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钻井现场变更管理现状研究与对策

2014-05-30田金江张仲岐

信息周刊 2014年49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

田金江 张仲岐

【摘 要】 本文通过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HSE体系对变更管理的要求及事故统计分析,阐述了规范变更管理在日常管理中的重要意义。结合风险管理和钻井实际,介绍了变更管理的一般流程和钻井现场常见变更。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作业现场变更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钻井现场;变更管理;研究;对策

引言:

钻井作业属野外流动性作业,受诸多客观因素影响,其作业环境、工艺流程、人员、设备及管理等方面会经常发生变化。有变化必然伴随新增风险出现,这些风险如果不进行有效管理,可能会引发事故。通过对某钻井公司近十年事故事件统计分析显示,33%的事故事件与变更管理不到位有关,可见,变更风险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在各行业的HSE管理体系中,都将变更管理作为一个重要要素进行管理。

一、HSE体系对变更管理的要求

在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和国外大的石油公司HSE管理体系中,变更管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要素,在国内外各大石油石化公司HSE管理体系中,都涉及到变更管理,多数公司均要求建立变更管理程序,对变更风险进行规范管理。

1、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267-1997.5.5.4要素

对人员、工厂、过程和程序等永久性或临时性的变化,公司都应有计划的对其实施控制,以避免对健康、安全、环境的有害影响。根据变更特点及其潜在的影响,所采用的方法应适合于强调健康、安全与环境的问题。考虑到新的操作者更改操作可引起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变化,应建立专门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

2、中石油HSE管理体系

组织要建立、实施和保持程序,以控制组织内设施、人员、过程(工艺)和程序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避免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有害影响及风险。

3、川庆钻探公司HSE管理体系

通过对HSE管理体系范围内人员、设备、生产工艺、运行程序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更进行控制,避免因变更对HSE管理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变更管理的主要流程

一般而言,变更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变更识别与分级、变更风险评价、变更申请、变更审批、变更实施和变更关闭管理等几個方面内容。

1、变更识别与分级

一个项目施工前,要从设备、工艺、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前对可能出现的变更进行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变更识别。对识别出的变更列出清单,然后逐项进行危害因素辨识,按照分级标准进行等级划分。

2、变更风险评价

变更危害因素识别出来后,要用风险评价方法对危害因素逐项进行分析,识别现有的控制措施是否能将该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如果可以有效控制,执行好现有措施即可。如果不可以,则需补充新的措施,直到风险能得到有效控制为止。当然,有些风险在现有条件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这时,我们就要考虑终止这样的变更。

三、钻井现场存在的主要变更

1、人员方面

钻井工程是一项多工种的联合作业,现场作业人员涉及管理、技术、操作等17岗位,同时也存在技术服务、后勤保障等承包商相关辅助人员。新入职员工、原有人员的岗位晋级、班组间的同级岗位调整、临时顶岗及承包商的变化是最常见的人员方面的变更。如副司钻晋级司钻岗、队长等关键岗位的人员更换、班组间人员交流互换、大班临时顶岗到小班岗位,录井、运输等承包商变更等。

2、设备设施方面

钻井作业涉及大量的设备设施及工具。连续性、高负荷作业及恶劣的气候条件,易引发设备故障;为满足工艺技术要求,新的设备、工具会不断得到投用;一个施工项目结束后搬迁到下一个施工现场,设备的重新安装;不同机型、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存在的差异等,以上因素是钻井现场设备最常见的变更。

3、工艺流程方面

一个完整的钻井工艺大致经历一开、二开(三开)、完井等几个阶段。随着开发难度不增大,井眼轨迹控制、井下安全面临着更大难度,需要方方面面的技术支撑。大量新工艺、新技术、新工具投用,来不断满足井眼轨迹控制要求和提速提效;通过变更设计,满足不同的开发需求;通过调整钻井液性能,不断满足井壁稳定要求;不同井型、不同区块工艺技术流程的差异性等是钻井现场常见的工艺变更。

4、管理方面

钻井工程管理涉及安全、技术、设备、操作等方方面面,出现管理方面的调整也在所难免。任何管理变更都有其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关注正影响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负面影响。

管理变更风险主要体现在当组织机构、管理程序、及人员职责分工发生变更后,在组织内未进行充分沟通,导致执行上不统一。

四、钻井现场变更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员对变更风险不敏感,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变更管理作为石油行业HSE体系管理要素之一,从引进、吸收、应用也不过十余年时间。管理高层重视变更管理也仅仅是近见年的事情,层层传递到基层,也需要时间来培育。由于推行时间短,缺乏应有的运行氛围,基层员工尚未树立起变更管理的意识,私自随意变更现象仍比较普遍。

2、变更风险识别不全面

正如前面所述,变更风险主要来自变更实施过程风险和变更实施后的新增风险两个方面。常规作业中的常规风险,员工只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安全常识就能较容易的识别出来。但对隐性、潜在的风险,如工艺安全方面的风险,如果不运用专业的识别方法就很难识别出来。

五、改善管理的主要建议和意见

1、强化变更培训,提高变更风险管理意识

培训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意识的培养需要持续不断的培训来加以强化。变更管理培训中,应以基层员工为重点,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提升员工的变更管理意识。通过变更程序学习,熟练掌握变更管理流程及工作方法。使员工逐步养成“敬畏”变更的习惯。

2、严格按管理流程规范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流程遵循了风险管理的基本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流程中每个环节步骤缺一不可,且都有一定的逻辑相关性,只有严格按照变更流程实施管理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管理。实际工作过程中,员工应养成“流程就是方法”、“流程就是规则”“一切按流程做事”的习惯。

3、梳理变更清单,明确常见变更风险管控措施

基层员工因专业知识及工作经验有限,对现场变更识别及风险控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专业管理部门可将作业现场常见的变更进行系统梳理,针对每项变更风险逐项组织系统分析,制定常规条件下的风险管控措施,形成作业现场常见变更管理清单,指导基层有效开展变更管理。

4、强化变更管理的审核、指导

管理部门应将变更管理做为每次审核重点,定期对基层变更管理实施情况组织审核,必要时可开展专项审核。对基层存在的问题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纠偏树正,指导基层规范运行。

六、结论

有变更就有新增风险,不提前识别、控制,就可能引发事故。变更管理是各级直线主管的职责。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严禁岗位员工私自变更,要变更必须提前申请、审批。只要严格按照变更管理流程规范管理,变更风险是控制的。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诊错因 知对策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对策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