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2014-05-30王慧
王慧
【摘 要】本文通过论证,从改变认识,激发兴趣。注重实践,走进生活。分组教学,合作互助。方法多样,强化效果四个方面阐述了激发学生兴趣,优化美术课堂的重要性。中学生正处在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兴趣;优化;美术;教学
优化教学是当今教育界的一大热点。它是指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如何优化课堂美术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呢?通过我的观察发现,学生很多时候不是不愿意上课,而是觉得上课没有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动力,就成为优化美术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改变认识,激发兴趣
随着社会的进步,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美术教育的内涵也在日益丰富。新学期开始,作为一名美术专业教师,我承担了高一重点班的美术教学工作。要想上好美术课,首要的也是必须的就是使学生全面了解美术,建立起对美术的全新的认识。学习美术不仅能学习一些简单的绘画技法,还能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同时还具有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合作意识的作用,并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学习美术不仅仅是为了将来当画家,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感。明确了美术的重要性,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慢慢的被激发出来。
二、注重实践,走进生活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少年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以往,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布置作业也往往是临摹一些书籍,照葫芦画瓢。老师说画几张就画几张。学生完全没有自己的意愿。画面效果以老师满意为标准,学生的个性被残酷的抹杀了,自然没有学习的兴趣。不从教科书讲起,而是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们在操场上观察教学楼,图书馆,食堂,操场上的运动器戒,远处的树木,校园外的胡同。从实际感官入手,学生们很快地掌握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复杂难懂的知识瞬间变得简单易学。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不断地激发出学生们的探求欲望,许多学生都画出了不错的作品。
三、分组教学,合作互助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
上课之初,我就把全班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专业优秀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建立专业教学组长制度。使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充当老师的助教。师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学的融洽关系。高一的美术专业教学基础性很强,一些结构关系,透视规律等专业理论都要在高一年级讲授。这对于连握笔姿势都不会的新生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有时,为了纠正一个握笔姿势,甚至要用半天的时间。一些接受能力慢一些的同学在老师纠正一遍后,仍然面露难色,产生了畏难情绪,一度想放弃学习。教学组长的引入,集中了班里的优势资源。六名教学组长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给自己的组员讲解示范,不仅解决了课堂教学效率低的问题,还有效的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专业教学组长把一些基础的、易懂的教学任务承担起来,大大的减轻了教师的教学任务。使老师可以投入更大的精力解决一些教学上的重点、难点,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四、方法多样,强化效果
(1)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创造条件、创设情境,刺激潜藏在每位学生心里的激情和冲动,让他们自主地把热情投入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使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对教师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
(2)丰富教学内容。当今的美术在现代艺术材料和艺术技术、交流传播媒体、视觉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在表现手法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美术教学和学生,而不能只停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呢?我总结出如下三点体会。①教法多样,增强效果。②作业评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③导课结课,激发兴趣。导课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通过导课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发言踊跃,兴致很高。
综上所述,只有从兴趣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优化美术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霍颖.我谈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祖国:建设版》,2013(9)
[2]高波.谈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教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