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2014-05-30王全宝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18期
关键词:古村落遗产文化遗产

王全宝

今年3月,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呼吁有关部门抓紧完善法律法规,加快工业遗产保护的法治化进程。

相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老话题而言,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则是个新话题。近两年,有多位文化界的政协委员和文物专家提出建议,要加大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工作力度。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正是基于对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从去年7月份开始,由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龙新民带队,组成工业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专题调研组就相关问题展开深入调研。

龙新民曾长期在宣传系统工作,相继担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委副书记,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党组书记兼国家版权局局长;2007年4月调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正部长级)。2013年3月,龙新民当选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任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5月19日,龙新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认为,工业遗产涵盖着工业领域的多个门类,记录了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历史,是研究近现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和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历史的宝贵资源。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进行保护,许多重要的工业遗产将在短期内迅速消亡,损失无法挽回。”龙新民感叹说。

“798艺术园”可作借鉴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有哪些社会价值?

龙新民:工业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在国外较早地就被重视起来,在中国这项工作起步相对要晚一些。

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颁布了旨在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下塔吉尔宪章》,之后,世界许多国家进一步引起了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中国也逐步加大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工作力度,国务院公布的一至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近现代工业遗产就达112处。

近些年来,城镇化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城镇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在这一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成为突出的矛盾。因此,原有的工业用地几乎成了一些城市建设用地的首选,历史上留下的工业遗产被损毁、被破坏的情况大量发生。工业遗产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中国新闻周刊:去年开始,你带队全国政协工业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专题调研组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相关问题开展调研,请你介绍一下通过近一年多的调研,工业遗产保护现状如何?

龙新民:首次正式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调研是去年7月间进行的。在这之前,一些政协委员已就这个问题作了初步的调研。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去年7月的这次调研,有多位文化界的政协委员和文物专家参与。我们在辽宁和湖北两省,实地考察了沈阳铁西工人村、鞍山钢铁公司、海州露天矿、汉阳铁厂、铜绿山大铜矿遗址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20余处工业遗产。

应该说,辽宁和湖北两省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工作是做得比较好的,尤其是武汉市制定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规划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但即便是在这两个省,我们仍然看到,一些工业遗产项目保护与利用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工作基础比较薄弱;一些旧的厂房、车间闲置甚至废弃,如要加以保护与改造,所需资金投入量巨大,仅靠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财力难以解决;还有一些地方对工业遗产的底数尚未摸清,企业拆迁项目审批程序不规范。

在土地供应现实窘境以及拆旧建新的观念影响下,老工业厂地正成为一些城市领导者开发的目标,在轰隆隆的爆破声中,原有工业遗产被崭新的高楼大厦所代替。

我国工业遗产在过去若干年间大量流失和损毁的状况警示我们,必须抓紧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一趋势,切实把工业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提上重要议程。

中国新闻周刊: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文化遗产的命运受到关注。有学者认为,城镇化不能把文化“化”掉。在你看来,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工业遗产以及历史建筑该如何进行保护呢?

龙新民:有学者呼吁,城镇化不能把文化“化”掉。我也完全赞成这一看法。城镇化绝不仅仅是建成一批楼房,兴办一批设施,搬进一批居民,而是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

我认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要把工业遗产及其历史建筑的保护当作一个重大问题,提上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议程。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总体规划。全面摸清我国工业遗产的家底,做好工业遗产专项调查、认定和登录工作,及时将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工业遗产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全面梳理和整合当地的工业遗产资源,对涉及老企业、老工业区的搬迁和建设开发项目,要从工业遗产保护角度严格把关,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对应重点保护的工业遗产采取切实措施予以保护。我国明清时期民族工业萌芽阶段的老工厂、老作坊和各类老字号的工商企业,民国以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代表性工厂、矿山、铁路,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50年代国家建成的一批工业重点项目,其厂房等建筑设施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各地应有重点地把蕴含文化价值、体现地方特色的工业遗产保存下来。

例如,我们在辽宁调研时参观过的工业博物馆,就是在原沈阳铸造厂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好地保存了原来工厂的厂房、车间和设备,可以再现当年工厂生产的全过程,看后令人震撼和受教育。

中国新闻周刊: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发生了工业建筑遗产被侵害的事件,每一起事件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你认为该如何协调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问题呢?

龙新民:我认为,可以在做好重点保护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搞好工业遗产的合理利用。要把过去所有的工业遗产都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要合理利用好。

有的可以在工业遗产原址进行新的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使老厂房换上新设备,用上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展现新面貌。鞍山钢铁公司的不断发展就是成功的范例。

有的可以利用原有的厂房,发展文化产业或适应当今时代社会需要的其他产业。如北京“798”艺术园区就是利用原华北无线电零部件厂的“包豪斯”建筑风格,打造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新兴文化产业园区。沈阳市把铁西工人村的部分房屋保存下来,室内完全恢复当年工人们居住时的面貌,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很受群众的欢迎。这都是工业遗产合理利用的有效做法。

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的需要,也为淘汰落后产能,有的工厂、企业不可避免地会被拆掉,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对工业遗产不管分几种类型进行合理利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应尽可能保护其历史风貌。

推进城镇化时一定要保护好古村落

中国新闻周刊:去年7月末,习近平在湖北调研城乡一体化时提到,“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目前,大量古建筑和文化风貌遗存或年久失修或遭到人为破坏,修缮亦是刻不容缓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古村落不受破坏呢?

龙新民:与工业遗产的保护同时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农村古村落的保护问题,这也是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课题。

所以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去年7月22日在湖北调研城乡一体化时提出的“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记录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程,是承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风貌的重要桥梁。如北京门头沟的爨底下村,山西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江苏的周庄,浙江的乌镇,安徽的西递、宏村,福建的土楼建筑群村落,江西婺源的古村落,广东的开平碉楼,云南元阳的哈尼族村落,等等。

这些古村落不仅建筑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是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蕴含在乡土文化中的传统道德体系、民俗技艺、艺术形态等,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很好地保存下来。

现在一些古村落的建筑遗存,有的年久失修,有的被人为损毁。因此,农村古村落的保护也刻不容缓。

一个月前,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到山西、江西两省就此专门进行了调研,目的在于引起各地政府和文物保护部门对古村落保护工作的重视。我认为,不论城镇化如何推进,一定要把那些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保护下来。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1月,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调研组赴墨西哥和秘鲁,就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进行了调研和交流。墨西哥、秘鲁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情况如何?

龙新民:墨、秘两国是拉丁美洲文化遗产较多的国家,墨西哥被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居世界第6位,秘鲁居第21位。墨西哥奇琴伊察的玛雅文化遗址和秘鲁马丘比丘的印加文化遗址,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

通过实地考察和同两国政府文化部门、议会文化部门负责人的座谈交流,我们了解到,这两个国家除了有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外,十分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它们不仅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而且重视保护与遗产项目相关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与文化氛围,不在保护区内建宾馆、安电梯、修索道,不造假景观,不搞人工商业设施,原汁原味地保存文化遗产的风貌。

目前参观马丘比丘遗址,仍然依靠传统的蒸气火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步入遗址核心景区的道路至今还是一条山坡土路。这些文化遗产完好地保持了历史风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墨西哥政府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对现代和当代重要建筑、设施进行分类鉴定,进行监管、保护。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猜你喜欢

古村落遗产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遗产怎么分
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Tough Nut to Crack
遗产的分配
千万遗产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