慨良久。

第一助产学校还附设了一所妇产医院,开始设50张病床,后增至75张。一方面便利教学实习,另一方面“适应社会需要,为产妇婴儿求安全之保障”,医院的各种设备都“力求与医学原则相符合”。医院的收费规定:每日收住院费5角,医药、饮食、护理、煤电、汤水不另收费,贫穷的患者可以酌量减免费用。产妇住院接生收费5元,不再收取其他费用,上门接生10元,贫穷者酌量减免。

产院特别强调孕妇产前检查的重要性,规定:“本院为保障孕妇胎儿起见,特重产前诊察,如有来院亲就诊察者,本院当告以生理的常识,如胎位骨盆之大小,产期之远近,及孕妇一切应行预防事项,其关于产后调养方法及婴儿保健等事宜,如有来就诊察者,无不竭诚指导,以符本院设立之宗旨。”据后来统计,该院开业至1939年的10年间,总计门诊次数为133 057次,接生33 000次,到产妇家里接生13 448次(1939年后因战乱资料丢失)。

第一助产学校成立后,确定校训为“牺牲精神,造福人群”,还谱写了校歌,这应该是中国第一首助产士之歌。学校成立之初,困难重重,没有现成的校舍,先租赁了灯市口的民房办学。经过杨崇瑞的多方协调,学校由北平市第一卫生事务所代为招收新生,借用贝满女子中学课堂举行入学考试,共录取本科学生10名,训练班学员10名,11月6日,学校正式开学,15日产科医院开诊。1931年,学校迁入新校舍,地址在交道口南大街84号一个王府宅邸和麒麟碑胡同6号,占地面积9亩之多。有三层新楼一座,另有6个院落,大小房屋117间,以及水塔一座。内有教学、病房、图书馆、礼堂、饭厅、学生宿舍、自修教室及学生疗养室等。学校及产院的环境清幽安静,学生和产妇都较舒适,按当时社会条件堪称完善了。

教职员合影(前排右一是杨崇瑞)

妇产医院病房

2 教学管理

第一助产学校成立后,杨崇瑞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方针:“本校使命为造就助产专门人才,担任产前、产时、产后、婴儿及幼童之卫生工作,而于教学方针之规定,尤须顾虑中国现社会之情形,以为进行之基点。本校学员均系高中出身,对于未来之社会,责任极重。而本校又抱‘牺牲精神,服务人群’为职志,则于学术增进,道德修养,工作能力等灌输而引导之,建树学员妇婴卫生的科学观念,培植学员创造前进的勇气,坚定学员为人类谋福利的志趣,供给学员在地方上实施妇婴卫生工作必要的实际知识与技能,使学员得于毕业后各发挥其长也[5]。

学生教材∶当时医学教材可共用,但助产专业教材缺乏。中国以前没有助产教育,自然也没有教材可参考。学校就聘请有多年教学和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来讲课,以其讲稿汇集成册,经学校教务会议修改、补充审定,并经讲课人同意后编辑成教材。教材的编纂为各省市相继举办的助产学校提供了蓝本。

招生与培养∶杨崇瑞主持制定了各项教学管理条例,其中《教育、卫生部第一助产学校章程》主要有以下规定:

①本校以造就助产人才、保障产妇婴儿之安全为宗旨。

②学校学制两年。

③本校学生以20岁以上,30岁以下之未婚女子品行端正,身体健全,曾在高中毕业,经入学考试及格者为合格。

④本校不收学费,制服自备,制服须遵照学校规定格式。

⑤学校开设课程包括国文、解剖生理学、细菌学、验尿术、产科学、育婴学、妇科学、产科病理学、药物学、饮食学、卫生学、护理学、急救术、皮肤科简要、临床讲义、社会学、各种实习和勤务。

⑥本校考试成绩以七十分为及格,如有一门科目不及格者不得毕业。

⑦毕业生由中央助产教育委员会发给毕业证书。

除本科教学外,第一助产学校附设短期助产士训练班

训练班开设的课程包括国文、解剖学、生理学、药物学、细菌学、产科学、验尿术、饮食学、产科病理学、妇科学、卫生学、社会学、皮肤科简要、临床讲义、各种实习和勤务。

第一助产学校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的综合培养。

课堂教学

学校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要独立接生30次,在校学习和学校产院实习结束后,基本助产知识和技术训练完毕,还要到北平市保婴卫生事务所、北平市第一卫生事务所和燕京大学清河乡村卫生实验区实习,目的是“能于城市及乡村卫生实验其所学,并使其明了助产士在公共卫生工作内所处之地位。”当时学校的实习基地除附设产院外,学校周围十几条胡同为实习地段,在地段内的孕妇保健检查、孕妇生产、产后护理、及新生儿护理都负责。一些女工多的工厂也多是学校的实习基地,厂校合作,对女工孕期和临产前进行保健和指导。

3 办学理念

第一助产学校强调助产教育的重要性,杨崇瑞从国家民族振兴和保护妇女生命权利的角度,阐明了第一助产学校的办学意义:

她首先提出,助产教育是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为谋增进民众健康,建树民生基础之主要事业。……公共卫生之目的,既为保障全民众之健康,是则生命之起源以迄死亡,均应有相当之健康维护,而尤当注重于生命起端之初。盖初生之婴儿,犹植物之萌芽,未经风霜,何堪残挫。苟不妥为维护,必易遭生命之摧残;且产妇临盆,多经危厄,苟不善行助产,亦难免因生育而亡身。”

第二,助产教育是维护妇女生命权利的必要途径,“助产教育为维护孕妇及婴儿健康之教育,为拯救无数妇女及婴儿生命之教育,亦为现代女子最重要而最合宜之一种职业教育。我国接生事业向操之于一般愚陋不堪,毫无学识之接生婆(俗称姥姥)之手,因而造成若是危害生命与健康之环境。我国妇女苟能多具有现代助产常识,或执此职业以服务社会,其贡献于妇女界及我民族前途者,必十倍于其他事业也[4]!”

如何培养合格的助产士是助产教育最基本的问题,杨崇瑞指出:“助产士必具之条件为二,即学与术是也,二者相辅而行,不可偏废。学生毕业后,在社会服务,固应以学术二字为先,尤要注意于职业道德,始能大有发展也。”后来,该校有教师总结一名合格的助产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健康的体格、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品格和合作的精神。

第一助产学校毕业生到社会上工作后,都深感在校学习受益终生,有学生曾经归纳了该校的特点:

①学生纪律化:学生在校注意纪律,讲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学生毕业后做事特别地认真,这是平时养成了的好习惯。

②学校家庭化:学生和师长相处,彷佛家庭一般,学生有错,师长很不客气地指导,大家也很快地接受,同学互助的精神也非常浓厚。

③工作敏捷了当。

④吃苦耐劳:在校时无论工作怎样累,大家的兴致都异样地浓厚[6]。

该校第一届本科班毕业生8人,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其中2名留校工作,其他毕业生任职于北平市公安局保婴事务所1名,北平市第一卫生事务所1名,南京汤山卫生实验区事务所1名,河北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1名,另有2名分别在北平公立和私立医院任助产士。

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合影

第一助产学校得到了国内外医务界人士的一致称颂。刘瑞恒代表卫生部夸奖该校“办理较有规模和经验,可以用作一个模范,并且将来希望别处依次成立,普及全国。”兰安生也认为该校“所实施之训育,已推而广之及于产前产后之诊查,处理可谓能扼要。举此一端而论此校,已足以与各国之任何助产学校争先媲美。而尤令人钦企者,乃其接生技术亦需要至最高程度。第一助产学校既臻如此境地,中央政府亟宜取为标准,以推行全国。诚能如是,则中国之助产教育不难与各国并驾齐驱[7]!

北平国立第一助产士学校从创立到1951年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1954年停办,前后历时25年,培养本科学生32届(一年两招)毕业生450多人,还有助产训练、助产特科、助产研究班、助产师资班等。历届毕业生均成为全国各地技术骨干和优秀的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在各自岗位上都起到重要作用。她们有的还担任院长和护校校长。杨崇瑞先生推进中国助产教育事业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世学习与怀念,正如冯玉祥将军后来为杨崇瑞所做诗歌中的词句:

“她的功劳真不小,不是图吃和图穿,

图的是树人强种大事业,

图的是百年大计,造育英才!”

附:1937年初,杨崇瑞受聘国际联盟妇幼卫生组专家,奉派考察欧亚十多个国家的妇幼卫生状况和助产教育,于当年11月回国,归国后立即参加抗日红十字会医疗队。1941年赴美国,再进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进修妇产科。1942年回国就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妇幼卫生组主任。1947年再赴加拿大、美国考察妇幼卫与人口关系。1948年受卫生部推荐,杨崇瑞被聘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妇幼卫生组副组长,在此期间她到欧洲许多国家考察和指导妇幼工作。1949年赴日内瓦开会,会后参观考察瑞士、芬兰、瑞典、丹麦、英国等国家。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杨崇瑞回国受到周恩来接见,出任中国卫生部第一任妇幼卫生司司长。

杨崇瑞1983年病逝,享年93岁,终生未嫁,将自己一生贡献给祖国妇幼卫生事业。

〔1〕严仁英.杨崇瑞博士诞辰百年纪念[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0:11.

〔2〕姜月平,隋爱慈,何冬丽,等.天津护士百年史研究初探[J].天津护理,2007,15(5):249-252.

〔3〕北京协和医学院档案室藏:杨崇瑞档案,第6页.

〔4〕国立第一助产学校编:第一助产学校年刊(1930年),第1卷,助产教育小史.

〔5〕国立第一助产学校编:第一助产学校年刊(1934年),第5卷,第4页.

〔6〕国立第一助产学校编:第一助产学校年刊(1935年),第6卷,第55页.

〔7〕国立第一助产学校编:第一助产学校年刊(1932年),第3卷,第2页.

(2014-08-28收稿)

G424

A

10.3969/j.issn.1006-9143.2014.06.006

1006-9143(2014)06-0484-04

王勇(1970-),男,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助产士助产学校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学校推介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助产士队伍亟待政策支持
40例无创分娩的助产体会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