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治疗不同证型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

2014-06-01孙云廷龚燕李丽萍王淑玲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阻型单纯性分型

孙云廷,龚燕,李丽萍,王淑玲

(1.杭州市中医院,杭州 310007;2.杭州师范大学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杭州 311121)

穴位埋线治疗不同证型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

孙云廷1,龚燕1,李丽萍1,王淑玲2

(1.杭州市中医院,杭州 310007;2.杭州师范大学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杭州 31112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不同辨证分型的单纯性肥胖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近3年来在门诊就诊的不同辨证分型的单纯性肥胖患者120例,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并观察不同辨证分型的单纯性肥胖患者穴位埋线前后的体重、肥胖度、体重指数以及血脂的变化和疗效。结果各型患者穴位埋线治疗后每疗程各个肥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脾虚湿阻型总有效率为86.7%,显效率为50.0%,均高于其他各型(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各种证型单纯性肥胖均有良好疗效,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疗效最佳。

肥胖症;穴位疗法;埋线;辨证选穴

单纯性肥胖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操作简单,治疗方便,副反应小,且具有良好的疗效。笔者依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不同证型单纯性肥胖,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其中男52例,女68例;20岁以下者12例,21~30岁者36例,31~40岁者37例,41~50岁者28例,51岁以上者7例;肥胖病程2年以下者22例,2~10年者69例,大于10年者29例。脱失6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7年全国第5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同时符合以下要求。①除外继发性肥胖;②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超过26以上者。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1997年全国第5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中的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②穴位埋线前1个月开始及治疗期间均未采取其他减肥方法治疗。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疾病、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孕妇、凝血功能障碍、过敏体质,伴有精神异常者以及其他不适合穴位埋线的疾病;②不符合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要求者;③提前中断治疗或中途擅自采取其他减肥方法者。

2 治疗方法

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基本理论,选择不同辨证分型分别进行穴位埋线治疗。胃肠湿热型以清利胃肠湿热为主;脾虚湿阻型以健脾利湿为主;肝郁气滞型以疏肝解郁为主;脾肾阳虚型以补益脾肾为主。

2.1 取穴

主穴取三阴交、丰隆、梁丘、阴陵泉、天枢、大横、气海、中脘、梁门、带脉、曲池、支沟、阿是穴。胃肠湿热型加内庭;脾虚湿阻型加太白;肝郁气滞型加太冲;脾肾阳虚型加脾俞、肾俞。

2.2 材料

采用规格为4~0,100 cm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剪成长1 cm的线段,75%乙醇浸泡备用。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0.40 mm×50 mm的一次性平头针灸针,配合上海米沙瓦医科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0.7×32 TWLB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严格消毒,常规进行穴位埋线治疗。穴位埋线每12天进行1次,以4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并分别统计疗效。

2.3 具体操作

常规消毒,操作时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穿入一次性使用埋线针针管的前端,将针刺入穴位所需的深度,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根据具体穴位要求,将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出针后,紧压针孔片刻。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重、肥胖度、BMI、血脂,分析指标改变。各项指标均参照1997年全国第5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

肥胖度(A)=[(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 ×100%

标准体重=[身高(cm)-100]×0.9(kg)

BMI=体重(kg)/[身高(m)]2

血脂主要观察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改变。

3.2 疗效标准

参考1997年全国第5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

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重下降>80%,BMI降至26以下。

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或基本消失,体重下降>30%,BMI下降4以上。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重下降>25%,BMI下降2以上。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体重下降<25%,BMI下降2以下。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患者经穴位埋线治疗后体重、肥胖度、BMI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疗程越长,指标下降越明显。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改变第4个疗程较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n=114)(±s)

表1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n=114)(±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

时间体重(kg)肥胖度(%)体重指数甘油三酯(mmol/L)胆固醇(mmol/L)治疗前73.63±13.52 31.33±15.61 28.12±5.34 5.03±0.77 1.91±0.23 1个疗程69.04±13.211)27.43±14.461)25.33±4.791)4.93±0.68 1.84±0.37 2个疗程66.88±13.861)24.95±14.341)24.16±4.451)4.87±0.64 1.78±0.26 3个疗程65.12±11.981)22.82±15.261)22.76±5.441)4.78±0.54 1.69±0.33 4个疗程63.66±12.571)21.36±10.331)21.69±5.331)4.71±0.451)1.61±0.281)

3.4.2 不同辨证分型疗效比较

脾虚湿阻型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辨证分型疗效比较[n(%)]

4 讨论

据统计,全世界超重和肥胖患者已经超过11亿人口。肥胖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我国已成为超重和肥胖率上升速度最快的国家。作为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肥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病和致死原因之一,极大危害了人类的健康。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具有疗效显著持久、毒副反应小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肥胖病患者所接受。埋线疗法的整个操作过程包括了针刺疗法、刺血疗法、组织疗法、割治疗法,同时也包含了埋针效应及后作用效应,是多种方法和效应的集中和整合,是针灸的改良与延伸[3-4]。穴位埋线疗法不仅可减重降脂,而且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脂肪肝等相关的并发症[5],使机体恢复健康。

研究表明,穴位埋线对大鼠血脂有良性调节作用[6]。穴位埋线疗法对肥胖患者机体的中枢和外周Leptin和INS水平具有良性调整作用,可促进下丘脑OB-R基因表达。这可能是穴位埋线疗法纠正瘦素和胰岛素抵抗以及异常的内分泌代谢的重要机制[7-9]。另有研究表明,穴位埋线对脂肪肝大鼠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与调节脂质代谢、抑制氧化过程,与抑制SREBP-l表达有关[10]。

羊肠线作为异种蛋白埋入穴位内,可诱导人体产生变态反应,羊肠线在破坏、分解、液化、吸收的过程中,使肌肉合成代谢增高,分解代谢降低,肌蛋白、糖类合成增高,乳酸、肌酸分解代谢降低,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加快,局部新陈代谢增强,从而提高机体的营养代谢。这种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15 d或更长[11]。另外的研究发现,穴位埋线疗法对肥胖的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12]。

肥胖与脾胃关系密切。脾不升清、阳气不布、精气郁滞为肥胖发生的关键[13-14]。故本研究选取三阴交、丰隆健脾化痰,调整内分泌功能;梁丘、阴陵泉健脾和胃化湿;天枢、大横通调肠腑,调理气机;气海补气行气理气;中脘、梁门消食导滞化浊;带脉调理奇经功能;支沟通达三焦;曲池调理阳明气血。诸穴合用,共奏健脾和胃、化痰降脂、轻身的目的。

肥胖与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在发病机理上密切相关,这些慢性疾病相互影响并常在同一个体聚集存在,肥胖引起的这种交互紊乱更是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5]。本研究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不同辨证分型的单纯性肥胖患者体重、肥胖度、体重指数以及血脂的变化和疗效,结果发现不同辨证分型的单纯性肥胖患者经穴位埋线治疗后每疗程各项肥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其中脾虚湿阻型总体疗效较其他各型有显著性差异,对血脂有肯定的调整作用,对脾虚湿阻型的单纯性肥胖疗效最佳。其具体机制尚待于进一步研究。

[1]危北海,贾葆鹏.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17-319.

[2]Sun WS.M icro-invasive thread-embedding therapy in treating postherpetic neuralgia[J].JAcupunctTuina Sci,2012,10(6):395-396.

[3]He XP.Clinical study on thread-embedding therapy for insomnia due to heart-spleen deficiency[J].JAcupunctTuina Sci,2012,10(4):223 -226.

[4]MonteverdeM,Noronha K,PalloniA,etal.Obesity and excessmortality among the elderl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J]. Demography,2010,47(1):79-96.

[5]陈茹,丁德光.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并发脂肪肝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6):61-62.

[6]王澍欣,李艳慧.穴位埋线对肥胖模型大鼠瘦素水平及血脂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9,28(1):63-65.

[7]闫润虎,刘晓明,白洁,等.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症瘦素和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3):490-494.

[8]孙健,易玮,赵奕,等.电针配合穴位埋线对腹型肥胖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5):365-367.

[9]任晓艳.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67 -68.

[10]周晓玲,谢胜,侯秋科.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SREBP -1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902-903,908.

[11]刘延明,苏和平.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4):599-600.

[12]金慧芳,金亚蓓,施萌,等.穴位埋线治疗腹型肥胖患者的时效关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3):579-581.

[13]陈贵海,陈焕新,杨仕权,等.脾不升清是肥胖的基本病理机制[J].中医杂志,2013,54(12):1014-1016.

[14]ShiY,Zhao C,Zuo XY.Clinical study on treatment of simple obesity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 by acupuncture-moxibustion[J].JAcupunct Tuina Sci,2008,6(6):352-355.

[15]邓晋芳,方蕾,郭晓东.肥胖发病机制及其治疗靶点[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0):1997-2000,1961.

Therapeu tic Observation of Acupoin t Thread-em bedding for Sim p le Obesity of Various Syndromes


SUN Yun-ting1,GONG

Yan1,LILi-ping1,WANG Shu-ling2.1.Ha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ngzhou 310007,China;2.Biomedical and Health Research Center,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 311121,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cupoint thread-embedding on sim ple obesity of various syndromes.M ethod A hundred and tw enty simp le obesity patients visiting the outpatient during the recent 3 years were random ly selected to receive acupoint thread-embedding treatment.The changes of body weight,obesity degree,and body mass index,as well as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w ere observed.Result The obesity parametersof patients of differentsyndromes dropped significantly by every treatment course(P<0.05).Of which,the totaleffective rate andmarked ly effective rate of the syndrome of dampness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 were respectively 86.7%and 50.0%,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other syndromes(P<0.05).Conclusion Acupoint thread-embedding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sim ple obesity of various syndromes,especially for sim ple obesity of dampness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

Obesity;Acupoint therapy;Embedding,Thread;Pointselection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R246.1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4.0323

1005-0957(2014)04-0323-03

2013-11-20

孙云廷(1969-),男,副教授,硕士

王淑玲(1972-),女,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阻型单纯性分型
蝎芷膏治疗湿热瘀阻型臁疮的临床观察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17例单纯性肥胖术后护理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