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短角球战术研究
2014-06-01陈朝霞
陈朝霞,吴 熙
浅谈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短角球战术研究
陈朝霞1,吴 熙2
短角球是曲棍球比赛中最有效的得分手段,它具有破门速度短、配合方式灵活、防守难度大等特点,一个球队短角球成功率的高低是该队能否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很多大赛、重要比赛的结果也是由短角球的成功率来决定的,因此各国球队都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通过对中国队在重大比赛中短角球战术的技术统计,比较在相同赛事中中国女曲与其他参赛队之间短角球的进攻和防守,中国女曲在各大赛中短角球的进攻和防守做出比较分析,揭示短角球战术在中国女曲中的重要性,找出中国女曲与世界强队之间在短角球战术上的差距和不足,并试图揭示中国女曲短角球成功率与比赛结果间的关系。最后针对分析结果,对中国女曲提出意见和建议。
女子曲棍球;短角球;发展趋势
短角球是攻守双方队员在射门弧内进行攻门和防守的一种技战术配合,在现代曲棍球运动中,短角球的进球数约占总进球数的50%左右,世界强队的罚球成功率更在20%以上。各类统计数据表明,短角球是曲棍球比赛中最有效的得分手段,它具有破门速度短、配合方式灵活、防守难度大等特点,一个球队短角球成功率的高低是该队能否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很多大赛、重要比赛的结果也是由短角球的成功率来决定的,因此各国球队都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
自1999年金昶伯教练入主中国女曲以来,除了训练队员们拥有过硬的身体素质以外,对队员们进行国际上先进的技战术培养也成为他执教中国女曲的重点,特别是对短角球技术的训练成为了他的训练重点,在金昶伯教练带队之初,它曾经成为中国女曲的破门利器,创造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2000年,中国女曲首次冲进奥运会,并获得第五名;2002年,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世界女子曲棍球冠军杯赛冠军,女子曲棍球世界杯上获得第3名,并在接下来的亚运会上击败老牌劲旅韩国队,首次取得亚运会冠军;2004年,中国女曲再次冲击奥运会,虽然不是很成功,不过还是比上一届有所进步,并取得了第4名;2006年,在荷兰举行的女曲冠军杯比赛中发挥出色,一路闯入决赛,最终取得亚军,并在同年再次获得亚运会冠军。2008年更是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第2名的好成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比赛使对手对中国女曲的短角球战术运用更加了解,使得中国在国际比赛中的成绩下滑较快,这一点在2004-2006年间体现得特别明显,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和德国队的半决赛中,中国队曾经得到多个短角球,但是却一个也没有把握住,最终被德国队逼入点球大战,失去了晋级决赛的资格,而在2006年的世界杯中,中国女曲只拿到第10名,是历史最差成绩,这也和中国队短角球在比赛中命中率太低密不可分。
通过对2008年中国队在世界杯、世界冠军杯、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短角球战术的技术统计,比较在相同赛事中中国女曲与其他参赛队之间短角球的进攻和防守,并对2008年中国女曲在各大赛中短角球的进攻和防守做出比较分析,揭示短角球战术在中国女曲中的重要性,找出中国女曲与世界强队之间在短角球战术上的差距和不足,并试图揭示中国女曲短角球成功率与比赛结果间的关系。最后针对分析结果,对中国女曲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于女子曲棍球的研究,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女子曲棍球”为关键词检索1979~2008年的文章,检索结果是98条,而涉及曲棍球训练方面的研究文章只有22篇。可见,对女子曲棍球这一新兴项目的关注研究还是十分贫瘠。以“曲棍球技战术”为主题,检索到的文章有13篇;以“女子曲棍球技战术”为主题,检索到的文章仅仅只有5篇。
在检索到的这5篇文章中,其中,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的胡奇等在1994年通过《曲棍球赛场技战术的计算机分析系统》指出运用计算机对曲棍球比赛赛场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和打印处理结果,将会为曲棍球科学训练和比赛提供辅助手段及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填补了曲棍球赛场计算机分析统计的空白。
王光明、陈朝霞在2003年发表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的《中国女子曲棍球短角球成功率及技战术分析》一文,通过分析中国女子曲棍球对短角球技战术的运用,认为曲棍球短角球技术“发球、停球、拨球、击球”四要素中,第一击射是关键,任何战术配合都是建立在第一击射的基础上,并指出战术配合的创新和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2007年,于海傲通过《对曲棍球比赛中无球队员跑位的分析》一文,对曲棍球比赛中一项重要的技战术——无球跑位,从其方式和目的、重要性、关键作用及要求四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对无球跑位这一技战术在实践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2008年崔英彪在《曲棍球比赛节奏的应用分析》一文中,对曲棍球技战术中节奏的应用和进攻、防守中节奏的变化形式做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指出适时、合理、准确地运用比赛节奏的变化是灵活运用战术的关键,只要不断合理的变化节奏,才能够在激烈的比赛对抗的比赛中争取主动,充分发挥本队的技战术,充分发挥本队的技战术水平,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唯一一篇于2008年由孟宪飞发表在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上的《北京奥运会中国女子曲棍球实现突破的研究》一文,也没有具体分析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在技战术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只是从宏观上分析了中国女曲的表现、突破及努力方向。
《世界男子曲棍球战术发展走势——第八届男子曲棍球世界杯赛考察分析》一文是杜兆才于1996年针对第八届男子曲棍球世界杯赛中的各队的战术运用及表现做出的分析研究,并总结了世界男子曲棍球战术的发展走势,将朝着快速、灵活多变、全攻全守、战术配合高质化方向发展。
综上可见,国内外对于女子曲棍球技战术研究的文章十分有限,更谈不上对中国女子曲棍球短角球技战术发展趋势的研究。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的短角球战术应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各类相关学术书籍,同时检索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Sport Discus、Baidu、Google等网络数据平台,查找与研究相关的各类资料,为本文的论述提供理论依据。
1.2.2 数理分析法 笔者从1996~2008年一直在国家队训练和比赛,在这期间参加了2000年、2004年、2008年奥运会以及世界冠军杯、世界杯和亚运会。与科研人员长期合作,共同收集了2004~2008年世界大赛女曲比赛中前6名女子曲棍球队短角球战术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对这4年间中国女曲在女曲世界大赛比赛中的短角球战术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与其他队伍的短角球战术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1.2.3 逻辑分析法 对整理出的相关数据进行逻辑处理并归纳分析,系统的总结出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在短角球战术上的发展态势。
1.2.4 录像观察法(见后附录) 国家队要参加一系列大赛,对对手要了解和分析,所以科研人员随队参加比赛,在比赛现场利用DARTFISH团队分析软件直接采集和分析,重要影像资料直接入库。资料的保存很完整,通过观看中国女曲在2005-2008年世界杯、冠军杯、奥运会等国际比赛中的录像,结合4年间的短角球战术统计数据,分析短角球在中国女曲进攻中的地位和比重,并找出中国女曲短角球战术的优点和不足。附件后面所有表中的数据,通过观看录像提取相关数据。
2 分析与讨论
2.1 2008年中国女曲的短角球进攻分析
2.1.1 2008年世界冠军杯中国女曲短角球进攻分析
表1 2008年世界女子曲棍球冠军杯短角球进攻统计
2008年的冠军杯是中国在沉寂近1年以后参加的比赛,在本次比赛中,中国队共实施短角球29个,其中拉射16个、一打3个、二打1个、二扫1个、垫射3个、失误5个,短角球进球数为4个,成功率为13.79%,进球的战术为拉射进球2个,一打和垫射分别进球1个,占总进球数的44.4%。与其他队相比,中国队共实施短角球19个,其中拉射8个、一打5个、二打1个、二扫1个、垫射2个、失误2个,短角球进球数为4个,成功率为21.05%,进球的战术为拉射进球2个,一打进球2个,占总进球数的30.8%。德国队共实施短角球16个,其中拉射4个、一打5个、二打1个、二拉1个、二扫1个、垫射1个、失误2个,短角球进球数为1个,成功率为6.25%,进球的战术为一打战术,占总进球数的11.1%。荷兰队共实施短角球33个,其中拉射3个、一打14个、二打1个、二拉2个、三拉2个、垫射7个、失误4个,短角球进球数为4个,成功率为12.12%,进球的战术为一打进球2个,垫射进球2个,占总进球数的40%。
在本届冠军杯上,中国队的短角球进攻数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其成功率却不高,仅为13.79%,4个短角球进球全是通过强攻战术得分,从短角球进球数在总进球数中所占的比例来看仍然偏大。本届杯赛中国队只获得第四名,很大程度上与短角球的低成功率有着之直接的联系。在破门方式上,对短角球仍有一定的依赖性。
2.1.2 2008年奥运会中国女曲短角球进攻分析
表2 2008年奥运会短角球进攻统计
在2008奥运会上,中国女曲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在小组赛中力胜韩国,逼平澳大利亚,以净胜球优势小组出线,在半决赛中再遇老对手德国队,在两度落后的情况下,最终以3:2挺进决赛,在决赛中,中国队以0:2负于世界排名第一的荷兰队。
表3 2008年奥运会短角球进攻统计
从上表得到,中国队在奥运会中共得到短角球24个,强攻战术21个,配合战术2个,失误1个,其中拉射15个、一打3个、二打1个、近角垫射4个,进球数为1个,成功率为4.17%,短角球进球数占总进球数的5.8%,强攻战术占短角球总数的87.5%,配合战术占总数的8.33%。荷兰队共得到短角球40个,强攻战术34个,配合战术6个,其中拉射19个、一打6个、二打7个、二拉4个、三拉2个,进球数为14个,成功率为35%,短角球进球数占总进球数的71.4%,强攻战术占短角球总数的85%,配合战术占总数的15%。阿根廷队共得到短角球29个,强攻战术25个,配合战术4个,其中拉射13个、二打4个、二拉8个、近角垫射4个,进球数为7个,成功率为24.14%,短角球进球数占总进球数的38.9%,强攻战术占短角球总数的86.21%,配合战术占总数的13.79%。德国队共得到短角球27个,强攻战术23个,配合战术2个,失误2个,其中拉射14个、二打4个、二拉3个、三拉2个、二扫2个,进球数为7个,成功率为22.22%,短角球进球数占总进球数的40%,强攻战术占短角球总数的85.19%,配合战术占总数的7.41%。
纵观奥运会7场比赛,中国的短角球成功率是历年大赛中最低的一次,仅为4%,成功实施的短角球数也比以往的比赛更少,而荷兰队的短角球成功率几乎是中国队的10倍,从短角球的战术分类来看,中国队与荷兰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队的短角球仍然集中于拉射,二拉、三拉和二扫战术没有实施,反观荷兰队,其战术的多样性和高效性正是中国队所欠缺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女子曲棍球战术已发展为“全攻全守型”的今天,整体进攻战术的多变性、突发性和准确性是一个球队能否制胜的关键,整体进攻战术应灵活多样,对比赛节奏的控制应合理、有效,全队的整体打法应有创造性,如此才能保证强劲的攻击力;而在短角球战术上应寻求多变,使对手对本队的短角球罚球方式和进攻方式难以预测,才能造成有威胁、成功率高的进球。
中国队在整体战术和短角球战术运用上的不足之处正在这里,从表1与表3我们可以看到,在上一个奥运周期中,除奥运会外,中国队在破门上大量的依赖于短角球,短角球的运用绝大部分是强攻战术,这使得中国队在进行短角球进攻时战术相对单一,战术意图的可预测性大,成功率受到影响。
在整体的技战术分配上,短角球的主体地位很明显,队员对于其他的战术的运用不够,容易对短角球产生依赖性,从而使短角球从影响得分的因素之一变为决定性因素,这对于整个球队技战术的整体运用是不利的,同时容易使对手在相对单一的战术中找到突破口。
2.2 2008年中国女曲的短角球防守分析
表4 2005-2008年世界女子曲棍球主要队伍短角球分类防守统计
2005~2008年期间,中国队在国际比赛中共防守短角球91次,失球数为14个,失球率为15.4%,强攻失球数为9个,配合失球数为5个。与其他队相比,荷兰队共防守短角球39次,失球数为3个,失球率为7.7%,强攻失球数为2个,配合失球数为1个。阿根廷队共防守短角球36次,失球数为9个,失球率为25%,强攻失球数为3个,配合失球数为6个。澳大利亚队共防守短角球113次,失球数为11个,失球率为9.7%,强攻失球数为6个,配合失球数为5个。中德国队共防守短角球81次,失球数为13个,失球率为16%,强攻失球数为11个,配合失球数为2个。
总结2005~2008年,中国队对于短角球的防守上仍处在世界强队的中下水平,防守水平起伏很大。总的短角球防守数达到了91个,失球数为所有队伍中最多,达到了14个,其中有9个进球为强攻,5个为配合战术。与荷兰队相比,短角球的防守数是荷兰队的两倍,失球数更达到4倍之多。
从上表可以很清楚的看到,(1)中国队对于控制造成短角球罚球的犯规上能力还不够好,正是犯规控制能力的不足造成了短角球罚球数量的上升。(2)中国队对于短角球强攻战术的防守能力还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曲棍球运动开展时间晚、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底子薄、运动员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参加大型高水平比赛的经验少等因素的制约,使得中国的女曲运动员的各种技战术能力并未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常常在大赛中出现“顾此失彼”、“捡了这头丢了那头”的状况,比赛名次的大幅波动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短角球进攻方式 (1)在短角球进攻的战术分配上还不够均衡;战术多偏重于强攻战术,效果并不好,没有达到预期想要的结果。配合战术的使用数量很少,同时强攻战术的变化也不够多,在第1种战术达不到效果后,第2种战术没有及时跟上变化,这使得整个队伍的短角球进攻战术变得相对单一,突发性和多变性不够,进攻的可预测性增加,降低了短角球进攻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2)短角球射门技术的运用不够合理;对于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什么技术缺乏准确有效的判断,难做到简单实用,事半功倍。中国队短角球的射门的次数并不少,但是成功率不高,主要在于射门的技术动作单一,缺乏变化,在射门时应该根据场上的情况来灵活运用推球、扫球、击球、传垫、补射等技术,提高射门的突发性、创造性。
(3)战术意识不够,队友之间的进攻配合不够默契;使得短角球战术的多变性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了短角球的命中率。
3.1.2 短角球防守方式 (1)在对造成短角球防守的犯规上,控制力度还不够,从中国队所防守的短角球数量上说明了这一点,减少不必要的犯规、提高个人技术、增强防守意识都是作用于造成短角球判罚的重要因素,要想降低队伍在短角球上的失球率,首先就是要从“源头”上降低短角球出现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世界排名第一的荷兰队就表现出色,在各种比赛中,荷兰队的短角球防守数量都较其他队少,这就首先能减少短角球破门的危险性。
(2)是在防守的方式上,中国队的防守方式多集中在2-2防守上,中国队对此种防守的掌握也较好,但使用形式相对单一的防守来应对多变、快速、凌厉的短角球进攻显然显得力有不逮,如何熟练掌握多种防守方式,如何在队友间建立默契的防守与补防,如何在两种或多种防守方式间进行快速转换是今后中国女曲应在短角球防守训练上的重点。
(3)中国队短角球防守数量大,失球率高都说明了中国女曲队员的个人技术和战术意识的不足,个人技术的不成熟造成了短角球数量的增多,战术意识跟不上使得中国女曲的短角球失球率在各队中相对居高不下。
3.1.3 影响中国女曲短角球攻防方式的因素
(1)主动性训练的意识。通过笔者在四川队和国家队训练及教学,所了解:中国女曲国家队队员都不是一开始就进行曲棍球专业训练,都是从其他的项目“半路出家”,中国女曲队员的选材多来自于田径、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运动员转项到曲棍球,转项年龄在12-15岁,甚至更大。长期其它项目的练习方式和行为方式在运动员身上已经打下了很深的印记,转到曲棍球项目后,除了以前习得的体能可以沿用以外,曲棍球项目的个人技术、战术思维、整体意识和规则判罚都要从零学起,特别是在个人技术层面上,12-15的年龄段并不是个人技术熟练度养成的最佳时期,优良的球感、敏捷的动作、细腻的控球等,都与国外从几岁就开始训练的运动员有根本的差别。选材对象、年龄的不适宜,使得中国女曲的短角球进攻个人技战术层面的努力常常显得事倍功半,当技术和战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时,又由于年龄的增大、运动伤病的困扰使得运动员的技战术发挥不能达到最好。伴随着国家队老一批运动员的退役,新一代运动员不成熟,过去陈旧的选材方法已经成为了中国女曲更上一层楼的绊脚石。
(2)个人技术的滞后。由于我国曲棍球运动开展的时间短、运动底子薄、比赛交流机会少,使得开展初期的曲棍球训练多是“闭门造车”式的自我摸索,成效不大,自1999年开始,多次世界大赛的经验使得中国女曲成长很快,但在个人技术上,仍与世界强队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荷兰、德国和澳大利亚等队,这些欧洲队伍的个人技术全面,能攻能守,技术动作细腻、熟练,在控球能力上比中国队要高出一大截,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金昶伯教练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在中国女曲的训练中,才将体能训练摆在了首位,通过体能的优势来补足中国队个人技术的不足,但再好的身体素质缺乏了优良的个人技术和长期养成的配合意识,也只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得到的胜利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式的辉煌,很难有长期稳定的高水平发挥。
4.1.3.3 大赛经验不足
中国女曲国家队参加的世界大赛主要有每4年一次的奥运会和世界杯,每年一次的冠军杯,在亚洲地区主要参加每4年一次亚运会和亚洲杯的比赛,即使每个比赛都能进入决赛,每年平均参加的国际大赛也不操过17场,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计算,而实际中的比赛又由于队伍竞技状态的不稳定,参加比赛的情况会出现“松紧不一”的情况,如2006年的比赛,参加了世界杯、世界冠军杯,而由于在2006年世界杯上的表现不佳失去了参加2007年世界冠军杯的机会,使得2007年中国女曲的比赛出现“空窗期”,不利于队伍对世界强队实力的变化和提升的了解,同时也妨碍了备战2008奥运会的准备工作。
欧洲的女子曲棍球水平高离不开他们厚实的大众曲棍球运动基础,同时,每年开展的曲棍球联赛、欧洲杯赛、欧洲曲棍球挑战赛等各个级别的比赛很好地保证了队伍间技战术的交流、创新和实践。中国的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参加的比赛单一、数量少,使得队伍的技战术更新和创造性很难提高。
3.2 建 议
3.2.1 完善运动员选材制度和培养制度 中国女曲队员的后备力量选拔和培养一直是中国女子曲棍球运动的“老大难”问题,后备力量的缺乏,培养梯度的不合理造成了中国女曲选人、训练难的局面,要想真正缩短与欧洲强队之间的差距就必须从基础做起,在各基层建立起相应的训练机构,是更高一级的队伍有人可选、有才可用,营造曲棍球运动发展的良好氛围,目前,在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中心领导的大力运作下,15个曲棍球后备人才基地已经成立,这是中国曲棍球运动发展的希望所在,应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基层曲棍球运动员选材,加强对基层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指导,虚心学习世界先进的曲棍球理念和技战术,使中国女子曲棍球运动始终处于世界强队之列。
3.2.2 提升个人技术 在今后的短角球训练中,应该在强攻的基础上多练一练配合,让战术多样化,给对方的防守增加难度。各种战术的射门方式都要掌握,并且要多练习,熟能生巧。在比赛中大胆运用练习的技术,使实践和练习相互检验、共同提高,提高射门的准确性、补门意识。
身体灵活、反应快是我国曲棍球队员的特点,所以个人技术应以“小、快、灵、变”的打法为主。日常训练中应加强对球感,控球能力的训练,使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在个人技术上的差距不断缩小,在训练中要以“求精、求细、求实战”为指导思想,突出实用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注重技术完成的质量而非数量。
3.2.3 强调团体配合 体能好、作风顽强、拼抢积极、团队作战意识好是东方人种所共有的特征,中国女曲运动员防守意识强,防守反击快,整体作战能力较强,在今后的短角球训练中应继续加强团队整体的配合练习,战术的配合应以快速为主,攻防战术要突出整体性,加强整体战术配合和运动员的个人跑位能力,实行“全攻全守”的战术,同时增加以少打多、以多打少的技战术练习。短角球的配合进攻在快的基础上还要突出多变,实施战术的多变、配合人员的多变、射门时机的多变等等,在对短角球的防守训练上,应加强各种战术的训练,应打破短角球在进攻和防守上单一化现象。
3.2.4 增强战术意识的培养 个人技术和战术意识的良好结合是一个队整体高水平发挥的基础,在培养队员的战术意识是因着重于整体战术的培养,让队员能灵活、合理地将带球技术和速度相结合的同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进攻的立足点应在有效性和高效性上,而不是一位的个人技术的展示。
3.2.5 不放松身体素质的训练 在2005~2008年的国际比赛中,中国女曲尚未出现体能与对手差距太大的现象,但也并无明显的优势,平时的身体素质训练必不可少。吃苦耐劳、敢于拼搏是中国队员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奥运备战期中,对身体素质的训练仍应摆在中国女曲日常训练的重要位置,不能一味地强调技战术训练,要将身体素质训练和技战术训练进行有机的结合。
3.2.6 增加大赛经验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日的训练是为了接受比赛的检验和创造出优异的成绩,比赛经验在个人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想让我们的运动员能够像荷兰、澳大利亚等曲棍球水平相对发达国家的运动员那样,善于非常合理的掌控比赛,就必须尽可能多的为他们创造比赛机会,特别是高水平的比赛机会,从而开阔视野,积累经验。
[1]谭其秀. 曲棍球短角球的获得与突破防线打法的分析[J]. 体育函授通讯. 1997(4).
[2]程冬美,等. 曲棍球运动规律与我国曲棍球运动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4(6).
[3]王光明,陈朝霞. 中国女子曲棍球短角球成功率及技战术分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
[4]闫 琪,等. 《国家女子曲棍球队2008年奥运夺金计划的综合科技攻关课题》2005年结题报告[R].国家体育总局内部资料,2006,3.
[5]闫 琪,等. 《国家女子曲棍球队综合科技攻关研究与应用》2006年结题报告[R].国家体育总局内部资料,2008,11.
Discussion on Short Corner China Women’S Field Hockey Team
CHEN Zhao-xia1,WU Xi2
Field hockey short corner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scoring, it has the speed of a short break, with flexible and difficult defensive characteristics, a team high and low success rate in the short corner team can wi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 lot of competition important outcome of the race is from the short corner to determine the success rate, so the national team will be as a focus of the study. Based on the Chinese team in the World Cup, world championships, Olympic Games and other major competitions in the short corner tactical technical statistics to compare the same event China women’s hockey between the other teams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short corner , and in China women’s hockey major race in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short corner to mak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reveals the short corner in the China women’s hockey the importance of tactics to find China women’s hockey between World Championship In the short corner tactical gaps and shortcomings, and attempts to reveal the success rate China women’s hockey short corn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ults of the competition. Finally, analysis of China women’s hockey team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for preparing.
Women's hockey; Short corner kick; Development trend
1007―6891(2014)03―0086―07
G849.1
A
2013-08-13
1. 四川省棒球垒球曲棍球运动管理中心,四川 成都,610043;
2. 四川省体育科研所,四川 成都,610041.
1. Sichuan Province Rod Bose for Management Center,Sichuan Chengdu 610043,China;
2. Sichuan Sports Scientific Research,Sichuan Chengdu,61004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