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提升蔗糖产业竞争力
2014-05-30兰有明
兰有明
[摘 要] 种蔗榨糖在我县已有多年的历史,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依靠科技的力量实现甘蔗的高糖高产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县蔗糖产业的竞争力是当前我县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阐述了促进甘蔗高糖高产的相关措施,并就当前发展形势下如何提升我县蔗糖产业竞争力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 甘蔗 高产高糖 蔗糖产业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S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64-02
一、提高栽培技术,实现甘蔗的高产高糖
结合江城县气候条件、水文特征以及土地资源等特点,以及甘蔗栽培、生长的相关特点,提出了以下相关措施来促进江城县甘蔗的高产高糖。
1.实行深耕深松,提高土壤条件
建立松、细、肥、深这样一个土壤环境,对于甘蔗这种生长期长、植株大的农产品来说,是提高产量的首要因素。土壤越松、越深、甘蔗的根系就能生长得更发达,并且能够不断向外延伸,进而能够吸收的水分、肥料就越多,生长得就越好。用拖拉机或小型挖机对蔗地土壤进行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耕作深度应为40厘米以上,接着再把土地耙细耙平,使蔗地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土块细小,具有良好的通透性,为甘蔗种苗的发芽、根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根据地形开挖排灌沟渠,沟深40-50㎝,中间按“+”字形、“丰”字形开挖支渠,支渠深度30-40㎝,从水源方向由高到低设置排水沟。
2.选择高产高糖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种植,是实现甘蔗高产高糖的基础,在相同的耕作环境、耕作水平下,品种的差异也会造成产量的差异,而且优良品种和一般普通品种最终的产量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必须选择高产高糖、宿根性强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所谓优良品种就是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土壤条件的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有效茎数多、前期生长速度快、宿根性好、高产高糖的品种。目前较为理想的品种主要有新台糖16号、20号、22号,粤糖93/159,柳城03/1137,云蔗81/173,以上所提到的这些品种其抗性、宿根性都是较强的,而且也是高产高糖的品种,有助于提高甘蔗的产量与质量,进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延长生长期,改春植为秋冬植
目前江城县对甘蔗的种植主要是以春植为主,这种种植方法,种植时间在2月至4月下旬,刚好是江城最干旱少雨的季节,受干旱的影响,出苗率低,有效茎数较少,生长期短,导致低产低糖。甘蔗的种植时间偏晚,生长期偏短,出苗率低,难以提高甘蔗的单产。因此需要改革植期,实行秋植和冬植两种植期,秋值蔗一般在每年的8月中旬至10有上旬,此时,秋后的高温和充足的土壤水分有利于萌芽,甘蔗出苗快,出苗率高,生长期15-17个月,生长期长,易获得高产高糖。冬植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上中旬至1月的下旬下种,生长期大约为12-14个月。冬季气温偏低,甘蔗萌芽出土的速度较慢,但此时的土温较高,能够促进甘蔗的根系生长,增强吸水吸肥能力,提高抗早能力,为甘蔗的早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易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糖分。
4.合理密植
有效茎是影响甘蔗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种植前,为了保证每亩田地里都有足够数量的基本苗,要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根据江城县各地甘蔗高糖高产栽培的经验以及多年以来的种植实践经验,甘蔗的最佳种植行距为田蔗1.0m-1.1m,旱坡地甘蔗0.9-1m.秋植蔗每亩下芽量为4000至4500个双芽苗,冬植蔗每亩每亩下芽量为5000至5500个双芽苗,春植蔗每亩每亩下芽量为4500至5000个双芽苗。做好田间补苗、间苗、定苗工作,及时补植,避免缺行断垄,及时间苗,定苗,每米留蔗苗9—12苗。保证蔗地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性,进而增加甘蔗的成茎率和有效茎数量,提高甘蔗的蔗糖含量和单茎重。
5.合理施肥
我县降水多,表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肥保水能力不够理想,因此,根据甘蔗的需肥规律及培肥土壤的要求,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提高土壤营养,为实现甘蔗高产高糖提供保障。
5.1施足基肥:基肥一般每亩1500-2000kg腐熟的农家肥配合40-50kg的甘蔗专用复混肥施用。
5.2苗肥:当蔗苗长致4-6叶时,追施提苗肥;苗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每亩施用尿素15-20kg,结合田间除草覆土5-7cm。
5.3重施攻茎肥:当甘蔗长到10-13片完全叶时,甘蔗进入伸长期,是甘蔗单茎重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结合大培土重施一次攻茎肥,每亩用20-30kg尿素与80-100kg甘蔗专用复混肥集中施用,施后培土25-30cm。
5.4补施壮尾肥:甘蔗伸长后期,视甘蔗长势适量补施壮尾肥。一般每亩施用复混肥30-40kg,并进行少量培土。
6实行地膜覆盖栽培
甘蔗地膜覆盖栽培能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化肥的挥发流失以及土壤水分的蒸发,有利于甘蔗萌芽,促进甘蔗尽快出苗,提高出苗率。所以甘蔗地膜覆盖栽培,也是甘蔗抗旱栽培中最简便易行,最快捷高效的抗旱措施。具体方法是:冬春植甘蔗种植后,先喷施除草剂,在选用宽30-40cm,厚0.008mm的降解地膜进行覆盖,地膜两边用细土压实,并保证20cm以上的透光面。宿根甘蔗的地膜覆盖技术与新植甘蔗的相同,但地膜宽度应选择60㎝宽的地膜。当蔗苗有3-5片完全叶时及時揭膜。
7.实行化学除草
杂草会争夺甘蔗生长是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严重影响甘蔗的生长,因此,对于杂草一定要及时清除,从而保证甘蔗能够正常生长,实现甘蔗高糖高产。甘蔗生长前期时,多阴雨天气,加之此阶段蔗苗尚未封行,杂草会很快生长起来,如果不及时除草就极易出现草荒,抑制甘蔗的生长,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广蔗地的化学除草。在杂草未发芽出土前,将阿特拉津、乙草胺、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对蔗地进行封闭性的化学除草,对于没有及时封闭的蔗地,在杂草2-5叶之前,用蔗地除草剂、阿灭净或其他除草剂及时进行喷药除草。这样一方面能够节省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有效地减少了杂草对蔗地水分、阳光和养分的争夺,保证甘蔗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供其生长。
8.加强蔗地的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会严重抑制甘蔗的高产高糖,蔗加强地的病虫害防治对提高蔗糖份与甘蔗产量有重要意义。主要是在下种追肥的时候,是施用一定特丁磷或呋喃磷,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螟虫对甘蔗的损害,也能有效防治早期棉蚜虫。若一旦在蔗地发现黑穗病,要及时拔除焚烧。总之要经常性地对蔗地进行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争取在初发阶段就将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控。
二、提高我县蔗糖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措施
蔗糖产业是我县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给我县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我县有着发展蔗糖产业的良好条件,蔗糖产业在我县已经经过了数多年的发展,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坚实的基础,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面临这巨大的竞争,例如近年来面临着蔗区劳动力紧张、企业融资难度不断加大、生产成本连年上升、产业竞争力激烈等难题。为了提高我县蔗糖产业的竞争力,必须尽快采取相應的措施。
1.改良甘蔗品种,改变种植模式,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加强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及种植示范地建设,完善甘蔗良种繁育和推广服务机制,加大甘蔗品种的改良力度,引进高质,有潜力的新品种代替已退化的品种,使品种更新的速度能满足生产的要求。改变种植模式,变等行距单一种植为宽窄行间套种,比如在蔗地里大行间套种大豆,马铃薯、蔬菜、西瓜等,增加亩产值,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建立健全农机服务站,推广使用中小型甘蔗专用种植和收获机械,加快甘蔗种植,管理、收割的机械化进程。解放生产劳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尽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促进蔗糖产业发展
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特点及要求,完善蔗地的设施设备,积极推动生产基地向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积极推动制糖企业向集约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延长蔗糖的产业链,加快开发高附价值,高技术含量的终端消费产品。整合各项可利用的资源,发挥本地的优势,并且加大在蔗糖产业的相关投入,提升产业效益,进一步推动本地的蔗糖产业发展,全面实现企业的发展与蔗农的增收,把我县建设成我省重要的生产基地。
3.不断创新技术,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科研机构、制糖企业为主要组成机构,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力,促进技术的集成创新,进而不断提升我县蔗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解决现存的技术难题,抓住蔗糖产业发展的关键,不断优化我县的蔗糖产业资源配置。促进研究机构与制糖企业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优化配置,促进我县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高稳产甘蔗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县蔗糖产业的竞争力
以制糖企业为中心,30公里为半径,依据土地和劳力资源,确定甘蔗核心区域,集中连片,建设几个高水平的甘蔗生产示范基地,深入推进中低产蔗园改造,加强蔗区坡改梯,五小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力争建成一批旱能灌,涝能排,肥力高,便于机械化作业的高水平甘蔗生产示范基地,提高低御灾害的综合能力,使甘蔗高产、稳产,最大程度地降低蔗农的种植风险,进一步提升我县蔗糖产业的竞争力。
三、小结
从品种的选择、土壤的优化、种植的管理直至蔗糖的压榨,结合多种手段,依靠科技的进步,实现我县甘蔗的高糖高产,并不断优化我县蔗糖产业结构,提高我县蔗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蔗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县提升我县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谭中文,李玉潜,梁计南,苏广达. 甘蔗高产高糖高效益综合栽培技术中几种主要措施组配的研究[J]. 甘蔗糖业,1994,02:11-17.
[2]蒋德军,曹红林. 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生产实践及效益[J]. 广西蔗糖,2003,02:20-49.
[3]周正邦,刘凡值,詹正兴,陈强,黄兴泽,孙用进. 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引种试种及种源基地建设研究[J]. 种子,2004,11:85-87.
[4]李宏. 云南蔗糖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当代经济,2011,15: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