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米生产产量低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014-05-30郭彩红
郭彩红
[摘 要] 本文深刻认识到加快玉米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根据目前玉米产量低的原因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玉米 产量低 原因 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13-02
一、加快玉米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
1.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包括口粮安全和饲料及加工粮的安全。口粮即水稻、小麦,口粮安全主要是确保这二者生产的稳定发展。饲料加工粮指玉米、马铃薯,饲料加工粮的安全是确保这二者的稳定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畜牧业和工业发展迅速,这对玉米的消费量就大大增长,目前我国玉米产需基本平衡的格局正逐步向供求偏紧的方向转变。因此为确保畜牧业和工业的稳定发展,我们必须加快玉米生产的发展。
2. 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近几年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增长,伴随着的是饲料的需求料也不断增长,再加上食品、医学等加工业的发展,拉动了以玉米为为原料的工业的发展。现在,我国主产区的玉米生产发展,不仅保障了市场供应,而且还为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带来巨大收益。所以玉米生产的发展不仅关乎畜牧业和相关加工业的发展,更与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增收息息相关。
3. 应对国际市场挑战的需要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4年以后由于一些世界玉米生产大国燃料乙醇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玉米工业消费的大幅度增长。这使世界市场上玉米的贸易量和国际市场上玉米价格都出现大幅度的上涨。我国作为玉米消费大国,面对国际贸易量减少的情况,必须加快玉米生产的发展,做到自给自足。
4. 探索粮食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需要
近年来,在中央一系列强有力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实现连续三年增产,有效地缓解了粮食供需矛盾,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认真总结近三年粮食生产发展经验,探索建立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当前的迫切任务。目前,国家支持粮食发展的政策框架已经建立,关键是要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一个一个作物地研究,一项一项工作地落实,使政策与作物相结合、与技术相配套,采取最直接、最有力的措施,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我们是按这一指导思想提出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意见的,同样,其它粮食品种水稻、马铃薯等也将有具体的发展意见方案。
二、产量低的原因
1. 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低
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很多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种植过程中抱着“种在地,收靠天”的观念,过分依赖于自然,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精确的估算节气就开始播种,不饿不管是不是良种,播种后不到万不得已就不浇水施肥,后期生长缺少管理,出苗全靠种子堆。
2. 政府重工商轻农业的发展政策
工业商业的发展可以为一个地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相比较而言,农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而且获得收益的周期较长,而且利润小,这样政府更愿意把时间精力花费在其他产业的发展上。在农业工作上只是做一些表面文章,走走形式,把一些新技术展现给农民看,却未让农民切身体验到这些新科技的优势,其主要原因是相关经费短缺,无法很好的进行技术推广实验和示范,以至于无法开展全程式技术服务和指导。
3. 土壤板结,耕作层变浅
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对土杂肥的使用不够重视,对化肥过于依赖,化肥使用量也越来越大,这是引起土地板结,耕作层变浅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机器的收割逐步取代了人工收割,这很大的提高了收割的效率,但人们却忽视了其负面影响,重复的碾压,过多的采用旋耕整地,這导致土壤耕作层变浅,严重影响了土壤的透气性,特别是大雨过后,地表流失严重,这不仅影响了根系的健康生长,也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4.田间管理不够科学合理
4.1 种植密度多大且不均匀
玉米种植户种植玉米大多采用人工播种或者用耧播种的方法,这导致玉米的种植密度过大,而且密度不均匀,同时也加大了施肥的难度,很容易使施肥不均匀,施肥数量达不到或者过量。严重的会导致玉米的根本发育不良,引起茎秆的瘦小,叶面面积过小,不能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进一步导致玉米籽粒小、秕谷、空杆等现象,造成产量的低下。
4.2 施肥不合理
玉米种植户对肥料的认识不足,往往只施用氮一种肥料,而忽视磷钾等肥的使用,使得玉米生长中后期会出现茎秆脆弱,易倒状等现象,最终导致产量的低下;玉米种植户在施氮肥时习惯一次性施肥,而不是多次施肥、追肥,这样很容易造成玉米从苗期到抽穗这段时期的氮肥过剩,到真正需要氮肥的抽穗开花期,其养分基本用尽而造成脱肥。
4.3 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玉米最主要的病害是锈病、大斑病和小斑病,而且发病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发病的面积也逐年扩大。发病后主要受到危害的是叶片,主要是影响叶片的光合能力,减少光合有机物,严重的会使叶片枯死,从而丧失光合能力。危害玉米主要的虫害是钻心虫,这种虫害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引发玉米空杆或棒小的情况,籽粒不够饱满,从而降低产量
三、提高玉米产量的办法
1. 政府重视玉米生产
各级政府应加大农业投资,为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提供足够的经费,建立玉米示范田,研究提高玉米产量的技术,鼓励农业技术人员走出实验室到生产第一线中,亲手指导农民高产攻关的技术,政府对这些农业技术人员作出奖励和表彰。在农村中构建示范地,让农民亲身体验到良种良法在提高玉米产量中的重要作用。
2. 合理密植
玉米植株的种植密度要进行多方面的科学考量,包括玉米杂交品种对种植密度的不同要求,施肥量及土壤施肥肥沃等。针对同一品种,土壤肥沃而且施肥量大的可以适当的密植。均匀合理是种植的首要条件,无论密植还是稀植都要符合这一条件,当种植密度达到最高程度的协调时,产量才能达到最高,这种情况下,点播无疑使一种十分恰当的种植方式。
3. 及时防治病虫害
防病主要是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进行,在这期间因为多雨或是施肥不合理从而导致脱肥,往往会导致叶片发黄,这时锈病、大小叶斑病的感染率大大提高,造成严重减产。除了防病外还要防虫,主要针对的是钻心虫和蚜虫,这些虫害最容易出现在玉米的小喇叭口、大喇叭口和灌浆期,在这些虫害的高发期用杀虫剂粒进行逐棵丢心可以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适当加喷一些杀虫剂还可以防治蚜虫和其他虫害。
四、小结
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既关系到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又关系到今后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更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和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必须依靠科技,充分挖掘潜力,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保障玉米有效供给;必须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强工作引导,使玉米生产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必须妥善处理饲料和加工需求,特别是与发展燃料乙醇的关系,进一步搞好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孟凡英. 优良玉米品种锦单18制种产量低的原因及解决办法[J]. 种子世界,201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