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拳击击打技术技能的关键要素
——准度与力度

2014-06-05上海体育学院龙跃玉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4年4期
关键词:拳法拳手力度

● 上海体育学院 龙跃玉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那日苏

特种警察学院 康恩君

发展拳击击打技术技能的关键要素
——准度与力度

● 上海体育学院 龙跃玉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那日苏

特种警察学院 康恩君

拳击运动的核心魅力是在规则的指导下,通过同场对抗的相互攻防转换,展现“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其最终目标是以有效拳更多地击打到对手的得分部位。拳击击打技能共分为直、摆、勾3种拳法,头部及躯干2个有效部位,加上左右拳即构成12种击打形态;其最核心的标志就是击打准度与击打力度。

纵观现阶段我国拳击专业训练,发展击打准度主要是通过打手靶等方式进行;发展击打力度主要是通过发展胯、腰、腹核心力量,背部肌群、腰侧肌群、肩带肌群和手臂肌群力量,以及击打着力点的速度力量和击打硬度等进行,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在训练课的末端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两者的融合。本文试图探寻拳击运动员发展击打技术技能,尤其是掌握击打准度与力度的训练理念。

1 发展击打准度

1.1 发展击打准度难于击打力度

实现拳击击打技术的准度,除了技术动作规范外,其核心要素是充分调动机体的协同用力能力,以及肩带、腕臂等部位的轮匝肌,即固定肌肌群的主动性工作;而且,准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支配运动肌的神经系统的能力。总体来说,发展准度训练不像发展力度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并有着量化的方法、手段。发展该能力是以“静力性”和提高“瞬间反应的定位”练习效果最佳。击打技术技能本质是强力爆发式击打模式,因此,大多数拳手首先发展相应的肌肉群力量。力量素质的发展对击打准度虽然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和肌和固定肌的参与度,使得击打准度无法达到最大化。再者,由于控制准度最关键的支配肌肉群是以关节腔的轮匝肌为主,它不像其他骨骼肌有着明确的肌纤维走向,可采取向心工作或离心工作、等长收缩或等张收缩形式进行练习,因此,针对它的训练手段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发展击打准度是较难把握的环节。

1.2 发展击打准度优于击打力度

在拳击竞赛中,以有效拳击打到对手的前额、下颌部位,所产生的效果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别。拳法击打准确度“差值”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23%运动员认为的“准确击打”存在误差。也就是说,竞赛中教练员和运动员“认定”的准确击打,有接近1/4未达到预期落(力)点。由竞赛规则可知,“得点拳”的标准决定击打力点的准确性,它直接关乎击打的“力度”,决定击打是否“有效”,进而影响技战术的运用。也就是说,拳手之间击打力点准确性的差值几乎可以左右比赛的优劣程度。具体来说,发展击打准度对提高拳手击打技术技能直接体现在:一是增强机体对击打力点的主动性控制能力;二是有助于提高符合拳击运动特性的“穿透力”击打;三是最大化地发挥击打技术技能功效;四是保证击打的实际效果,因为力量再大,如果打不准,做的也是无用功。据此,更加凸显击打准度的地位和作用。

2 发展击打力度

2.1 m值是关键

拳击击打力度同样遵循F=ma定律。当拳手训练到高级阶段,再发展某个部位的速度、力量,其难度可想而知;那么,倡导改变相应的技术环节才是再提高的关键。根据王卫星教授的“核心力量”理念,充分发挥膈肌以下、臀胯以上的肢体力量,通过力的传导、叠加、合成而形成的拳法击打,不仅能改进技术结构,而且还能进一步促进m值的参与度,也就增加了击打力度的F值。根据拳击运动的特性,实践证明,形成拳法击打时动用的核心力量,其下端应扩展至大腿蹬伸的肌肉群,即实现击打技术时其发力的环节应是“起于根、转于腰、催于肩、达于稍”。起于根的本质,首先是脚下的支点蹬力;其次是大腿肌肉群的蹬伸。实践证明,该技术结构的完成是在同一节拍下实现的,对击打速度不仅不会构成影响,而且由于该技术促使身体整合发力,对联动地快速变换还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核心点在于,该击打技术结构的形成在原m值的基础上,再加入下肢的质量,也就最大化地增加了m值,从而进一步促进击打力度的增强。

2.2 a值是相对要素

根据F=ma定律,m值基本恒定,对a值进行剖析:a=(Vt-V0)/t。本标题以“相对要素”为导引,主要是根据物理学a值的计算;但如果拳法击打时存在“预摆”动作,则不能将此击打预兆时的负值叠加作为瞬时加速度。也就是说,科学的定理必须要与具体的实践相接轨,才能很好地诠释具体事物的本质属性,即:真理+实践=真实。“预摆”不仅不可能增大瞬时速度与初速度差Vt-Vo值,而且扩大了分母t,导致a值减小,从而造成击打效果的降低。

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是,在视野范围内探寻目标,当目标处于静止的状态下,较难发现;若目标一旦变为动态,发现该目标就易如反掌。阐述这种现象主要说明:拳击击打技术在竞赛中的主要特性是肌肉强力收缩的爆发式击打。依此,拳手在出拳启动瞬间的肌肉松紧度变化,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到击打力度,但可视作“延长了”启动时间,即明显降低了a值,从而影响到F值。所以,为了增强拳击击打技术技能,除了考量其他因素外,尽量减小或避免启动瞬间肌肉的明显“变化”,即尽量形成随着出拳再伴随肌肉的强力收缩,如同“推击式”打法。这也是拳手在训练中应把握的关键环节之一。

3 击打准度与击打力度的融合与时机把握

3.1 定位穿透力——击打准度与击打力度的融合

击打准度的主要控制肌肉群是以关节腔周围的轮匝肌为主的固定肌肌群,击打力度的主要工作肌肉群是身体各部位的骨骼肌,人体大部分高强度运动主要是以骨骼肌为主导的肌肉工作形式。作为拳法击打的固有模式,定位穿透力击打是指拳法击打到末端(击打点)在各部工作肌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击打目标的主动性控制、击打力点的延伸,即“击打有定位、力点有穿透”的深度击打。该模式不仅充分发挥骨骼肌的工作,而且还充分调动固定肌、中和肌的参与度,使得拳法击打既有准度又有力度。可以说,该模式较好地将拳法击打的竞技目的进行了诠释。它所反馈出来的信息就是,目标距离不等于击打距离。目标距离是指拳峰接触到击打点;击打距离是指拳峰击打的作用力穿透过击打面。拳法击打不同于物理学上的物体“着力”“碰撞”学说,因为人体是一个弹性体,只有当外力(击打力)作用到机体组织,才会使击打产生实际效果,才会形成符合拳击“得点拳”标准的击打。定位穿透力击打是拳击竞技创新的击打模式,它较好地将击打技术技能需求的准度与力度进行了融合。

3.2 发展击打准度应把握的时机

目前,在拳击击打技能训练中大多以击打力度为中心展开训练。当然,这是击打技能最直接、最根本的体现。但如果不考虑固定肌群的发展,只过度强调骨骼肌力量,就会造成参与击打的肌肉工作协同受阻。击打时肌肉工作的原理是:拳法运用强力爆发式击打,此刻神经系统所支配的原动肌、主动肌、次动肌等肌肉群均能达到极限收缩的工作状态;而本应同时参与工作的协同肌,特别是“固定肌肌群”,则在该运动模式的作用下几乎完全处于被动状态,造成引领击打准度目标的“辅助肌群”工作能动性降低,从而容易导致击打力点的准确性下降。由此说明, 训练中应将发展击打力度与击打准度的次序倒过来,即:先练准度再练力度,将对发展击打技术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3 发展击打力度应把握的时机

观察拳击专业训练可以看到,每次完整训练课结束前总会安排专项综合耐力或专项力量练习,然后进行身体放松恢复。作为单纯体能要求较高的竞技运动,该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作为以技术技能类、专项力量又要求极高的拳击项目,如果采取课末的专项力量训练就值得商榷了。我们知道,训练后的放松(恢复)较为理想的手段:一是牵拉;二是身体“加热”;三是心理放松;四是物理放松。拳击项目,所需求的恢复不仅仅是身体放松,还必须保持肌纤维弹性的放松及神经系统的恢复。也就是说,课末专项力量训练后的恢复,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不可能达到拳击专项的需求。因此,发展拳击击打力度的训练应尽量安排在课中实施。这样拳手通过各种专项技术的再练习,不仅可以达到积极恢复的目的,而且可以增强击打力度,促进其击打技术技能体系的建立。

总之,发展拳击击打技术技能应从击打定位、穿透力,以及科学训练时机着手,把握好其关键要素——击打准度与击打力度。

[1]龙跃玉,康恩君.解析国际拳联技术规则在中国拳击竞赛实践中的执裁[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4(3)

[2]王德新,谭化,吕岩.拳击比赛技战术信息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2)

[3]康恩君,龙跃玉.探究世界顶级拳击手运用核心力量形成击打技能[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4(1)

[4]王卫星.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陈养胜,朱东,陈浩,等.散打制胜技术之转身后蹬腿动作技术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2)

猜你喜欢

拳法拳手力度
加大电商帮扶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2016年昆仑决比赛拳法技术运用分析
拳击训练中易犯的10个错误
加大建设推进力度 确保按时建成达效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狗拳非遗难寻传
猜拳
英国拳手出道以来51场拳赛连败 被吊销执照
太极拳:自然性质的反映和再造
我国将加大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