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14-06-01高峰沈来华楼志勇楼爽爽顾晨晓
高峰,沈来华,楼志勇,楼爽爽,顾晨晓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嘉兴 314001)
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高峰,沈来华,楼志勇,楼爽爽,顾晨晓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嘉兴 314001)
目的观察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PRI、PP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灸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
温针疗法;穴位贴敷法;颈椎病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越来越趋年轻化。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在中医学中属“骨痹”范畴。对于本病目前国际上较一致的看法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本病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六型,即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和混合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型,约占60%~70%[1],其临床症状多以颈、肩、臂、手的疼痛与麻木为主[2]。本研究采用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治疗,并与普通针刺合穴位贴敷治疗相比较,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入选60例患者均来自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我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和病房。借助SAS统计软件,产生60例受试者随机安排表,即列出流水号为01~60所对应的治疗分配。治疗组30例中,男9例,女21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34岁。对照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36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②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电脑者,往往呈慢性发病;③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滞,上肢麻木;④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⑤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另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20~76岁之间;③知情同意并按医生要求完成各项检查及调查表者。
1.4 排除标准
①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②颈椎病属其他类型者;③枕骨及寰枢椎疾患;④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胸廓出口综合征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⑤急性外伤性椎间盘突出,有手术适应证者;⑥合并有严重冠心病、高血压等急重症者;⑦久病体弱、严重神经官能症、妊娠者;⑧X线摄片显示有骨折、脱位、肿瘤、骨关节结核、骨质疏松和椎体融合的病例;⑨不能按本法要求治疗、无法判断疗效及资料不全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温针
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中颈椎病治疗。取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穴为主。风寒痹阻型加风门、风府,并用温针灸;劳伤血瘀型加合谷、太冲、膈俞,行泻法;肝肾亏虚型加肝俞、肾俞、足三里,行补法,并用温针灸。
2.1.2 穴位贴敷
在上述穴位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组方为白芥子散加减,7~10 d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
2.2 对照组
采用普通针刺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方案同治疗组,但不进行温针灸。
2.3 疗程
两组患者每星期治疗6次,治疗3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疼痛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
3.2 疗效标准
参照《疼痛学》[4],结合本课题特点,判定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关键在于疼痛是否消失,拟定以下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经治疗疼痛完全消退,疼痛评定指数(PRI)、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积分均值为0。
显效:经治疗疼痛显著减轻,PRI、VAS和PPI积分均值较治疗前下降60%以上。
有效:经治疗疼痛减轻,PRI、VAS和PPI积分均值较治疗前下降30%~60%。
无效:经治疗疼痛无明显改善,PRI、VAS和PPI积分均值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下。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临床资料数据用SPSS19.0建立编辑与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PRI评分比较
由表1可见,治疗后两组患者PR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RI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RI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1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差值治疗组30 10.83±4.43 5.87±2.121)4.97±2.832)对照组30 9.73±3.69 6.50±3.601)3.23±1.72
3.4.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1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差值治疗组30 5.37±2.28 2.17±1.461)3.20±1.502)对照组30 4.77±2.05 2.67±1.181)2.10±1.30
3.4.3 两组治疗前后PPI评分比较
由表3可见,治疗后两组患者PP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PI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PI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1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差值治疗组30 2.97±1.16 1.50±1.041)1.47±0.632)对照组30 3.17±1.29 2.23±1.171)0.93±0.79
3.4.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疗效经秩合检验Z=4.800,P=0.028,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详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人体正气不足时,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或因劳累过度颈部肌肉劳损,或因坐姿不当导致太阳经枢不利,风寒湿邪留滞于经络、肌肉、关节,日久不去,则使气血不畅,经脉闭塞,从而发生气滞血瘀、气虚血少、痰瘀互阻的病理变化[5],《证治汇补》:“由元精内虚,而三气所袭,不能随时祛散,流注经络,久而成痹。”颈椎在椎体上端,风邪上行乘虚入络,寒主收引则筋脉刚劲失用[6],《济生方》中言痹证“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颈椎病以颈、肩疼痛麻木为主,与患处的经脉受损有关[7],因此在治疗上应以温阳通络为根本疗法。《脉经》:“以药熨之,摩以风膏,灸诸治风穴。”指出了采用药物熏蒸、艾灸、膏摩等方法治疗颈椎病[8]。《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因此针刺是通过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通气血,平抑阴阳失衡,以达到很好的止痛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痛阈[9-10],使“不通则痛”变为“通则不痛”。
施氏针灸的特点有以下几点。其一,施氏温针,历代相传,举凡一切经络壅滞、气血痹闭等症,不论其气盛、气滞,属虚、属热,皆可温针治疗。温针之温也,犹春日和煦,人人可近。故虚者得之有助,实者得之能散,寒者得以温,热者得以泄。温之得宜,则温针之法可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也。其二,善治慢性疾病,深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论治处方,十分重视扶正达邪。其三,施氏针灸认为,针石攻其外,药物攻其内,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故主张针、灸、药三者并用。其四,化脓灸是施氏擅长的治疗方法之一,灸法能弥补针药之所不及,施氏在临床上常用化脓灸法治疗顽疾沉疴,收效甚佳。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到,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有所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以及不良习惯的影响,本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且日趋年轻化[11],所以在治疗的同时需嘱患者在阅读、看电视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看书、看电视时倚着沙发,或半躺半靠在床头,或长时间看书。观看电视时,视线应与正前方的电视处于同一水平位,座位与电视间的距离以3 m为宜;枕头对保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和放松颈部肌肉群起重要作用,故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枕头以加强对颈椎的保护。枕头的高度宜根据个体的身高、肩宽及睡姿选择。一般情况下,枕骨应与人体第1胸椎成一平行线,即仰卧位时,颈部应置于枕头上,不能悬空,靠肩部一端的枕面应稍高以保持头颈部略后仰;侧卧位时,枕头应置于颈枕部,使枕头的支点位于颈侧部的中央,枕头高度宜与肩同高;注意颈部保暖,夏季避免空调直吹颈部,冬季应防止颈部受风、受寒,可穿高领毛衫等;避免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咽喉部炎症的反复发作。
[1]刘美荣.扬刺、排刺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针灸临床杂志, 2002,18(1):41-42.
[2]Ni CC,Yao LM,Shen ZF,et al.Therapeutic efficacy observation on combining intermittent traction with warm needling for cervical radiculopathy[J].JAcupunctTuina Sci,2013,11(6):367-37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6-174.
[4]赵宝昌,崔秀云.疼痛学[M].第3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86.
[5]王来群,辛丽,孙凤敏.骨康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2例[J].河南中医,2008,28(9):60-61.
[6]韩斐,李秋,赵晓东.背部腧穴排列拔罐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8):2091-2092.
[7]姚光潮.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4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3,20(2):214-215.
[8]史桂荣,史栋梁,王子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6):153-154.
[9]武晓东,王佩.针刺镇痛机理研究概述[J].中国中西基础医学杂志, 1999,5(12):59-62.
[10]王珂,张庆华,赵国屏.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机制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3):125-128.
[11]张慧兰,仲远明,彭国民,等.耳压加体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10):697-700.
Clinical Observations on Shi’s W arm Need ling M oxibustion p lus Acupoin t App lication for the Treatm 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 iculopathy
GAO Feng,SHEN Lai-hua,LOU Zhi-yong,LOU Shuang-shuang,GU Chen-xiao.Zhejiang
University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xing Hospital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xing 314001,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hi’s w arm needling moxibustion plus acupoint application in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 lotic radiculopathy.M ethod Sixty patients satisfying the criteria were allocated to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30 cases each.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Shi’s w arm needling moxibustion p lus acupoint applic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p lus acupoint application.The changes of VAS,PRI,and PPIafter treatmentw 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 A fter treatment,various observation indicesw ere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 cure andmarked efficacy rate washigher in the treatment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group(P<0.01).Conclusion Warm needlingmoxibustion plusacupointapplication hasamarked therapeutic effecton cervical spondy lotic radiculopathy.
Warm need ling therapy;Acupointapplication;Cervical spondy losis
R246.2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4.0353
1005-0957(2014)04-0353-03
2013-10-20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2011ZS004)
高峰(1983-),男,主治医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