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异地办学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2014-05-30李文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独立学院

【摘 要】当前,独立学院和母体院校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多种形式:既有同省同城、同省异城、更有异省异城。其中,独立院校与母体院校如果是异省异城的关系,则对于独立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为例,研探独立学院在异省异城环境下的学生管理新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异地办学;学生管理工作

2008年2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26号)对独立学院办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简言之:独立的办学机制、独立的办学模式和独立的管理体制。针对“三新”要求,独立学院尤其是与母体是异省异城办学的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新的考验和新的挑战。

下面是笔者在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一年多来,对于独立学院异地办学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反思及想法。

一、本学院在异地办学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1.学院采取辅导员一级管理体制

本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是在院党委副书记领导下展开,各项具体工作则仅有学生处唯一一名副处长具体负责,学院所有辅导员都属于学生处管理。独立学院党委副书记在母体院校也兼任领导职务,各系仅设学工组长来管理各系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学工组长还在兼任其他的行政管理工作,如:工商管理系学工组长是由学生管理科负责人兼任的,会计系学工组长是由招生就业中心负责人兼任的……另外,各系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基本上脱离系行政工作的管理范围,辅导员所能参加的会议讨论,也仅限于学生处全体会议或各系辅导员集体会议,基本上不参与所在系里专业课老师集体会议。

2.学院辅导员队伍现状

本学院学生处共有26名人员,其中行政工作人员和没有带学生的工作人员为9名,有带學生的专职辅导员共17名。全体专职辅导员的学历情况是:只有1名是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其余都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本体专职辅导员的年龄构成情况是:大多数是80后,也有个别是70后的,最年轻的1989年出生;全体专职辅导员的性别构成情况是:女性9名,男性8名;全体专职辅导员的婚姻情况是:已婚的有6名,其余都未婚。

3.辅导员对学生的“保姆式”管理

按学院规定,专职辅导员每人带学生总为260人。实际情况是2013年暑期之前,带生量都在400人以上;至2014年元旦,仍在260人之上。学生处要求辅导员每周听课不少于两次,每周都要抽查学生课堂出勤及住宿等情况。同时,学生处要求辅导员对每个学生的学号、籍贯、家庭详细住址、兴趣爱好、具体挂科情况、奖惩情况和学生任职等情况都要铭记于心,信手拈来。另外,还要求辅导员要多渠道了解所带班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情况,并做到对于每个学生情况都能心中有数。

二、独立学院异地办学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生管理工作采取一级管理方式,导致辅导员过早产生职业倦怠

学院和母体院校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省份城市,本院位于浙江省金华市,而母体学院则位于上海,两个学校之间相距较远。而在对本院的学生工作的管理方式是母体院校选派了1名兼职领导到独立学院做党委副书记,并由他来负责全院的学生管理工作,这导致了本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一级领导管理不到位。同时,全体辅导员集中于学生处统一管理下,学院未能真正把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下放到各具体的系管理当中去,未能实现二级或多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既不利于辅导员与所带班级的班主任、各专业课任教师的沟通交流,也让辅导员工作不受学院重视,并产生工作倦怠感,甚至造成与班主任、课任教师就学生管理工作的沟通不畅,产生彼此不合作、抱怨的情绪,进而影响同事之间的情谊。

2.“高中式”管理模式,导致学生和辅导员很“受伤”

本院实行“一刀切”的辅导员每周听课制度,以期通过观察学生出勤、上课表现等,来了解掌握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听课制度本身是好的,但是“一刀切”的听课要求,使得高年级学生对辅导员的管理载声怨道。因为高年级学生认为有些课程实在没有堂堂课出勤的必要,况且自己还有如:复习考研、雅思学习等都比去听一堂课更重要的事做,所以,他们对于辅导员要求必去上课很是反感。同时,为了让辅导员能更及时掌握和发现学生的情况,学院要求专职辅导员住在所带班级的学生公寓里,但是学生的作息时间不太规律,这使得辅导员的作息受到很大影响。另外,学院的辅导员除了处理日常工作,还兼任着部分行政任务。面对这样的管理,辅导员们被学生戏称“高校保姆”,而且是吃力不讨好的保姆,这让部分辅导员感到“受伤”。

3.学生自我约束性差,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在校学生基本属于“九零后”独生子女,缺乏集体意识、忍让意识不强,对他人关心不够。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让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世界更广,所接收到的信息也更庞杂,但他们的思想较为单纯,对于事情的真相不易搞清楚,这也就使得他们经常因判断力不强而上当受骗。现在的学生小时候都接受过一项或多项兴趣爱好的培养,因此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文体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但对于他们自身所具备的这些素质也只是当作值得“得瑟”的资本,而不是把它作为自身魅力展现的途径,往往由此引起同学们之间的彼此看不顺眼,甚至嫉妒。而那些没有相应特长的学生,也会产生自卑的消极情绪,如果没有及时引导此类学生就容易做出极端行为,酿成严重后果。这些情况,都加重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

三、独立学院异地办学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1.深化学生工作管理领导层的“本土化”

作为异地办学的独立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层面上,领导与管理者更应专职工作人员,最好不是母体院校的领导兼职,也不能由或别的院校兼职,也就是说应该把管理人员实现独立学院的“本土化”,就是说从母体院校选派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各级负责人应该坚持周一至周五都在独立学院上班,切实规划、引导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走向正规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只有坚持管理层本土化,才能带领所有学生管理工作者找到归属感、成就感。

2.采取开放式的管理学生方式

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制定辅导员考核办法并予以张贴公布,既让辅导员队伍的决策管理层管理辅导员做到能够有章可依,也让辅导员做到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必依。比如:学生的管理工作可以尝试分院系、分专业、分年级的管理方式,针对大一新生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还不熟悉,要求辅导员经常去课堂听课、多走访学生寝室、经常与学生聊天,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和学习动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辅导员必须更多、更好地利用现代的通信工具与设备,加强与学生、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

3.对采取学生采取淘汰制的管理模式

教育教学质量是独立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建设高水平大学离不开高水平的本科教育。首先,应该选配政治素质好、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授、副教授等骨干业务教师担任班主任。通过名师的人格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专业的浓厚兴趣。其次,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发挥班委作用,组织班级活动,比如利用学校食堂,组织全班同学包饺子等活动,形成班级凝聚力、向心力。最后,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原则,制定规范的淘汰制度。通过淘汰制塑造每位同学积极向上的拼搏进取精神,防止学生存在混文凭的不良思想。同时,也需要班主任和辅导员平时经常关心、关注和呵护学业困难学生,也需要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沟通。

参考文献:

[1]程淑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企业研究,2013(07)

[2]刘晶.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03)

作者简介:

李文明(1985~),男,河南省夏邑县人,学历: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学生处,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研究。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工作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个基本着力点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确应用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运用“三严三实”理念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