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叫自己“天罡星”

2014-06-03娇滢

铁军 2014年6期
关键词:驻训

娇滢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在帐篷里唱这首筷子兄弟《父亲》的指导员金涛,眼睛湿润了。他说,这首歌原想在自己的婚礼上唱给父亲听,但在驻训场上唱这首歌,是想表达对远方父亲的思念。

乡音亲情

采访1985年出生的指导员金涛,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一口纯正的东北口音,他在辽宁鞍山长大,尽管后来在南京、西安、广州、上海、汕头等地上学和工作,但乡音难改、亲情难舍。金涛说,张学良、吕正操都是辽宁鞍山人。我记得张学良在90多岁接受媒体采访时,依然讲自己的家乡话,那一刻,我对老人家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不改乡音的金涛觉得,无论自己身在何方,都要用这种方式去铭记养育他的黑土地。

在那块热土上,留下了他儿时太多的记忆。走过孩提时代,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与爸爸、妈妈散步时灾难的突然降临,一块玻璃从路边居民楼上坠落。听到高空打碎玻璃的声音,周围的人都本能地躲闪,而金涛的爸爸、妈妈却同时用自己的身体迅速把他挡在了下面。尽管碎片是在他们附近坠地,没有伤到他们,但那惊险的一幕却永远留在了金涛的记忆中,他说碎玻璃的锋利可致命,但他的父母却把危险留给了自己,这件事让他感受到父母之爱,也让他学会了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责任感。

全副武装、腰身挺拔的金涛站在我的面前,不仅是他1.83米的身材高大,更主要的是他的精气神儿,他的手型总是保持着站军姿的样子贴在裤缝上,他的发型是绝对标准的“锅盖头”。就为了这军姿,他说自己甚至养成了不枕枕头的睡觉习惯。

坚强的背后,我也看到过金涛的泪水,泪水中饱含着他对2010年病逝的爷爷的思念。在金涛的钱包里,我看到了他珍藏着爷爷的照片。在读军校和工作的7年里,他与爷爷见过不到10次面,而且每次都是来去匆匆。爷爷用同仁堂“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店训告诫他,做人做事要无愧对天。金涛说,他一生的愧疚就是对亲人的照顾是那样的少,但每当他看到身边比自己还小的战友默默承受亲人离世的痛苦却仍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的那种敬业,看到每天一起摸爬滚打的兄弟们苦中作乐的那种执著,他说,哪怕自己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一句话的鼓励、一个眼神的安慰,抑或是一个拥抱的温暖,他都会倾心尽力。

战友情深

在驻训的宿营地,金涛给我讲述了他的兵黄浩的事情。去年在贵阳驻训,黄浩的奶奶病逝了。今年在青海驻训,他的爷爷又病逝了。但驻训到了最关键的阶段,黄浩没对任何人提及,他只是希望在驻训结束时,能以优异的成绩告慰爷爷、奶奶的在天之灵。

本想在当兵8年的艰苦训练中实现自己的心愿,那就是作为一名号手,亲手发射一枚导弹,检验自己刻苦训练的成果,也能在烈焰升空之际,让自己的军旅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事与愿违,抽点结果,连备份弹都没抽到。在抽点仪式结束后,面对自己心爱的发射车,在没有人的车库里,黄浩以标准的军姿,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

金涛说,看到黄浩转向自己的发射车敬军礼的那一刹那,他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在实弹发射的那一天,我选择了黄浩所在的阵地。当烈焰腾空的那一刻,我们一起向烈焰划过的长空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那个军礼与那个阵地上的全体官兵让我终生难忘。我没见过金涛抽烟,但看到战友递过来的仅有的几根红双喜,他说,“这烟要抽!”

荒漠戈壁,黄沙漫天,他们风餐露宿,每天就着风沙吃盒饭;大雨如注,他们常常浑身湿透;骄阳似火,他们顶着烈日坚守在阵地上;蚊虫叮咬,野狼夜袭,都没有让他们退缩过。在导弹升空的那一刻,他们的一切付出、一切忍耐、一切的一切,都包含在了划过天际的白色弹道里,因为火箭兵心中最神圣的就是千人一弹的发射成功,这是军人的尊严,也是军人的荣耀,更是守护国家安全的利剑。

金涛说得最多的就是他的兵。他说职位带来的不是威严,威信来自行动,行动胜过说教,而比行动更重要的是,他要让自己的兵有思想,而思想需要正确的引导,更需要自身知识的储备和积累。所以,在他的嘴里,东西方战略文化、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都不再是回避的问题,而是围绕这些战略问题进行深度解读。小小指导员带着一群80后、90后的年轻人也在思考大棋局。他把中菲黄岩岛这一热点问题带进了阵地文化,他用一个棋盘就把这个问题讲得清清楚楚。

金涛把三十六天罡星也作为一种阵地文化,他自己选择的是“天罡星”,他告诉我,“天罡星”就是北极星。每个战士也都有自己的星位,并做成了腰牌,还系上了红绸。在漆黑的夜晚,他们汇聚成颗颗耀眼的星星,守望着祖国的夜空。天边这些闪亮的星星,把清冷的夜空装点成了一个星光璀璨的月夜,这美丽不仅属于他们,也属于整个宇宙。

金涛的座右铭是:“军官的最高荣誉不是凯旋时的载誉而归,而是把他的士兵都活着从战场上带回来”,“生命的质量不在于呼吸的次数,而在于那些每每回想起来就注定会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日子。我们会将一起摸爬滚打、共同奋斗的兄弟铭记在心,会将这段热血燃烧、激情澎湃的青春岁月铭记在心。无论,我们身在何方。”

军营追梦

选择考军校,对于深爱金涛的父母有些难以接受。他说,尽管父亲是亲自送他走进解放军理工大学的校园,但他明白在军营长大成材,依旧要靠独立和自立。走进军校,不仅是军旅生涯的开始,更是站在了人生新的起点上。

金涛自己坚定执著地选择了军校,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1997年,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随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去了朝鲜平壤21天,他还记得当年自己跳的《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的舞蹈,一向不苟言笑、正襟危坐的他,在边跳边唱的瞬间,让我看到了他身上当年那孩子般的快乐神情。

金涛说,当时虽然朝韩相互憎恨,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理念,那就是不管谁统一了谁,朝鲜半岛都是要统一的。这个理念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更让金涛难以忘怀的还有入朝参战的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的那个展厅,保家卫国,这是血性男儿的梦想和追求,寻梦军营、报效国家的愿望就这样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生了根。

2000年,读初二的金涛,在辽宁省小作家协会的组织下,他又去了15天的莫斯科。他说记忆中的克里姆林宫像童话一般,站在莫斯科红场,他能想象得出,苏联红军在红场阅兵后直接奔赴前线的场景。

金涛对国家、荣誉和责任的深层次理解,源于2007年他与美国西点军校学员的交流。他从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现代战争中发现,美军提出的作战理念,会在未来几年内实践,战后还在不断总结和完善这些理论,而且它会把自己最先进的武器和作战理念通过各种媒体向全世界公开,这些他都是在美国防部网站看到的,当时他不理解美军为什么这么自信,但后来他渐渐明白他们的自信源自他们保持着领先世界任何一支军队15至20年的绝对优势,同时,这也是一种战略威慑,他们想吓倒对手,让对手放弃抵抗意志,打乱对手的发展步伐,让其盲目跟随其后,或忙于思考如何应对。

从小学去朝鲜到中学去俄罗斯再到大学与美国军人的面对面交流,在比较中,金涛学会了思考,也在思考中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我看到金涛作为“四会”教员比武的讲稿——《感悟中国震撼,坚定理想信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举旗人》,他在课中解开的是对世界而言中国的发展之“谜”。他讲述了为什么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如此充满了勃勃生机,以及今天的中国为什么能够如此自信、独领风骚,并把“中国奇迹”、“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模式”、“中国震撼”等字眼光耀全球。

他在讲稿的结尾处写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应该且能够做什么?一百七十年来,中国社会从未像现在这样,认清自己的路向。所以我们不能止步于抱怨,尽管抱怨本身无可厚非;我们也不能沉溺于低俗,尽管低俗是最起码的权利,我们理应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为了成就更好的中国。我们在一起,就像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就像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因为我们知道,唯有点亮自己,才有个体美好前程;唯有簇拥在一起,才能照亮国家的未来。”

在我的眼里,27岁的指导员金涛很深刻,他说自己的行动力就是凝聚力;在我的眼前,他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也有细腻丰富的情感。黄浩说,指导员知道我们所有人的心愿,他为了我们每个人的愿望而努力。我相信,因为金涛在军营追寻着自己儿时的梦想,所以,他最懂得梦想成真的快乐。

祝愿金涛永远是他的战友们心中那颗最亮的北极星——照亮自己前行的路,也为他的兵指明前进的方向。

(责任编辑 束华静)

猜你喜欢

驻训
密闭驻训环境下新兵应激反应变化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高原人员肠屏障损伤评估及其与维生素D、IGF-1和IL-6的相关性
高原驻训部队官兵心理问题剖析及对策
某部野外驻训卫勤保障工作的几点体会
武警8670 部队扎实做好驻训部队药材保障
兵行『百里蚊区』 新疆军区某边防团野外驻训纪实
高原驻训不同时间官兵睡眠状况的特点
1起部队野外驻训桶装水微生物污染事件的调查
野外驻训综合身心干预平台的构建
高原驻训部队健康状况分析及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