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治

2014-05-30冯水义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4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

冯水义

[摘 要]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给养殖户带来了非常好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病害给养殖户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治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 猪钩端螺旋体病 防治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36-01

猪钩端螺旋体病又称细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家畜中感染率高,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有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皮肤和黏膜坏死、水肿、流产等。

一、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1.1 易感动物广泛,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能感染、,鼠类是最主要的贮存宿主。家畜中以猪的感染率最高,排菌量也大;犬次之;牛、羊、马、鸭等也可感染,均为重要的传染源。

1.2 此菌经皮肤、黏膜和消化道等途径侵入机体,最后定位于腎小管生长繁殖,间歇性或持续性从尿排出病原,污染环境。

1.3 散发病例一年四季均有,但7-10月份为流行高峰。

1.4 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以仔猪发病较多。

2.主要症状

2.1 猪急性黄疸型,大、中猪多见,多呈散发,偶见暴发。体温升高,厌食,皮肤干燥,有时有擦痒,全身黄疸,尿呈浓茶样或血尿,有的在数小时内惊厥而死,多数于数日内死亡,病死率高。

2.2 亚急性与慢性型,多见于断奶前后至30千克以下的猪,呈地方性流行或暴发。除有急性型症状外,还可见:眼结合膜潮红,浮肿或苍白,黄染;头颈部甚至全身水肿,故称“大头瘟”;粪干或腹泻,病程10几天至1个月。病死率50%-90%,不死的恢复也缓慢,有的成为僵猪。孕猪流产或产下死胎或弱胎。

2.3 主要病变

除临床上见到的水肿及皮肤坏死外,主要病变为黄疸,出血,肝、肾肿大,肾还有灰白色病灶(间质性肾炎)。有时可见胆囊胀大,胸水和心包积液。

2.4 微生物学诊断

此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多样,只有结合微生物学诊断才能确诊。生前早期取血,中后期取脊髓液或尿(常用),死后l-3小时内取肝、肾、脾、脑等组织。暗视野直接镜检,可见细小的珠链状。

二、防治

1. 预防

平时应做好灭鼠和检疫工作。发现病畜和血清学阳性带菌畜禽,应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并彻底消毒被污染的环境(包括粪、尿等)。用多价菌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皮下或肌肉注射,多数能在2周内控制疫情。

2. 治疗

2.1以链霉素疗效较好,15-2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5日。

2.2. 土霉素,15-3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5日。猪群发病后,应全群治疗,每千克饲料中加入土霉素0.75-1.50克,连喂7日,孕猪连喂1个月可防流产。

2.3 中药疗法

2.3.1 板蓝根、丝瓜络、忍冬藤、陈皮、石膏各10克,前4种药煎水后冲石膏粉,分两次拌料喂服中猪1头,每日或隔日1剂,大、小猪酌情增减。

2.3.2 用鲜马齿苋0.25-0.50千克,煎水灌服,连服数日。

3. 在病原疗法的同时,应结合对症治疗,如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静脉注射,强心利尿等。

参考文献

[1]王彩芳.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治[J]. 养殖技术顾问,2013,05:154.

[2]施茂林.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治[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Z1:116.

[3]宋如英.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治[J]. 中国猪业,2012,07:35.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牛有机磷中毒的诊疗与防治
浅谈猪喘气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
论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受热面磨损及防治技术
无公害农药在防治蔬菜粉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