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与英语口语相关性研究

2014-06-01甘丽华

关键词:元认知英语专业英语口语

甘丽华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顺德 528300)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与英语口语相关性研究

甘丽华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顺德 528300)

就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与英语口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过程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情况不容乐观。就五类常用的元认知策略而言,使用最多的是目标计划类,最少的是监控类。监控类策略、管理、选择注意和目标计划类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对英语口语成绩的差异有一定的解释力。其次,整体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与英语口语成绩存在相关性。

元认知策略;英语口语;解释力;相关性

口语作为输出型技能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众所周知,口语是绝大部分中国英语学习者最难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哑巴”英语现象在我国非常普遍。究其原因有很多,如学生有语言交际焦虑,没有明确的口语学习目标,在口语学习中缺乏自我调节和监控的能力,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进步等等。研究英语作为外语的口语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对认识和发现英语口语的规律,提高口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元认知(metacognition)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1979)首先提出,是指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调节[1]。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构成。元认知在整个语言学习活动中起着调控的作用,它直接制约着认知的发展水平。元认知策略指的是有意识地使用元认知知识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计划、安排、监控、调节和评价,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策略。在20世纪90年代,O’Malley&Chamot和Oxford(1990)等曾研究发现,元认知策略使用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者的学习能否成功[2-3]。专家和学者们从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发现元认知在与语言习得相关的各种认知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对学习任务的完成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影响学生对学习目标的选择、对学习结果的评估标准以及学生的自我信念和学习技能的迁移能力等[4-6]。

国内的元认知策略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开始认识到元认知策略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运用相关理论指导教学和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笔者查阅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元认知策略的研究文献,发现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阅读、词汇、听力和自主学习方面,有关元认知理论与口语的研究只占元认知研究的6%左右,可谓凤毛麟角。其中姚剑鹏(2005)、丁建辉(2008)、刘基绍(2009)分别对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口语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口语中的自我修补体现明显的元认知性质,证明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训练不仅有效增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学生的口语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7]。冯涟漪等 (2007)对元认知和听、读、写等英语语言能力以及口语水平的相关程度和路径进行了研究[8]。周柳琴(2010)对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看法[9]。王波,王海燕 (2012)结合元认知理论知识,初步探索了元认知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策略[10]。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英语专业学生,而口语元认知策略使用能力的培养需在更广泛的非英语专业教学中得到进一步证明和推广。鉴此,我们设计了本调查研究项目,旨在了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使用哪些元认知策略,并探讨非英语专业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与英语口语之间的关系,为更好认识和发现英语口语的规律,提高口语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二、研究设计

(一)口语元认知策略的界定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管理步骤,是学习者用来监控、调节或自我指导学习行为的策略,如制定学习计划(planning)、监控学习过程(monitoring)和评估学习效果(evaluating)[11]。笔者根据Oxford和Shearin的元认知策略理论框架,结合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特点,分别给口语元认知策略进行了界定。计划策略是指:1)确定口语学习目标;2)预测口语交际重点;3)选择注意力;4)安排练习口语时间。监控策略是指:1)监控自己是否在口语交际中正确运用了学过的单词及句型;2)监控自己的口语交际策略是否适当;3)监控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交际主题上;4)监控自己是否按计划进行口语训练。评估策略是指:1)评估自己是否按计划完成了自己确定的口语学习目标;2)评估自己的交际会话策略是否合适;3)回顾自己是否在口语水平上有提高。其中口语监控策略是口语元认知策略中最重要的核心成分。

(二)研究问题

本文运用定量的方法调查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元认知策略使用的情况。问题有三个:1)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元认知策略使用的总体情况如何;2)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与口语成绩是否具有相关性;3)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元认知策略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及原因。

(三)被试及工具

受试是某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 (31人)、机电(24人)、护理(27人)等专业共82位大一学生,其中女生47名,男生35名,平均年龄19岁。在研究中使用了两种工具:调查问卷和英语口语测试。调查问卷目的是了解调查对象在英语口语过程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具体情况。以Oxford(1990)、O’Malley和Chamot(2001)的元认知策略分类系统为主要框架,并参照文秋芳 (2004)关于元认知的研究工具[2,11-12],根据我国学生的特点,自行设计了问卷内容。该问卷包括目标计划 (4题)、选择注意 (5题)、监控 (4题)、管理 (4题)、评价 (3题),共有20个常用的元认知策略问题。问卷选择项均采用五分量表分级制。问卷内容全部使用汉语表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准确理解题项以提高问卷调查结果的信度。经内部一致性的方法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74,符合统计学的要求。

英语口语测试共有三个部分:1)要求学生读10个句子;2)让学生就一个主题即时用英语演讲,之后回答相关主题的两个问题;3)以翻译的形式测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中译英和英译中各5题。英语口语测试的总分为100分。测试目的是确定受试者的英语口语水平。研究者请三位有经验的老师做评委,并严格控制考试的信度,成绩取三位教师的平均分。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包括82个被试学生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以及元认知策略调查问卷结果。利用社科统计软件 (SPSS)分析所得数据。分析分三步进行:1)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列出各项变量的平均数,分别属于被试的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五大类元认知策略中每一大类的使用平均数和20个具体策略的使用平均数;2)用单维方差分析来检验高、中、低元认知策略使用与被试的英语口语成绩是否有差异;3)用多元回归分析来测算各类元认知策略对被试英语口语成绩差异的解释力。

三、结果与分析

使用描述性统计法测出各项变量的平均数,并根据Oxford(1990)的分法将使用频率分成高、中、低三组,表1为使用频率量表,表2描述了被试的分组情况,A、B、C分别代表高、中、低三个组别。表中的数据显示:81.7%的被试就元认知策略整体使用情况来看属于中高组,即大多数被试在英语口语过程中 “有时”或 “经常”使用元认知策略,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只是偶尔使用元认知策略。目标计划在五类策略中使用最好,自我评价次之。学生能够主动给自己制定目标,并能够评价自己的口语情况,这两项策略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因此学生经常使用。使用情况最差的是监控类,其次为选择注意类。由此可见,学生虽然能在老师的指引下制订口语练习计划并评价自己的口语学习情况,但他们仍然缺乏自我监控和管理的能力,在口语学习中不能恰当地分配注意力,这些策略的使用要求学生付出的努力程度比较高。

表1 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分级情况Tab.1 Grading on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use frequency

表2 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的分组情况Tab.2 Grouping of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use frequency

表3显示了被试使用每一具体元认知策略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从表3中可看出 “较为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口语学习的优势和薄弱环节”这一项的平均数最高,说明该元认知策略经常被学生使用。其次是 “制订口语计划”,使用最少的是 “口语学习过程中及时检查所用的交际策略是否恰当,对不当的策略做出及时的调整”。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学习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情况不容乐观,只达到 “有时使用”的程度。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对提高学习效果起着最为核心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其他具体学习策略使用的成效。如果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元认知知识,开展大量的元认知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大大改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制订短期和长期的口语训练计划,更重要的是切切实实地实施计划;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己口语水平的同时,积极主动寻找练习口语的机会。要想使元认知在口语学习中起关键作用,增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我管理和监控能力尤为重要。

表3 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平均数和标准差Tab.3 M 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use frequency

表4(见下页)单维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高、中、低三个组的英语口语成绩平均分存在明显的差异,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最高的组A的口语平均分比其他两个组要高,英语口语成绩与元认知策略的整体使用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英语口语成绩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是相关联的。具体来看,监控类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口语成绩最具相关性(P=0.009),这说明元认知监控在元认知中是最核心的成分,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自我监控对使用者要求最高,体现学习者监控自己是否恰当使用口语元认知策略的能力,是学习的较高阶段。优秀的学生在口语学习过程中显示出突出的自我监控和管理能力,能经常注意自己口语中出现的错误并查找原因,并在口语学习过程中及时检查所用的交际策略是否恰当,对不当的策略做出及时的调整,而差生缺乏上述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其次为管理、选择注意、目标计划,相关概率均小于或等于0.05,与口语成绩之间具有相关性,这反映了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态度与策略使用上都表现出差异性。成功的学生更善于根据自己的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能严格实施计划,他们有较强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科学地分配注意力。口语成绩与评价策略之间不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自我评价是学生使用相对较好的策略,但是表4却表明它与口语成绩关联性较小。这反映出,大多数学生能对自己的口语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价,但是不能积极根据自己在口语交际中的弱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由此看来,自我评价策略的使用必须伴随其他元认知策略的积极采用,才能对口语产生影响。

表4 英语口语成绩与整体和五大类元认知策略的相关系数Tab.4 Correlation between spoken English scores and the use of overall or five categories of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表5为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在这五类元认知策略中有监控类、选择注意、管理和目标计划策略进入回归方程,对被试口语成绩的差异具有解释力。其中解释力最强的是自我监控策略,因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并主动寻找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其次为自我管理,自我管理体现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再次为选择注意力,它是保证口语交际成功的重要因素。最后为目标计划,它是确保口语训练顺利进行的基础,是提高口语成绩的基本条件。

表5 英语口语成绩与四类元认知策略的相关系数Tab.5 Correlation between spoken English scores and four categories of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以上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口语成绩与元认知策略有一定的联系;高水平学习与中级水平学习者在元认知策略使用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水平差异会引起口语水平的差异。参加本次调研的82名受试者在英语口语学习中使用具体元认知策略的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就使用频率而言,受试对五类的使用频率均体现较大差异,监控类策略、管理、选择注意和目标计划类元认知策略对英语口语成绩有一定的预测力。这个结果证明了口语成绩好的学生更具有元认知知识和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也就是说英语口语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多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四、调研结果对口语教学的启示

本次调研的结果说明参加调查的82名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学习中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元认知策略,就五类常用的元认知策略而言,使用最多的是目标计划类,最少的是监控类和选择注意类,监控类策略、选择注意、管理和目标计划类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英语口语成绩的差异。这一结果给了我们口语教学启示:

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元认知策略意识,并指导学生在口语学习中使用元认知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制订循序渐进的、切实可行的口语学习计划

由于目标计划是确保口语训练顺利进行的基础,是提高口语成绩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口语训练中,教师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学生针对自身的口语实情和需要发展的技能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可分为周计划和学期计划。

(二)学会自我管理及监控,提高口语学习成效

自我管理和监控体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提高口语学习效率。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监控策略使用能力最薄弱,而它又是元认知策略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师应重点训练他们的这一策略使用能力。英语口语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只有通过主动的大量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达到自如交流的效果。教师应协助学生监控口语学习过程,具体说明口语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形式,积极为学生提供平台,并把学生参与口语活动的次数和表现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以激励学生平时练习口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培训学生利用录音或录像的方式记录自己每次口语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学会自行监控自己的口语策略使用情况,必要时做出调整。

(三)恰当分配注意力,促使口语交际顺利进行

恰当分配注意力是保证口语交际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从调查中得知学生不擅长于使用此策略。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会话时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想和内容表达上,而不拘泥于语法;在进行主题演讲时运用已有的背景知识以充实内容,把要讲的内容要点先在脑子里列举出来,并学会在交际过程中合理选择求助策略、灵活策略、体态语等以使口语交际顺利进行。

(四)合理自我评估,不断完善口语学习

自我评估是元认知策略中的最后一个步骤。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在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的使用准确度、语言的连贯性、灵活性和适切性等方面的表现。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客观看待自己的口语进步情况,最重要的是积极改进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投入的时间和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

[1] Flavell J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10):906-911.

[2] O’Malley JM,Chamot A 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37-138.

[3] Oxford 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New 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90:151-163.

[4] Wenden A.Metacognitive know ledge a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98(4):515-537.

[5] Carrell P L.Metacognitive awareness and second language reading[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9(2):121 -129.

[6] RiversW P.Autonomy at all costs:an ethnography of metacognitive self-sssessmentand self-managementamong experienced language learner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1(2):279-290.

[7] 甘丽华.近二十年来国内元认知研究考证[J].长春大学学报,2012,22(12):1554-1558.

[8] 冯涟漪,龚昭.元认知与英语口语学习的相关研究[J].外语界,2007(2):58-64.

[9] 周柳琴.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口语学习策略调查分析与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128-131.

[10] 王波,王海燕.元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6):253-254.

[11] Oxford 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4.

[12] 文秋芳,王立非.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20年[J].外国语言文学,2004(1):39-45.

(编辑:巩红晓)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English M ajors’Use of M eta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Oral English Proficiency

Gan Lihua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Shunde Polytechnic,Shunde 528300,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English majors’use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oral English proficiency has been conducted.Quantitative method is adopted in the study.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 that the use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in oral English among Chinese college Non-English majors is not very satisfactory.Next,among the five categories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what students use comparatively the most is the category of goals and plans while the category of self-monitoring rates is rarely used.The usa of the categories of self-monitoring,self-managing,selective attention as well as plans and goals exhibits certain explanatory power in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tudents’oral English results.The study also shows som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equency of overallmetacognitive strategy use and the results of oral English proficiency.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oral English;explanatory power;relationship

H 319

A

1009-895X(2014)03-0226-06

10.13256/j.cnki.jusst.sse.2014.03.006

2013-05-16

甘丽华(1975-),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E-mail:marina_gan@sohu.com

猜你喜欢

元认知英语专业英语口语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