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爱上英语课
2014-05-30黄锐
黄锐
【摘 要】为了让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各地区的小学都开设了英语学习课程。然而英语教学效果总体来说并不理想。探讨如何让小学生更好地爱上英语学习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探讨了如何使小学生热爱学习的问题,目的是推动小学生英语教学的积极、健康发展。
【关键词】师生关系;兴趣课堂;学生主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人学”,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那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哪些教学手段是行之有效的呢?
一、积极鼓励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卢梭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他们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爱好。有的英语学得好,有的英语学得差,但他们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自尊心强。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允许孩子出差错。不要轻易地指责批评,要多点宽容,多一些安慰,要多看到孩子的努力,用情感保护孩子敏锐的自尊心。因此我上课时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对他们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给予每位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针对不同的学生,我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有一种成就感,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在他们答对题时,我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Verygood!Great!Welldone!Hooray!这些赞赏的话语就像一缕春风,温暖着孩子的心灵。总之,英语教育工作者要做一個有心人,对学生循循善诱,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尊重学生,和他们达成心灵与心灵之间的默契;耐心地解惑,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兴趣为基点,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气氛中成功地表现自我。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教师在英语课上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尽量用英语授课
用手势、眼神、音调、动作等作为辅助手段,在介绍新的语言项目时,应把要学的内容放在语言环境中学习,以情景为中心,强调用多种感官感知音、形、义、词、句、话的语言整体,将语言材料融于情景之中。如在介绍“打电话”这一语言项目时,我把电话机引入课堂,教学生怎样开始打电话,怎么报电话号码,怎么结束打电话,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会打电话的功能。并且在课后鼓励学生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互相打电话,或给教师打电话,让他们试着自己独立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活动,给学生以必要的帮助,以使他们整体把握这一语言现象。在教单词时,也尽可能地为生词创造语境,如编一个小故事或小对话等。在这种整体语言信息中,学生能通过上下文,通过老师的表情、语气和形体动物揣摩出生词的意义。在记住该生词的同时,学生也初步了解了该词的用法。
三、以活泼的游戏吸引学生
游戏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重要活动之一。我们可以将游戏引入英语教学中,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这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游戏、学习英语的激情,使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记忆单词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生天真活泼,有意注意时间短,机械地记忆单词往往适得其反,不但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反而会让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消极情绪。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记忆与巩固单词,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学习更具趣味性,更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态参与其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单词接龙,以给出的特定单词的末字母为下一个单词的首字母,以此类推,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说出更多的单词,这便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发音,能够巩固所学单词。又如找朋友,将单词与相应的中文含义分别写在卡片上,然后打乱顺序,让学生给单词找到相应的中文含义,当找到时要正确地读出单词、说出中文意思。
四、作好学习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学生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的体现,可发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的作用,也是学生的主体意识的体现和一种客观态度的培养。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形成一个竞争的氛围。评价内容包含: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方法等。这样学生间相互检查,相互帮助,更具有自主性。
3.老师的评价
老师的评价是一种手段,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是非常有益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正面鼓励,如:你的发音非常标准,可以为元旦准备节目;你的肢体语言丰富,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及优点进行正面鼓励,这是老师评价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魏燕民.如何让学生爱上英语课.《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2)
[2]周海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上英语课.《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