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

2014-06-02魏新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贝沙坦蛋白尿肾小球

魏新平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严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该疾病的主要特点为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产生的肾小球硬化。随着疾病进展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因此在疾病早期给予患者有效彻底治疗对于延缓肾脏损伤、肾功能衰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临床研究显示,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在糖尿病患者疾病的监测中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控制尿白蛋白排泄能够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进程, 预防疾病进一步恶化。厄贝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 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 为对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对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早期糖尿肾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至少有3次尿蛋白定性检查结果为阳性, 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蛋白尿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其中, 观察组为45例, 男23例, 女22例, 患者年龄为43~75岁, 平均年龄(60.39±5.28)岁, 患者病程为1~10年, 平均病程(4.63±2.18)年;参考组患者为45例,男24例, 女21例, 患者年龄为42~76岁, 平均年龄(61.25±5.17)岁, 患者病程为1.2~9.3年, 平均病程(5.03±2.17)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运动治疗、低钠饮食治疗等,患者均采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对于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给予降血脂药物, 保证患者空腹状态下血糖≤7.0mmol/L,餐后2 h血糖≤10.0mmol/L。两组患者均采用厄贝沙坦(生产公司: 扬子江药业集团北京海燕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016)治疗, 观察组每次300mg, 1次/d, 参考组患者每次150mg, 1次/d, 两组患者接受为期3个月治疗后, 对患者各指标进行观察, 治疗期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舒张压 (DBP)、收缩压 (SBP)、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钾(K+)及血尿素氮(BUN)含量进行观察比较, 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较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压均出现一定程度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与参考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相较治疗前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 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肌酐及血血尿素氮均无明显变化(P>0.05), 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各观察指标变化(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各观察指标变化( )

组别(n) 时间 DBP(mmHg) SBP (mmHg) Scr(mmol/L) UAER (μg/min) K+(mmol/L) BUN(mmol/L)观察组(45) 治疗前 85±6.4 145±14.2 97±13.6 210±26 4.6±0.7 6.4±1.9治疗后 3 个月 77±4.3 123±13.2 101±8.9 103±14 4.9±0.8 6.9±1.5参考组(45) 治疗前 84±5.9 145±13.9 95±14.6 211±24 4.6±0.6 6.5±1.4治疗后 3 个月 79±5.6 124±14.1 98±14.5 139±22 4.7±0.7 6.8±1.5

2.2 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出现1例头痛、3例干咳,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 参考组患者治疗中出现3例干咳,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 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进展可导致肾衰竭, 从而造成患者死亡, 因此尽早诊断及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然而临床研究显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疾病的发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2], 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活性因子,能够导致肾小球出血小动脉的收缩, 从而引起肾小球囊内高跨膜压, 出现肾小球高滤过导致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而血管紧张素Ⅱ作为促生长因子, 能够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肥大增生, 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纤维细胞增生, 出现胶原蛋白合成, 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的出现。报道显示尿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导致尿蛋白的机制: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屏障机制出现障碍,内跨毛细血管压力过高, 从而导致电荷改变及滤孔改变, 而在尿白蛋白的产生中, 足突细胞功能及数量均有明显改变,引起尿白蛋白的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中, 蛋白尿亦可促进细胞外基质积聚, 加速肾间质中炎症细胞浸润, 促进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 致使肾脏受到较大损伤[3]。

传统临床治疗中认为, 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蛋白尿时,病情基本不可逆转,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认识不断增加, 近年来临床实践显示, 通过有效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能够被抑制, 疾病延缓最终导致逆转, 而在对动物进行研究中亦发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延缓肾脏纤维化的进展, 从而减少肾脏损伤的发生, 促进患者康复。厄贝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 能够抑制AngⅠ转化为AngⅡ, 特异性的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 通过选择性的对AT1受体及AngⅡ结合, 从而抑制醛固酮释放及血管收缩, 产生良好的降压作用, 而药物在发挥作用时, 不会对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其他激素受体等亦不会对钠平衡及血压调节离子通道产生作用。药物进入人体后, 能够被机体快速吸收, 生物利用度在60%~80%, 同时不会受到食物的影响, 药物可通过氧化或葡萄糖醛酸化代谢,其代谢物经肾脏及胆道排泄, 不会对机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有临床报道显示, 在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患者中, 白细胞介素、C反应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纤维蛋白原等均出现明显升高, 而通过厄贝沙坦能够有效抑制上述因素的水平。AT1受体拮抗剂在受体水平上能够对血管紧张素Ⅱ进行彻底阻断,同时能够避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因非特异性抑制造成的不良反应。有研究显示厄贝沙坦300mg在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率, 从而对肾脏形成较好保护, 避免其疾病进展为恶性肾脏疾病,同时药物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提高了临床治愈率。药物在治疗过程中, 可导致心动过速、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严重影响患者康复, 同时患者耐受性较差, 因此在临床治疗时, 要严格控制药物使用剂量, 在治疗过程中将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表现告知患者,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 立即给予洗胃、催吐、支持疗法等治疗, 避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本次研究中, 通过给予两组患者不同剂量的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 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 其中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血压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 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 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 大、小剂量的厄贝沙坦对患者血压等影响无明显差异, 然而常规剂量的厄贝沙坦在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时不能够实现最大的降尿蛋白效果, 仍然需要较大剂量的厄贝沙坦来减少尿白蛋白排泄, 从而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延缓肾脏伤害及肾脏衰竭的发生, 促进患者康复。

[1]梁社生, 王礼文, 冯学山.厄贝沙坦与通心络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2006, 29(11):22-23, 26.

[2]高苹, 贾汝汉, 王学玉.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kB的调节.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2, 18(5):364-368.

[3]孙宁玲.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及地位.中华医学杂志, 2005, 85(25):1732-1733.

猜你喜欢

贝沙坦蛋白尿肾小球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