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总理外交有私谊
2014-05-30
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一起逛超市,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享家宴聊家乡……这些私交往来让严肃的外访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专家表示,个人外交最重要的好处是,可以更加放開地、深入地谈很多敏感问题和难题;两国领导人建立友谊,则高层互动就会好一些,减少误读。
在中德两国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见面频密,两国领导人因此被称为“老朋友”。10月10日,在结束中德政府磋商后,默克尔总理陪李克强总理一同逛了位于柏林市的一家超市。默克尔和李克强提着购物篮,她不时向李克强介绍货架上的商品,还抢着付款。正像是许久不见的老友一样,默克尔专门在超市里挑选了两张明信片送给李克强总理的夫人和女儿。在超市门口,见到两国总理到来,路边不少民众围了上来,默克尔随即把李克强介绍给一位七八岁的德国小女孩,说道,“这是我的中国同事。”
两国总理一起逛超市的外交活动不多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际问题专家金灿荣表示,两国领导人的这一互动说明,两国关系很好并且希望向世界宣示,两国具有这样良好的关系。
李克强与默克尔还共同促成了一次严肃的磋商会的“温情开场”。超过30位部长出席的中德政府磋商会谈开场,默克尔祝参会的一位中方农业部长“生日快乐”,而李克强总理则当场提议共同举杯为这个特别的生日送上祝福。他风趣地说,祝福农业部长,意味着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
金灿荣表示,这种温情片段有助于谈判的气氛,虽然大家仍会各自坚持立场,但如此一来,会愿意通过合作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对抗来解决问题。
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共同进行的小范围晚宴也体现了李克强注重“个人外交”。10月13日晚,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专门邀请李克强总理做客自己位于莫斯科西郊的官邸——“高尔基-9号”别墅,并准备了丰盛的家宴,两国总理在家庭餐桌上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不打领带外交”。?笪
摘自《北京青年报》