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就业分析与对策
2014-05-30孟昕
孟昕
艺术设计类专业是我院近几年的新设专业。在当前艺术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本类专业目前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如何加强和提高艺术设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一、艺术设计类专业情况分析
1.专业设置
目前,我院开设电脑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建筑装饰工程四个艺术设计类专业。
2.生源状况
我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分美术高考生和对口考生两类。按有关规定,美术高考生需取得美术专业高考本科合格证后方有资格报考我院,因此此类学生有一定的美术专业基础。对口考生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不受专业限制录取的非艺术生,此类学生没有美术基础或只是爱好艺术设计专业,两类学生所占比例基本持平。
3.教学情况
针对上述生源状况,我院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分类辅导措施,对刚入学欠缺美术基础的对口新生“开小灶”加班辅导。在任课教师的积极努力下,对口生专业基础课得到了提高,缩短了与美术专业生的差距,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4.就业现状
目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初次就业率相对稳定,专业对口就业率相对较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本对口就业率都没能超过60%,而专业完全对口率则很低,一般不超过30%。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就业渠道稳定率不高,企业满意度和学生满意度总体上一般。个人职业拓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不足,创业水平落后。
从目前的情况看,艺术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进入企业和公司工作。比如我院的广告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想应聘广告公司、企业的设计部、装饰公司等设计师岗位,难度就会相当大。对广告公司、装饰公司等设计公司来说,设计师的需求已饱和,一般招聘的设计师岗位相对较少,而且要求工作经验。因此大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二、解决艺术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第一,对于教师而言,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挂钩,积累实践经验以增强创新意识。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不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教会学生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分析市场需求的综合能力,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设计流程。要做到理论知识加具体案例加教师指导相结合,让学生学到的不只是枯燥的理论,更是实在的操作。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紧抱课本不放,要深入社会,深入企业,深入到具体设计案例的操作中去。根据市场需求,制订授课计划,编写教案;按照设计公司工作流程,指导学生学会寻找信息、联系谈判、市场调研、创意构思、确定设计方案、印刷加工等知识,加强全过程学习。
第二,对于学生来说,应踏实学习理论知识,增强动手能力,了解社会对艺术生的需求。在艺术生就业困难的大形势下,如何让自己更好地就业成了艺术生最为关心的问题。艺术生在校期间应多培养动手能力,了解社会对艺术生的需求,早为就业铺路。一是学校应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把企业作为第二学习场所。二是学生入学时,首先要到企业了解环境,了解企业现在及将来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在早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开始学习专业课以后,应该经常参与企业提出个案的设计与点评,以锻炼表达能力,保持与社会、企业的接触,得到合理的信息,确定学习方向。三是学生毕业时,校企双方应该要求学生以一个准設计师的身份参与企业的设计开发工作,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协作能力。此外,艺术生要注意保留平时的作业或好的作品,这对找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有能力的学生,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第三,对于课程设置,应分析艺术设计专业特点以及岗位需求,进行项目教学。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具体情况,艺术设计类专业应采取集中授课模式。根据设计思维的特殊性,以项目为中心导出理论,以理论为指导进行实践。按专业建设相关设计工作室,公司化运作,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提前进入本行业。完全按照设计公司的设计制作流程设置设计任务,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穿插导入课程理论,而不是枯燥地课堂讲授,这样易于学生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对某一设计项目从头至尾地学习,既掌握了理论,又锻炼了动手能力。以标志设计为例,开课前期,教师要联系企业,分析企业需求、行业属性、市场状况等要素,为企业进行标志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讲解理论知识。这样以具体案例为载体,把理论融汇其中,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形象生动,并且在集中上课的一个时期内专心研究,易于设计出较好的作品。项目教学能够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教、学、做的有机结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学到与市场挂钩的实际知识,从而促进了就业率的提高。
综上分析,要解决艺术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实现学生与社会实践接轨、教学模式更新等各个环节上寻求新突破。从长远来看,市场竞争和商业竞争将愈演愈烈,文化创意市场会越来越繁荣,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需求也会更加旺盛,从而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会产生积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