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研究

2014-05-30贾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高校思政

贾麟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在高校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应该要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思想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并且还要不断的提高工作的效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贯彻“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本文根据笔者实际自身工作经验,分析现如今高校学生的现状及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从而提出发展对策分析,做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种新旧的思想观念更新也较为迅速,很多新鲜事物和思想观念来我们的生活中逐渐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转变,在社会的群体中,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精力也较为充沛,并且高等教育学生所代表的社会层次和社会特殊地位也为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和思想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所以,高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要作为工作的重点来进行,由于接受教育者庞大的社会群体,所以,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够最基本上的保证工作的良好开展,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做出保障。

一、高校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发展首先就要对高校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经过自身的实际工作,把高校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内容:

首先是教育体制存在的不足,教育体制虽然现如今已经大规模的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存在时间长,影响范围远,所以,改革还没有完全的深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文凭,还没有真正的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所以,很多高校的思政教育价值也产生了偏差,造成了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了很多的失误。

其次是工作的效率问题。很多高校对于思政都是对形式较为看重,但是在真正实践的工作中却较为稀松,传统的思政教育缺乏创新的载体,把学生仅仅是当做教育的参与者和不是主体,仅仅是通过上课、少量的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却没有用亲身实践的方法来对此进行培养,这样的结果不仅仅导致了教育工作的事倍功半,还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校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毕竟是学生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起到的是主体作用,所以,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本小节将对高校的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文章最后的对策提出做出铺垫。

1.政治理想淡化

由于我國的社会主义体制,导致了学生对于国家大事还是较为关心的,但是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和理想却显得教育冷淡,很多学生对于党团的政治理论学习都缺少积极性,笔者根据对高校学生调查得知,80%的学生对于党员学习的课程都是为了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为毕业成绩增添一丝光彩,大部分学生对于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甚至有认同的感觉,面对社会上越来越残酷的竞争,大多数学生都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缺乏良好的大局意识和团队意识。

2.自我约束力弱

自我约束能力弱大都是针对大一的学生而言,高校的学生经过残酷的考试最终来到大学,在初期都会在心里产生懈怠感,对大学的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但是对于各项玩乐却十分钟爱,学生缺乏学习的坚持性和自律性,觉得上了大学就已经意味着成功,没有认识到在大学内学习的重要性,不能够科学的对生活和学习工作进行安排,况且现如今的社会中,学生大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没有良好的独立生存能力,甚至还有的学生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学生在大学,离开了家长管束,在加上自我约束力不够,慢慢的就养成了个性散漫的毛病,自我调节的能力较差。

3.人际关系不协调

人际关系不协调也是当今高校学生中的一个问题,对于重点院校的学生来说,学生在大学之前一般都是“尖子生”,所以就导致了心中存在一股傲气,在步入大学之后,难免会和同学产生攀比的心理,最终可能出现恶性的竞争,从而为人际关系的处理带来问题,况且,现如今的社会背景条件下,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宠在身边,养成了个性张扬和自我叛逆的性格,不能够主动的用温和的态度与同学进行沟通。

三、高校思政工作发展策略

为了适应现如今的高校改革,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要以改革为核心,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统一思想,局势俱进,开创思政工作进步的良好局面。

1.更新传统思想

在现今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尊重素质教育改革的大前提,并且以国家领导人的先进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结合,充分的发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思想引导和政治引导,引导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观念来看到社会和身边发生的各项事务。学校要加大理论课程的课时,并且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教师也要对思政教育的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不断的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将理论和时间进行结合,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实际进行结合,并且还要对工作的经验进行认真总结,总结出以往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及时的加以调整和解决,不断的提高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中多下工夫,更新传统的思政教育思想,从根源上提高高校教育工作的自觉性。

2.建立规范的师资团队

在大多数的普通高校中,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工作,很多学校都没有专业的教师来进行,都是通过资历较老或组织纪律较强的教师来进行工作的担任,思政教育的师资团队素质较低,所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师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要定期的对参与的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注重工作体制和工作制度的创新,同时还要建立良好的奖励制度,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坚持以人为本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课堂的主要参与者,所以,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的把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参与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丰富的观念不断产生,对新时代的大学生造成了非常强大的思想冲击,所以,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的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针对高校学生中存在的特点,学校要充分的对其进行把握,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提高政治思想,加强对于学生的管理,并且帮助学生能够良好的处理与同学之间的日常人机关系,加强学生的党建工作,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还可以将先进的学生党员作为模范,让他们在日常的思政教育学习中起到一定的带有作用,加强班级的建设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

思政教育工作时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接受到社会整体大背景的影响,还受到各个高校内部不同实际情况的影响,所以,必须要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和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对高校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良好的规划,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思政工作的主动地位,帮助学生能够梳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念,为高校的科学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蒋伟.论实践育人在大学思政工作中的重要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9)

[2]张科通.试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政工作互动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5(1)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高校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乐清市中小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思考
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