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技术分析
2014-06-01李志勇
李志勇
(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山西忻州 034000)
1 膨胀土地的方法与技术亮点
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的气候条件恶劣,降雨量及其不稳定,有时会暴雨倾盆,有时会一连好几个月不下雨。这些自然的气候条件导致了西部地区的土壤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这些土壤是非常不利于西部地区的植物生长的。特此研究了多种适合西部地区植物生长的有效方法。
(1)实地实验中工作人员将西部地区的土壤进行了检测,探究西部地区的土壤到底是缺乏什么元素,才导致植物的生长缓慢,不正常生长。在工作人员多次的现场测试、考察、实验,在我国首次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来解决西部的土壤贫瘠问题。(2)在结合了层次分析法这一有效方法的启发下,再根据我国西部地区的路况环境,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膨胀土地与绿化植物的组合)。这种方法就是根据西部地区的土壤检测情况,来进行探究最适合什么植物生长。适合种什么植物就就种什么植物,这样会更加合理的运用了当地的土地资源。(3)在结合以上两种方法,决定将层次分析法和膨胀土地与绿化植物的组合,这两种方法实地的运用到云南砚平、以及安楚高速高路的部分膨胀地区。明显的改善了当地的土壤情况,有效的达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
2 推广经验
2.1 层次分析法
在解决西部地区、云南砚平、以及安楚高速高路的部分膨胀地区时的土壤环境时,都采用了分析法。特此建立了关于膨胀地区公路建设环境影响和解决措施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公路建设环境处治措施评价指标体系、植被生态恢复措施评价指标体系、植被生态环境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其中以路域植被生态恢复影响因子指标来作为评价标准,并且对水土流失影响进行了定量的研究,还提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指标评价体系,以及关于膨胀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和评定指标。
图1 植物筛选实验图
2.2 边防植物保护与公路路域的种植方法
在西部膨胀地区的实地试验中对当地的植物进行了筛选和研究,归纳了西部地区植物生长及分布特点。还根据西部地区植物的根部特点,进行了植物育苗实验,根据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公路路域的恢复与如何养护边境植物。
2.3 草本植物加小灌木
在对西部膨胀地区的育苗实验中,一共有十四种植物组合方案,推荐了其中四组最有效的方案,这四组方案为膨胀地区植被恢复提供了最有效的组合方法。在这四组植被组合方案中(草本植物加小灌木)是生长的最茂盛,最迅速的。因此采取了(草本植物加小灌木)的方法来解决西部膨胀地区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实现公路边坡植被快速灌木化的原则。
由于膨胀土地区公路路域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有较难的路埑边坡,所以采用了“护、防、挡、支”等工程措施,配合了“截、排、堵、疏”等保护措施。在配合这一系列的有效的方法,保持了边境边坡的稳定,有效的缓解了水土流失,使得水土流水不会产生急剧变化而产生破坏。即所谓的(坡脚支挡防护加坡面植被恢复加坡面土壤改良措施)等多种的保护措施,截堵了地层表面的水,排除了地下多余的水分,将山坡的山顶、山坡的表面、山坡的整体的支挡结构和路况的排水层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疏通水的完整排水系统。为了能有效的控制边坡土体水分发生急剧变化,建立了坡体含水量观测,可以控制坡体滑坡,坍塌,减少水土的流失。恢复植物的生长,达到美化路域的周边环境。
2.4 稳定边坡与恢复植被
在云南的安楚高速公路膨胀土边的工程中采用了无砂大孔混泥土做支撑渗沟,对山坡的土体起到了加固和排水的功效,使当地的山坡更加稳定,坚固。植被的生长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从而加快了植物生长的步伐。
2.5 加入有机肥料
改善平坡面种植土壤方式是多样性的,但是在不改变自然条件下,加入有机的复合化肥物,是最快速的方法之一。土壤在得到流失的元素后,会更加迅猛的生长。这个方法由于快速、简单,被普遍的群众所接受。在1998年国家就提出了退耕还林的政策,现已被普遍大众所接受。当然退耕还林也是改善坡面种植土壤的方式之一。
3 对流失后的土壤进行研究
由于水土的流失会影响到植被的生长,所以对流失后的土壤进行了研究,包括(土壤的厚度、土壤的硬度、土壤的块度)。探究水土在流失后,具体缺少的是哪一样元素。提出了影响植被生长的具体原因,对膨胀土地区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1 冻土地区的环境保护
冻土在我国的分布范围较为广阔,尤其是在青藏高原,地理条件的特殊决定了当地特有的生态价值。为了给西藏高原的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响应了国家“先修路,再致富”的号召,但是修建公路会引起植物的退化,也会加快水土的流失和水土沙漠化的步伐。水土的快速流失会使附近的沼泽地和湿地面积的减小,还会影响到周边的的野生动物自然的生活规律,破坏食物链。因此,研究冻土地区公路生态环境保护与评价技术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3.2 技术的优势
(1)通过长期以来的梳理,把握了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公路工程的特点。从中筛选出了影响公路建设的关键因素,并且在我国第一次研究建立了青藏高原冻土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指标体系,对完善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2)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对青藏高原的水土流失区域上也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来进行总结。翻开了青藏高原水土流失研究空白的一页,并且还探讨了多年冻土地区降雨特点与边坡产流产沙的关系,和对公路边坡水土流失的影响,填补了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边坡侵蚀研究的空白,有利于促进公路侵蚀的发展。
4 关于国道315线病害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技术方面的优势:(1)在多种方式的推动下,开创了历史洪水洪峰流量计算的新方法,还研发了阿尔金山北坡区部分流域设计洪峰流量与集水面积关系地区综合经验公式和洪峰流量模比系数地区综合频率曲线。(2)在“调蓄经验单位线”的研制开发中,包含了洪水计算软件、表、查图、分析。翻新了以往干旱,半干旱地区设计洪水自动化计算的篇章,为今后需要类似计算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便捷的的路径,在当今社会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3)我们不光要学会和运用祖先留下的技术与知识,还要学会创新,创新在当今中那是必不可少的。在对(干旱区道路工程景观生态风险)的概念评价中,取得了突破的是指标方法和评价体系。在将取得的成绩运用到实际是要具备实用、方便、符合实际的特征。
5 推广前景
在结合国道315的案例中,了解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取得成功的原因是选择合理的地址,减少了公路养护费用,使用最新的新型材料,降低了成本。社会的效益体现在:修路给当地的居民引进了财富、带来了方便、有利于名族团结、还会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在国道315的案例中为实施发展可持续道路起到重要的领航和保障作用,为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1]张军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王伟.转型期中国生态安全与治理:基于CAS理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框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李云雁.企业应对环境管制的战略与技术创新行为[D].浙江工商大学,2010.
[4]郑艳.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与对策浅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张晓娟.蓝色经济战略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