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求索路上的远行
2014-06-04
知力记者
在第34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北京市第四中学(以下简称“北京四中”)的科技团队刻苦拼搏,勇夺佳绩,在市级决赛中共获得个人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并赢得了《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设立的“知力”创新团队奖。北京四中是北京市文化教育最为杰出的学校之一,而同学们在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的优秀成绩更让人惊叹!《知识就是力量》的记者们专程在大赛之后来到北京四中采访。
跟从师者,超越师者
我们就北京四中的科技教育情况采访了教学处副主任李雪梅老师。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了北京四中“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学生科技教育之中。
知力:本次青少年创新大赛北京四中有7位同学参赛,学校是怎样支持学生进行科技活动的?
李老师:北京四中在进行科技活动方面有完备而系统的体系和明确的目的,无论是参加北京市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式还是引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发展兴趣爱好的理念,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的选择需求。我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个人兴趣相关的学科和科技竞赛,在学习和竞争中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学校还会定期组织专家讲座和外出考察等活动,请知名学者为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在学校良好的科技学习氛围中,我们的同学非常热衷于课外学习、开拓创新。
受到众多同学喜爱的机器人比赛是四中的传统优势项目
知力:如此丰富的课外科技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学业有影响吗?
李老师:2005年,刘长铭校长提出多层次培养创新型人才,其中的科技能力培养也是分层次的。这个层次主要包括全校普及性科学教育、课余自主科学学习以及拔尖人才创新培养。我们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余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项目进行深入研究,而如果学生对某个专业的喜爱达到痴迷的程度,我们就会用拔尖人才的标准和方案培养他。我们没有太多担心学生的课内学业,实际上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全优+特长”,也就是他们都是在课内成绩全优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兴趣扩展,或者说,对于我们的科技特长生来说,学业并非负担。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实验师赵显峰给学生们做辅导
知力:您提到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李老师: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力图用教师的魅力和能力来影响学生,实现学生与老师一起成长。北京四中全校师生都处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在学习方法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突破。比如在某些方面,我们的同学可能会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前进,到最后比老师挖掘得更加深入。这正体现了刘长铭校长倡导的办学理念,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学会学习、学会做学问。
创新之路:随处都有闪光
采访当天,参加创新大赛的同学,向记者介绍了参赛项目和参赛过程中的感想。交流中,我们深深感到这些同学目光之敏锐和思想之开阔,他们准确地抓住了那些日常生活中有待开发的领域、方向,或是为最细小的角落增添科学的光芒。
高一年级 刘梦琪
我参加这次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项目是《老年人家庭健康服务需求分析及智能化产品设计》。这个项目受到了很多专家、嘉宾、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认为我的项目出发点比较新奇,有创意。这些肯定让我很高兴很感激。我选择了社会养老这样一个热点话题,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关心这个方面,我就会觉得我的付出有意义。
高三年级 周紫睿
这次比赛我的作品是《论北京地铁的拥堵现状及解决方案》。参加这次比赛,在与专家和参赛选手还有公众的交流中我收获了很多,例如我提出的解决方案,有很多专家、老师和同台竞赛的选手都给出了更好的发展建议,帮助我完善了早期的设计。与专家的交流拓宽了我的理念和思路,一开始我的研究是围绕着地铁站台的改造和设计展开的,然而专家的建议令我朝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方向来思考。可以说,这次参赛的每一天都让我获益良多。
高二年级 童梓轩
我选择了一个生物化学方面的题目作为研究对象,名字叫《兔腿肌制备高纯度诊断用乳酸脱氢酶方法的探究及优化》。我觉得我参加比赛的收获非常单纯,就是获得了用科学思维思考的经验,或者说是锻炼了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学会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保证实验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我在高一的时候参加了北京市“翱翔计划”,这个计划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来做研究性学习。我喜欢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所以选择了这个题目展开研究,今后我也会继续我的课题研究,还可能会在生化领域展开我今后的学业和事业。
比赛进行到第三天时,北京四中的施则威同学已经奔赴国外参加其他科学比赛,因此我们很遗憾没有采访到他。图为施则威正在仔细聆听专家对他“自动玄关帘”项目的点评
初三年级 张桓瑜
我和其他两所学校的两名同学共同进行一个行为与社会科学方面的课题,题目是《中学生科学自主选择零食理念的提出及实现》。我们观察到每天下午同学们都会一窝蜂地去买零食,在选择零食上也非常随意,这可能会导致同学们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所以我们提出对中学生选择零食进行科学统计,并希望在此基础上向同学们提出选择零食的建议。最后我们团队编写出一款专门针对中学生喜爱零食的APP程序,能够告诉同学们摄入的营养、能量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超标。现在我们已经把程序涵盖的零食种类拓展到了50多种,也让越来越多的同学使用我们的软件,这些成果让我们更有信心继续前进。
高一年级 贾思然
我的项目标题是《稀土改性富铁空心微珠及其反射降温吸波涂层应用研究》,这是一个物理方面的选题。由于北京四中参加了北京市“中学生英才计划”,所以有的学生有机会直接进入大学,与教授讨论一些科学问题,参与他们的研究课题,甚至可以在教授的指导下亲自实施实验项目。我参与了这个计划,跟随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学习,他管理着一个稀土实验室,因此在经过讨论之后,我选择了现在这个课题进行深入学习。由于我们的研究过程基本靠自主自理,没有太多学校老师的帮助,所以我的自学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高一年级 潘乃延
我的项目是《一种带漏网的污水安全井盖》。前几年夏天,北京遭遇大雨,有人在汽车熄火后下车推车却掉进井里,类似的事情在长沙也发生过,所以我认为应当有措施或发明来杜绝这种惨剧的发生,让人与井盖都有安全的防护。专家认为我的发明虽简单,却很实用,井盖丢失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但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做一些改变。也有专家对我的发明提出建议,认为我需要将这种井盖推广出去,或者借几口井试验,看看安全井盖的实际功效如何。经过这次参赛,我看清了自己的兴趣方向和学习方向,在与其他同学的互动互助中我还懂得了团队协作、互相支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