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与营养保健
2014-05-31陶利杰
陶利杰
(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 650223)
近年来,饮食无规律成为形成大学生亚健康现状主要因素之一。作为警院大学生,较之普通高校大学生有了更多的纪律和体力训练方面的要求。警院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警察队伍未来的发展,但目前的情形却并不十分乐观,许多学生的体质健康仍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许多学生无法应对繁重的学业和未来的社会竞争。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的四个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①张国金,大学生保健指南,科学出版社,1988.并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是指一个人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各方面都处于完美的状况,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已。我国政府历来亦非常重视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在 1985、1991、1995、2000、2005年的5次全国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中,都把学生营养高中生饮食与营养状况作为重点调研内容。本文以云南警官学院学生为例,调查了解影响大学生营养健康的因素和导致的结果。一周的时间内,通过现场调查法,调查人数150人,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地点在云南警官学院的食堂、宿舍、图书馆、自习室等校内场所(以下调查结果见下表):
一、直接影响大学生营养健康的因素和导致的结果
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因素 导致的结果就业压力大 (频繁使用脑力运动和体力运动) 饮食没规律、没食欲和暴饮暴食、身心疲倦、紧张焦虑、无精打采、严重睡眠问题等。人际交往:较突出的问题是性格方面 (性格怪异的、自大的 (多为家境优越者)、内向的 (多为家庭贫困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偏激、敏感)等价值观的偏执、不合群、攀比心、心理健康、压抑、暴饮暴食、睡眠问题等。
沉迷网络 (男生更甚之) 饮食不规律 (没有饥饿感)、暴饮暴食、作息规律混乱、影响学业、身体健康等。食堂饭菜不卫生、味道不好、价格偏高 (女生意见较多)没食欲、饮食没规律等 (对于贫困生影响较大)。
(一)就业压力大
调查中,几乎93%的大学生认为导致营养健康的最大因素是:即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他们只有不断从各方面吸收新知识,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警院学生,专业性较强,毕业后出路较窄,多为自行考公务员,走入压力巨大的警察行业;如若考试失败,他们将对未来就业感到迷茫。学生们每日消耗大量脑力运动,许多人认为,脑力运动不如体力运动般消耗能量,其实不然,当一个人集中思考时,脑子的热量会从占身体的2%瞬间飙升至20%,“我们的大脑每分钟只需要消耗0.1卡路里就能维持生存;但在猜谜语或做智力题等有挑战性的工作时,大脑每分钟需要消耗1.5卡路里”①李孜,汤湘江,大学卫生与健康,人民出版社,2006.。警院学生面对不稳定的就业压力和大量脑力运动的消耗直接导致部分学生身心疲倦、有严重的睡眠问题、没食欲和饮食没规律,从而出现晚上睡不着,白天上课无精打采、焦虑紧张情绪较重,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
(二)人际交往困难
调查中发现,在人际交往方面许多大学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性格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学生中有性格怪异的、自大的 (多为家境优越者)、内向的 (多为家庭贫困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偏执、敏感的等等。如今大学生交友受价值观、学校风气、贫富差距等诸多现实因素影响,严重缺乏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长时间便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缺陷,攀比心的加重并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
(三)沉迷网络
网络的兴起利弊同时存在。网络在充实了大学生生活的同时也摧毁了部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调查的150名学生中,有98%的大学生离不开电脑,这其中只有20%的大学生上网以查各类资料为主;70%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通常通宵游戏 (其中以男生更甚),更有甚者,玩游戏时间达到三天未进食 (没有饥饿感);10%的大学生以上网聊天打发无聊时间为主。这样不规律的生活,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作息时间,打乱了饮食规律,直接导致身体受到严重损害。
(四)食堂饭菜不卫生、味道不好、价格偏高
调查中,约45%的大学生抱怨食堂卫生太差,经常在饭菜里吃到不干净的东西,如:虫子、苍蝇等;25%的学生觉得食堂饭菜味道不好,油水太淡,营养不够;18%的大学生认为饭菜价格偏高 (贫困生群体);另外12%的大学生则认为不想去食堂,人多太拥挤等。部分家庭贫困生希望,食堂应该多提供一些贫困岗位,警院学生课程的时间安排普遍太晚,中午吃饭高峰期过于密集,吃饭时间也过于紧张,也会导致食欲缺乏。
二、营养是维持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
从调查中直接反映出,以上四种因素导致的结果是:饮食没规律、暴饮暴食和没食欲占主要部分。营养与体质状况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对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的重要性明显认识不足,而无规律的饮食是造成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日常饮食无规律的学生比例已分别占到41.9%。长期无规律的饮食,不仅会引起营养不良、影响睡眠质量,甚至会影响人体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缺乏营养知识,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不良的营养行为,如不吃早餐、常吃零食等。但这些学生营养态度良好,希望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更多的营养知识,愿意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所以,在大学生中开展积极有效的营养知识教育,通过定期进行营养知识的专题讲座、出版营养报、开设有关营养知识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等形式,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很有必要。限于以上调查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应注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大学生常有的不健康表现如失眠多梦、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大多有饮食不规律、偏食、挑食、经常熬夜的不良习惯。正因大学生很多不重视自身饮食及生活习惯,才导致疾病的发生。日常应养成合理安排饮食①合理饮食是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益”。、控制体重、坚持体力运动、多吃蔬菜水果等良好习惯。同时,作为最具活力和青春的大学生群体还应保持对人生积极、乐观、热情、向上的态度,注重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用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营养结构打造强健的体魄。
(二)大学生应增强自身保健意识
高校应注重针对大学生特点,开设营养保健方面的专业或选修课程,让大学生多方面关注和摄取营养保健知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对营养健康的意识也随之增强,但是,据调查显示,真正处于健康状态的大学生人群只占极少数,大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对于营养健康,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现代高校从只注重大学生学习逐渐开始转向注重大学生身心健康,许多大学不定期地邀请专业教师为大学生开设营养保健相关讲座,但往往听讲座的大学生人数有限,达不到预期效果。大学要从学生思想着手,让大学生真正重视营养健康的重要性。同时,还应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努力创造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宽松有序的业余生活环境,提高大学生耐受挫折及适应生活的能力,开设一些相关体育文化、体育锻炼与营养健康的专题讲座,进行体育知识、饮食营养与健康教育的培训,增设大学生开展健康体育的专业指导教师等。
(三)大学生应合理安排日常膳食营养
营养是大学生身体发育的先决条件,必须强化科学饮食意识,增加科学营养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改善饮食结构,提高学生饮食中的营养水平。
1.平衡膳食搭配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四大类营养,是大学生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
(1)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它是人体细胞、酶、激素和抗体的建筑材料。如果长期缺乏蛋白质或摄入不合理将会导致:体格生长迟滞和智力发育不良;消瘦、肌肉萎缩、贫血、消化功能低下;循环系统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低下,重者出现营养性水肿等症状。大学生选择蛋白质食物时,大学生在选择蛋白质类食物时可从含量多少来看,干豆类含蛋白质为36-50%;肉、蛋、禽、鱼约为11-24%;粮谷类为8-13%;一般蔬菜味0.6-3%。还有乳类中的酪蛋白、乳白蛋白,蛋类中的卯白蛋白、卯黄磷蛋白,瘦肉中的白蛋白、肌蛋白等,都含有8中必需氨基酸,且数量充足。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 (如葡萄糖)、双糖 (如蔗糖)和多糖 (如淀粉等)。糖类能供应人体热能,是膳食中主要的热能来源。如果血糖低将会使人疲倦、头晕、心慌、出冷汗,严重者将导致昏迷、休克,甚至死亡。日常应多食:五谷杂粮、薯类、藕粉、粉丝和食糖等。
(2)脂肪。脂肪是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脂肪的热量比糖类及蛋白质高一倍多。正确进食脂肪不仅是储存能量的“燃料”仓库,还可以起到保护和固定内脏器官的作用,使手、足、臀等部位能更好地承受压力,冬季还可保温防寒。摄取时,提倡多吃植物油,少吃动物油。因植物油的消化吸收率比动物油高,对人体更有益。
(3)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绝对不可缺少的要素,有数十种之多,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各类维生素的摄入不足会导致人体各部位出现疾病,常见的有:眼部问题(视觉功能下降、暗适应力减退、夜盲、结膜干燥或毕脱斑);皮肤的健康、造血系统疾病和生长发育;免疫功能低下等症状。维生素应多摄取:绿叶素菜、蛋黄、动物肝脏、乳类、糙米、豆制品、坚果、水果、鱼肝油等。
2.合理进食三餐,均衡热量,切忌暴饮暴食
从营养角度看,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应为早餐占30%,中餐占40%,晚餐占30%①于化泓.周昌芝,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中国轻工业出版,2005.。在一日三餐中要特别重视早餐的摄入。大学生喜欢睡懒觉,经常不吃早餐就直接去上课。但不吃早餐会影响一天的学习效果。经常不吃早餐会引起血糖偏低,没有精神,头昏昏沉沉的,长期下去,身体会出现头昏眼花、四肢无力、神经衰弱、记忆下降等问题。所以,大学生应重视早餐。而晚饭吃得太早,晚上学习到21点后会出现明显的饥饿感,会产生疲劳、乏力、注意力下降等,可适量根据自身情况加餐一次。日常大学生要注意合理搭配膳食,注重品种多样化。理想的一日三餐能吃到20种以上的食物和2种以上的水果,如:禽、蛋、奶类、豆类或其制品、蔬菜、水果、粗粮或杂粮、海产品等。少食太油腻、太咸、过多动物性食物、油炸、烟熏、肥肉或荤油等。不食过期、变质、腐败、霉变的食物。切记不可暴饮暴食,若营养过剩会导致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症状。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今大学生饮食不节制,偏食及垃圾食品进食过多,盲目减肥、节食,过多饮用香甜味饮料,养成喝碳酸饮料等不良习惯。有规律的饮食习惯进食有利于胃肠道正常的蠕动及分泌消化液,三餐要定时定量,切勿暴饮暴食;要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饭前便后应洗手,不共用餐具。就餐时不看书、电视或干其他的事,不放声大笑,以免引起消化液分泌障碍和发生呛咳和食物吸入器官等意外;食物多样,少吃零食,不偏食,荤素要搭配,保证营养素的全面供应;少盐和清淡的膳食有利于健康,据《大学卫生与健康》调查,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病呈正相关,进食太油腻的食物易引起肥胖,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酗酒,即无节制的饮酒会损害肝脏,严重的还会引起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的危险。腐败、霉变、过期食物,由于被微生物和某些化学毒素污染,引起食物中毒与诱发某些癌症。
现代大学生面对巨大的生活和学业压力,每日超强的脑力和体力运动,使他 (她)们的脑力和体力严重透支,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提高自身抵抗力,合理膳食显得至关重要,在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亦能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学习。面对健康,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争取一个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