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模式——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4-05-31荣翠琴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顶层图书图书馆

□张 勇 荣翠琴 王 玲

鉴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读者的阅读现状,进一步促进、引导学生阅读,图书馆需要主动出击,积极开展阅读推广。基于顶层设计的阅读推广模式研究,在于统筹图书馆及学校各要素,集中有效资源,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手段地进行阅读推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 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图书馆软硬件条件日趋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图书馆又面临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到馆读者不多,文献资源利用率较低等尴尬局面。解决好这些困难与问题,有必要准确把握高职学生的阅读现状和阅读特点,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现状有清醒认识。

1.1 阅读时间少

据初步调查,85%以上的高职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课外基本不到图书馆去阅读,图书馆文献资源及其设备设施的利用率较低;甚至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去过图书馆,没有借阅过书刊。

1.2 阅读以“快餐式”为主

根据有关报道,近年来大学生普遍以“快餐式”阅读为主,鼓吹所谓的“读图时代”,流行“读图阅读”、“时尚阅读”。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承认自己的阅读比较快餐化,通常以浏览为主,多采用搜索式、跳跃式、选择性阅读等阅读方法,阅读大多是为了“娱乐、消遣”。而深读、详读方式使用的较少,仅有少数学生对自己比较偏爱的图书会精读甚至重复读。需要引导他们恰当地使用不同方式进行各种阅读[1]。

1.3 阅读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重科技、重实践,而忽视人文教育,使得高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能力日益下降,导致了阅读能力的退化。

1.4 阅读内容相对单一

高职学生的阅读重点大多在与课程学习、等级考试、技能训练等相关的文献上,例如,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辅导读物、英语等级考试辅导读物、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读物等。往往以教师指定什么读什么,缺乏自主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提高高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风气仅仅依靠其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在高职院校势在必行,探索阅读学分、经典阅读推荐、开设流动图书馆、阅读征文活动等模式的阅读推广,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其阅读与学习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2 基于顶层设计的阅读推广模式构架

2.1 顶层设计

目前,从各高校开展的阅读推广工作来看,大多属于应景、应时的短效性、节日型、运动型活动,缺乏整体的思路和规划[2]。阅读推广活动应该是常态和长效的,是需要多方面共同配合、共同运作、共同完成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顶层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顶层设计”是源于自然科学及工程设计领域的一种理念。它针对某一特定的对象,运用系统的理论,自上而下地提出总体战略构思及实施方式,着重强调其分析的准确性、结构的优化、资源的整合、目标的递进、执行有力、控制即时和反馈及时等[3]。阅读推广的顶层设计就是指对阅读推广的愿景、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等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执行、控制及反馈。在宏观层面,阅读推广顶层设计主要包括愿景、思路与目标。在中观层面,主要包涵分析、设计、执行、控制及反馈等方面。

阅读推广的愿景是致力于提高人口素质和国家软实力,要从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高度入手,将其纳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阅读推广的思路是以活动为载体,机制为保障,推进其常态化。阅读推广的目标在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目标应该包括长期、中期、近期三个阶段。阅读推广在实施过程中,还必须有执行、控制及反馈等重要环节。

2.2 模式构架

基于对阅读推广的顶层思考,阅读推广模式应该具有明晰的系统构架,主要应包括约束性模式、开放性模式、派生性模式三类(见图1)。

图1 阅读推广模式架构

2.2.1 约束性阅读推广

约束性阅读推广主要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约束性阅读推广是指将阅读作为一类课程,通过课程的权威性,通过课程达标获得学分的方式开展阅读推广,主要形式是开设阅读选修课。

2.2.2 开放性阅读推广

开放性阅读推广主要是以“活动”为载体的一系列阅读推广。开放性阅读推广包括经典阅读推广、阅读征文、阅读沙龙、阅读交流、开设流动图书馆等活动,其特点是具有目标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并且能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条件下实施。

2.2.3 派生性阅读推广

派生性阅读推广与前两种的主要区别是主导者的不同。派生性阅读推广的主导者是读者自身而不是图书馆。派生性阅读推广的主要方式是各类阅读协会。

3 基于学分制的约束性阅读推广模式

学校以课程为主要教育模式,学生对课程的认识、认可,经过十多年的学校生活已经深入心底,并对课程形成权威概念,凡是开设课程的都是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都是要达到教学标准要求的,而课程以外的内容是可以自由掌握的,这个认可影响学生终生。为此,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习习惯,我们在阅读推广的系统构建中,特别设置了基于学分制的约束性阅读推广。

我们引入“超市经营”模式设置了学分制自主阅读选修课。“超市型”自主阅读选修课程设计遵循“跨专业拓展、尊重学生兴趣、强调自主性”的原则,将阅读选修课程分为A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类(哲学、宗教)、C类(社会科学总论)、D类(政治、法律)、F类(经济)、J类(艺术)、K类(历史、地理)、N类(自然科学总论)八个子课,学生选课好似在超市选择商品,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选择某个子课,修完该子课,即可视为完成大学生自主阅读选修课程学分,该选修课为2学分。

自主阅读选修课程的主要运行模式强调学生约束下的自主,以课程学分约束阅读行为,但阅读过程自主,即不安排学生集中学习,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在课程运行过程中,我们还安排指导教师负责现场辅导,辅导主要分为对学生学习本类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进行指导;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进行答疑;对学生撰写论文给予指导。

3.1 阅读推广目标

大学生自主阅读选修课的课程目标主要考虑了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于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是服务于具体某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拓展要求;三是服务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培养自学能力和阅读习惯。综上所述,大学生自主阅读选修课程的目标可以描述为:服务于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公共选修课,其主要任务是拓展学生的专业面向,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2 阅读推广过程控制

3.2.1 选课

学生在辅导员的指导下,事先对自主阅读选修课程的八个子课进行详细了解,在规定的时间进入学校选课系统进行选课。在选课系统中,我们对类别多选和每类人数上限两个方面进行了严格控制,避免了多选子课和某类子课人数过多的问题。

3.2.2 考勤

学生选课成功后,按照规定的时间段开始课程的学习。为了对选课学生在馆阅读学习时间进行有效控制,我们确定了每天到馆时间的上下限,即每天到馆阅读学习的时间不低于30分钟,但不超过120分钟。超过的时间不计入课程累计时间。

图书馆为严格课程管理和过程控制,专门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在入馆大厅设置了头像采集考勤机,每次参与课程选修的学生入馆都要进行考勤。且每次进出各考勤一次,这样可以非常准确地了解学生在馆时间。

3.2.3 过程考核

对学生到馆后的阅读学习情况进行了解是课程控制的关键环节。我们在学生考勤处发放大学生自主阅读课程过程控制考核表。每次学生入馆必须凭本人“一卡通”借阅证领取考核表,离开图书馆时交回表格。过程考核表主要栏目有“姓名”、“班级”、“所选类别”、“阅读图书或期刊书名、索书号”、“阅读摘抄或心得(不少于100字)”等项目。

3.2.4 评价

大学生自主阅读选修课程的考核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在馆阅读学习累计时间超过40小时;二是学生每次到馆的过程考核是否完整且达到要求;三是学生是否完成2000字以上的阅读学习论文;四是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选课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答辩。学生如果按照要求完成前三个方面的要求即可获得2个学分。我院自主阅读选修课程开设第一年就有1865名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得到学分。

4 基于开放性的阅读推广模式——引导式经典阅读推荐活动

顶层设计下的经典阅读推荐实践,图书馆联合学校学生工作部、团委探索开展“开卷有益”大学生经典阅读书目推荐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量,开拓视野,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

4.1 确定推荐书目

经典阅读书目推荐的原则是适应性和拓展性。适应性就是要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特点,回避理论性、研究性专深的图书,推荐可读性强的图书。拓展性就是要考虑学生专业面向、素质提升、知识拓展等方面的需要。按照上述原则,我们在有关组织和大学图书馆编制的大学生适用经典推荐书目的基础上,充分发动广大师生,通过校园网网上推荐等方式,结合图书馆馆藏情况,精选了100本图书向学生推荐。

4.2 开展推荐宣传

首先,我们印制了精美的《“开卷有益”大学生经典阅读书目》宣传手册,详细介绍推荐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ISBN号、馆藏索书号、内容简介、书评等,还为每本推荐图书配套提供了电子图书全文和访问链接方式。其次,我们每年为全校新生免费发放宣传手册,并在入馆教育中作为重点项目推荐。最后,我们开办了实体和网上专题宣传栏,大力推荐经典阅读书目(样表见表1)。

表1 “开卷有益”大学生经典阅读书目样表

4.3 丰富推荐活动

4.3.1 开展经典阅读指导

虽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阅读的类别,但是如何选书、如何阅读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效提高自学及阅读能力。我们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图书馆学科馆员指导和学校名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图书馆学科馆员主要负责学生日常基本阅读的指导,即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文献分类、图书与期刊查找等方面;学校名师主要负责学习方向、图书推荐、学习要求、学习方法、撰写论文等方面。

4.3.2 举办经典阅读征文

图书馆与院团委及各学生社团联合定期举行各种经典读后感的有奖征文评选活动,邀请学院名师、教学带头人等负责评奖并举行仪式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和奖品。每次活动都有不同主题,例如“开卷有益读经典”、“阅读铸就中国梦、知识助力我成长”、“我最喜爱的经典图书”、“经典阅读伴我行”等[4]。并收集典型学生在校期间的读书目录进行宣传,供借鉴。

4.3.3 开办阅读沙龙

图书馆利用高职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与团委联手成立了大学生阅读沙龙,方便学生们交流读书心得。我院大学生阅读沙龙又名“阳光书吧”,在近300平方米的立体开放空间,同学们浸润在淡淡的茶香和浓浓的书香中,晒太阳、看书、品茶,交流读书心得,惬意轻松。

4.3.4 推广经典阅读摘抄

摘抄是阅读的一种手段,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引导学生将外部语言内化,达到集腋成裘的效果,我们在开展经典阅读推广的活动中,大力提倡学生阅读摘抄,并制作了阅读摘抄表供学生使用。通过我们的广泛宣传和相应的鼓励措施,近2000学生参与了此项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参考资料

1 赵新龙,李健美.高职学生的阅读现状及图书馆的有效措施.高教论坛,2011(10):121-122

2 王波.图书馆阅读推广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图书与情报,2011,(5):32-45

3 陆锦冲.顶层设计:高校有效管理的现实路径.教育探索,2012,(8):84-86

4 彭艳,屈南,李建.试论大学图书馆的经典阅读推广——以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91-94

猜你喜欢

顶层图书图书馆
图书推荐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顶层设计
加快顶层设计
健康卡“卡”在顶层没联网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