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及现实启示
2014-05-30张学敏王瑒
张学敏 王瑒
摘要:国际货币体系从最初的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发展到现在形成了较为自由的牙买加形式,而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美元一直在国际货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讨论,本文结合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规律以及当今对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研究,总结出建立超主权货币或构建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两种解决方案,但由于各种改革方案的形成条件尚未成熟,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关键词:國际货币体系 美元 改革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或通过协定形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其中,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国际储备,指用于进行国际支付的资产,包括黄金、外汇等;(2)汇率制度,指一国货币和其他国家货币的兑换比例,主要包括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即发生国际收支失衡时,如何运用货币制度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可以为国际贸易提供基本的行为准则,同时降低国际金融事务的协调成本,有利于调节国际收支平衡,进而保证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今天的牙买加体系。
(一)金本位制(1879—1944)
金本位制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指以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英国于1816年率先采用了金本位制,随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加入了金本位制,到19世纪后期,法国、德国等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实行了金本位制度,国际范围内的金本位制大致形成了。
这一时期金本位的特点表现为:(1)严格实行固定汇率制。两国之间的汇率由各自所含黄金量的比率决定,且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兑换,自由输出入,汇率的波动范围限定在黄金输送点的范围内;(2)价格水平长期稳定。由于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只要黄金以稳定比率增长,那么价格的波动也不会太大。实证经验表明,美国和英国等国家这一时期的物价水平非常稳定。
金本位存在一些可以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有利机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处于繁荣、稳定时期。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金本位制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黄金供应量的增长速度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增长。一战爆发后,各参战国实行黄金禁运和停止纸币兑换,暂停使用金本位制。战后为恢复经济,各国开始重建金本位,但这时的金本位与战前已有所变化:除美国仍保持典型的金本位制外,英国和法国实行的是金块本位制,金币不在市场上流通,还有一些国家,如德国、意大利等实行金汇兑本位制,本国不铸造金币。1929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加深,贸易战、货币战愈演愈烈。1931年,英国放弃了金本位,美国也取消铸造金币和发行金证券,随后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1970)
金本位制崩溃后,各国之间再次实行浮动汇率,加之严格的外汇管制,甚至还采用竞争性货币贬值,国际货币秩序一片混乱。二战结束后,为了尽快恢复经济萧条,各国急需重建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制度,并最终决定采用美国提出的“怀特计划”。
怀特计划在于通过“基金”使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建立由美国一手操纵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实质是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特点为:
1、以美元为中心,实行“双挂钩”制,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各国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制度,其汇率由货币含金量来决定,波幅不超过1%。在成员国国际收支出现严重不平衡时,可以申请升值或贬值,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进行调整;
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有两种方法,即汇率调节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但这两种方法实际上都很难实施;
4、废除外汇管制,设立稀缺货币条款。
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表述为“特里芬难题”:美元供给太少就会发生国际清偿能力不足,即“美元荒”;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危险从而使人们失去对美元的信心,即“美元灾”。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元逐渐过剩,美国的黄金储备相对短期债务越来越少,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也逐渐下降。世界范围内多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美元虽然多次贬值,也未能制止危机,70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三)牙买加体系(1970—)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动荡,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现象严重。1976年1月8日,IMF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召开会议,达成“牙买加协定”,同年4月,IMF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标志着牙买加体系的正式形成。该协定的主要特点为:
1、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美元充当着国际主要支付手段、价值尺度的职能,同时也是各国国际储备的主要资产,美元在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在60%左右。于此同时,黄金非货币化,取消黄金官价。
2、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汇率制。IMF规定会员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制度,但必须受到基金组织的监督。美国、英国、日本等采用独立汇率浮动,欧洲货币体系采用联合浮动,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汇率制度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3、提高SDR的国际储备地位。基金组织会员国缴纳的资金由原来的292亿SDR增加到390亿,同时扩大SDR的使用范围,会员国可以自由进行SDR交易,以使SDR逐步替代美元和黄金成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储备资产。
4、多种调节机制。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主要为汇率机制、利率机制、IMF干预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等。
牙买加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特里芬难题”。灵活的调节机制更加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然而由于缺少纪律的约束,各国倾向于发展自身经济,采用“肮脏浮动”,使得国际汇率频繁波动,并多次引发金融危机。这种货币体系普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过渡性的不健全的体系,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三、现实启示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史表明了中心外围货币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越来越不利于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以及大部分外围国家的利益。只要是主权国家的货币充当了世界货币的主要职能,在缺乏严格国际货币制度约束的情况下,主权国家出于本国利益会谋求巨额的“铸币税”和“通膨税”,而外围国家却尚未分享到他们为国际经济贡献贸易份额而应得到的相应铸币收益。21世纪的货币体系应该是“星系”而不是“太阳系”式的构造。这和当今政治权力分配格局应该是多极的世界而不是美国一家独大世界的思路是一样的。针对当前这一格局,目前提出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主要为两个方向,即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或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建立超主权货币
2009年 20国首脑会议前,中国等方面首次提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超主权货币必须要具备的职能是其发行量的增长速度要与经济发展速度一致,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支撑机制和约束机制;另外,汇率长期保持稳定,要有稳定的信用做保障,如果人们对一种货币始终保持着较高的信任,那么这种货币的币值就是稳定的,是可持续的。
特别提款权就是一种超主权储備货币,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濒临崩溃之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弥补黄金数量的不足而设计的。目前将特别提款权发展为储备货币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首先,扩大SDR的使用范围,国际货币应该能具备货币的职能,如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目前SDR的货币职能非常有限,在使用支付手段时也存在诸多限制;其次,如何稳定SDR的币值,当今SDR主要由美元、英镑、日元以及欧元按照一定权重构成,其中,美元所占比例最大,美元汇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SDR的价值,同时这也使得美国在IMF拥有最多的投票权及一票否决权,导致IMF管理国际货币体系的职能受到约束。
(二)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根据最佳货币区理论,世界上货币种类将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地区货币上,从而减少地区货币汇率波动的风险。按照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情况来看,美元、欧元和亚洲关键货币的三足鼎立成为比较现实的选择,这也许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
美国的经济实力依然雄厚,欧洲地区也正在从欧债危机中缓慢复苏,亚洲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 1991年11月,东盟“10+3”峰会通过《东亚合作的共同声明》,进一步加强金融、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对话协调和合作。2000年5月6日东盟10国和中、日、韩三国达成 《清迈协议》,旨在促进东亚货币合作和亚洲货币基金的形成,防止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危机的产生。但总体看来,亚洲国家货币合作和对话、包括出台的政策都比较松散,缺乏当年欧洲货币合作的坚定决心和客观基础。
从现在的世界格局来看,笔者认为短期内美元的主导地位不会被动摇。一方面各种改革方案的条件还远远没有成熟;另外,虽然美国现在的经济实力有所下滑,但凭借美国称霸世界经济的雄心以及美元对其他货币币值的走势来看,也不存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最佳时期。
参考文献:
[1]曹和平. 20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三大缺陷——兼论21世纪世界货币体系和亚元建立设想[J].北京大学学报,2003,7
[2]曹红辉,周莉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及其相关机制[J].国际金融研究,2009,9
[3]王晋斌.论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特点及现实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2010,5
[4]盛斌,张一平.全球治理中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历史与现实[J].南开学报,2012,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张学敏 女 内蒙古大学 2011级本科生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第二作者:王瑒 女 内蒙古大学 2011级本科生 市场营销专业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